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 : 南投縣魚池鄉公所


邵族介紹歷史源流 | 生活形態 | 生產方式 | 信仰 | 歲時祭典 | 文化藝術



歷史源流

  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初期,在人類學者眼中,有些學者是將世居於水沙連內山的邵族原住民,歸為阿里山鄒族的一分支;有些學者認為邵族人與布農族因為地理關系認為二族在某程度上相當接近;有些學者認為應該將邵族人視為一另支高山族第十族之原住民。民國44年(西元1955年),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所主持「日月潭邵族調查研究報告」,其中參與工作的陳奇祿、李亦園等多位人類學專家,認為邵族至今仍堅持其特有的祭典儀式及祖靈崇拜,再加上,語言服飾及宗教社會習俗不同於其他的族群,因此最好將邵族原住民視為嚴一不同之族群。而在民國九十年(西元2001年)八月八日行政院正式核定邵族成為原住民族第十族。

  邵族是臺灣原住民中唯一一個全族聚居於同一縣境。至今人口僅281人左右分佈於本鄉日月村德化社、益則坑及水里鄉頂崁村大平林等地一帶。

  有關邵族的歷史源流,可以由傳說和文獻記載來瞭解。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傳說的流傳往往是靠口語相傳,再加上沒有十分可靠的史料證明事實的真實性。因此,除了考證有據的史料之外,就讓其口語相傳的「故事」,美化這個「地球村」。


日常生活中,邵族常會釀小米酒、製作麻糬為三壑坏~的食糧,最常食用的則是醃製過的乾肉與鹹菜。祖靈籃與邵族生活最息息相關,也可以從中看出衣飾與居住的習俗。生命儀式上由出生到死亡皆有禁忌與禮俗,如結婚時,早期雙方親友會進行搶婚儀式以代表婚姻永久圓滿。

一、食
 

  從前族人以小米、蕃薯、里芋等為食糧,現今則以稻米為主糧,其他副食品有魚、蝦、豬肉、蔬菜等等,在更早之前,尚有所捕獵的獸肉。遇有節慶或祭儀的日子,則釀酒並蒸煮糯米糕及煮雞鴨等肉食,平日所網捕的魚類也是主要的食品。另有一道別具邵族風味的料理「塔旦那」/tatanaq/,是族人嗜食不厭並具代表性的芋頭美食。
近年來邵族美食,包括奇力魚、總統魚、山豬排骨等,都相當受到遊客的歡迎。奇力魚,以往在邵族多半是醃製為鹹魚,今則成為有名小菜。竹筒蝦,體型很小,以鹽和蒜炒過之後,既富有烤味又能口齒留香。曲腰魚,肉質鮮嫩,據說先總統蔣介石來日月潭時,最喜歡吃此魚,因而後來又稱「總統魚」,為日月潭區域最著名的一道菜。


二、衣 

  邵族的傳統服飾,因其外在的特性表現與阿里山的鄒族頗為類似,經常被概略或省略不談。然就深層的文化來看,邵族服飾有其獨特的發展背景與其製作原則。邵族早期製作衣服的主要材質有樹皮布、皮革、麻布、棉布四種。樹皮布是最早期的衣料。皮革多用於男性的衣服與帽子,且由男子自己製作。女子能自己織布,且曾以水沙連戈紋聞名。棉布是後來才傳入的,但由於大量傳人且價格低廉,使得傳統的布技巧衰微,而到目前,過去所使用的織布的技術已失傳了,現在我自也只能從「公媽籃」來瞭解邵族傳統服。

三、住 

  從前邵族人房子需要男人入林中砍取烏心石等木材作為柱子,再用竹子做橫樑、璽桿,又抽藤條在柱樑接頭綁緊固定。 女子則抽取五節芒的莖編做牆壁,在族人合作之下,入夜之前就可把新屋蓋好了。
  一座住家大部分隔成二間,一間煮飯、吃飯兼做客廳,一間則是寢室。晚上就在新居宴客,主人把一大鍋筍湯或是芥菜湯放中央,大家圍坐地面上,依工作別分給不等的肉食,進食中,大家邊喝酒邊唱歌來慶祝。一段時間後,再由族人一起為房子抹壁,也是一天內塗好黏土,主人在完工後的晚上同樣請客飲宴,大家喝酒唱歌直到深夜。後來,此種的住家漸漸擴大成河洛式住家,如今又被洋樓所取代,古老的住家以越來越少,幾手絕跡了。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邵族人現今都住進組合屋中。


四、行
 

  邵族人長年居住於日月潭邊,因此要向外聯絡,便是以船作為交通工具
以前,邵族每戶人家最少都會有一艘船,自家使用小的獨木舟;公共使用大的獨木舟,大的獨木舟大多用來運送大量貨物和戰爭時使用等,因此便要由族人共同完成。早期,日月潭的四周多為原始林,德化社的後山附近有處繁茂質佳的樟木,因此族人皆每日往返渡船到此地製作獨木舟,至於為何材料必須要是樟木呢?因為樟的浮力、穩定性都較其他的木材好,行船起來地較為快速、安全。

製作獨木舟的工具相當精簡,只需一把類似斧頭的工具把樟木砍下後,再以刨的方式將整塊樟木刨成船形,中間較凹,看似簡單的製作過程其實是需要相當的技術才能使整個獨木舟平穩、牢固。一般獨木舟大約要花二、三個月才能完成,最大的獨木舟都有一名管理者,此管理者必須帶著家中的公媽籃到當地去祭拜,等一切儀式完成後獨木舟才能下水,邵人製作獨人舟的過程如此嚴謹,也難怪會造出這麼好的品質。

民國53年(西元1964年)時,因為光復後的時代進步,邵族人發展出更方便的遊艇、汽艇等水上的交通工具,人們將之取代原本的獨木舟,獨木舟才從邵族的生活中消失。


五、育-生命儀式
 

  生命儀禮為「有關個人生命過程中從出生到結婚及至死亡等不同階段所舉行的儀禮」。邵族人在部落中若是有各種家族大事如:建築新屋、賣豬、建寮房、嫁女兒、娶媳婦、生兒子、種小米等,皆有慶祝儀式。儀式由頭目和先生媽主持,也藉此讓族人分享彼此的喜悅。

六、樂-財產觀念
 

  邵族的金錢多儲存於農會,因此,在生活困難時,直接向農會借貸。借貸的方式很簡單,只要有土地、有人擔保,便可以領到錢,早期的保人比較多,如此可以在出問題時,大家分擔,後來人數減為兩、三個,多是互相作保的情況。除了農會之外,就是高利貸。由於原住民對金錢與土地市價沒有概念,加上現金的急用,土地便整筆的流失掉,所流常的價值往往高於所積欠的債務。
以前邵族財產屬於公有,凡是居住地周遭的所有物品如家畜、獨木舟、獵場、田地、浮嶼等均可共用,與漢人接觸以後,一切用品完全為私人財產。財產的轉移,由原有者以出售、讓與、餽贈的方式,移轉給接受者。


邵族早期的生產方式,耕作上以「山田燒墾」為主,漁撈方面有浮嶼誘魚、釣魚、魚筌誘魚、竹排吊網、刺魚、毒魚等方法,漁撈技術多樣化,顯現出邵族的智慧;狩獵上,有焚獵、武器獵與陷獵等方式,。狩獵則因為政令而遭受禁止。另外,還有採集與飼養。 

  漢族入山之後,邵族的生產方式產生了很大的轉變,舉凡旱稻的耕作、雜糧的種植、肥料與防害觀念的養成等等都比原始進步很多,可是自從日人興建日月潭水庫後,淹沒周邊良田,為了生存,邵族人只好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由傳統的農業轉變為現代的觀光旅遊業。 

  日月潭的風光明媚,觀光直業興盛,為當地帶來了無限商機,又加上民眾對原住民文化的高度興趣,邵族人為維持生計,便將渡船與歌舞表演列為主要行業。 

  綜觀邵族目前的生產方式,有社會分工的現象。中年人從事於第三級的觀光產業,老年人仍舊從事於第一級的農耕產業,主要收入在觀光產業上。


一、祖靈信仰 

  邵族人稱超自然物為qali,舉凡氏族視靈apu、管轄式族靈與最高祖靈pacalar都稱為qali。qali有分為善靈 maqftan a qali與惡靈 maqarman a qali之分,善良的人死去後會變成 maqftan a qali,惡人或橫死的人會成為 maqarman a qali會危害活人的健康,並會影響作物收成與家畜繁殖。祖先死後變成 maqftan a qali擁有驅除惡靈的能力,並能療護族人健康,使作物豐收、漁獵豐盈。因此他們凡事都向祖先祈禱,以求庇護,形成邵族的祖靈信仰
  最高祖靈居住在拉魯(la lu)島,是最具威嚴的神,能驅除惡靈並賜福給族人。同時祂也是先生媽的求巫祖師,凡有先生媽資格之女族人必先經過最高祖靈之同意才可以開始習巫。
祖靈信仰是邵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色,而「先生媽」就是負責主持祭祖儀式的女祭司(巫師),凡舉族中的歲時節慶,甚至是婚喪喜慶、男子成婚、建築及造船等都要由先生媽來主持儀式。先生媽在邵族社會中具有最要之文化傳遞者,這可以從先生媽的傳承中看出。

二、「公媽籃」崇拜 

  邵族信仰核心是祖靈信仰,而其崇拜方式為「公媽籃」的祭祀,成為邵族的最主要不同於他族的特徵。邵族人有事必祈問祖靈,在各種動要的祭典,如播種祭、狩獵祭、拜鰻祭及豐年祭等,都以公媽籃為供奉之對象,恭奉之對象,恭請祖靈駕臨祭場,接受族人的奉獻與祈福。祖靈能庇佑族人,永保安康,並使族人在農作、狩獵或採集等收穫上豐收,因此族人有困難之時必祈求祖靈,成為心靈依賴之寄託。邵族人信仰特色之一,是家家戶戶的正廳左側牆壁或供桌上,懇掛或奉置一具「祖靈籃」<又名公媽籃>
  公媽籃是做祭時重要的祈告對象。形式大多是扁圓而具有四足的籐編籃子,大小與其社會地位有關。籃中盛有祖先遺留下得衣飾數種,衣服以狹富麻布縫製大都呈現陳舊的灰黑色,而衣飾雖然陳舊腐蝕,但卻不能洗滌逢補。若要分戶時,籃中的衣飾是主要的分割項目,新戶需將所分得的衣飾置於新籃中,若因日久損壞時,可更換新籃,但一般是要在八月過年的豐年祭其間才可,並且要請巫師到家來「作向」才可更換。而所換下的舊籃也不可隨意丟棄,從前需要放置於豬舍旁,而新籃在巫師祈告祖靈後,才可設置於廳堂之上。 

  德化社及附近的每戶邵族人家,都有一具公媽籃供奉在家中,代表祖靈庇佑後代。族中所有重要的祭儀,如播重祭、除草祭、豐年祭等等,都以公媽籃為供奉的對象,再配以酒、飯祭拜。日常生活中遇有新居誌慶、購置新車、傢俱等事,也需請巫師祈告祖靈。據統計,民國85年(西元1996年)日月潭邵族人家共有41具公媽籃,是族人的神聖象徵,無事不可隨意驚動祖靈。這種公媽籃的崇拜方式,是現今所少有的。

  自從清雍正以後,邵族人就與入墾水沙連的漢人有所接觸,嘉慶道光年間以來,更與平埔族往來頻繁,漢化程度頗深,現今早已以河洛話為日常用語,邵族也已接受外來的宗教,並且在廳堂也恭奉觀音、媽祖、太子爺,甚至也有懸掛十字架或聖經。


邵族的祭典中大部分是由農業生活孕育而生,邵族的祭儀分為農耕祭儀及漁獵祭儀,前者包括播種祭、除草祭、收割祭、祖靈祭(豐年祭)、收藏祭與嘗新祭儀。後者包括狩獵祭、白鰻祭。從這些祭典中可以發現的是,邵族的信仰與生活息息相關,祭典的用意均是祈禱祖靈能帶來食物的充足,充滿豐富的人文氣息,而非自然泛神信仰,這點也是邵族文化的特色之一。這些歲時祭儀中,以農曆三月的「播種祭」、農曆七月的「狩獵祭」及農曆八月的「豐年祭」最為重要。

  在邵族的祭典中以豐年祭最為盛大,每年幾手是進行二十天左右,儀式內容分為舂石音、搭祖靈屋、擦手臂除穢、飲公酒、狩獵儀式、甜酒祭、牽田式、日月盾牌安頓、夜巡念祖與歡送祖靈。 

  在急速漢化的過程中,邵族人民失去了母語與傳統習俗,而現在仍保留的播種祭、移植祭、氏族祖靈祭、狩獵祭、拜鰻祭和豐年祭等也漸趨於簡化與形式化。這些祭儀當中,以豐年祭規模最為盛大,因過程十分繁瑣,所以需要透過不同職務者分工而成。如負責舉行祭祀儀式都為頭人,不同的家主來擔任擦手臂除穢祝禱、鑿齒儀式、興建祖靈屋、舉行牽田儀式等。
 

  豐年祭前如果有爐主的產生,則祭典的時間將會從農曆八月一日起慶祝一整個月,要興建祖靈屋,並且舉辦祭儀和牽田儀式、稱之為「大過年」。如果遇上這一年沒有爐主的產生,從除夕夜舉行的「樁石音」之後,有三天的活動,稱之為「小過年」近年來常定為十八至二十一天,每天都有富文化意涵的節目。
 

祭儀名稱 時間(農曆) 意義

播種祭 31 祈求祖靈讓農作物繁盛並其族人平安健康。
移植祭 33

除草祭 5月初

豐年祭 625 祈求祖靈賜予族人平安健康且子孫繁衍。

狩獵祭 71 祈求祖靈庇佑賜予豐獵,讓族人有獵物可獲。

拜鰻祭 73 祈求子孫平安、多子多孫。

豐年祭 81 祈告祖先祝福族人平安健康。


邵族長年居住於山林之中,對於手工藝術的材料,當然是取自附近的林木、石頭。近年來,日月潭的開放觀光,使得邵族生產型態大富的改變,族人為了生活,便有以製作手工藝品為事業的,一方面獲取收入,一方面發揚邵族的文化。邵族的藝術品多半呈現了傳說故事的色彩,大概的類型有木製品、鐵丸石製品、竹籐製品、編織製品。

  邵族的歌舞是原本是祭典時,為了歌頌祖先的辛苦開墾與酬謝祖先賜給族人豐收、平安。歌中充滿對祖先的感懷,對祖靈的祈告以及對後世子孫的期待。是記載生活中的各種事情,然後在祭典中歡唱出來,用心中的情緒表達於舞蹈中,對祖先的感懷,對自己肩負的責任,完全顯示在歌曲中。近年來,邵族的豐年祭吸引了各地的遊客的參觀,使得邵族文化漸獲重視,邵族的音樂也因此得到學者的研究,不論將來如何變化,我們仍然衷心地希望邵族傳統歌舞能繼續傳承給世世代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