close



 




 



                                                                歡迎光臨 - 艋舺龍山寺網站


 


龍山寺簡介



艋舺,又稱文甲,今名萬華,為臺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位於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雍正初年(西元1723年),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搭建茅屋,以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時稱蕃薯市,由於當時平埔族人係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產品來此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此為艋舺地名之由來。



早年臺灣北部為一蠻煙瘴癘之地,俗諺「三在六亡一回頭」,環境十分險惡,漢人前來墾植時為求心靈慰藉,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後因漢人聚落漸增,三邑人士遂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龍山寺不僅是居民信仰中心,舉凡居民議事、訴訟等均祈求神靈公斷。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當地居民組織義軍,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協助擊退法軍,獲光緒皇帝賜「慈暉遠蔭」匾額,其威信為官方所認可。



初創之龍山寺,規模雄偉,雕塑精緻,歷經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年)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暴風雨侵襲再行修築,民國八年棟樑遭白蟻蛀蝕,當時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一生積蓄七千餘元,集資修復,奠定今日龍山寺之規模。民國卅四年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空襲摧殘,中殿全毀,惟觀世音菩薩聖像仍端坐蓮臺,寶相莊嚴;以往遇有空襲,居民皆以觀世音菩薩蓮座下為避難所,然此次空襲前夕,避難居民因不堪兇蚊肆虐紛紛返家,以致中殿受毀時無人受難,居民相信是觀世音菩薩顯靈庇護而奔相走告,此一神蹟更使得觀世音菩薩成為艋舺居民最大精神支柱。



龍山寺總面積一千八百餘坪,坐北朝南,面呈日字形,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計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前殿為11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虎門廳,屋頂採歇山單簷式,三川殿前有一對全臺僅見之銅鑄蟠龍柱,正面牆堵則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組構而成,牆上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富於教育意義。正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四面走馬廊共42根柱子構成,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殿內由斗拱築構而成的螺旋藻井,不用一釘一鐵。後殿屋頂為歇山重簷式,兩翼為硬山單簷,屋脊財子壽泥塑剪粘,為典型儒、道教諸神佛供奉處。左右護龍各配有鐘樓與鼓樓,晨鐘暮鼓,採用盔頂式扁六角形屋頂,造形獨特。全寺屋頂脊帶和飛簷由龍鳳、麒麟等吉祥物造形,飾以剪粘和交趾陶,色彩瑰麗,堪稱臺灣剪黏藝術之精華。


民國七十二年政府公告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臺旅遊的三大名勝。龍山寺並於板橋文化路興建文化廣場大樓,民國九十四年落成啟用後,辦理多項社教課程與講座,以善盡弘揚佛法、提倡社教的文化價值。艋舺龍山寺每年定期舉辦節慶祭典及民俗活動,如農曆正月花燈展覽、四月浴佛節、七月盂蘭盆勝會等,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除了欣賞臺灣寺廟建築藝術之美,亦可以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樂趣。



歷史典故



美人穴


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龍山寺創建時,延請堪輿家張察元相驗地形,認為該處是「美人穴」,於是在寺前曠地開鑿水池做為「美人照鏡」之用,藉以保護艋舺風水。


距今兩百多年前,傳說從龍山寺後方可遠眺芝山巖惠濟宮、前方可望向圓通寺慈雲巖,若看見兩處有燈火,則萬華地區即傳出失火情形,而「美人照鏡池」興建後,不僅保護萬華區居民免受回祿之災,亦常保地區繁榮。


日本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為開闢廣州街,乃將池子填土建為龍山公園,但仍保持一處噴水池。為便於管理,龍山寺還將公園土地捐贈臺北市市役所,今為臺北市政府「艋舺公園」(12號公園)。



正殿



觀世音菩薩


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媽」,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並稱大乘佛教「西方三聖」。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神像是西元1738年由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來臺,二次大戰期間,正殿遭炮彈擊中,殿堂全毀,唯觀音菩薩神像安然屹立於蓮花座上,信徒皆稱「佛祖顯靈」。



後殿



文昌帝君


又稱「梓潼帝君」,掌管人間的文章、學問、官祿,在道教信仰中,將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大魁星君、朱熹、呂洞賓並稱「五文昌」。



建築風華



山門


為四柱三間的歇山重簷式牌樓,也是入寺的第一道門,中央一對柱聯為孫科所題。此門建於1960年代,由臺北名匠廖石成設計,屋簷下密佈網目斗栱,樑上安置貼金木雕,造型簡練而大氣,與後方三川殿搭配,渾然一體。



雕刻記憶



中殿藻井


象徵佛教人生輪迴之意的螺旋藻井以8個龍頭栱支撐,內部綿密的斗栱層層向上,技巧十分高妙。此藻井在1920年王益順的設計中,是以順時針方向旋轉,並以16組斗拱撐起,1954年重修後則成為現在的逆時針旋轉。



名匠工藝



在完成主要建築結構與外觀之後,剪黏、彩繪、交趾陶、泥塑等工藝作品的綴飾,則為廟宇添上一層美麗的薄紗。這些藝術創作不僅作為裝飾之用,也將各個建築構造銜接處做最後的收尾。



詩文饗宴



俗稱龍山寺有三多——神明多、雕刻多和匾額對聯多。寺內的柱子和壁堵上書寫著琳瑯滿目的聯文和詩文,計有對聯90首和詩文32首,這些聯文和詩文除具有書法、文學之美,亦可藉由聯文和詩文的撰文、書寫者中瞭解當時的文士之風盛況,聯文和詩文的落款年代則見證龍山寺的修建歷史。


龍山寺所刻柱聯文,或改築前已存,或改築時的徵募作品。原在正殿者,雖被炸毀無存,亦錄於此。



公益慈善



急難救濟


辦理時間:全年。
對象:凡籍設臺北市及新北市,生活貧困而突然遭受急難事件無法處理者。

社會災難救濟


舉凡社會發生重大災難,急欲社會各界伸援手者,如六三水災、賀伯颱風、九二一大地震等。

醫療救濟


為使貧困病患安心養病,本寺於臺北市和平醫院、婦幼醫院、臺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等設有貧困病患醫療基金。

育幼院慰問


辦理時間:每年農曆尾牙前後。
對象:臺北市及新北市政府立案之育幼院。

贊助公益團體各項設施及活動


辦理時間:不定期。
對象:例如臺北市義消、臺北市都市更新促進會等。

成立保全服務隊


維護國家古蹟及社區之安全。

 



推廣社教



舉辦花燈展覽


展覽時間: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至二月十九日。

頒發獎助學金


一、獎學金

辦理時間:每年分上、下學期。
對象:臺北市各公立高中職校、大專院校(含師院自費生)在學學生。
申請辦法:由就讀學校統籌甄選。

二、助學金

辦理時間:每年分上、下學期。
對象:臺北市各公立高中職校就讀,家境確屬清寒學生。
申請辦法:向臺北市教育局申請,並由教育局審核。

古蹟解說服務


本寺設有古蹟解說服務站,為遊客免費解說服務。
服務時間:星期六、日上午09:00~12:00、下午13:30~16:00
注意事項:平日解說及外國語言解說服務,需洽臺北市文獻會預先申請。

板橋文化廣場


本寺為加強推廣社會教育,於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二段興建文化廣場大樓,辦理多項社教課程與講座。

 


修築史略



艋舺龍山寺是泉州安海龍山寺之分靈寺廟,主要奉祀觀世音菩薩。據傳,雍正年間有渡臺移民將所佩帶的香火袋掛在樹上,多次於黑夜裏發光顯靈,遂有建寺之倡議。


(一)初建


艋舺龍山寺初建於清乾隆三年五月十八日(西元1738年)。當時推選寺地捐贈者——黃典謨為發起人,並特聘當時著名堪輿家張察元相地風水,覓了一處美人穴(現址)以興建龍山寺。同時為了與「美人照鏡」相輝映,寺前曾鑿有「龍山寺池」(今龍山商場),以啟為「佛祖的鏡面」,於乾隆五年二月八日龍山寺落成。當時建寺的費用,前殿耗資2萬餘元興建;正殿由三邑人晉江、惠安與南安等移民所捐獻;泉州武榮的貿易商人則單獨出資興建後殿,以供奉天上聖母、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根據推測,龍山寺在乾隆時期即已形成了前殿、正殿及後殿的三殿式格局。


(二)第一次重修


嘉慶十九年(西年1814年)六月五日,龍山寺幾乎毀於一場地震,除了佛座之外的建築物皆被夷為平地;故當時董事楊士朝、黃朝陽發起重建事宜,向三邑人募得款項1萬5千元,於同年十月八日開工重建。此後龍山寺成為清代中期臺灣大寺廟常採用的院落型三殿式格局。各殿均使用廳堂造,面寬三開間,兩側各夾一列護室,前殿入口處圍以木柵,為清代中葉的典型寺廟形式。


(三)第二次重修


重修後歷經52年,即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八月,龍山寺因遭颱風肆虐,寺壁嚴重受損,由當時董事林春峰及黃進清等人發起募捐,得款1萬5千多元,於同年十月八日再度整修。因臺灣地區氣候炎熱潮濕,加上地震與颱風災害頻繁,寺廟大約每60年整修一次,即一甲子為重修周期。這次整修後又維持了52年,直到日據時期才改建。


(四)第三次重修


清嘉慶時期修建後的龍山寺,直到日據大正八年(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時,因壁柱丹青剝落,棟樑遭白蟻蝕害,情況危岌,方由當時的住持福智和尚邀集地方有力人士倡議修建。福智和尚為修建龍山寺,慷慨捐出畢生積蓄7千2百元供作重建經費。此舉感動四方,而邀得更多地方士紳共襄盛舉。眾人公推辜顯榮出任董事,艋舺富紳吳昌才擔任副董事籌募款項,捐款範圍包含了臺北盆地內大小30餘聚落,甚至遠至基隆、淡水等地;並募得現款20餘萬元及時價27萬餘的建築材料;並敦聘福建首席名匠王益順主持修建,匯聚匠師王益順、其姪王樹發、雕花匠頭楊秀興、石匠師莊得發、泥水匠莊廷水、陶匠洪坤福等工匠技藝,歷時4年,於西元1924年3月落成。工程規模比前幾次修建遠為浩大,為龍山寺歷年來最大一次修建。


日據時期整修後龍山寺

民國三十四年大戰前正殿

1920年改建落成合影

此次修建改採宮殿式建築,並將原來的磚木建築改建成現在的木石造廟宇,廟貌煥然一新。中國南方宮殿式的建築,媲美北京大和殿;格局莊嚴,極盡雕樑畫棟之美,不僅全臺廟宇紛紛仿效,還吸引外地觀光客前來瞻仰風采,堪稱臺灣建築裝飾登峰造極之作。現在所看到的龍山寺除了正殿以外,多為1920年代所修建。


(五)光復後重修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同盟軍誤判龍山寺為總督府而投下燒夷彈,命中正殿和東側護廊,除了觀世音菩薩神像外之建築全部燒毀。戰後由於民生凋敝,直到民國四十四年(西元1955年),才由王益順之侄王樹發的義子——王世南先生負起重建大殿的任務,依原有規模重建,動員10餘名師傅,於民國四十六年(西元1957年)完工。


日據時期整修後龍山寺

(六)近年重修


光復後,龍山寺為了方便民眾參觀所需,還增設了地下公廁及夜間照明設備。後殿文昌廳在民國七十一年因火災重建,七十二年十二月完成;關帝廳、媽祖廳因受霉菌腐蝕及白蟻蛀蝕,於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重修。後因「九二一大地震」,中殿石柱毀損,於民國九十年二月再行修復。本次匠師陣容包括:大木作匠師龔鼎旺、剪黏匠師陳義雄及彩繪匠師蔡龍進。


今日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從清乾隆三年初創以後,歷經嘉慶年大修、同治年小修、日據大正年間的大改修,以及臺灣光復後的數度修築;包括其間數十次的小整修,例如屋脊的裝飾,樑架彩繪、鐘鼓樓換屋頂及後殿文昌祠因祝融之災而重建,方有今日所見之規模。這座既宏偉又精美的寺廟仍保有歷次修建的遺留物,它見證了臺灣北部由清至今的發展史,乃成為臺北三大廟宇之一,更榮登臺灣代表性廟宇之列!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