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面積92000公頃,由立霧溪貫穿其間,連接了山海。


太魯閣峽谷海拔落差大(3742公尺),區內多高山峽谷,容易產生雲海、霧氣、彩霞、雪景等天象景觀。太魯閣族遷入超過200年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蘊藏著史前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是「富世遺址」,位於立霧溪溪口,屬國家第三級古蹟。太魯閣族終於在民國93年(2004)1月獲得官方正名,成


為全國第12個原住民族。紋面對於太魯閣族男子,代表具備勇士與英雄的精神。


傳統太魯閣族擅織的婦女才能紋面,並能在死後到達靈界。她的地位不亞於獵得人頭的英雄,這是太魯閣婦女一生最高的榮譽。


嚴守狩獵禁忌,春夏期是動物的孕育期,不可以打獵,需要等到秋冬才是獵季。擅長狩獵的人是受族人敬重。


 


太魯閣族 (Truku)


太魯閣族人口有24,514人,其中設籍臺北市的太魯閣族人有477人。太魯閣族人在距今大約300至400百年前,從南投縣境內越過中央山脈奇萊山,克服自然環境的險峻,沿著立霧溪山谷向東遷移,數百年來已經和南投原鄉發展出不一樣的民族風貌,行政院於民國93年1月正式公布太魯閣族為臺灣


原住民族第12族。


「神鳥西利克」早期生活在深山僻壤的太魯閣族,相傳遠古時代,地面與天空很接近,烈日總是曬得人們苦不堪言,作物無法生長,族人想要懇求住在太陽後面的哈默神把天空拉高,可是沒有一隻鳥願意冒險。只有勇敢的西利克鳥不顧被烈焰燒死的危險,犧牲生命告訴哈默神人們的願望,終於讓族人得以生存下去。從此以後西利克鳥( 繡眼畫眉 )被族人視為「神鳥」,做任何事之前都會聽取西利克鳥的叫聲做決定,因此「鳥卜吉凶」也成了太魯閣族的傳統習俗。


野柳


野柳」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從金山遠眺,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為「野柳龜」。其因波浪侵蝕、岩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燭狀石、蕈狀岩、豆腐石、蜂窩石、壺穴、溶蝕盤等各種奇特景觀。女王頭、仙女鞋、燭台石等,更是聞名國際的海蝕奇觀。區內的林添楨塑像是紀念其當年捨身救人的英勇事蹟。


燭台石的「燭火」其實是岩層裡堅硬的球形結核,因較能抵抗海蝕,而露出錐形頂部,海水沿其邊緣迴流激盪,產生環狀溝槽,由於結核外圍有一帶堅硬的環圈,海水便順此環圈向下侵蝕、切割,形成圓錐狀外形,真可謂鬼斧神工之佳作。所以「野柳」不但是台灣著名的觀光遊憩據點,更是一處地質地形景觀豐富的教室,值得我們細究觀賞,相信在您觀賞之後,不得不讚嘆大自然之偉大神奇了!


 


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帶,於民國八十八年間實施道路拓寬,並且鋪設花崗岩人行道,商店皆配合整建,並懸掛上統一規格的招牌,塑造良好的淡水老街形象。淡水老街上店面林立,不論是懷舊或是現代店鋪皆有,還有許多淡水著名的傳統美食,像是魚丸、魚酥、阿給、酸梅湯、石花凍、鐵蛋及多樣化的海鮮加工製品等,讓您來到淡水不僅可以賞美景,還可享受眾多新鮮美食。


淡水老街的位置


淡水老街位於台北縣淡水鎮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一帶,鄰近淡水捷運站,由於交通方便,因此淡水老街每到假日總是人山人海,為全家出遊、三五朋友逛街的好地方,淡水老街也集美食、小吃、老街為一身,近年來淡水老街更因不少古董店及民藝品店進駐,也營造出民俗色彩與懷舊風味。


淡水老街的歷史發展


淡水港周邊是北部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淡水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工商活動繁榮,文化昌盛的區域,但是,淡水港在日據時代以後漸漸淤塞,基隆港的興起更讓淡水港相形失色,於是沒落成為一座地方小漁港;可是,卻沒有影響到淡水的發展,反而掀起了一股觀光旅遊熱潮,雖然在現今科技商業發達的社會,新式樓房林立,卻依然可在淡水老街上見到許多的古早式磚造店舖,座落期間的數座老廟宇,更反映出本地的開發史:最古老的福佑宮相傳始建於18世紀清雍正年間;文昌祠、龍山寺、興建宮等紛紛於19世紀落成;祖師廟亦相繼於20世紀初落成。漫步在坡道間,造訪淡水老街體驗先民的生活點滴猶躍然眼前。


淡水老街食在好味


淡水老街歷史悠久,也發展出多樣的飲食風貌,緊鄰海岸的中正路上便有眾多海鮮餐廳林立,其中以價廉物美的海風餐廳最受歡迎;淡水老街小吃方面,淡水魚丸、魚酥、鐵蛋、阿給等最膾炙人口;淡水老街中正路兩旁林立著眾多魚丸、魚酥店,其中不乏歷史悠久的老店,如德裕魚丸、可口魚丸、味香魚丸、許義魚酥等;耐人尋味的鐵蛋則是反覆滷製,最後蛋白縮成薄薄的黑色韌皮,氣味香醇,阿婆鐵蛋已有30多年歷史,是淡水老街最知名的小吃之一;阿給的作法是油炸豆腐皮中塞滿粉絲,在糊上魚漿,蒸過後澆上特製的辣椒醬,便成了這道淡水老街風味特殊的小吃。


淡水暮色譜戀曲


『黃昏的淡水河邊,越頭看過去,有一對好情侶,坐在河岸邊…』一首老歌,道出了淡水似乎是情侶們約會的絕佳去處,淡水海岸的暮色,黃昏時分落日染紅河面一景,早已被無數詩人畫家詠歎;渡船頭有渡輪來往淡水及對岸的八里,許多人登船只為享受蕩漾河上的一番樂趣,從船上清晰可見淡水河岸沼澤地大片叢生的紅樹林保護區


 


  淡水暮色


  作曲:洪一峰
日頭將欲沉落西 水面染五彩
男女老幼在等待 漁船倒返來
桃色樓窗門半開 琴聲訴悲哀
啊. . .幽怨的 心情無人知
朦朧月色白光線 浮出紗帽山
河流水影色變換 海風陣陣寒
一隻小鳥找無伴 歇在船頭岸
啊. . .美妙的 啼叫動心肝
淡水黃昏帶詩意 夜霧罩四鞭
教堂鐘聲心空虛 響對海面去
埔頂燈光真稀微 閃閃像天星
啊. . .難忘的 情景引心悲


漁人碼頭


 "淡水漁人碼頭",原只是一個傳統的小漁港,縣府近期將之開發成多功能的休閒漁港,不但擁有一座美輪美奐的浮動碼頭,還有330多公尺的木棧道、堤岸咖啡和超大的港區公園。傍晚時分,可坐在木板棧道上,或倚著圍欄,欣賞淡


水的夕落,到黃昏甚至夜晚,都會有不少民衆或是情侶前來欣賞美景。充滿異國風情的美景,使漁人碼頭成爲北部地區受歡迎的觀光休閒景點之一。


漁人碼頭更經常舉行小型演唱會與多項藝文活動,假日時也有許多街頭藝人前往表演,為漁人碼頭增添藝術氣息。


淡水漁人碼頭位於台北縣淡水鎮,淡水河出海口右岸,舊名淡水第二漁港,完成於民國76年;淡水漁人碼頭東連大屯山脈、西隔淡水河與觀音山相峙,聞名遐邇的『淡江夕照』於此可以一覽無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改善漁港作業與漁村生活環境,自民國87年起選定此處為多功能示範漁港,大力補助經費,並且將於漁人碼頭規劃成為一個兼具漁業發展與觀光休閒的優質公園,成功的朝漁港功能多元化方向發展,目前,漁人碼頭經過整地興建,成為現在台北縣重要的觀光活動休閒的場地,漁人碼頭邊停滿了許多漁船及遊輪,現在更常成為廣告片拍攝的場景。


木棧道:沿防波堤上架設木棧道,全部採用原木施工,長度約為320公尺、寬度10公尺,漫步於木棧道就可一覽淡水兩岸碼頭風情。


戶外草坪(雕塑公園):佔地約10000平方公尺以上,綠草茵茵,還有許多觀賞用的樹木,讓民眾可以從事靜態的戶外活動,加上港區入口之造景公園、魚型雕塑以及花草盆栽等,讓人心曠神怡。


浮動碼頭:浮動碼頭有別於傳統結構固定碼頭,可隨海水漲退潮而上下浮動,可同時容納150艘漁船停泊,相當壯觀,也是淡水漁人碼頭的特色之一。


河岸觀景平台:觀景平台為室外開放半圓型劇場設計,可容納觀眾約3000餘人,在淡水河畔旁,近眺遠觀觀音山,山水之景十分迷人,實為民眾假日旅游的好去處。


人行跨海大橋:是一座流線彎曲造型的單面斜張橋,橫跨港區,大橋就像一面白色風帆,傳遞著一帆風順的祝福,未來縣府更將興建結合玩賞、採購餐飲的多功能『北縣漁市』,使淡水漁人碼頭成為國際級的海口景觀公園。


搭乘淡水捷運於淡水終點站下車,轉搭紅色26號公車即可抵達。或搭乘交通接駁船前往。


國立故宮博物


國立故宮博物館自興建後經過多次的修築擴建,目前共有一、二、三樓為展示空間,四樓則為三希堂休憩茶座,院內共收藏有六十六萬餘件的物品,大部分為中國皇室中的珍品物件,展示物品主要分為書畫、圖書文獻及器物,除常設展示外,也經常不定期舉行大型歷史文物展覽,並提供中英文及親子免費導覽,是蘊含華夏博大精深文化的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左側建有至善園,共有5,687坪,為仿中國宋代時的園林建築,園區中古意盎然,擁有濃厚的書卷人文氣息,民眾也可到此參觀。


古物南遷 莊嚴見證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北方局勢動盪,政府起意將故宮文物南遷。1933年,政府開始兵分三路將國寶南遷,先後運出1萬3491箱故宮文物,及分藏於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文物6,066箱,先後暫存上海、南京。七七事變爆發,故宮再將其中80鐵箱精品用輪船運往武漢,轉長沙、貴陽、安順,最後運往四川巴縣。


當年一路押送最重要的第一批國寶的是甫自北大哲學系畢業的莊嚴,日後他曾在台北故宮擔任副院長。隨著國寶南遷,他的四個兒子,莊申、莊因、莊喆、莊靈也成為國寶播遷的見證人。


東藏西躲 敵軍難襲


莊靈說,故宮原本有意讓這些寶物常存長沙,擬在此開挖山洞。未料,山洞尚未開挖,長沙火車站就被轟炸了!而故宮國寶此時暫存在湖南大學圖書館,故宮人緊急將國寶運離此地,才離開長沙不到一周,湖南大學圖書館已被炸為平地。


另一段艱險的旅程是,在抗戰末期,年幼的莊靈跟著大人們沿川黔公路逃往四川,在通過用木料搭建的烏江大橋時,因擔心老朽的木橋不堪負荷,要求眾人下車行走,只有莊靈因年幼享特權可坐車。


他至今猶記得,車隊出發時,兩旁扶老攜幼的難民綿延不絕;在遵義附近,還驚恐萬分發現低空盤旋的日本偵察機!


船隻神奇 萬事均安


已故的前故宮副院長那志良曾記述的一段奇事更是教人瞠目結舌,從宜賓運古物到樂山須經過一段水路,當時因水流急只能靠船伕用縴繩拉曳木船將古物運至庫房,誰知船行到半路,縴繩竟然斷了,船隻立刻改向倒行,眼看著若是衝入大河、撞到樂山大佛腳下,必定船破、寶葬、人亡,此時船突然橫過來,擱淺在沙灘上不動了。人、船、寶均安。


此外,在運寶至川陝途中得經過綿陽便橋,一輛車竟然從橋上翻落而下,幸好那志良趕到失事現場查看時發現,這一車所裝的都是不怕摔的文獻檔案。更幸運的是,翻車的地點距離有水的河道近一丈,檔案雖落地但未泡水,悉數安然。那志良將這一切歸功於「古物有靈」。


護送過程 窺盡滄桑


儘管如此,在逃難的過程中仍不免有些小閃失。故宮的檔案記載,1937年,故宮的第三批文物由寶雞運往倉庫途中,曾經發生火車撞擊汽車的事故,後經詳細檢視,幸好只有一件黃瓷大盤破裂、一件時鐘的玻璃罩破損。


此外,第三批文物存放在漢中期間,曾發生守衛士兵的手榴彈不慎墜地爆炸意外,除當場炸死三位值班士兵外,也波及臨窗放置的文物,炸碎了一件乾隆款白地青花瓷瓶、震傷一只龍紋瓷瓶。


所幸,這些小事故都未損及重要國寶,反倒如同戰亂中的一面明鏡,讓人窺見那個多事之秋。


1930年代,在日軍鐵蹄步步進逼下,故宮國寶從1933年起,一路播遷南下。這些國寶先後在1948年、1949年落腳台灣,堪稱是世界博物館史上最不尋常的一頁。


在戰亂中,故宮分三路運送國寶,其中,尤以曾在1935年赴英國倫敦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以80鐵箱裝運的文物最為重要。這批由莊嚴、那志良等人負責押運的國寶,當年是西方人邂逅中華文物的第一道曙光,也是第一批出宮,先後遷往上海、南京暫存的國寶。


1937年元月,故宮在南京成立分院,其後卻因日軍在上海啟釁,南京情勢告急,故宮決定將這批精品西遷長沙,再輾轉至貴陽、安順,最後運往四川巴縣,這是第一路。


上海戰事失利後,故宮從南京搶運出文物1萬6000餘箱,分別由水、陸兩路撤離,運抵四川。1945年日軍投降;故宮先後將巴縣、峨嵋、樂山三地的文物集中到重慶,然後再運抵南京。隨後因國共戰爭形勢逆轉,政府決定挑選故宮和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文物精品運往台灣。


1948、49年間,故宮先後分三批以軍艦、商船運送2,972箱文物抵台,雖然只是當年文物從北京南遷箱數(1萬3491箱)的22%,但號稱是國寶中的國寶,精品中的精品。


這些文物在來台之初,一部分曾暫存在楊梅的鐵路局倉庫,之後在台中糖廠寄居一年。為顧及文物安全,政府在霧峰北溝另建山邊庫房及防空洞,1950年,國寶悉數遷藏霧峰。


1965年,台北外雙溪新建的故宮博物院落成,飄泊多年的國寶總算有了家。


文物的來源


 


我國宮廷之有收藏,由來已久。由《史記》可知,西漢武帝嘗創置「秘閣」,收天下法書名畫,並藏「故銅器」。清代宮廷收藏數量之豐富;規模之廣泛;品類之多元,從目前本院藏品規模可見一二,而其來源是多方的,僅就數個最主要者敘述、展示。


 


首先,滿族入關直接接收明朝宮室,因此明代宮中舊藏盡入清朝內府,成為清宮收藏的重要基礎。此外,我國歷來宮中往往設置作坊,製作宮廷所需之器用,清朝沿襲此傳統,康熙年間遂設造辦處。而雍正、乾隆兩位皇帝對於藝術及生活用品,又自有其品味,這使他們對於造辦處之經營更是關注,其產製之精美的御用之物,遂成為清宮內藏的大宗。


 


帝王一家天下,逢年過節、萬壽慶典或外出南巡,臣工也多所貢獻,尤以進書畫、文玩,較為討喜,因此諸臣進貢也是宮中收藏來源之一。另外,透過和西洋傳教士、使節的接觸及與周邊外藩屬邦的往來,許多富有異地情調之收藏亦隨之貢入內廷。而周邊藩屬所進之物,往往與重大之政治事件關係密切,甚至具有家國重器之份量。


 


故宮文物總數 : 677687  件


 


下列引用故宮網站資料 : 本院收藏的文物,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類繁雜,可分為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瑯器、雕刻、文具、印拓、錢幣、繪畫、法書、法帖、絲繡、成扇、善本書籍、清宮檔案文獻、滿蒙藏文文獻,以及包括法器、服飾、鼻煙壺在內的雜項等類別。


 


Taipei101大樓...


 


Taipei101大樓位在台北市信義區,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建築方面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造就現在看到的八節式外型。共有地上101層及地下5層,總高度達到508公尺,目前為世界第二高樓。Taipei101大樓主要共分為購物中心、辦公大樓及景觀台,是一棟集合時尚、觀光、商業及文化的大樓,內部有多家銀行及證券金融中心服務於此,並有多家著名大型企業進駐,購物中心內則有時尚服飾、精品、化妝品、書店、餐廳及美食街等店家88、89及91樓則為室內與戶外觀景台,民眾可購票前往俯瞰台北市,享受居高臨下的視覺饗宴。Taipei101大樓近年來更連續在跨年時刻施放大型煙火及燈光效果,是台北市跨年活動中主要的重頭戲。


五樓是觀景台售票處及入口:


售票櫃檯/服務台/紀念品商店世界金氏紀錄最快速恆壓電梯,  每分鐘1010公尺的速度,相當於時速60公里。


37秒即達382.2公尺高的89樓觀景台!


88樓風阻尼噐區:


遊客可近距離親眼看到世界最大、最重達660公噸的風阻尼器的完整主體結構,台北101大樓的風阻尼器一共設置三座,其中世界上最大、最重,也是唯一外露、開放參觀的風阻尼器,位於89樓觀景台內,其直徑5.5公尺,由41層12.5公分厚的鋼板焊接而成,造價一億三千兩百萬元。並可以最接近的距離與風阻尼器合影。


89樓室內觀景台:


中、台、英、日、韓、德、粵、西八國語言的專業語音導覽。憑購票票根即可至櫃檯兌換語音導覽器,依據每處方向為您說明台北市各景色之特點。來自高空的祝福~全世界兩座最高樓郵筒,可傳達您對家人、情人、朋友的祝福。


91樓戶外觀景台


經由89樓樓梯可達91樓戶外觀景平台,感受全然不同的觀景體驗,唯受限於天氣狀況,此樓層將不定期對外開放


設置有氣象偵測儀,及時顯示91樓的溫度、溼度、風速、風向室內視聽室播放台北101大樓的建構過程影片


360根基樁:深入地底80公尺的基樁,最深到達岩盤下30公尺!


攝影服務:


爵士影像攝影服務中心,提供登樓紀念攝影,並搭配販售單一編號的登樓證書以及提供自助沖印相片機台,可自行將光碟及數位相機記憶卡內檔案沖印成相片,有趣、簡單又快速。


大樓為一座多功能101層摩天大樓。台北101為全球首創多節式摩天大樓,第27層至第90層共64層中,每8層為一節,一共8節,每層外牆均外斜7°,加上處處可見的傳統風格裝飾物,有節節高升,花開富貴的意象。


大樓分為三個部分:塔樓區、裙樓區及地下室塔樓區,用作辦公室的塔樓區即主大樓,裙樓區有6層樓,環繞在塔樓旁,主要為購物中心,室內設計十分華麗。 


風水篇


    台北101的聚寶盆造型,以及大樓內外滿布的如意圖案,常引發遊客對「風水」的聯想。


    中國地理風水研究協會理事長張旭初認為,台北101光名字就含有吉祥意味。「101」響亮好記,0和1更是易經上的吉祥數字。


    而台北101 Logo的古錢幣造型,在風水上也有「制煞剋沖」的功用。


    台北101的建築造型由八個倒梯形方塊構成。設計者李祖原曾表示,這8個方塊代表竹節,寓意「節節高升」


    張旭初則說,其設計原型來自中國的「鼎」,是風水中的「聚寶盆」的隱喻。


    而台北101靠近凱悅飯店的西北方屋頂,還有一隻「咬錢龜」,同樣有招財之意。


    張旭初說,台北101的大門是開在信義路上,這個方位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後有靠」的風水原理。


    「龍」是四獸山、「虎」是世貿中心、「後靠」七星山、紗帽山和大屯山。


    信義路正門和松智路側門上方的遮雨棚,都有十尾古魚、十個錢幣和十個如意造型的裝飾,寓意為十全十美。


    信義路大門一進去便有彎彎曲曲的手扶梯,張旭初認為其布局是奇門遁甲中的九宮布局;而左進右出的設計,則稱為「龍」進「虎」出的「龍虎梯」,兩者皆可招攬人氣與財氣。


    龍的意象也遍布台北101。就像紐約克萊斯勒大廈屋角有鷹形雕像,台北101八個「聚寶盆」的四角都有龍形雕刻,加起來就有32條「飛龍」。    此外,上到四樓的中庭咖啡廳,抬頭可見宛如「龍骨」的天板結構體。


    在中國皇宮中常見的「如意」擺設,在台北101更是處處可見。包括大樓外牆上的「大如意」採光罩、餐廳門柱上的「中如意」、精品店招上的「小如意」。張旭初說,他曾想細數台北101究竟有多少如意造形的設計裝飾,但實在很難計算清楚。


    對於在現代高科技大樓中融入傳統風水意象,設計台北101的建築師李祖原曾表示,如意、古錢等吉祥圖案,對中國人有「安心」的作用。他認為,「讓人安心」也是建築的重要功能之一。


行天宮


行天宮位於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和松江路口,又稱恩主公廟、恩主公或恩主宮,行天宮主祀關公,是一座臺灣傳統民間信仰廟宇,除了臺北本宮外,在西元1956年,黃欉分別在北投 (平埔族嗄嘮別舊址)、三峽兩地整建主祀關公的寺廟,即為行天宮分宮、併稱「行天三宮」;行天宮發展至今,除了是當地重要的民間信仰外,也是全臺各地信徒的景仰所在,行天宮已成為臺灣重要的民間信仰中心。


士林觀光夜市


士林昔為平埔族毛少翁社、瓦笠社所棲息,原稱「八芝連林」或「八芝蘭林」,係譯自平埔族語pattsran音,即「溫泉」之意。清代地方行政區名曰「芝蘭堡」;概至清末文風蔚起,以其名不雅乃改稱「士林」,寓有「士子如林、文風鼎盛」之意。


昔日士林市場每天清曉經銷大批發生意,士林近郊的農人及住在山區的農民都在深夜即挑農產品、水果及各種物產至山下,再用車運或挑擔走路趕在天亮之前抵達廟前(慈諴宮)廣場販賣,途中需經(約現今大西街路)一帶卻是墳墓區,夜晚「鬼火」磷磷,附近郊區住民往來士林均須經此,遂有「鬼仔市」之稱。


士林市場基地面積為5,710m2,士林市場早市經營蔬果、魚、肉、什貨、百貨等;夜市則有各式各樣聞名小吃,如大餅包小餅、蚵仔煎、士林大香腸、生炒花枝、青蛙下蛋、薑汁番茄等一道道美食,儼然成為國內、外遊客駐足之重要觀光景點。又因周遭學校雲集,交通暢達,加以都市計畫之開發,使得士林市場蓬勃發展,成為全臺北市獨一無二的日、夜市皆有之公有市場。


總統府


總統府座落在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1段122號,正大門面對凱達格蘭大道,正面(東向)重慶南路,背面(西向)博愛路,北向為寶慶路,南向為貴陽街。


日人統治台灣時期,於西元1906年至1907年間(明治39年至40年) 決定興建總督府廳舍(即現今總統府)。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這棟建築曾遭到轟炸而嚴重毀損。台灣光復後,在民國35年重建完成,當時為慶祝先總統 蔣公六秩華誕,改稱「介壽館」。中央政府遷台後,便以此館為總統府,延用至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