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


 









鹿港



鹿港 x7



鹿港鎮隸屬 彰化縣,位於彰化平原西北邊 鹿港溪口北岸,東接秀水鄉,西瀕臺灣海峽,南以鹿港溪與福興鄉為界,北以番雅溝與線西鄉、和美鎮為界,是本省一個著名的文化古鎮。


「鹿港」或「鹿仔港」地名來源四說


1. 臺灣中部一帶昔時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


   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


2. 鹿港一帶早年為平埔番巴布薩族 (Babuza) 盤據之地,平埔


   族 Rokau-an 一 語的轉譯。


3. 地形似鹿,故名「鹿仔港」。


4. 據說昔日這個地方是米穀集散地,因為用來儲存稻穀的方形


   倉庠稱為「鹿」而得名,鹿港也有一條街叫做「米市街」,


   今 名「美市街」,可知鹿港為米穀集散地之事不假。


 


 


鹿港采風古意導覽(三條路線圖請點閱)


 



























鹿港天后宮



日茂行



泉郊會館



興安宮



中山路老街



新祖宮



地藏王廟



忠義廟



鹿港龍山寺



南靖宮



鳳山寺



城隍廟



三山國王廟



十宜



隘門



金門館



丁家大宅



文祠、文開書院 (點景點連結可見圖文資料)



  感謝 (小貓將鹿港重要景點整理為文字版,以利網友複製列印。)


 


鹿港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末清初,原廟位於現址北側,古地名「船仔頭」附近(今三條巷內),奉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早年閩籍的守護神之一。清康熙22年(1683)施琅將軍平台時幕僚藍理恭請湄洲開基媽祖神像,護軍渡海,事平後班師回朝之際,其族侄施啟秉、施世榜為感念媽祖神靈顯赫,恩被黎庶,而懇留聖像於本宮崇祀,為台灣供奉「湄洲開基祖廟」的天上聖母媽祖。
三川殿的屋頂採用重簷歇山式的造型,在台灣的寺廟中,甚少廟宇前殿使用此類型的屋頂,天后宮的作法相當特別。三川殿的石雕、木雕,雕工精湛,為學界喻為台灣最精緻的作品之一。天后宮精采的石窗透雕,剔地起突的龍虎石雕,精緻的彩繪及棟架上的木雕,皆值得你慢慢的品味匠師的工藝。


日茂行


清嘉慶年間,鹿港已有八個行郊,「郊」即今日的商業公會,八郊分別是泉郊、廈郊、南郊、油郊、布郊、染郊、糖郊、敢郊等。鹿港日茂行又稱「日廟」,為泉郊中最大的商行,自清乾隆年間至清道光20年(1840)為鹿港的首富。


門廳正門原有門額「日茂行」石刻,目前由日茂行後代保管。


民國89年日茂行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新祖宮


本省唯一由乾隆皇敕建之媽祖廟,地位尊崇。採宮殿式建築,規格完備且氣象巍峨。廟埕石碑併立,詳載大將軍福康安平定林爽文叛變之事蹟,史物昭彰,發人省思。官服裝扮之金、柳將軍則威儀十足,蔚為特色。


其位尊至高凌駕於其他各地媽祖廟之上。


 


南靖宮


鹿港有三座人群廟,分別是興化人的興安宮,潮州客家的三山國廟與漳州人的南靖宮。清乾隆48年(1783)福建漳州府南靖縣人,恭請關聖帝君神像渡海來台,於鹿港港墘邊創建廟宇。
正殿所供奉的主神為關聖帝君,配祀關平及周倉。


民國89年南靖宮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公會堂泉郊會館


「一府二鹿三艋舺」所指的「二鹿」即為鹿港,清乾隆49年(1784)鹿港開為正口,成為繼台灣府城後,第二個與大陸對渡通商的港口。由於與大陸的貿易頻繁,郊行紛紛成立,廈郊商行遂興建廈郊會館,並於會館前興建萬春宮,供奉蘇府王爺。
鹿港公會堂為當時鹿港最大的西式會堂建築,光復後,將公會堂改稱「中山堂」,隸屬鎮公所財產,並曾借給中國國民黨,做為鹿港區黨部的辦公室。民國89年7月14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98年整修完竣,為鹿港文藝展演場所。


 


古蹟保護區(老街)中山路老街


鹿港古蹟保存區是台灣第一個以古市街保存的案例,古蹟保存區的範圍包含埔頭街、瑤林街、後車巷、大有街、泉州街、金盛巷及中山路等數百棟精緻民宅。民國75年由政府進行古蹟保存區的第一期維復工程,恢復傳統建築風貌。
在清代,鹿港街道即沿著舊鹿港溪發展,埔頭街與瑤林街是鹿港發展最早的市街之一。此街為「前為街、後為溪」的建築特色,房舍前方設置店舖,後方臨河道,可供船隻靠岸卸貨,是鹿港船頭行及中、大盤商的街區。


隘門


鹿港後車巷位於五福大街(中山路)與瑤林街、埔頭街之間,在清代,此巷道是車輛進出的主要道路。昔日,後車巷地面舖設花崗石板,供車輛通行,貨物欲至五福大街,需由挑夫以人力將貨物運至大街,形成人車分道的街鎮規劃。
在清代,每至薄暮,隘門皆關閉,以防止宵小與盜匪入侵。
鹿港的隘門種類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境界隘門、巷道隘門及不見天街的隘門。


 


十宜


嘉慶年間陳克勸自大陸來台經商,於鹿港創辦「慶昌」,成為廈郊最大的商行。慶昌全盛時期自慶昌意樓(中山路121號)至慶昌十宜樓(中山路149號)皆為昔時陳家的產業。
十宜樓又稱「跑馬樓」,十宜樓意指「琴、棋、詩、酒、畫、花、月、博、煙、茶」,鹿港竹枝詞曾提及:「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說明十宜樓為昔日詩人墨客聚會的地方。民國92年經登錄為歷史建築。


 


興安宮


興安宮俗稱「興化媽祖宮」,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清康熙23年(1684)由福建省興化府人移民台灣時,攜帶媽祖香火來台,於鹿港草仔市一帶興建廟宇。廟名「興安宮」,取其「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意。
興安宮為鹿港的人群廟之一,「人群廟」係指大陸原鄉某一人群移民到台灣時,所共同興建的廟宇,此人群廟同時兼具「同鄉會館」的功能。與安宮是興化人的祭祀廟宇,因此香火並不興盛,廟貌一直保存原有的格局。
興安宮屋簷墀頭處,原有一對石獅,由於年代久遠已遭風化的,獅子的造型古樸,民國76年琳恩颱風的夜晚,此對石獅遭宵小竊取,目前所看到的石獅,為重修時新刻的造型。
正殿供奉媽祖,兩旁有二尊造型精緻的宮女神像,一位手持粉盒,另一位拿花瓶。由於興安宮的格局受限,居民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只能先暫放正殿神龕供桌上,供信徒膜拜。


鳳山寺


道光2年(1822)鹿港士紳梁獻瑞倡議興建鳳山寺,由地主盧西池獻地,甘武略出任總理,鳳山寺主祀廣澤尊王,配祀夫人媽,廟名「鳳山寺」。
民國89年10月鳳山寺經指定為縣定古蹟。鳳山寺的交趾陶係泉州「晉江一經堂蔡騰迎」的作品,是目前台灣交趾陶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


 


鹿港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創建於明末清初,原址位於鹿港舊港溝邊(今大有街)。清乾隆49年(1784)鹿港開為正口,與大陸泉州蚶江對渡通商,開啟了鹿港繁華的一頁。
民國72年龍山寺經指定為第一級古蹟,民國75年政府進行全面修復,民國83年驗收。
龍山寺佔地一千六百餘坪,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由前而後為山門、五門殿(含戲台)、正殿(含拜殿)、後殿。
山門是佛寺的院門,山門的屋頂採雙重屋簷,四面有坡落水的形式,稱為「重簷歇山式」。
山門兩旁的花圃內,有一對青斗石獅座。龍邊公獅,腳踩繡球,球上並雕有古代錢幣的圖紋,虎邊母獅,懷抱小獅,這對石獅的造型,身體的姿態獨特,背部螺紋式的鬃毛刻劃入微,充份表現出匠師的功力。
前殿因為開有五扇門,故稱為「五門殿」。五門殿的建築格局為五開間,再加上兩側龍虎翼廊,實為七開間的立面,屋頂為三個獨立的燕尾屋脊。山門與五門殿之間寬敞的前埕,其院落進深與五門殿開間的寬度及屋簷高度的比例,幾近黃金比例,為完美建築設計的傑作。
五門殿前有一對精緻的龍柱,材質為花崗岩礱石,龍柱上除了雲紋、岩石雕刻外,每根龍柱各有五隻鶴飛翔其上,象徵「十全十美」。龍邊的龍柱上有一隻鶴,口啣靈芝,鶴代表長壽,靈芝則為如意的造型,取其「長壽如意」的涵意。
這對龍柱造型為龍邊龍身由上往下隨雲臨降,虎邊龍身由下向上翻騰,象徵「天地之氣交和,萬物生生不息」之意。
五門殿兩旁的龍、虎堵石雕,均採深浮雕方式,龍堵的石雕構圖中,龍在空中騰雲駕霧,下方雕飾有二隻鯉魚,並以岩石做成禹門的造型,象徵「魚躍龍門」。龍的下方有一人物做降龍狀,即佛教十八羅漢中的「降龍尊者」,其衣服著有青色的顏料,也符合了五形的色彩。
虎堵的石雕,老虎由山稜縱躍而下,回首凝視身邊的小老虎,旁邊的松樹隨風搖曳,有「虎嘯生風」之勢,而在左上方有一人物做伏虎狀,即佛教十八羅漢的「伏虎尊者」。
五門殿兩旁夔龍窗木雕,其圖案源自於《易經》〈繫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代表陰儀與陽儀,四象為四方之象,即春夏秋冬,木雕的圖案中分別以兩隻鯉魚及四隻夔龍來表達,又象徵「鯉魚躍龍門」,有祈求「登科取士,金榜高中」之意。
四象外圍有八卦的造型,八卦的四隅有四隻蝙蝠,代表「賜福」,龍邊為「先天八卦」圖騰,虎邊則採「後天八卦」圖騰,匠師採用雙面透雕的工法,內外的圖案相同。
五門殿正門兩旁有一幅木刻對聯,採「圓篆體」雕刻,其上書:龍山開鎮源流遠 ,鹿水重興慈澤長。
五門殿正門的入口處有一對造型碩大的石鼓,石鼓採用泉州石材,石鼓與大門的門臼一體成形,其主要的功用為鞏固門柱及門扇之用。石鼓下方有二個童子造型,一拿蓮花,一拿芭蕉,在裝飾的圖騰上,其象徵的涵意為「連招貴子」。
五門殿身堵的博古堵採深浮雕,分別代表「香、花、燈、果」,為禮佛時的四種基本物品。龍邊博古圖騰中香爐的左上方有一隻蝙蝠,象徵「福」,左下角有一顆桃子,象徵「壽」,香爐取其諧音為「祿」,整體造型象徵「福祿壽」。虎邊的博古圖騰雕刻牡丹、花瓶及案桌,代表「富貴平安」,旁邊有「南瓜、石榴、佛手瓜」為三樣多子的瓜果,代表「多子多孫多福」之意。
進入五門殿即是戲台的空間,龍山寺的戲台突出於中埕,並與五門殿相連接。戲台的特色是屋簷採「斷簷升箭口」的作法,其屋頂下層屋簷未相連貫,使明間處形成一個挑高的空間,提供一個民眾欣賞戲齣時有更寬廣的視覺空間。
龍山寺戲台上方的藻井結構,為全台首屈一指的作品。八卦藻井設立於戲台,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八卦」也有鎮邪、平安之意。
龍山寺的正殿面寬五開間,兩旁再以八卦門連接兩廂廊,形成正殿與廂廊之過水廊道,正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殿宇非常的高聳,高度近12公尺,總計使用五十二根柱子(含拜殿)。
 


金門館


台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台南安平及鹿港。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金門館原名「浯江館」,許樂三並敬獻「浯江館」匾,今懸掛於正殿。
金門館為二進一院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及正殿。三川殿為三開間建築,正面為木屏門板,為咸豐年間重修時的風格。金門館同時兼具有「同鄉會館」與「水師會館」的功能,兩旁廂廊為昔日提供給弁丁人士住宿的空間。


 


地藏王廟



鹿港地藏王廟創建於清初,清嘉慶20年(1815)由八郊及地方士紳重修鹿港天后宮時,以部份的捐銀重修地藏王廟,此次修護共計花費壹千貳佰餘元。廟內保存光緒4年「天竺尊嚴」匾。


地藏王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與正殿。由於地藏王廟被視為陰廟,廟宇屋簷低矮,更顯廟宇陰森的氣氛。三川殿開有個三門扇,平常僅開正門與龍邊的門扇,農曆7月中元普度時,才將虎邊的門扇開啟,象徵開啟「鬼門」的意涵。
地藏王廟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龍邊是文官,虎邊為衙役,有別於一般的廟宇。
 


文祠、文開書院


 


清道光4年(1824)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倡議興建書院,泉廈八郊商紳捐資響應,至道光7年(1827)完成書院的建築。名為「文開書院」,係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沈光文,字「文開」,於荷據時期至台灣從事教育工作,被譽為「台灣開台文化之父」。
文開書院的建築為三川殿、正殿及後堂。三川殿的木構件保存道光年間的建築風格,木架構仍保存原有的棟架。
正殿前方為祭祀的空間,後方是老師授課的講堂。文開書院正殿主祀朱子,配祀海內外八寓賢,分別是「沈光文、徐孚遠、盧若騰、王忠孝、沈全期、辜朝薦、郭貞一、藍鼎元」等八位對台灣文化有貢獻的先賢,陪祀於文開書院,後堂則是昔時書院山長(院長)起居的空間。


忠義廟



鹿港文祠即為文昌祠,與文開書院相鄰。清嘉慶16年(1811)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捐出俸祿倡建文祠、武廟,由士紳陳士陶負責文昌祠的興建,蘇雲從負責武廟的興建。武廟主祀關聖帝君。光復後,文祠、武廟成為駐軍軍營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與文祠武廟受損,民國91年再度重修,至民國94年完成修復。文祠與武廟之間,有一口井水,稱為「虎井」,其水質甘美,故有「蓬萊第一泉」之稱。武廟曾於清嘉慶24年(1819)、清咸豐4年(1854)、清光緒7年(1881)曾重修,目前正殿內有嘉慶16年(1811)「藻耀海天」與咸豐4年(1854)的「峻極于天」匾,是武廟的重要文物。
武廟的三川殿並無門神彩繪,符合官祀廟宇的風格。武廟主祀關聖帝君,配祀關平、周倉,同祀倉頡先師。由於文昌祠並無管理委員會,所以文昌帝君神像暫置於武廟內供奉。


丁家大宅


清道光5年(1825)鹿港丁協源十八世先祖丁樸實,攜四子克家,自泉州陳埭鄉江頭村渡海來台,初期經營雜貨業,後來發展為船頭行,與大陸通商,從事貨物買賣,並於鹿港創立「協源號」商行。
清同治、光緒年間,丁克家事業有成後,非常重視子弟的教育,清光緒6年(1880)其六子丁壽泉進士及第。由於丁家家族人口眾多,遂於五福街買下店屋三座,做為三房、五房和六房的房舍,稱為「新協源」,即今「進士第」,而舊宅則稱為「舊協源」。
丁家古厝第一進縱深約10餘公尺,內部設有樓井,做為房舍內部採光與通風之用,室內原開設拱門,可與兩旁店面相通。中埕前有一口井水,為昔時丁家飲用水的來源。
第二進為四合院建築,門廳兩旁的木屏彩繪為鹿港彩繪匠師郭友梅的作品,彌足珍貴。門廳正門兩旁有泥塑作品,分別是「孔明夜進出師表」、「狄仁傑望雲思親」及「和靖詠梅」、「羲之喜鵝」泥塑,目前泥塑的作品於民國92年修復。
丁家古厝進深長達70餘公尺,昔時鹿港街鎮的防禦設有隘門,而民宅的後院亦設有二道門扇,做為自宅的防禦設施。


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創建於清乾隆2年(1737),廟宇的設立說明早年即有客家人士來此開墾。鹿港三山國王供奉廣東揭陽縣巾山、明山及獨山三座山的神明,為潮州客家人士興建的廟宇。鹿港是泉州人群的社群結構,由於客家潮州人的式微,三山國王廟遂成泉州人管理的廟宇,清嘉慶4年(1799)曾將三山國王廟改名為「三仙國王廟」,正殿前方有一只石製香爐,其上有落款「嘉慶四年梅月置,三仙國王弟子王合成叩謝」等字樣,說明了潮州客家人在鹿港勢力的消長。
民國92年再增建後殿,供奉三山國王夫人。


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是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的作品。


城隍廟正廳為丁家的祭祀空間,神明廳擺設三層供桌,分別為頂桌、下桌及八仙桌,正廳兩旁木屏牆面,符合傳統民居「左字右畫」的作法,此書法是鹿港士紳蔡穀仁臨摹清代書法家陸潤庠的《滕王閣序》及徐有韜的書法墨跡。


清道光19年(1839)日茂行林家及地方士紳自泉州永寧(鰲城)恭請城隍至鹿港建廟,由於永寧城隍廟稱為「鰲亭宮」,鹿港城隍廟亦沿用祖廟「鰲亭宮」為廟名。


城隍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分別為三川殿、正殿與後殿。三川殿為三開間建築,石柱有「赫濯聲靈昭鹿水,綿延香火肇鰲亭」楹聯,係清道光19年(1839)倡建時,由日茂行林家所捐贈。三川殿前有一對石獅,係道光30年(1850)重修時的作品,獅座為青斗石雕,為清中葉的經典作品。
三川殿門神正門是神荼與鬱壘,兩旁側門為文官與衙役,有別於一般的廟宇。城隍廟內有一面算盤與銅鏡,象徵城隍爺以算盤算計士民在陽世的功過,銅鏡則有「善惡分明」之意。


(資料來源彰化縣文化局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