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恭綽囑咐其侄葉公超:「國人和日本人兩次出高價購買毛公鼎,我都沒有答應。現在我把毛公鼎託付給你,不得變賣,不得典質,更不能讓它出國。有朝一日,可以獻給國家」[1]。毛公鼎幾經易手,甚至差點被日本軍方奪走,所幸葉公超拚死保護,死不承認知道寶鼎下落。葉恭綽為救侄子,製造了一隻假鼎上交日軍。葉公超被釋放後,於1941夏密攜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軍攻佔,葉家托德國友人將毛公鼎輾轉返回上海。後來因生活困頓,將毛公鼎典押給銀行,由鉅賈陳永仁出資贖出,毛公鼎才不至於流浪他鄉。1946陳永仁將毛公鼎捐獻給政府,隔年由上海運至南京,收藏於中央博物館(今京博物院)。1948,大量故宮珍貴文物國民政府台灣,毛公鼎亦在其中。現在毛公鼎收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古物南遷 莊嚴見證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北方局勢動盪,政府起意將故宮文物南遷。1933年,政府開始兵分三路將國寶南遷,先後運出1萬3491箱故宮文物,及分藏於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文物6,066箱,先後暫存上海、南京。七七事變爆發,故宮再將其中80鐵箱精品用輪船運往武漢,轉長沙、貴陽、安順,最後運往四川巴縣。


當年一路押送最重要的第一批國寶的是甫自北大哲學系畢業的莊嚴,日後他曾在台北故宮擔任副院長。隨著國寶南遷,他的四個兒子,莊申、莊因、莊喆、莊靈也成為國寶播遷的見證人。


東藏西躲 敵軍難襲


莊靈說,故宮原本有意讓這些寶物常存長沙,擬在此開挖山洞。未料,山洞尚未開挖,長沙火車站就被轟炸了!而故宮國寶此時暫存在湖南大學圖書館,故宮人緊急將國寶運離此地,才離開長沙不到一周,湖南大學圖書館已被炸為平地。


另一段艱險的旅程是,在抗戰末期,年幼的莊靈跟著大人們沿川黔公路逃往四川,在通過用木料搭建的烏江大橋時,因擔心老朽的木橋不堪負荷,要求眾人下車行走,只有莊靈因年幼享特權可坐車。


他至今猶記得,車隊出發時,兩旁扶老攜幼的難民綿延不絕;在遵義附近,還驚恐萬分發現低空盤旋的日本偵察機!


船隻神奇 萬事均安


已故的前故宮副院長那志良曾記述的一段奇事更是教人瞠目結舌,從宜賓運古物到樂山須經過一段水路,當時因水流急只能靠船伕用縴繩拉曳木船將古物運至庫房,誰知船行到半路,縴繩竟然斷了,船隻立刻改向倒行,眼看著若是衝入大河、撞到樂山大佛腳下,必定船破、寶葬、人亡,此時船突然橫過來,擱淺在沙灘上不動了。人、船、寶均安。


此外,在運寶至川陝途中得經過綿陽便橋,一輛車竟然從橋上翻落而下,幸好那志良趕到失事現場查看時發現,這一車所裝的都是不怕摔的文獻檔案。更幸運的是,翻車的地點距離有水的河道近一丈,檔案雖落地但未泡水,悉數安然。那志良將這一切歸功於「古物有靈」。


護送過程 窺盡滄桑


儘管如此,在逃難的過程中仍不免有些小閃失。故宮的檔案記載,1937年,故宮的第三批文物由寶雞運往倉庫途中,曾經發生火車撞擊汽車的事故,後經詳細檢視,幸好只有一件黃瓷大盤破裂、一件時鐘的玻璃罩破損。


此外,第三批文物存放在漢中期間,曾發生守衛士兵的手榴彈不慎墜地爆炸意外,除當場炸死三位值班士兵外,也波及臨窗放置的文物,炸碎了一件乾隆款白地青花瓷瓶、震傷一只龍紋瓷瓶。


所幸,這些小事故都未損及重要國寶,反倒如同戰亂中的一面明鏡,讓人窺見那個多事之秋。


1930年代,在日軍鐵蹄步步進逼下,故宮國寶從1933年起,一路播遷南下。這些國寶先後在1948年、1949年落腳台灣,堪稱是世界博物館史上最不尋常的一頁。


在戰亂中,故宮分三路運送國寶,其中,尤以曾在1935年赴英國倫敦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以80鐵箱裝運的文物最為重要。這批由莊嚴、那志良等人負責押運的國寶,當年是西方人邂逅中華文物的第一道曙光,也是第一批出宮,先後遷往上海、南京暫存的國寶。


1937年元月,故宮在南京成立分院,其後卻因日軍在上海啟釁,南京情勢告急,故宮決定將這批精品西遷長沙,再輾轉至貴陽、安順,最後運往四川巴縣,這是第一路。


上海戰事失利後,故宮從南京搶運出文物1萬6000餘箱,分別由水、陸兩路撤離,運抵四川。1945年日軍投降;故宮先後將巴縣、峨嵋、樂山三地的文物集中到重慶,然後再運抵南京。隨後因國共戰爭形勢逆轉,政府決定挑選故宮和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文物精品運往台灣。


1948、49年間,故宮先後分三批以軍艦、商船運送2,972箱文物抵台,雖然只是當年文物從北京南遷箱數(1萬3491箱)的22%,但號稱是國寶中的國寶,精品中的精品。


這些文物在來台之初,一部分曾暫存在楊梅的鐵路局倉庫,之後在台中糖廠寄居一年。為顧及文物安全,政府在霧峰北溝另建山邊庫房及防空洞,1950年,國寶悉數遷藏霧峰。


1965年,台北外雙溪新建的故宮博物院落成,飄泊多年的國寶總算有了家。


肉形石是於清朝時期的一個宮廷珍玩,現存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肉形石的由來是一塊自然生成的瑪瑙,瑪瑙生成過程中受到雜質的影響,呈現一層一層不同顏色的層次,外觀看過去就像一塊肥嫩的東坡肉,因而稱「肉形石」。肉形石與翠玉白菜毛公鼎,合稱「故宮三寶」。但是翠玉白菜與肉形石目前在故宮典藏古物分級上為重要文物,而非國寶級文物。


翠玉白菜中國的一種玉器雕刻,為利用翠玉天然的色澤雕出白菜的形狀。翠玉白菜與肉形石目前在故宮典藏古物分級上為重要文物,而非國寶級文物[1]。據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長稽若昕於2007年所言,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了3顆翠玉白菜,中國大陸的北京故宮也有。翠玉白菜與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肉形石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內最知名的人氣文物,故宮許多自製的紀念品都是以翠玉白菜為主題。


雖然翠玉白菜不只一顆,但最常展示或出現在照片上的卻只有如右圖的那一顆。關於這顆翠玉白菜的文獻很少,只知道這件玉器原本置於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宮,是光緒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妝。此件玉器的雕刻一體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澤刻飾出綠色的菜葉與白色的葉柄;白菜的造型象徵女子清白,而菜葉上還雕有兩隻昆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都是象徵「多子多孫」之意。


翠玉白菜與毛公鼎肉形石共稱作「故宮三寶」。


     象牙鏤雕提食盒  45.4公分,橫長30.4公分,縱長 21.6公分


 此件提食盒之盒身設計分成四層屜格,可分層置放不同的食物,但從它吹彈欲破的表面看來,作為觀賞陳設用的藝術品,可能性要大於真正實用的器物。雕工十分之精細,主體的部分用鏤空精雕的象牙片,嵌置於框格中,背景就像是絲毯一般的直線地子,線與線之間微細到只能用巧奪天工來形容,其上還雕飾有人物、鳥、獸、庭園景物和船,像是十八世紀歐洲人幻想的東方樂園。蓋鈕,盒身框架及提手,都有染有淡藍或紅色來點綴。提把上刻有中國傳統的八仙人物,亦隨畫面所需加以染色,蓋鈕則像是一件西洋帶蓋高足瓶,還有紅色緞帶裝飾。


春秋中期 子犯和鐘


 高各為71.2公分/66.7公分/67.6公分/61.7公分


  /44.0公分/42.0公分/30.5公分/28.1公分


 編鐘成組八件,各有刻銘,連讀共132字,記載晉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後返晉掌權,及晉楚城濮之戰等重要史實。作器者子犯,即晉文公(重耳)之舅父狐偃。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之推的保護下,流亡國外。
有一天,他們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幾天幾夜沒吃上東西,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再也無力走動。介之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用火烤熟送給重耳。重耳吃完後問肉是哪來的,介之推告訴他說是自己腿上的肉。重耳感動地說:「你這樣待我,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介之推說:「我不求報答,但願你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國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重耳流亡後的第十九年,終於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把流亡時期跟隨他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賞了,唯獨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之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之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之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之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之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於是,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但是卻一無所獲。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之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之推出來。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之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之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把介之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離開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穿在腳上,望著它哀嘆:「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之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寶貴的介之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之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


朝珠東珠產於大陸東北地區的江河之中,乃是河蚌所生。由於這裡是滿族的龍興之地,而東珠的數量又十分珍稀,因此清朝皇室把此地所產的東珠,視為珠寶中最最珍貴者,只有他們能夠占有,其它人無權享用。


在清代的冠服制度中,凡高級官員便須佩帶朝珠。但據《大清會典》記載,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方可佩帶東珠朝珠,可知這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不容任何人僭越侵犯。


 


朝珠的由来 朝珠原是佛教数珠的发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称满洲为“曼殊”的转音,佛教徒对清朝皇帝有“曼殊师利”大皇帝之称,“曼殊师利”就是文殊菩萨。因此,清代冠服配饰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数珠有渊源。按清代冠服制度,君臣、命妇凡穿朝服或吉服必于胸前挂朝珠。


 朝珠是古代官服中特有的饰物,由佛珠衍化而来,亦108颗。按照清代的制度,在佛珠上增加一些配件,并与官服中的顶带花翎(即帽顶、翎管、花翎)、补子、朝靴等相配合,精美典雅,琢磨精细,镇配亦讲究。清代朝珠多以翡翠、蜜蜡、珊瑚、琥珀、绿松石、桃核(雕刻)等世间珍物顶制。朝珠除1O8颗珠之外,还须加上佛头、记捻、背云、坠角等用丝线编织的长带贯穿之,用以佩带。


清代的制度规定:皇帝、宗室、王公、异性世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宫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儿女穿着朝服时,可以配挂朝珠,称文五、武四。因此,清代文武百官在上朝时,够上等级者方可佩用朝珠,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


金鑲東朱朝帽頂  清代除了朝珠之外,在朝帽上也裝飾東珠,只是其數量隨等級而不同。此件「金鑲東珠朝帽頂」,通體纍絲,最上端銜大珍珠一,其下三層貫東珠各一,每層又裝飾四條金龍和飾四顆東珠。這樣的形制和東珠數,乃是最高等級的頂戴,也就是皇帝的朝冠。


皇帝的朝冠有冬夏之分,是皇帝在朝会、祭祀时戴的礼帽。冬朝冠面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为玉草。无论冬夏朝冠皆帽檐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饰三层金顶,每层间饰以一等大东珠一颗,环绕金顶周围,饰以四条金龙,龙的头上、脊背各镶嵌一颗一等大东珠,四龙口中各衔一颗大东珠,帽后饰一等东珠七颗,皇帝的朝冠上共饰有二十二颗大东珠。


 


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  鷹紋圭  30.5公分,最寬7.2公分,最厚1.05公分,重600.96公克一面牙黃泛灰色玉,另一面上半部牙黃泛灰,下半部赭紅色,刃


部近黑色。窄長梯形,平直正刃。刃線上頗多使用崩傷痕。柄端也有傷缺、一圓孔,孔壁光滑。圭之中段的兩面,均淺浮雕神秘的花紋。上下段又加琢了乾隆


的御製詩和璽文。清宮中加配木座。用美玉琢製的斧鏟,主要是象徵統治者的身份地位的禮器,在禮制中稱為「圭」。在典禮中,要將它的刃部朝上捧握。


這是一件距今約4300至3800年間海岱地區的玉圭,住在那兒的先民就是文獻中的「東夷」。所以在這件玉圭的中段,都雕琢了東夷人信奉的神祖像。不過浮雕的花紋非常輕淺。圭的一面雕琢著有大漩渦眼、頭戴「介」形寶冠的神祖,「介」形寶冠兩旁還插著飄逸的鳳羽。另一面雕琢向上衝飛的鷹鳥,整隻鷹鳥構成象


徵通天的「介」形。在寬約1公分的窄邊上,還雕琢一個戴圓耳環的長髮女子,可能是東夷母后「常儀」。不過十八世紀的乾隆皇帝不瞭解花紋的神秘性,就將刃部向下地,在光素的器表加刻了御製詩與璽文。


 


  玉辟邪9.3公分 (三樓307室) 辟邪,是想像中的神話動物,


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來避除邪惡。流行於漢代的辟邪,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常以巨石雕刻,立於陵墓前。也用美玉琢成,作為極高貴的陳設器。這件玉辟邪以青白玉琢成,昂首張口,


似在低吼。跨步遊走,雙翼雖貼於身側,卻做蓄勢待發狀。頷下長鬚垂胸,長尾曳地,器宇非凡。因曾經深沁熟盤,甚至再被染色,所以表面多有深淺褐斑。


這是目前所知的漢代玉辟邪中,體積較大的一件。它的口吻較長,有似馬臉,


與常見的短口吻似虎臉的辟邪不相類似。卻與近年在內蒙古出土的西漢中、


晚期銅灶上所加飾的動物頭像,頗為神似。學者多稱銅灶上的動物為「龍頭」。


故宮的這件玉辟邪,曾為帝王重要的收藏。辟邪的胸前刻有御製詩。宮中還配有雙層紫檀木座,上層刻有「乾隆御玩」,下層刻有與辟邪胸前相同的御製詩,刻字的部分還嵌有銀絲。


 


北宋  汝窯 蓮花式溫碗   


10.4公分,口徑16.2公分,足徑8.1分,深7.6公分 ,重465公克


此碗呈十瓣蓮花式,碗腹壁稍呈圓弧,直口稍斂,口緣花瓣流暢貫連,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勻,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藍,有細開片。全器滿釉,圈足內底以五支釘墊燒,支釘點極細,支釘痕胎土呈灰黃色。


 


北宋  定窯白瓷嬰兒枕 (二樓203室)


       


        高18.8公分 ,底徑31* 13.2公分瓷枕在唐朝時,一般可見到的有三彩、褐釉、黑釉、長沙銅官窯等釉色,而造型則有睡枕及脈枕等。到了宋朝,瓷枕造型更是多樣化,特別是陪葬用者,器型增大、樣式與紋飾都以含有寓意者為取。此件嬰兒枕應為日常生活用品。造型活潑可愛,健康兒穿著衫褲及套上有花紋的錦緞長背心(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一件造型相同,但背心則素無花紋),趴在錦墊上,雙腳往後交叉,一副悠哉狀,令人疼愛。此枕以前、後模壓製而成,再以刀剔刻臉部五官及衣著線條,使其表情更生動明確。器底平整,左右挖有二小圓洞,這是為避免燒造時因密閉的器內,空氣熱漲而爆裂。釉牙白略帶灰。定窯在燒造時因以煤炭為燃料,窯內為氧化燄氣氛而使釉色泛黃略帶灰。在器底有幾處流釉現象,此即文人們所形容的「淚痕」。此件器底刻有乾隆癸已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春之御題詩款。


 


魁星踢斗魁星」同「奎星」。奎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更是二十八宿之一。其所包含的十六顆星,曲屈相鉤,形狀如同文章的筆劃。故名正言順地以「奎星」來掌管文運。「奎」與「魁」不但同音,且「魁」字有第一的意義,於是漸漸地「奎宿」改成「魁星」。「魁」字由「鬼」和「斗」組合而成的字型,將魁星描繪成鬼字的形狀,字型再彎起腳來,作勢踢斗,完成了魁星的基本外表模樣。更進一步,人們還以寫意的手法描繪魁星的長相,藍臉紅髮,胸肚全裸,站在「鰲魚」頭上,一腳翹起如鉤,一手執筆,準備點斗狀,以示「得魁之兆」。魁星之信仰,早在宋朝即開始流行。昔日「魁星樓」、「魁星閣」遍佈各地,內中端坐一尊魁星踢斗的塑像,供讀書人求拜。正因為當時科舉制度下,金榜題名是寒窗苦讀的希望。所以魁星的畫像和雕像也就應時而生。明英宗的時候,考場附近曾貼了一張魁星圖,不知什麼原因不見了。有位陸姓的文人,在赴京趕考的途中,看見一個小孩正把玩此圖。於是,用了幾個水果


把圖換來。應試當天,陸氏文人將魁星圖,方正地貼在自己的座位旁應考。不久放榜,陸氏原本不看好的,竟然高登榜首。此事傳開後,引起極大的迴響。魁星顯靈的故事,也愈傳愈廣。畫像和雕塑品也成了讀書文人的最愛。魁星不但踢斗,且還要「獨占鰲頭」。鰲魚是神話傳說中,海裡非常大的大魚。牠大到能穩定海上原本漂浮無根的仙山。魁星站在鰲頭上,顯示考場奪標上,捨我其誰?
   科舉考試雖已成歷史陳跡。但魁星信仰,深入民間。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要,並給予心理上的支撐。目前讀書人仍免不了要面對各種大小不同的考試,把一張經過日、月、星三光淨化續氣過的「魁星踢斗圖」掛貼在自己的書桌前,是非常有靈動的力量。


 


清 陳祖章 雕橄欖核舟          (二樓304 室)


     呈稍深的橘紅色,高1 . 6公分,長3 . 4公分。 陳祖章借鑒明人王毅刻核舟的經驗,創作了“東坡夜遊赤壁”,在技藝、內涵上都有所發展,人物有蘇東


 坡、客人、客婦、艄公、書僮等八人,每人神情各異。艙中憑窗而坐的是蘇東坡,頭裹巾子,寬衣博袖,靜靜地看著窗外,似在品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景象。又似在耳聽清風徐來、江流有聲;艄公似不忍櫓聲打擾遊客的清興,故意搖慢以便讓客人飽覽水光月色。此舟雕刻技藝精緻細膩,力求創造出一種詩的意境,舟中人物的衣冠、桌椅等都力求符合宋代的社會生活。人物的神情,動作都能恰當地體現其身份、性情和心境。 船篷、門窗、欄杆等也件件刻畫精細,窗子可開可關。舟底刻有蘇東坡《後赤壁賦》全文,下有“乾隆丁巳五月臣陳祖章制”款,增加了作品的藝術含量,鐫文楷體,俊朗挺秀,堪稱書法佳作。這件作品也說明,微雕橄欖核舟這一藝術形式也成為宮廷藝術了。陳祖章:清雍正至乾隆間牙雕藝人,廣東人。牙雕精工絕妙。雍正十年被招入宮廷,供職清宮造辦處。 陳祖章自雍正七年(1729),海關監督祖秉圭送進牙匠陳祖章。當時,蘇州牙匠施天章等在宮內已經供職多年,陳祖章進入牙作後,能在蘇派牙匠控制下施展技藝,展露頭角不是一件易事。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記載,乾隆五年(1740)陳祖章每月薪俸銀為頭等,蘇州牙匠施天章食下等錢糧而退役,說明廣州牙匠在宮內已經佔據主要地位。乾隆六年(1741)陳祖章父子


 等製作出著名的牙雕鉅作“月曼清遊冊”,描寫了貴族仕女們從正月到十二月的生活,有濃厚的民俗風味與生活情趣。這件牙雕至今仍保存在北京故宮博院


 內。


 


「多寶格」(一樓106室)


  


  「多寶格」是清宮內專門收藏各式珍玩的百寶箱,常被稱為「皇帝的玩具箱」。為讓皇帝玩賞文物時快捷方便,將各式文玩集中聚集於多寶格中,而多寶格


 本身設計精巧,也可讓皇帝在開闔多寶格時享受尋寶的驚喜與樂趣。多寶格是收藏各式珍玩的一種小櫥櫃,起源於何時,無法稽考,但在明代各家筆記中,時常提到當時  一般文人,為外出旅行的方便,設計了一種備具匣,便於山宿外用,內置小梳匣、茶盞、香爐、香盒、匙筷瓶、香炭餅匣。途利匣等。所謂途利匣,就是放小裁刀、剉指、肉叉、髮刡、鑷子等什物的小匣,為旅途之便不可或缺的事物。明代文人燕居,對於文房器用,也頗講究,圖書文具匣即是供應需求的產物。有時一個文具匣中,可盛小端硯、筆、書冊、硯、墨、墨床、墨匣、鎮紙、


 筆、毛筆、水盂、糊斗、水勺、小洗、爐、瓶、盒組及印泥、玉印等不下三十種,舖陳得體,清而不俗,這種明代流行的備具匣、圖書文具匣,或可視為清代


 多寶格的前身。故宮多寶格之來源,有承自明代宮中收藏者,例如明嘉靖款剔紅雲龍福祿康寧小櫃,即是一例。有臣下貢品,或外國進獻者,例如陳列室中多件金漆盒、匣即是。有清代內務府造辦處作坊、承旨製作者。此外還有將多寶格設計圖發交地方(例如揚州),著地方官員,依據設計圖樣製作者。由於清初國力強盛、民生安樂、文風盛極一時,而乾隆皇帝,尤篤好風雅,不但書畫鼎彝,即使竹、木、牙,骨之類;金、銀、晶、玉之屬,凡製作精細作品,或天然奇異之物,皆在搜羅之列,所以當時朝野,皆大肆搜集各地百珍異物進奉,而海外各國亦競相以此類珍玩呈獻,以致宮中珍玩收藏,為數極其可觀。多寶格的設計,琳瑯多樣,精巧無比,不論盒、匣、箱、櫃,皆是一種妥善利用空間的工藝作品、以最有限的空間,存放最多的物品,在造型上,力求美觀精巧,所以往往一件多寶格,箱蓋中有盒、盒中有套匣、套匣中又有屜、隱隱約約、輾轉曲折,有時一


 個轉紐,便見門,門之後,另有一番天地。故多寶格體積雖小僅及尺許,而其所藏珍玩,每每多達數十,乃至百件,因此觀賞時常有尋尋覓覓、撲朔迷離的趣


 味,由此可知,多寶格所藏珍玩,固多精品,即多寶格本身,亦是一件極具價值之工藝創作。在多寶格中所庋藏之珍玩,舉凡銅、瓷、玉、象牙、琺瑯器、玻璃、書畫等,可謂各類雜陳,而且每一件珍玩,放置的位置,皆有其獨特之設計,如古玉、牙雕等,都在設計得恰能盛置器物的屜、座內存放,而 ,匣,則多陳設小畫軸、小畫卷、小扇面。這些書畫,扇面多由宮廷畫家,在小僅及寸的畫幅


 上,精繪細書;至於小筆山、小水註等,亦皆具體而微、小中見大。大多存放於清宮養心殿、儲秀宮、重華宮等帝后燕居之所,此次本院展出之多寶格共有三十四件之多,其大小、造型、質材多不相同,有方形、圓形、長方形、立櫃形、套匣形、書卷形等等、品目繁多,不一而足,期能以此提供社會人士,認識我國工藝設計之精巧。


鍍金鑲珊瑚松石壇城 (一樓106室)


   清 (A.D.1644~1911) 高:14.8公分 徑:32.4公分
壇城(Mandala)是藏傳佛教用以象徵宇宙結構的法器,常陳設於桌案以供禮拜。這件圓形的壇城,通體鍍金,並以綠松石鑲嵌。中央一圍層疊如山的是宇宙中心須彌山,山外則排列有四大部州的抽象符號,最外圈還圍繞著珊瑚串,而側壁的半浮雕在卷枝番蓮紋內浮現各種佛家珍寶。這件壇城是達賴喇嘛五世於清順治九年(1652)進送順治皇帝的禮物,可見清朝與西藏在政治宗教上的緊密關係。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960-1126)相當流行的題材,其中以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最為有名,他以清明時節作為引子,展開對汴京的精描細繪,是寫實風俗畫的傑作,受到歷代喜愛,因而有許多仿本的出現,其中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畫成,可以說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等,畫的事物繁多,雖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卻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時,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極精之作.(撰稿/童文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