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龍生九子





相傳龍的九個兒子:龍生九子故事 


 


贔屭 ㄅㄧ\ ㄒㄧ\


                         駝碑的贔屭

贔屭[1],又名龜趺[2]填下龍生九子之長,貌似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其背亦負以重物,在多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牆頭裝飾,屬靈禽祥獸。其原形可能為斑鱉




 


螭吻 ㄔ ㄨㄣv


              鴟尾 大脊吞脊獸(頭向右)

螭吻[1],又叫鴟尾[1]鴟吻[1],是中國古代建築物的脊樑上的一個設計。傳到日本後則稱為「」,最為人所知的是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城上的金鯱。

 




蒲牢 ㄆㄨ/ ㄌㄠ/


                    蒲牢,大鐘的提鈕

蒲牢,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傳說其生性害怕鯨魚,因此鑄有蒲牢形象的大鐘,通常用刻畫有鯨魚形象的鐘槌撞擊,以使其聲音更加洪亮。




 


饕餮 ㄊㄠ ㄊㄧㄝ\


                            饕餮紋

饕餮[1]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一說是斷頭的蚩尤。現在則用來形容極度好食的人。




蚣蝮 ㄍㄨㄥ ㄈㄨ\


、虫八 虫夏、蚣蝮)[1],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橋柱、建築上滴水的獸形。明代何心隱曾送𧈢𧏡給張居正,最後惹來殺機。


 

 


狴犴 ㄅㄧ\ ㄏㄢ\File:Bian-1.JPG

狴犴[1][2],又叫憲章龍生九子之一,形像老虎有威力。


傳說其好訴訟,故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立其形象,後為牢獄的代稱。《潛確類書》:「狴犴好訟,形獄門上。」



 


狻猊 ㄙㄨㄢ ㄋㄧ/


                    香爐腿上的狻猊

狻猊拼音:suān ní 注音:ㄙㄨㄢ ㄋㄧˊ,粵音同「宣倪」),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椒圖 ㄐㄧㄠ ㄊㄨ/


                    四合院大門上的鋪首銜環

椒圖龍生九子之一,形狀像螺蚌,性好閉,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鋪首銜環為其形象。

 




睚疵 ㄞ/ ㄔ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睚眥[1][2]龍生九子之一,龍身豺首,性剛烈,嗜殺好


 


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一說,其性記仇,成語睚眥


 


必報,便是形容人如睚眥一般對有恩於自己的人,衷心回


 


報,對有仇於自己的人,雖仇不深也會實施報復。


 


龍的兒子


1. 贔屭:石碑下形狀像烏龜,性好馱重。


2. 螭吻:殿脊上的獸頭,性好望。


3. 蒲牢:鐘上的獸鈕,性好吼。


4. 饕餮:鼎蓋旁邊的走獸,性好食


5. 蚣蝮:橋柱旁邊的獸頭,性好水。


6. 狴犴:獄門前石獸,形似老虎而有威力。


7. 狻猊:立於香爐旁,形似獅子而好煙火。


8. 椒圖:門上鋪首獸頭,形似螺蚌而性好閉。


9. 睚疵:刀柄上的獸頭,性好殺。


 





















































赑屃

狴犴

螭吻




椒圖

囚牛

蒲牢




饕餮

狻猊

睚眥

飛檐上的故事——"龍生九子"的來歷(組圖) 點擊圖可見詳細內容!


龍生九子的一個版本


  北京是我國傳統建築,尤其是皇家建築最集中的地方。這些傳統建築如:宮廷、廟宇和樓、臺、亭、閣等屋角的飛檐,裝飾非常精美。飛檐上坐立著用琉璃燒制的或黃或綠的一個龍頭和數目不等的龍子。


  中國古代傳說:龍生九子。李東陽《懷麓堂集》:“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音:牙字),平生好殺,今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鳳,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鐘上獸鈕是其遺像;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狴犴(音:畢案),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赑屃(音:畢戲),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鴟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   


    龍子傳說還得從劉伯溫說起


  龍子和龍一樣,也是不斷發展、沿革逐漸形成的。雖然有關龍子的說法不一,但有一點,龍子的昆仲數目是取得共識的,即龍有九個兒子,龍承九子,子子不同。這是自古以來眾所週知的,但它們怎麼會留在人間各司一職,就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了,這還要從劉伯溫說起。


  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火不斷,饑荒遍地。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但龍王年老體弱,事務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龍九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他們跟隨劉伯溫征戰多年,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奪得了皇位。當它們功得圓滿準備返回天廷復命之時,明成祖朱棣這個野心極大的帝王卻想永遠把它們留在自己身邊,安邦定國,雄霸天下。於是他便借修築紫禁城為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獸,頓時呼風喚雨,大發雷霆。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用計,他對九子老大赑屃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赑屃一看原來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原來,神功聖德碑乃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無量的),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壓在碑下,不忍離去,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誓永不現真身。朱棣雖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般的神獸。劉伯溫得知此事後,也棄朱棣而去,脫離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後悔莫及,為了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


    龍生九子的又一個版本


  老大赑屃,就是我們常說的“王八馱石碑”。


  老二鴟吻,能吞萬物,負責看護房屋建築橫脊,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吞脊獸(屋頂兩邊的大獸)。


  老三椒圖,面目猙獰,負責看守門戶,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門上口銜鐵環的神獸。


  老四麒麟,不畏火焰,被用做避火神獸,放在重要建築門前。


  老五睚眥,能吞兵器,負責看護天下兵器,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刀劍的吞口獸。


  老六螭首,能吞江吐雨,負責排去雨水,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排水獸。


  老七嘲鳳,飛檐走壁,負責警衛工作,就是現在所見到的屋頂翹角上的小獸。


  老八蒲牢,聲音洪亮能傳千里,負責報時,就是現在我們所見到的鐘上獸鈕。


  老九囚牛,能通萬物之言,辨別聲音,因此被放在了樂器的頭部,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樂器獸頭。(北京青年報)


    (千龍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