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物導覽區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龍藏經清朝康熙年間製作佛書使用黃金5千兩


 


價值不斐,其中7百多尊佛像當中,也有財神爺外傳


 


看過經文,會有七世福報,能夠發財



 



 









龍藏-院藏大藏經展

 


參觀網站  ( 連結故宮 ! )





 




                                                                 龍藏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龍藏經》,為藏文大藏經中的甘珠爾部,內容計有秘密、般若、寶積、華嚴、諸經、戒律等六大部,共收1057種經典,總集釋迦牟尼之教法、律典之藏譯本。由於本法典係為清孝莊皇太后決策、聖祖康熙帝支持下修造,完竣後在總集宮廷收藏的藝術譜錄《秘殿珠林初編》中稱為《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簡稱為《龍藏經》,為清朝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亦是唯一以龍為名之大藏經佛典。《龍藏經》製作極為精美,現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孝莊皇后於宮廷庫房中發現一部於明代抄寫之甘珠爾(即藏文大藏經),見其因年久而破損不堪,然出於自身對佛教的虔誠信仰,以懿旨命康熙帝遣人重新繕抄。抄製工程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完竣,並由皇帝賜其名為《龍藏經》。


*************************************


《龍藏經》全名為《景印康熙間內府泥金寫本龍藏經》,是清朝第一部泥金(亦稱描金,即用金箔和膠水研磨製成金色漆料,塗描於器物之上)寫本藏文甘珠爾經,由康熙奉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懿旨派員製作,動員僧眾171名,蒐集1100部佛教經典,一套泥金《龍藏經》共108函,5萬多葉經文,總共動用了飛金(一種極薄金箔)3萬8265塊才製作完成,康熙8年完工,迄今超過340年歷史。


成品的泥金成色飽滿,藏文書寫端正,造像華麗莊嚴,裝幀考究精美,極富皇家氣派。相傳能夠親眼看見《龍藏經》的人,可以獲得七世福報。今年1月該書已經由故宮出版復刻版,一套188萬。



**************************************** 


 


600×476



龍藏經-經文之部內頁複製完成品示意圖


楊桂華╱台北報導】估價逾一百六十億元、目前世上僅存最早的宮廷版藏文《龍藏經》昨首度曝光。典藏該藏傳佛教珍貴文物的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曼麗表示,《龍藏經》共有一百零八套、十萬頁,用五千兩黃金書寫而成,至今已有三百三十九年歷史。故宮將出版一百一十一套附加中文翻譯的《龍藏經》套書,預定三年後問世,售價高達一百二十萬元;《龍藏經》真本則預定三月二十日公開展示。


 



估動用30名喇嘛
被視為故宮鎮院之寶的《龍藏經》於康熙八年(西元一六六九年)製作完成,自故宮一九六五年在台復館以來從未展出。故宮圖書文獻處編纂胡進杉昨表示,《龍藏經》全文以藏文寫成,收錄佛教經典全集《大藏經》(彙整一千一百部佛教經典),有所有經典盡藏於此的意思,但因這部經典是天子所有,而「龍」是皇帝的尊稱,因此被賜名為《龍藏經》。
胡進杉指,康熙皇帝命人抄錄《龍藏經》是在祖母博爾濟去特氏(即電視劇中所指的「大玉兒」)鼓勵下,為求國泰民安,請人用金粉製成的「泥金」重抄明代《大藏經》;以一名精擅藏文書法的喇嘛,每天抄寫四頁經文的速度計算,要抄完十萬頁,約需七十五年時間,而從經文的字跡來看,推估有近三十名喇嘛接力完成這部鉅作。故宮昨首度將《龍藏經》公開給媒體參觀。


 




attachments/201102/2288748775.jpg染料加羊腦調色
胡進杉說,《龍藏經》製作過程歷經紙質加厚、染色、磨光、塗黑加蠟和用泥金書寫五個步驟,染料中還需加入羊腦調色,最後才能染出所需的磁青色。一百零八套經書、每套都有四片護經板保護,護經板上還鑲滿各色珠寶,總計四百三十二片護經板用了一萬四千顆寶石,使每套經典重達五十公斤,需要兩個壯漢才抬得動。
胡進杉說,以國際拍賣巿場行情推算,《龍藏經》一張紙約值一萬美元,總價即高達五億美元,折合台幣超過一百六十一億元。


稀世珍寶《龍藏經》
完成時間: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製作完成,至今有339年歷史
重要性:蒐集1100部佛教經典寫成《大藏經》,為目前世上最早一套出自宮廷的藏文《大藏經》,由於是天子之寶所以用龍字,稱《龍藏經》
內容:共108套、10萬頁
展期:預定3月20日首度展出
價值:估計超過5億美元,折合台幣161億元以上
特色:
.製作過程:包括紙質加厚、染色、磨光、塗黑上蠟、用泥金書寫五道程序
.特殊材料:宣紙染成磁青色的過程中,將羊腦加入染料,使染料呈現最適當的顏色和濃稠度,作用類似油畫中調色用的油
.做工費時:推估至少需75年、近30名喇嘛以接力方式,用5000兩黃金書寫而成
資料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                                                           


龍藏經




 




【彩繪圖像】
每函繪有7尊造型各異的諸佛菩薩護法等尊像,全函756尊。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藏傳佛教為佛教的一大重要支派,其「法寶」藏文大藏經,不僅保存佛教的義理與儀軌,更是藏族歷代大德的智慧結晶。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清康熙朝泥金藏文寫本《龍藏經》,是現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中國歷代宮廷所製作的藏文大藏經,不但製作極為精美,全藏更收集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顯密經典約1100部,在各種版本的<甘珠爾>中是最多的一種。


【緣起】
康熙皇帝是開創康雍乾盛世的英主,八歲即位,平定三藩之亂,完成全國統一,奠定清朝三百年的的基業,文治武功超邁前代,史稱「康熙大帝」。康熙皇帝能有如是成就,多賴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輔教導之功。孝莊太皇太后不只是位賢后,亦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某次於庫房,發現有一部明代抄寫的藏文<甘珠爾>,年久破損,覺得很可惜,於是命康熙皇帝撥款派人用泥金重抄一部,願佛祖之慈悲廣佈人間,以期國泰民安。康熙八年(1669)抄製完峻,康熙皇帝賜名《龍藏經》,並奉太皇太后懿旨作序述說緣起。



 


 


◎龍藏經-經文之部內頁複製完成品示意圖


 


 


 


 


【價值】



本藏共計108函,象徵對治眾生的108種煩惱,每函經葉三百葉至五百葉不等,每葉正反兩面以上好泥金用藏文楷書抄寫經文,經葉依序疊齊,於其四周邊圍再以泥金彩繪右旋白螺、法輪、寶傘、勝利幢、蓮花、寶瓶、金魚、吉祥結等八吉祥圖案。經葉上下各有兩層經板護夾,再捆以綑經繩,最後用數層經衣包裹而成。此經自造紙、抄經、繪圖以至織繡經簾、裁製經板等等,彙集當時宮廷滿、藏、漢各族紙工、金匠、木工、織工等僧俗人員通力完成,是清初我國書籍製作技術的極致。



如上所述,藏文《龍藏經》有如是之價值,二三十年來歐美學術單位曾數度來函要求複製,而來訪的許多西藏法王高僧於參觀頂禮之餘,也都勸請盡早編印出版。眾緣具足,在諸佛龍天的護佑下,此次終於能夠出版,也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繼《四庫薈要》和《四庫全書》後,最大的一次出版計劃。希望借這一次的出版,將深藏深宮的寶典,化身萬千傳播世界,也將其所具的福德加持力,熏沐擁有它的有緣人。


【出版】

全藏的出版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繼《四庫薈要》和《四庫全書》後,最大的一次出版計劃,全藏共分圖像部與經文部二部出版,圖像2冊,經文108冊,檢索1冊,總計111冊:
‧秘密部(Rgyud):24冊
‧般若部(Shes-phyin):24冊
‧寶積部(Dkon-brtsegs):6冊
‧華嚴部(Phal-chen):6冊
‧諸經部(Mdo-sna-tshogs):32冊
‧戒律部(Vdul-ba):16冊



【包裹經衣】
每函各有精織的黃色絲綢、黃錦繡花夾袱、黃布單袱、黃錦袱各一條,作為包裹經函的書衣,全藏共432條。
綑經繩
每函有一條含銅胎鎏金透雕金龍帶扣長三、四十公尺的五色綑經繩,用來綑札經函,全藏共108條。








【紅色實心木胎紅漆描金護經板】
每塊長91公分、寬36.5公分、高5.5公分,重約8公斤,上雕「六字明咒」及咒語等,每函2塊,全藏216塊。
藍色實心經板
每塊長87公分、寬33公分、高3公分,每函也是上下兩塊,其上裱以磁青紙,再用泥金描繪翔龍、金剛杵等各種圖案,全藏共216塊。


【彩繪圖像】
每函繪有7尊造型各異的諸佛菩薩護法等尊像,全函756尊。




 


 


 


【五色彩繡經簾】 
每條經簾65×25公分,以紅、藍、綠、白、金五色絲線繡出戲珠飛龍十條及梵文、藏文、八吉祥圖案等,每塊經板有五條經簾,全藏共1080條經簾。
雕花銅胎鎏金半滿瓔珞和歡門
每塊經板1組半滿瓔珞及7座歡門,全藏共計108組半滿瓔珞、756座歡門。
鑲嵌珠寶
在雕花銅胎鎏金半滿瓔珞和歡門都鑲有東珠、珊瑚、綠松石、瑪瑙等不同的大小珠寶,每函133顆,全藏共14364顆。


 


【磁青經葉】


經文書寫於經葉上,它是是由厚棉紙經十數道工序漂染成深藍色並加以砑光的磁青箋,每張長87.5公分、寬33公分,全藏共50,000張,每張2頁,總計100,000頁。



 


****************************************************







                           























黃色經板經簾




紅色經板經簾




綠色八吉祥上經板經簾




藍色八吉祥上經板經簾 




白色八吉祥上經板經簾



       

上經板佛像




上經板背面




磁青紙經頁




下經板護法聖神




護經板正面




護經板背面




下經板背面



 








                                                          


 龍藏經 108函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康 熙朝內府藏文泥金寫本








 


《藏文大藏經》在藏傳佛教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他是佛、法、僧三寶之ㄧ的「法


寶」,代表佛的法身舍利,為佛弟子頂禮、供養的法寶,以及日常修行的依據,它


可再分為<甘珠爾>(bkav-vgyur)和<丹珠爾>(bstan-vgyur)兩大部,這兩個名詞都


是藏文的音譯,「甘」(bkav)是佛陀所親說的法語,「丹」(bstan)是他人註解釋文,


「珠爾」(vgyur)是翻譯,因此前者是指教祖釋迦牟尼佛所親說的佛典之藏文譯本,


其內容相當於《漢文大藏經》的「經」和「律」,而後者是後代高僧大德解釋<甘


珠爾>所著論書的藏文譯本,其內容相當於的《漢文大藏經》,是故在《藏文大藏


經》中,又以<甘珠爾>為尊為主,因為它是教祖所說,而<丹珠爾>是後代論師


佛弟子所作,為次為副,因此一般謄抄或克印都以<甘珠爾>居多,此次出版的藏


《龍藏經》,即是上面所說的<甘珠爾>。


 















 

















龍藏-院藏大藏經展
展 期:2011/01/22 ~ 2011/07/17
陳列室:103
參觀網站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藏傳佛教法典中,以清康熙八年(1669)清宮寫造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最受矚目,內容包括秘密部、般若部、寶積部、華嚴部、諸經部及戒律部等六大部,共收經典一千零五十七種,總集了釋迦牟尼一生所說的〈教法〉和所制的〈律典〉的藏文譯本,是《藏文大藏經》中的《甘珠爾》部。根據《秘殿珠林初編》卷二十四的記錄:「(康熙皇帝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欽命修造,鑲嵌珠寶、磁青箋、泥金書、西域字《龍藏經》一部,共一百八本,內有釋迦牟尼佛口授口傳諸經。」這裡道盡本藏特色,也是本院將之稱為《龍藏》的緣由。全帙一百零八函,五萬多葉經文,泥金成色飽滿,藏文書體端正;上下經板彩繪七百五十六尊諸佛,造像華麗莊嚴,裝幀考究精美,極富皇家氣派。

如此精美的一部佛經,早在三十多年前,即有佛教人士希望本院將之出版,然因量體龐大,未能成事。直至民國七十六年始著手出版前的前置工作。七年後,於八十三年完成攝影工作,也為《龍藏經》出版問世奠下基礎。民國九十五年,首先將全藏彩繪諸佛造像編成《清康熙朝內府泥金藏文寫本龍藏經─圖像之部》兩冊予以出版,其後又歷經近三年經文編目與校對等繁重作業,終於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全部經典得以順利出版。配合《龍藏經》的問世,特別策劃「龍藏─院藏大藏經展」,讓觀眾一睹這部「法寶明珠」的原貌。

展覽分二單元,除將康熙八年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的六大部及其裝幀配件一一展出外,也配合展出乾隆皇帝效法乃祖康熙皇帝所製作的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及朱印本《滿文大藏經》,以饗觀眾。
 
 
 
回列表頁

《龍藏經》」的新聞搜尋結果


盜拷龍藏經 故宮內賊求刑10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谿山行旅
放大圖

 


 


 



 


 


 


 


 


 


 


 


*








宋    范寬
谿山行旅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206.3公分 橫:103.3 公分
 

范寬(活動於十世紀),陜西華原(今耀縣)人,經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初學五代山東畫家李成,後來覺悟說:「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隱居華山,留心觀察山林間,煙雲變滅,風雨晴晦,各種變化難狀之景,當時人盛讚他:「善與山傳神」。此圖是傳世唯一的名蹟。

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撰稿/胡賽蘭)


*
作者

范寬,目前僅知卒於西元1023年以後。字中立,一名中正,華原(陝西耀縣)人。因性情寬緩得名。長於山水,初學李成、荊浩,後觀察自然,自成一家,與關仝、李成,同為北方山水畫派之主流。


***********************




范寬的谿山行旅,可另啟視窗觀看高解析的大幅繪畫



                                            谿山行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谿山行旅》為中國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使用質的作為畫布,長206.3公分,寬103.3公分,以淺淡的色彩作極為精緻的構圖,舉凡山川流水、高山岩石,都能細心勾勒且呈現出立體的空間感,至於人物、馬匹亦能夠在尺寸極為渺小的限制下,活靈活現,因此受到歷代收藏家珍愛,如今已有許多印記,目前收藏在國立故宮博物院


構圖


畫作中遠近側正的視覺角度下觀察各有不同,遠看有巍峨巨石的壯闊,高山右側直直垂注一縷涓瀑,山壁岩牆上的特殊紋理不僅歷歷可見,線條亦是變化多端、粗黑曲折,不僅使山形更加雄偉厚重,也產生了層次和立體的切入觀感。而山壁上密如細雨的筆觸,更拉長了山高的視覺感受,忠實地呈現了范寬的繪畫特色。


隨著流水往全圖的下方望去,以更加細膩的筆觸,在幽暗的深谷中,暈出如霧氣一般的墨彩幻化,米芾便以「深暗如暮夜晦明」形容這種呈現了瀑布沖洩的力道以及水花的效果。水流盡頭,可引領觀察者拉至近景,此時每一棵樹的枝枒葉梢巨細靡遺、疏落有致,巧妙的是,右下角可見一行馬車行隊,其右方有一棵樹木,其分岔的「橫Y」字形枝幹下方,數葉呈現了一個缺口,可見范寬的落款簽名,但由於年代久遠,此畫顏色略顯暗沉,距離半公尺的距離下,要細分此畫作的各個細節,並非易事,因此現在畫展中,多可見遊客舉起望遠鏡近距離的檢視賞閱。


山頂的樹木叢生,無論遠近,皆能望見枝葉疏密透光的層次,近處則更可見枝幹節瘤突出、盤根錯節,紋理幾可亂真,似乎可解釋成使用細小的畫筆,施以蒼勁的筆力如刻畫而來,此外,部分植物葉片依稀可見紅色和綠色消褪的痕跡,可知此畫原先是以彩色的形式發表。而近景的小瀑左岸,走出的挑擔之人頭戴斗笠、動作如生,可能即將走過溪水之上的人工架橋,圖幅右下方,更出現了駝獸列隊前進的律動,在蒼勁十足的景緻中,添加了生物的活躍氣息。


 印記題跋


范寬的谿山行旅曾被明、清兩代文人墨士珍藏流傳至今,當中不乏著名鑑賞家和多位皇室成員,經手累加的印鑑多達22枚,而清高宗的印鑑竟有6枚,可見其珍愛程度之盛。以下依照時代順序列出印鑑的各項資訊,可對照左圖的標記示意,認識這些印記題跋,有助於釐清此畫受到重視的程度以及其輾轉流傳的時代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金栗寺的印記極有可能意味著,這份作品並不曾由該機構收藏,因為金栗寺在北宋時期,雖大量收藏當代紙本書張,所有的紙張都印上「金粟山藏經紙」字樣,但後來因社會動盪,遭人竊盜流入民間、四散各處,清代收藏家基於此機構所收藏之紙張較有厚度、雙面上蠟、且沒有雜亂的紋路,認為這種紙的品質適合作為許多珍藏書畫的襯紙或開卷之首,因此,很有可能此印記並不能代表此作品的品鑑,亦不能表示原作即表框於該種紙面之上。


北宋范寬大作,谿山行旅圖,之作者確立,是西元1958年,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由副院長李霖燦先生在該畫右下方樹叢中,發現有<范寬>二字,證明董其昌所題十字:北宋范中立谿山行旅圖。至此,谿山行旅圖為范寬所繪,殆無疑義。


谿山行旅」的圖片搜尋結果






印主 標號 釋文












































































金粟寺 8 金粟山藏經紙
范寬 20 范寬
錢惟演
錢勰
18 忠孝之家
明代官印 21 典禮紀察司印
董其昌 9 宗伯學士
10 董其昌印
11 題跋:「北宋范中立谿山行旅圖,董其昌觀」
梁清標 14 蕉林祕玩
15 觀其大略
周祚新 16 祚新之印
17 墨農鑑賞
清高宗 1 石渠寶笈
2 重華宮鑑藏寶
7 乾隆御覽之寶
12 乾隆御覽之寶
13 乾隆御賞之寶
19 樂善堂圖書記
清仁宗 5 嘉慶御覽之寶
清宣統帝 3 宣統鑑賞
4 無逸齋精鑒璽
6 宣統御覽之寶
不明 22

□□山房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片:臺灣成功號」的圖片搜尋結果


 


台灣成功號 全長30公尺,面7.6公尺,99/12/30完成!


 


總重量:136公噸,吃水:2公尺,船深: 3 公尺


 


17世紀明鄭時期的商戰兩用船艦


 


當時無動力,僅靠風力行駛 


 



台南市政府打造的台灣船,是根據日本平戶市松浦史料館


 


收藏的清康熙年間遺留圖形,以1:1方式復原打造,由“


 


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新台幣8000萬元200811


 


安平港區林默娘公園興建廠房動工,


 


2010124在台南市安平港台灣船首航



*************************************************************************




台灣成功號



台灣船船艏



台灣船船艉



↑台灣船艏前的錨,拋錨停泊,也是現代車輛拋錨的由來↓





↑從台灣船上看船錨↓




船艏之繫纜柱



台灣船之艏尖艙房



台灣船艏望向船艉



台灣船上導覽志工正在為大家解說



台灣船襯著遠方的林默娘雕像煞是美麗



↑藍天下的台灣船帆↓





台灣船左舷之水仙門



台灣船的水箱艙


台灣船導覽志工正在解說駕駛艙



台灣船之駕駛艙及船員艙口




台灣船船員休息艙可媲美高級遊艇,內均為原木



↑台灣船駕駛座↓




台灣船船艉擺設神位之處



從台灣船望向岸邊人山人海


↑台灣船船上處處可見纜繩↓




↑台灣船的帆升降是以油壓式機器協助↓




台灣船之雷達



台灣船之膠囊逃生挺


台灣船艉舵之所在


台灣船CO2滅火器



**********************************************************************************


台灣成功號- YouTube




台灣成功號- 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




*********************************************************************************


鳴戰鼓媽祖登戰船 重現成功光景


東森新聞 更新日期:2011/09/12 11:56







您還記得李安導演在台南登過古戰船「台灣成功號」嗎?這一次它又要出航了,為了就是要慶祝鄭成功來台三百五十年,重現當年他帶著開台媽祖,來到台灣的景象,同時也為台灣首座媽祖學院揭幕。


鳴戰鼓揚帆出航,這艘船就是仿古鄭成功來台時的戰船台灣成功號,當時下水典禮的時候,國際大導演李安也搭過,最近又要出航了,不過載的可是開台媽祖,為了慶祝鄭功成登台,三百五十年將會重演當年他帶著媽祖一起來到台灣的景象,包括帶著兵馬以及走過的路。


鄭成功開台350年的活動,還有這一個先例首創,安平開台天后宮在文化季活動中,特別舉辦了國內第一間媽祖學院開幕,來到這間學院裡頭看看,可以看到很多跟媽祖相關文物,還有這座天后宮的歷史,就是希望讓民眾能夠多了解這尊開台媽祖,在台灣落地生根三百五十年的過程,以及如何將信仰擴及全台的足印。


媽祖文化深耕台灣,鄭成功事績深植台南人心中,兩個部份融合一起,將在350年後的今天做好另類的文化傳承。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代繡三星圖─故宮第一展覽室2樓208室展


                                                                                   展期至九月十八,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到故宮欣賞!


 


*********************************************************


福祿壽 故宮展罕見《五代繡三星圖》




  • 2011-08-22
  • 中國時報
  • 【吳垠慧/台北報導】


     「福祿壽」三星是大眾最耳熟能詳的民間信仰神祇,雖然常出現在民間版畫或年畫裡,但以此為主題的作品能進入宮廷收藏者卻屈指可數。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五代繡三星圖》源自清宮,不知名的繡畫人展現了精湛刺繡手藝,這幅繡畫縱一九四.三公分,橫一一一.二公分,是目前院藏五代末、北宋初期的刺繡作品當中,罕見的大尺幅之作。


     故宮院藏的刺繡只有百餘件,相較於書畫、瓷器等藏品稀少,其中年代最久的刺繡約莫是五代至北宋初期之作,據今約一千年前,《五代繡三星圖》是這時期風格的代表作。故宮目前推出「錦繡呈輝:《五代繡三星圖》特展」展出這件刺繡作品。


     《五代繡三星圖》繡有十九人,依照身分尊卑,人物尺寸有大小差別。畫面由上到下大致分四層,第一層由左而右分別是祿、福、壽三星。穿著綠衣袍服的祿星揮著羽扇,身旁一隻鹿啣花跪伏,「鹿」與「祿」諧音,代表仕途(見局部圖,故宮提供)。位居中央的是福星,身穿藍衣寬袍服,手持玉柄麈尾,冠纓結成葫蘆形,有福氣綿延之意。右側是笑臉盈盈、慈眉善目的老者壽星,手持玉版上頭繡有「福壽齊全」四字,前方丹頂鶴啣「壽」字來朝,象徵壽比南山。


     第二層有伎樂仙五人外加一名舞者,分別演奏腰鼓、笛子、琵琶、大鼓和拍板,這是盛唐以來常見於樂舞、儀禮或佛教音樂的樂器。第三層人物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位在中央焚香祭拜的華服仙女。仙女梳著高高的雲髻,插滿金鳳簪釵,圓領寬袖衣,繫著精緻小佩囊,是晚唐、五代婦女的裝扮,貴氣逼人。最下層有五名赤足女仙,身旁有代表吉祥的動物伴隨,如鹿、鶴、龜、猴、白虎和青羊等。


     故宮書畫處研究員童文娥表示,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刺繡保存不易,《五代繡三星圖》局部繡線有鬆脫跡象,這次展出之後得「進場維修」,下次要再與觀眾見面,可能得等上好一段時間。




**************************************


 


錦繡呈輝五代繡三星圖特展_五代繡三星圖主要繡法圖示(故宮)


                                 









三星即是福、祿、壽三仙,代表福氣、祿位與長壽的民俗神祗。由於三星的起源甚早,要推究其代表人物,可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受青睞的說法,便是從星宿的崇拜漸人神化後,發展出三位一體的信仰。


福星源於歲星,也就是木星,歲星照臨能降福於民;民間傳說周文王有百子之福,遂成福神的代表人物;亦有從道教的三官信仰研究溯源,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輾轉流傳之下,天官賜福的說法,深植人心成福神的代表,圖像常是一襲紅色朝服裝束,一派雍容華貴樣貌,其上蝙蝠飛舞,象徵福自天降。祿星一說是文昌宮第六顆專掌司祿之位的星宿,穿鑿附會後,便成主管職祿位的星官,祿星的代言人有五代的張仙,著束帶官袍戴高冠,旁有鹿、猴相伴,取其諧音,有加官進祿、馬上封侯意涵。壽星「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又稱為南極老人、南極仙翁,是最民間喜愛,也是辨識度最高的星官,他身形矮胖、一手拄杖,頭大額突、長眉善目、白鬚過腰,笑容可掬,模樣相當逗趣,身旁跟隨著丹頂鶴及仙桃,意寓長壽。


三星圖像多出現在民間的年畫或版畫中,進入宮廷收藏者,屈指可數,〈明陳洪綬三星圖〉構圖簡單,線條流暢,福、祿、壽三星為文人打扮,除壽星持靈芝、拐杖較容易辨識外,福星、祿星裝扮與文人一般,三人顧盼相談;〈 明商喜福祿壽


〉侍者捧壽桃,伴隨著仙鹿與蝙蝠,隱含祿位及福氣,為明清時多採用的圖式;緙繡作品多以祝壽為題,如〈 無名氏繡三星圖〉、〈緙絲御製三星圖頌並恭繪圖〉,構圖常是三星在松柏樹下相會,三星特徵明顯,福星著紅袍官服,如意、牡丹表富貴福氣;祿星常抱著孩童,有張仙送子、五子登科之意;壽星手捧仙桃,孩童環繞,有的持靈芝、戟、或磬,或拿牡丹、寶瓶,都有吉慶、富貴與平安等吉祥意涵,圖像具固定樣式。〈 五代繡三星圖
〉福、祿、壽三星列置,樂伎歌舞,繁花若雨,是「三星圖」構圖特例。繡法精緻,用色典雅富麗,可為五代繡品代表作,除此之外,如此大幅的作品,更屬難得而珍貴。


  • 明 陳洪綬 三星圖 軸(另開新視窗)
    明 陳洪綬 三星圖 軸
  • 明 商喜 福祿壽 軸(另開新視窗)
    明 商喜 福祿壽 軸

  • 清 無名氏 繡三星圖 軸(另開新視窗)
    清 無名氏 繡三星圖 軸
  • 清 緙絲御製 三星圖頌並恭繪圖 軸(另開新視窗)
    清 緙絲御製 三星圖頌並恭繪圖 軸
  • 清 乾隆 繡三星圖 軸(另開新視窗)
    清 乾隆 繡三星圖 軸

  • 清 御製 三星圖頌緙絲像 軸(另開新視窗)
    清 御製 三星圖頌緙絲像 軸



     


標題:展覽概述





五代 繡三星圖 軸(另開新視窗)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刺繡這門古老工藝,可喻為「錦上添花」的藝術。據文獻記載,虞舜時已有刺繡製作,東周則設官專司其職。戰國、秦漢(西元前221-8)時期出土的繡品,多為鎖繡,線條簡約流暢。唐代(618-907)的刺繡與宗教關係密切,以鎖針、打子繡、平繡為主,搭配金銀線及釘金繡的運用,使刺繡技藝益見創新,技法臻於成熟。五代(907-960)、北宋(960-1127)的刺繡,復在唐代基礎上續作發展,〈五代繡三星圖〉堪稱此期的代表精品。

本幅繡三星列坐長松下,眾女仙奏樂歌舞,人物尺寸各因身份尊卑而有大小之分。畫面上層從左至右分別為祿、福、壽三星。祿星揮羽扇,旁跪伏一鹿,取「鹿」與「祿」的諧音。福星掄麈尾,冠纓結成葫蘆形,遠處有仙女持扇、捧桃相隨。壽星長眉善目,持玉版,前方丹頂鶴啣「壽」字來朝。


第二層為伎樂仙,分別演奏腰鼓、笛子、琵琶、大鼓及拍板,一女仙正聞樂起舞。其下另有一華服女仙立於鼎前焚香,二侍女提寶瓶、仙桃隨侍。最下層的五名赤足女仙,以華蓋為頂,旁各有一隻吉祥動物。背景作長松聳立,吉祥花果點綴其間,雲氣繚繞,彩色繽紛,氣象真若神仙福地。


全幅繡法自如,施針時並未拘泥於原稿圖樣,墨線底稿猶依稀可辦。針腳細密,處處展現了早期刺繡的精湛技術。例如人物面部及手足,以套針、接針參和運用;眉眼兼採墨筆點染。另以打子針法繡花鈿,盤金針法繡金鳳簪釵,網繡針法裝飾袍服花樣,釘金繡勾勒物象輪廓等。繡線以藍、綠及橙色為主,並大量使用金線,色澤典雅而璀璨,足與三星交互爭輝。

 







五代繡三星圖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

 


五代 繡三星圖 軸10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  維安消防-小賴 提供分享 !


 


動態版-清明上河圖


 


( 欣賞時,請開啓音樂,很不錯的!)


 


 


動態版-清明上河圖


 


http://cclookup.cctserver.com/school/QingMing2Shang4He2Tu2.htm


 


 


動態版-清明上河圖


 


7194


 


在台北花博爭艷館展出 


 


 


 


************************


 


 


 


 


看完大陸國畫版的


 


再看看咱故宮漫畫版的作品 !


 


 



國寶【清明上河圖】加上電腦科技


I think this is quite interesting that we can even open up those in the frame and walk through.  Amazing how 3D can bring us!



 



http://www.npm.gov.tw/exh96/orientation/flash_4/index.html 


 (請點擊)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感謝 : 幸茹 提供訊息 !







 

我實在太感動與感謝有這麼好之機緣於聽過現場講解後 再次靜靜重新更深刻領略其中之意境與哲理 對人生會有更正面豁達之情懷是最大之助益
真是極棒之珍寶 值得重複斟賞

 

 



我現場聽過了,

聽完對於元朝四大之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更有感覺了,

星期日有錄影轉播,有空的話,歡迎大家聽聽,

以增加自己的功力哦!

 

                                                             幸茹









 

****************************************************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
放大圖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
卷 紙本 水墨畫 縱:33公分 橫:636.9公分
 

黃公望(1269-1354),江蘇常熟人。


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癡,


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父


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


之曰:「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


焉。與吳鎮(1280-1354)、倪瓚


(1301-1374)、王蒙(1308-1385)


合稱為「元四大家」。

至正七年,年歲漸老的黃公望回歸浙江


省富陽縣富春鄉,同門師弟無用師同往


,黃氏為無用師描繪富春山景色,到


至正十年(1350),歷三四年方完成,


時黃氏八十二歲,是其傳世最重要的作品。

幅中描繪的是黃氏晚年山居的景色,有


春明村、廟山、大嶺及富春江等一帶的


山川景緻。畫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


以及岡陵起伏,山勢層層疊疊,林木交


錯。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


並用,極富於變化。皴畫山石皆用披麻


皴法,運筆時快時慢,線條有長有短且


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錯組合。(


撰稿/許郭璜)



****************************************************





富春山居圖 6月台北合璧








【中央社╱台北15日電】



分藏在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6月1日將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目前藏在浙江博物館剩山圖部分,預定5月運抵台灣,館長陳浩期盼台灣的無用師卷,也能儘快到浙江展出。


台灣廣達文教董事長林百里受台灣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委託,今年1月16日與浙江省博物館 (浙博)館長陳浩在富陽市富春山居度假村,簽署「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從6月1日至9月25日在台北故宮聯合主辦這項特展。浙博提供3件作品:「富春山居圖」的前段「剩山圖」、清王原祁「倣富春山居圖軸」、奚岡「倣黃公望富春筆意圖軸」。


其中在展覽前半期的2個月,剩山圖將與台北故宮所藏無用師卷在展廳裏獨立合璧展示,同展同收;浙博另兩件藏品則在後半期的2個月裡,與台北故宮所藏明清畫家所作的倣黃公望筆意之作一起展出。


陳浩向新華社透露,浙博方面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剩山圖運往台灣前,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將在5月11日到杭州迎接「富春山居圖」前往北京,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時,「富春山居圖」在北京移交,隨後運往台北。


他對合璧展感到高興,「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兩岸同仁多年努力的結果,但是好事要做到底,我們也希望在台灣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能儘快來浙江展出。」


大陸總理溫家寶2010年3月在北京「兩會」(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外記者會上談到「富春山居圖」,希望兩幅畫能合成一整幅,並用「畫是如此,人何以堪」暗喻兩岸分合。


據了解,浙博已為珍藏的剩山圖卷估價約人民幣1.5億元 (約新台幣6.7億元),並將以此估價投保。館方表示,保險費用將由台北故宮支付。


黃公望是「元四家」之首,開中國山水畫一代新風,對元明清3代畫壇影響深遠。清朝順治年間,「富春山居圖」被火燒成兩段,幾經流轉後,前段「剩山圖」和後段「無用師卷」分藏海峽兩地。


「富春山居圖」被譽為中國10大傳世名畫之一,出自於元代4大家之首黃公望,約360年前的清朝順治年間因火燒分成兩卷,前段長51.4公分的「剩山圖」存於浙博;後段長636.9公分的「無用師卷」,1948年底被運到台北故宮典藏。


****************************************************


乾隆看走眼 無用師卷才為真













中央社╱中央?2011-05-31 10:12




討論 (+ )

調整字級: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31日電)被火燒成兩段的「富春山居圖」故事比電影「達文西密碼」還精彩;乾隆皇帝還曾誤以為「子明卷」是真跡,考證後證實「無用師卷」為真,但也因此少了乾隆題字,保有畫作完整性。


「富春山居圖」其實有兩卷,一卷稱為「無用師卷」,因為題跋一開始就說是畫給無用師而得名,無用師本姓鄭,號無用,是一個道士,也是黃公望的同門師弟,此卷為真跡。


另一卷「子明卷」是後人模仿,被稱為「子明卷」因為題跋寫是畫給子明隱君,但究竟誰是子明,不得考究,但乾隆皇帝一直到死都以為「子明卷」為真,目前「無用師卷」、「子明卷」都收藏在國立故宮博物院。


乾隆皇帝在1745年讀到大臣沈德潛的文集,文中對「富春山居圖」大為稱讚,就在同一年的冬天,乾隆得到「子明卷」大為欣喜;1746年收藏家安儀周死後家道中落,把家中的收藏拿出來變賣,其中包括真跡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之後乾隆要大臣比對「子明卷」和「無用師卷」何為真,結果大臣認為「子明卷」才是真跡,此後乾隆從1746年一直到他做太上皇,持續在「子明卷」上題字,題了60年,乾隆也視「子明卷」為愛侶,時常伴他出巡並且一邊在旅途中題字,把畫中的山水和真實的風景拿來做比對。


反而真跡「無用師卷」,乾隆一個親筆題字也沒有,僅有大臣梁詩正奉(束力)敬書乾隆御識的一段文字,也因此「無用師卷」畫面反而保留當初黃公望的留白空間。


故宮書畫處長何傳馨表示,直到國民政府點收故宮文物,當時的點收委員才重新認定「無用師卷」才是真跡,等同有將近100年至200年的時間,「子明卷」都被誤認為真。


國立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傅申也曾指出,要判斷「無用師卷」、「子明卷」那一幅是真的,得從書法來判斷,他指出,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曹知白「群峰雪霽」裡有黃公望的題字,可以證實「無用師卷」才是真跡,多年後才證明乾隆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



 



富春山居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創作於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用墨淡雅,但極富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總長約690公分,畫作非一氣呵成,黃公望在題跋提到這幅畫從至正7年一直畫到至正10年,他會隨身帶著依興致添加筆墨,反覆畫了好幾年,使「富春山居圖」前段和後段不盡相同。


富春山居圖全圖明末原為董其昌收藏,之後董其昌轉賣給吳之矩,騎縫印是吳之矩蓋的,清初順治年間畫傳給兒子吳洪裕。吳洪裕過世前,決定把智永的「千字文」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藏品當作陪葬,這些畫丟到火爐時,姪子吳貞度從火堆搶救「富春山居圖」,但畫卷已經被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原卷首小段經過修補後稱為「剩山圖」橫51.4公分,高31.8公分,佔原畫十四分之一,後段畫幅較長,稱為「無用師卷」橫636.9公分,高33公分,佔原畫十四分十二。








目錄

 [隐藏
無用師卷與剩山圖




中華民國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圖(無用師)





浙江省博物館藏-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無用師卷名稱原由,是因為題跋說明畫給「無用師」,無用師本姓鄭,號無用,是一個道士,是黃公望師弟。1746年「無用師卷」收藏家安儀周死後家道中落,變賣收藏後進入清宮。但乾隆皇帝認定1745年收藏的「子明卷」為真,在畫卷空白處題寫評語五十五處並加蓋玉璽,在他出巡常比對真實風景與畫中風景。「無用師卷」由於不被視為真跡故沒有他的題字,僅有大臣梁詩正奉勅敬書乾隆御識文字,因此保留黃公望的留白空間。


剩山圖有1669年王廷賓的題跋,說明1650年吳洪裕火燒「富春山居圖」的故事,民國初年曾流落民間,後來被上海吳湖帆收藏,並用篆字提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之前韓葑題「富春一角」,意指現存者只是殘留的一小部分。


[编辑] 子明卷


乾隆皇帝在1745年讀到大臣沈德潛的文集,文中對「富春山居圖」大為稱讚,同年得到「子明卷」,「子明卷」名稱是因為題跋指是畫給「子明隱君」,但尚未考證出實際人員。直到國民政府點收北京故宮文物,由於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曹知白「群峰雪霽」裡有黃公望的題字,證實「無用師卷」才是真跡,但由於子明卷是富春山居圖被燒前所仿摹,故成為了解富春山居圖原作之重要參考。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和「子明卷」今藏於中華民國(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剩山圖」今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编辑] 合璧展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0年發表談話,以希望《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暗喻海峽兩岸分合使此作聲名大噪。2010年4月中國大陸並發行合體郵票,但中華民國(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聲稱並未受予「無用師卷」之版權。


本圖前後兩段分隔361年之後,「剩山圖」與「無用師卷」於2011年6月2日在中華民國(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在開幕式中,中華文化總會劉兆玄、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百里,及中國大陸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國家文物局單霽翔等出席。


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合璧亮相的富春山居圖,兩幅真跡並不是連接在一起,而是同陳列在長16公尺的櫃子內,右段先擺「剩山圖」,中間是題跋,左段再擺上「無用師卷」,對側則展出臨仿本「子明卷」,為滿足民眾想像,故宮特別將兩幅複製畫連在一起,立於櫃上。特展分為兩期,第一期2011年6月2日到7月31日,展出剩山圖和無用師卷,並規畫「黃公望的書畫珍蹟」、「富春山居圖臨仿本」、「黃公望的師承與交遊」四個單元。第二期從2011年8月2日到9月5日,分「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及「黃公望傳稱作品」單元展出。


主辦單位為中華民國 國立故宮博物院,協辦單位為廣達文教基金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浙江省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雲南博物館,主辦媒體為鳳凰衛視,贊助單位為台達電子、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麗訊、聯合報系、法蘭瓷、故宮藝奇典藏。


***********************************************

















富春山居圖
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創作於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用墨淡雅,但極富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總長約690公分,畫作非一氣呵成,黃公望在題跋提到這幅畫從至正七年一直畫到至正十年,他會隨身帶著依興致添加筆墨,反覆畫了好幾年,使「富春山居圖」前段和後段不盡相同。
富春山居圖全圖明末原為董其昌收藏,之後轉賣給吳之矩,騎縫印是吳之矩蓋的,清順治年間畫傳給兒子吳洪裕。吳洪裕過世前,決定把「智永的千字文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藏品當作陪葬,這些畫丟到火爐時,姪子吳貞度從火堆中搶救富春山居圖,但畫卷已經被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原卷首小段經過修補後稱為「剩山圖」橫51、4公分,高31、8公分,佔原畫十四分之一,後段畫幅較長,稱為「無用師卷」橫636、9公分,高33公分,佔原畫十四分之十二。
無用師卷名稱原由,是因為題跋說明畫給「無用師」,無用師本姓鄭,號無用,是一個道士,是黃公望的師弟。1746年「無用師卷」收藏家安儀周死後家道中落,變賣收藏後進入清宮。但隆認定1745年收藏的「子明卷」為真,在畫卷空白處題寫評語五十五處並加蓋玉璽,在他出巡常比對真實風景與畫中風景。「無用師卷」由於不被視為真跡故沒有他的題字,僅有大臣梁詩正奉敬書隆御識文字,因此保留黃公望的留白空間。
剩山圖有1669年王廷賓的題跋,說明1650年吳洪裕火燒富春山居圖的故事,民國初年曾流落民間,後來被上海吳湖帆收藏,並用篆字提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之前韓葑題「富春一角」,意指現存者只是殘留的一小部份。
乾隆皇帝在1745年讀到大臣沈德潛的文集,文中對「富春山居圖」大為稱讚,同年得到「子明卷」,「子明卷」名稱是因為題跋指明是畫給「子明隱君」,但尚未考證出實際人員。直到國民政府點收北京故宮文物,由於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曹知白「群雪霽有黃公望的題字,證實「無用師卷」才是真跡,但由於子明卷是「富春山居圖」被燒前所仿摹,故成為了解「富春山居圖」原作之重要參考。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和「子明卷」今收藏於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剩山圖」今收藏於大陸浙江省博物館。
本圖前後兩段分隔361年之後,「剩山圖」與「無用師卷」於2010年6月2日在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宋 汝窯 青瓷奉華紙槌瓶

北宋 汝窯 青瓷奉華紙槌瓶
互動賞析

南宋高宗的寵妃──劉貴妃別號奉華,又曾擁有大小兩方奉華印,而間接透露此件作品存在和劉貴妃的關係,以及它被南宋皇室收藏的經過。








北宋 汝窯 青瓷膽瓶


北宋 汝窯 青瓷膽瓶


互動賞析



 



北宋汝窯青瓷奉華紙槌瓶


宋代瓷器的發展是中國陶瓷史上重要的時期,當時最著名的五大名窯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代表宋瓷官窯系統的重要窯口。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以汝窯最受矚目。汝窯被譽為青瓷之魁的最大特色,不外乎是汝窯的釉色溫潤,器型典雅內斂,但更重要的是,作品呈現出來的藝術精神與宋代所強調的雅致藝風尚相契合。

北宋汝窯 青瓷典範

北宋是中國陶瓷的黃金時代,各地名窯師法自然,致力於創作作品再現天然之美。在百家爭鳴的時期,在宋代雅致藝術文化薰陶下,蘊育了完美無缺的汝窯作品所兼具的陶瓷工藝技術與美學藝術。

北宋汝窯瓷器被譽為青瓷之冠,絕非浪得虛名。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70件,而台北故宮博物院就收藏了21件,堪稱世界之最。最近故宮博物院推出宋代陶瓷展,師法自然的天青色汝窯,一時之間聲名大噪,人人想一窺究竟。

到底汝窯的迷人處在哪裡?其實以一個欣賞者的角度來看,作品的造型簡約釉色單一,不會讓人眼花撩亂,套一句俗話是愈看愈耐看,尤其天青色的釉色,令人百看不厭,也許這就是一種藝術作品吸引人的焦點所在。

故宮博物院表示,宋代陶瓷蓬勃發展,各個窯口在造型、釉色、裝飾技法與製作技術上各勝擅場。窯址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的汝窯,產燒的瓷器,器形端整大方,釉色滋潤瑩澈,在眾多青瓷窯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家指定御用的瓷器。 

陶藝家張繼陶表示,汝窯的吸引人處倒不是因為名氣大,陶藝家都知道釉的釉色變化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觀賞汝窯可以發現汝窯瓷器的釉色風格獨具,和宋朝的耀州窯、南宋官窯、龍泉青瓷截然不同。張繼陶說,汝窯瓷器的溫潤典雅是有別於其他的陶瓷,因此北宋的汝窯一直被視為青瓷的典範。 

張繼陶針對汝窯作品指出,在汝窯青瓷盤底部鐫刻的御製詩中,乾隆皇帝以「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來形容宋瓷獨特的質感,讚美宋瓷正是瓷器中的瓷器。

台灣故宮典藏的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是傳世唯一無開片紋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應明代鑑賞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的鑑賞觀。到故宮參觀民眾聽解說員詳細介紹這個汝窯特色時,都會讚歎中國藝術之美,神傳文化獲得見證。

創意造形 跨越國界

故宮表示,汝窯瓷器的使用,大約在北宋哲宗到徽宗(1086~1106)的20年之間。時間雖短,卻在作品中流露出跨國界的交流意象。創意來自伊朗、埃及玻璃工藝的紙槌瓶,在11世紀初左右傳入中國。流行於9至10世紀的中東玻璃紙槌瓶,用來裝酒、油或薔薇水。而為陶工加以仿製的汝窯紙槌瓶,可作為擺設或賞玩之器。

同時出現在漆器、金屬器以及其他瓷窯中的蓮花式溫碗,表現出特定時空之下流行的造型。它和韓國高麗青瓷近乎一模一樣,也反映出12世紀時北宋與高麗陶瓷貿易的往來,具體地呈現《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一書的記載。而說明北宋時出訪韓國的徐兢,在高麗皇宮中看到的瓷器,無論是「越州古祕色」或「汝州新窯器」,或正是汝窯曾經存在的器類。

故宮博物院解說員舉高麗青瓷,雕刻鴛鴦蓋香爐來說明,在香爐內焚燒的香,穿過鴛鴦的身軀,再緩緩地從嘴部傾吐而出。此香爐不僅具有實用的功能,整體造型亦十分講究,展現出高麗青瓷細緻優雅的格調。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曾記載一種高麗香爐,底座造型看起來像「下有仰蓮以承之」;在無實物傳世的情況下,考古出土的汝窯殘件,竟然意外地讓我們見識到相似的器形。

出現在漆器、金屬器和陶瓷器中的蓮花式溫碗,造型不僅是宋朝的經典,它同時也深受高麗人士喜愛,成為高麗青瓷中流行的器類。

宋代技術 今人參照

故宮研究人員說,珍藏在故宮的汝窯瓷器,作品背後隱含著動人的傳奇故事。儘管時光飛逝,歷史不再重現。但鐫刻在汝窯底部的銘文,彷彿經典品牌,穿越時空,字字清晰地刻劃出值得記憶的流傳經過。

以「奉華」兩字刻銘著稱的青瓷碟,因南宋高宗的寵妃──劉貴妃別號奉華,又曾擁有大小兩方奉華印,而間接透露此件作品存在和劉貴妃的關係,以及它被南宋皇室收藏的經過。

底部題刻清高宗御製詩的青瓷圓洗,從「趙宋青瓷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釉」的敘述中,得知這件作品正是乾隆皇帝所能辨識出來的少數汝窯之一,而說明它在18世紀清宮流傳的經過。同時,此詩說明汝窯的生產背景,具體地表達皇帝對汝窯的認識。歷史文化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密切,代表著宋代宮廷皇室追求青瓷釉色之美的反應,也看到文化藝術在生活的體現。

泰北高中陶藝老師吳德賢表示,汝窯神祕而獨特的天青色釉,在宋代文獻中,記載它含有豐富的瑪瑙粉末,以今天科學的角度解讀,瑪瑙是石英的一種,由二氧化矽沉積而成,在釉中加入瑪瑙粉末對瓷器的釉色、質感、開片並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但是,汝窯產地盛產瑪瑙,北宋也曾多次前往開採,加上汝窯表面閃爍著若隱若現的淡粉色光澤,讓人有「瑪瑙入釉」的感覺。

吳德賢老師帶領泰北高中成人教育班學員,前往故宮參觀時,對於汝窯的火照插餅設計用來觀察測試的謹慎小心與用心,學員們直呼不可思議。


泰北高中陶藝老師吳德賢


吳老師說,火照即為試片,用來測試窯內的溫度與觀察釉的呈色,汝窯窯址出土的火照插餅,從一個插座具有十個插孔看來,每燒一窯,可能需要觀察、測試十次以上,由此可以想見燒造過程的繁複及講究的程度。以現代的燒窯技術來說,宋代的陶藝技術仍然值得學習。

故宮解說員說,汝窯燒造時,瓷器裝在匣缽裡,匣缽表面塗有一層耐火泥,具有阻隔窯火和器物直接接觸的作用,使燒出來的瓷器釉色純正,晶瑩潤澤。窯具放在器物底部的墊餅和墊圈,燒造時具有隔開匣缽和器物的功能。墊餅和墊圈上有支釘者,使用於支燒時。無支釘者,使用於墊燒,而橢圓形的墊圈,則是專為水仙盆所設計的窯具。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粉彩開光花鳥雙連瓶
放大圖
 







粉彩開光花鳥雙連瓶 粉彩開光花鳥雙連瓶      
 









清乾隆    
粉彩開光花鳥雙連瓶
高 20公分,最寬 8.2公分,口徑 4.2公分,底徑 5.9*2.8公分
 

瓶作扁圓形,為凸顯別出新裁的造型,兩隻扁圓瓶以前後錯開但腹部相連的形制出現。口作唇邊向內斂收,短頸、長方形矮足,胎骨厚重,瓶面滿飾藍、紫錦地圖案,錦地之上再彩畫各式纏枝花卉。雙連瓶腹部中心兩面開光,分畫梅花、喜鵲及水仙、鵪鶉,由於兩器相連,故前後兩面的開光,皆因交錯之故而各出現圓形與半圓形的作法,此變化亦與藍、紫兩色釉彩的交叉出現共同形成有趣的對應與變化。器內及底皆施湖綠色釉,底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款。雙連瓶的形制,已見於乾隆之前的官窯和民窯。乾隆官窯為表現其卓越的承造能力,故於前人的基礎上無不儘力燒造「雙管瓶」、「三級瓶」、「四喜瓶」、「五岳瓶」、「六孔瓶」和「七孔花插」等,同時足以展現技術與想像的瓶式。(撰稿:余佩瑾)


 


為什麼古人要製作這樣雙連的器物?中國人喜歡成雙成對的東西,有「雙魚吉慶」、「雙鶴對舞」、「雙福(蝠)」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紋飾。另外最常見的就是結婚場合吉祥的象徵,例如「囍」字(雙喜),像「銅雙管杯」) ,其器形流行於明晚期至清中期間,一般認為當作合巹杯之用,合巹杯即古代婚禮所用的酒器。也因具有和合吉祥的吉祥意義,常常稱為「合歡罐」或「合歡蓋」。還有的器物作方勝形狀,用紅色或桃色的繩子結成菱形,俗稱「方勝」,原為服裝的配飾,也是裝飾紋樣的素材,這裡選了兩件方勝式盒,「掐絲琺琅方勝式盒」 、「畫琺瑯方勝盒」,提供大家欣賞。


粉彩開光花鳥雙連瓶

‧乾隆時期 1736-1795

由兩只扁壺組成的雙連瓶,其中以胭脂紅釉為地的壺,腹部圓框彩畫梅花、喜鵲,諧音喻意「喜上眉梢」;以藍釉為地的另一壺,彩畫稻穗、成對的鵪鶉,諧音喻意「歲歲平安」。此雙連瓶不僅充滿吉祥意義,藉著突破單一的器型,以紅、藍兩色互相搭配豐富了視覺效果。
******************






















粉彩雙連瓶

 



參考年代:清代


尺寸:高 13 cm
產品狀況
放大圖示觀看: 
  更多詳細的照片(more photos)
藏品特色: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雷琴
放大圖
 







春雷琴      
 







唐    
春雷琴
長126.0公分,高10.8公分,肩寬22.1公分,尾寬17.2公分
 
琴為中國古代的弦樂器,外形輪廓因時代,地域,作仿而各有差異。本件琴作連珠式,表面鬆塗的黑漆,斷紋細密。玉徽、玉軫、玉足,軫上均細刻篆字。肩部共鳴箱的龍池為圓形,鳳沼長方形。琴底頸部刻行草書 「 春雷」二字填綠。龍池左右分刻隸書銘︰「其聲沈以雄,其韻和以沖」、「誰其識之出爨中」,鈐印一,印文剝蝕。龍池下似曾有一大方印,但經漆補,隱晦不清。「春雷」為唐代名琴的名稱,斲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祕藏》記之:「 春雷,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略無毫髮動,復為諸琴之冠。天地間尤物也!」傳世唐琴極珍罕。此琴於民國時,曾經何冠五、汪景吾、張大千等名家收藏。當代琴家試彈,皆稱此琴音韻沈厚清越,十分難得。(撰稿:蔡玫芬)

*************************************************************************************




stacks_image_90CBF6E9-E6D9-44C5-966E-F5C87FB0CAB8











古琴又名七絃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保守的說法是有三千年左右的歷史,然而根據典籍的起源記載,則可追溯至五千年以前的遠古時代。

古琴的創始由來,向有二說,一、說始自伏羲,《琴書》說:「伏羲削桐為琴。」《琴操》說:「伏羲氏作琴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另一說法,在《史記.樂書》上說:「舜作五絃琴以歌南風。」《家語》亦云:「舜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因此判斷舜的時代是盛行五絃琴。而這根絃己有名稱,分別為宮、商、角、徵、羽。

古琴的形制

一張琴大抵上可以分為「琴面」、「琴底」、「槽腹」(琴面板和底板間的中空部分)三部分;然後這三部分膠合而成,合稱為「琴床」。通常琴床是屬平放於桌上的彈絃類樂器;頭寬尾略收攏,琴面為桐木而琴底為梓木。琴身全部上漆,琴面頭部鑲有一稱「承露」的硬木,木上有七孔直貫琴底以便穿琴絃,承露左邊另有一稱「岳山」的硬木用以架絃。琴尾兩端用紅木鑲嵌兩片邊飾為「焦尾」(或稱“冠角”),焦尾中間為「龍齦」。琴面另嵌上十三個螺鈿的圓點「徽」,琴底有兩個長方形的孔作為共鳴,位於琴底的中央(約於琴面的四徽與七徽間)長六寸許的為龍池,而再下十寸多(位於琴面十徽與十三徽之間)長約三寸的為「
沼」。在風沼之右另有足池以插上兩隻「雁足」。琴面的七條絃的頭部繫於「絨」上,而絨繫於「琴軫」,架在岳山上的絃直到龍齦,然後分別纏在琴背後的兩隻「雁足」上。琴絃是架在兩個支架上,位於琴頭的岳山及尾部龍齦上。它們的高度非常重要,因可決定絃與面板的距離,如困相距太遠,彈奏時將十分吃力而產生「抗指」,或「按浮」的窖狀;但若相距太近,則會動輒拍打琴面,造成所謂的「打絃」,甚至根本彈不成,概略來說,岳山處以一指的高度,龍齦處以一張紙的厚度,最為適中。





古琴正面及底部
古琴正面及底部(取自葉明媚的古琴音樂藝術,第二頁)





唐「春雷」古琴,此琴長136公分,肩寬22.1公分,尾寬17.2公分、高10.8公分,連珠式,玉軫,據明代張應文(清秘藏)記載:「春雷,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略無損毫髮動,復為諸琴之冠,天地間尤物也。」在宋周密《雲煙過眼錄》記載:「南北名琴絕品,昔聚於宣和,後歸之殘金,今散落見存者春雷,蜀人雷威作。」如此說來,春雷琴應為唐代製琴名家雷威所製,且曾入藏宋徽宗宣和殿百堂中,即是如此,則此琴必曾經宋徽宗親手撫弄,此琴額嵌有象牙一片,龍池為圓形,沼為長方形,琴背頸部刻楷書「春雷」二字。






琴的音色、音域及律制

音色:
古琴共有三種音色。一為散音,即是右手彈絃所發的音。二為按音(實音)即右手彈絃,左手同時按絃所發的聲音。三為泛音,即左手對準徽位,輕點絃上,而右手同時彈絃所發清越的聲音。

音域:
古琴音域共四個八度音(四組),又一個大二度,計有散音彈法,七條絃上共有七個散音,九十一個泛音及一百四十七個按音,其音域排列法見下例音階圖。(下列可參看譜例)

律制:
純律-將絃長以二分法、三分法及五分法算出的音音位。
簡律-(即三分損益律)將絃長分別以三分損(減)一,三分益(加)一方法算出的按音音位。


















古琴獨特的記譜法

古琴記譜法分文字譜及減字譜兩種,其方法都是以文字敘述的方式來記載的。

減字譜:
相傳是唐代曹柔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減字譜的每一個字是由漢字減少筆畫後組合而作的複合字。這種譜式主要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等,而不記音高和奏,例如譜例1-3《
求凰》。現在以譜例1-3中之第一字及第四字加以解說:

a4
上半部分是說明左手指法及其放置的地方,下半部分是說明右手指法。以上這一字的意思是「散起,右手勾二絃」,散即是左手不用的意思。

a5
上半部分是說明左手名指(左上),放於琴上十徽的位置上。下半部分是說右手中指勾第二絃。



譜例《鳳求凰》
譜例《鳳求凰》




主要參考書目:
陳萬鼐 1997「琴、箏」
於“故宮文物月”第175期,台北:故宮博物院出版,頁19。




 















神人傳遞的媒介-古琴
作者:古音
【正見網2009年01月17日】琴棋書畫為中國文人四藝,而琴居首位。所謂「焚香操琴」,對琴樂藝術的欣賞,講究的是一種「淨」與「靜」的體現。根據桓譚《新論》〈琴道篇〉中記載:「昔神農氏繼庖羲而王天下,亦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也就是說,「琴」的構造像征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傳世唐琴:春雷琴·連珠式


既然是由聖賢所製造,「琴」理所當然的成為發揚先賢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琴」在製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特殊的意義。例如:「琴」的形狀以前寬後狹為標準,其實是象徵尊卑的意涵。東漢應劭,《風俗通》中記載了:「琴長四尺五寸,法四時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說明了「琴」最初的五弦象徵五行,到後來增加文王、武王的二弦,則是有君臣之恩的意義在裡面。至於古琴上的徽位,宋朝崔遵度的《琴箋》中有這樣的說明:「十三徽象期之月,居中者象閏。」原來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徵閏月。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無怪乎《樂托.魏文侯》篇中提到:「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也就是說透過琴瑟絲弦樂器的溫柔音色,可以聯繫正直、惇厚的志義之臣。

古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千年前,古代的文人賢士們,常以擅彈古琴而聞名於世,我們所景仰的至聖先師-孔子,就是一位著名的古琴作曲家和演奏家;春秋時期著名的民間音樂家伯牙在蓬萊島上的學琴經驗,讓我們體會了「靜觀天地,師法自然」的智慧;三國時代著名的「空城計」,諸葛亮以悠然彈奏古琴時,所營造出來的氛圍,智退了司馬懿的十萬大軍;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嵇康精於琴藝,雖然遭到司馬昭的誣陷,但在臨刑前他泰然自若演奏了廣陵絕響,感天動地,驚鬼泣神。這些都是歷代著名的琴家軼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領略了中國士大夫以及文人雅士,對於古琴藝術的精神境域。

古琴音樂之所以能夠給予人們一種曲調高古的意境,這是因為古人對於彈琴的時機、心情、儀容以及氣氛等,甚至在對象的選擇上,是非常講究的。有所謂「六忌、七不彈」之說。「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風、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種天象氣候,「七不彈」則是指:聞喪者、奏樂時、事冗時、不淨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種情況,都不是彈琴的好時機。明代《神奇秘譜》在序中,即開宗明義指出:「然琴之為物,聖人制之,以正心術,導政事,和六氣,調玉燭,實天地之靈氣、太古之神物,乃中國聖人治世之音,君子養修之物。」「琴」被視為聖人治理國事的圭臬,君子修身養性的憑藉,所以只要是違反了聖人與君子的風範,一律不准彈琴。班固在《白虎通》中所記載的這段話,替「琴」的內涵做了最佳的註解:「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可見「琴」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蘊含。

古人藉由古琴藝術體現出人世間的優美、崇高與睿智,講究的是「天人合一」與「天地相通」的境界;因此,古琴音樂比起其它中國樂器,更深入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展現出一種修道人特有的神人傳遞的精神境界。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碧玉金絲盤
放大圖
 

 







   


 









十七世紀後半葉 印度蒙兀兒帝國    
碧玉金絲盤
徑22公分, 高1.9公分
 

來自北印度的痕都斯坦玉器,工巧精緻,在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眼中,無論裝飾與雕工皆優於同時代蘇州專諸巷產製的中國玉器工藝。此盤中心及邊緣鑲嵌之金絲和紅玻璃,展現出北印度蒙兀兒帝國特有的裝飾技法和風格。(撰稿:余佩瑾)


清代乾隆年間由「痕都斯坦」進貢清廷的玉器中有很多金銀錯嵌寶石玉器。「痕都斯坦」是清廷對北印度蒙兀爾帝國的稱呼,位於現今克什米爾地區及南巴基斯坦一帶。乾隆二十四年清廷派兵平定了天山南麓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鞏固了清政權後,喀什噶爾部、準噶爾部每年都進貢一批玉器。


 

 


 


 


待續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庫全書
放大圖

                                                                              四庫全書
 








清    
四庫全書
外觀尺寸(高、廣)31.8x21(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2.4x15.4(公分)
 

清乾隆敕修清紀昀等奉敕編
清乾隆間寫文淵閣本




四庫全書內的《莊子

                                欽定四庫全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1]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始編纂,歷時9年成書。


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近230萬頁,8億字[2][3]


整套書收録了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


列為禁書),涵蓋了古代中國幾乎所有學術領域。編撰四庫


全書,收書3503種,同時禁、毀圖書3100多種


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44類,其中也包括了《


》、《大學》、《孟子》、《中庸》、《周易》、《


》、《禮記》、《詩經》、《孝經》、《尚書》、《


》、《爾雅註疏》、《説文解字》、《史記》、《資治通


》、《孫子兵法》、《國語》、《水經注》、《戰國


》、《本草綱目》、《茶經》等其他經典著作,還有


朝鮮越南印度以及來華歐洲傳教士的一些著作,[來


源請求]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套書陸續完成,全書共抄7部,分別貯於


北京紫禁城皇宮文淵閣


京郊圓明園文源閣


奉天故宮(今瀋陽文溯閣


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


合稱「內廷四閣」(或稱北四閣


鎮江金山寺文宗閣


揚州大觀堂文匯閣


杭州西湖行宮孤山聖因寺文瀾閣


即「江浙三閣」(或稱「南三閣」),各藏抄本一部。


副本存於京師翰林院


其中文淵閣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體也更工整現存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收書三千四百七十一種,            3471種


全書有三萬六千三百八十一冊,     36381冊


七萬九千三百餘卷,           


是存世最為完備、也最為精美的一部。



體裁為:


卷首:聖諭、表文、職名、凡例;


經部: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類;


史部: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戴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類;


子部: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類;


集部: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類。


總計經部十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



  《四庫全書》為了美觀與便於識別,採用分色裝幀,經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月白色(或淺藍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顔色的確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12]四庫全書總目》因為是全書綱領,採用代表中央的黃色[5]


《四庫全書》的命運


《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中國歷經動亂,《四庫


全書》也同樣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其中,


文源閣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焼圓明園時被焚毀!


[4]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


副本存於京師翰林院1900年毀於戰火!


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太平軍第二次攻佔杭州時倒塌,


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


理、補抄,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於1881年再度存放入


修復後的文瀾閣。文瀾閣本在民國以後又有一次大規模修


補,目前大部分內容已經恢復。


因此《四庫全書》今天只存3套半!


 


其中文淵閣本原藏北京故宮,後經上海南京轉運至臺灣


現藏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也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部)。


 


避暑山莊文津閣本於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下令調


撥到北京市中國國家圖書館,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


書保存的版本。


 


1966年10月,當時正處於中關系緊張時,為保護《四庫全


書》安全,林彪下令將文溯閣《四庫全書》秘密從瀋陽運至


蘭州,藏於戈壁沙漠中。文溯閣1922年險些被賣給日本


人,現藏蘭州甘肅省圖書館。近些年,對於文溯閣本是否要


歸還瀋陽,甘肅、遼寧兩省一直未能達成一致。


而殘缺的文瀾閣本則藏於杭州浙江省圖書館



《四 庫 全 書》對 清 人 忌 諱 之 史 實 及 文字 大


肆 塗 改 。 塗 改 之 文 字 大 抵 為“”改


”、“”改“”、 “”改 “”、 “


”改 “北 廷”、 “入 寇” 改 “ ”、 “


”改 “南 侵” 、“” 改 “”、“” 改


” 等。



 


《四 庫 全 書 薈 要》 一萬 二 千 冊
《四 庫 全 書》 卷 帙 浩 繁 , 製 作 需 時, 且 不 便 檢 閱 , 乾 隆 恐 其 有 生 之 年 未 能 觀 其 完 成 , 於 是 敕 令 擇 其 菁 華 約 一 萬 二 千 冊 , 先 行 編繕 《四 庫 全 書 薈 要》 。《薈 要》 由 于 敏 中 總 負 責 , 先 後 繕 錄 二 部 , 於 乾 隆 四 十 三 年 (1778) 及 四 十 五 年 (1780) 告 竣 ,


一 存 紫 禁 城 摛 藻 堂 (現 存 台 灣 故 宮 博 物 院 )


一 藏 長 春 園 味 腴書 屋 (1860 年 毀 於 英 法 聯 軍 之 役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新視窗看全圖

    寒食帖



宋 蘇軾    紙本 卷 34.2x199.5 cm


                                                          蘇軾--寒食帖


釋文: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


右黃州寒食二首。


詩文敘述黃州生活的艱苦及悲涼的心境。用筆或清俊勁爽,或沉著頓挫,字體由小漸大,由細漸粗,有一種徐起漸快,突然終止的節奏,將觀者帶進高潮迭起的書寫過程,完美地融合詩與書的境界。蘇軾曾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又說:「天真爛漫是吾師。」實為此卷的寫照。








寒食帖局部  寒食帖   ( 點圖連結 ! )

蘭亭序》、《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蘇軾(1037-1101) 北宋眉州人(今四川),號東坡居士。
嘉祐進士,歷判官告院、開封府推官等多職。
熙寧年間,曾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
哲宗即位,蘇軾被召為起居舍人,尋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
宋元祐年間,蘇軾曾先後多次被貶官和調遷,與北宋的黨爭有莫大關聯。
哲宗親政後,蘇軾被御史劾其“誹謗先帝”,最後被貶為昌化軍安置。
病卒於常州。
蘇軾文才橫溢,詩作清新雄健,詞風豪放,能工書畫,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

蘇軾(1036-1101),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雄於文學,書法自成體格,亦工畫竹石。官端明殿學士,提舉玉局觀。官黃州團練副使安置時,築室東坡。卒於常州,葬於汝州。諡文忠。有《東坡全集》。


元豐三年(1080)二月,蘇軾四十五歲,因案謫至黃州(今湖北黃岡),第三年四月作此兩首寒食詩,書寫此卷的時間大約在翌年,或元豐七年離開黃州以後。元符三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張氏取之邀黃庭堅觀賞,並書一則題跋,與原蹟可謂互為輝意映。此卷同治年間(1862-74 )為廣東人馮氏收藏,遭遇火災,所以下端留下火灼痕跡。一九二二年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約一九四九年歸台北收藏家,一九八七年故宮購回。

此卷用筆或清俊勁爽,或沉著頓挫,字體由小漸大,由細漸粗,有一種徐起漸快,突然終止的節奏。黃庭堅跋盛讚此卷於詩勝過李白,於書兼有唐、五代諸家之長。蘇軾曾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又說:「天真爛漫是吾師。」實為此卷的寫照。(何傳馨)


特徵說明

蘇軾對黃庭堅書法的評語,認為其結字過於狹長,外觀猶如「樹梢掛蛇」。不過,東坡也在自己書法中加入此種結字,以增加章法的跌宕變化。


黃庭堅以「石壓蝦蟆」來形容蘇軾書寫時,經常出現的橫扁結字。


根據黃庭堅的說法,東坡不善懸腕,故書寫時的活動範圍較侷促,單字的右側不易開展,如戈筆就容易成為病筆,形成「左秀右枯」的狀況。然此現象就如「西施捧心而顰」,雖然是缺點卻也是其書作之特色。「銜紙」二字懸針筆法,極其生動,可知蘇軾並非不能懸腕。


作品用筆的厚重來自顏真卿的影響,「水」字的捺筆動作可見一斑。


元豐二年(1079)蘇軾被誣以詩諷時政(即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次年二月抵任所,築室於「東坡」。從詩中可知〈黃州寒食詩〉作於1082年,故此書蹟應書於詩成之後。


******************************************************************************


寒食帖》是中國宋朝蘇軾墨寶,縱長34.2公分,橫長199.5公分。此帖以行草寫成,筆法自由,旁邊還有黃庭堅作跋。目前收藏在國立故宮博物院中。


《寒食帖》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1082年)的寒食節,於東坡雪堂寫成,是平生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被稱為「蘇書第一」,書法家鮮於樞譽為繼《蘭亭序》、《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清代同治年間,《寒食帖》為廣東人馮氏收藏,不幸遭遇火災,馮氏緊急撲救,在手卷下端留下了黑色火灼痕跡。後來《寒食帖》流入宮收藏。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燬,旋為民間馮展雲所得。馮死後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後被完顏樸孫購得,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1918年顏韻伯手中。1922年顏韻伯將《寒食帖》帶到日本,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有內藤虎的跋[1]。大正年間(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東京都一夕之間毀於火災,菊池惺堂冒死搶救《寒食帖》,一時傳為佳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王世傑購得,其子以高價賣給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寒食帖

蘇軾之詩二首:









 


自我來黃州 已過三寒 

食年年欲惜春 春去不 

容惜 今年又苦雨 兩[2]月秋 

蕭瑟 臥聞海棠花 泥 

汙燕支雪 闇中偷負 

去 夜半真有力 何殊[3]少 

年子[4] 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戶 雨勢來 

不已 [5]小屋如漁舟 濛濛 

水雲裏 空庖煮寒菜 

破竈燒溼葦 那 

知是寒食 但見烏 

銜帋 君門深 

九重 墳墓在万里 也擬 

哭塗窮 死灰吹不 

起 

 

右黃州寒食二首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 

猶恐太白有未到 

處此書兼顏魯 

公楊少師李西臺 

筆意 試使東坡 

復為之 未必及此 它日 

東坡或見此書 應 

笑我於無佛處 

稱尊也 




[編輯] 橫式排版



http://www.npm.gov.tw/dm2001/B/exhibition/calligraphy/b08222_artical.htm



******************************************************************************



蘇軾(一0三六─一一0一)是一位大家熟知的大文學家,也是宋代極有創意的書法家。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蘇軾於元豐二年乙未(一0七九)被認為以詩諷刺當時的政治,因此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次年二月抵達任所,建新居於東坡,也就是他號東坡的由來。這兩首〈寒食詩〉做於一○八二年。蘇軾的好友黃庭堅又於一一○○年陰曆九月前,在這一卷後面寫了跋文,所以這一卷實為蘇、黃兩位的書法合璧。


         詩是東坡自己表現悲憤感情的文詞,書寫時字裡行間也就隨著文詞不同,引起情緒波動,傾瀉心中壓力。東坡寫來,從第一筆點畫成字,字連成行,行連成篇,就展示著文詞表達內涵的情緒。看第一行起筆,猶是字字大小均等間隔有秩,情緒是平穩的。至第三行開始字形轉大。第二首起,顯然情趣激發,心情一放開,字體轉大了,且字之結體,有偏有斜,到了下方二字已經到紙的底端,「不已」、「水雲」兩字乃又收斂起來了。「破灶」起又大大奔放,「塗窮」是詩的尾聲,又再收斂了。這幅用是行草書,字形可大可小,較有自由變化的地方。蘇東坡自己說,字體「短長肥脊各有態」,在這卷書法裏字體的大小組合,正是運用了大小相間的變化,詩中如「年、中、葦、紙」這幾個字,最後一筆都直下成一長豎,對於書法中每一字大小相配,或者字與字的牽連,形成一種特殊的狀況。


         東坡寫字自謂,寫一幅字,一開始並不想求好,反而能寫得好。同時不必理會古人的規矩,自出新意,這一件正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被控以文字訕謗君上,貶官黃州,紹聖中貶瓊州,大赦北返卒於常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術卻有不朽之地位。


         蘇軾於元豐二年乙未(一○七九)被認為以詩諷刺時政(即烏臺詩案),八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次年二月抵任所,築室於「東坡」,東坡之號即始於此。是以〈黃州寒食詩〉作於一○八二年。董其昌嘗謂:「東坡作書,於卷後餘數尺,曰以待五百年後人作跋。其高自標許如此。」黃庭堅(一○四五-一一○五)於一一○○年陰曆九月前為此卷作跋,是以本卷實為蘇黃雙璧。詩是東坡自己明顯有悲奮感情的文詞,字裡行間也就隨著文詞不同的情緒波動,有所節奏變化。從點劃成字,字連成行,行連成篇。也就展示著文詞表達內涵的情緒。第一行起筆,猶是字字大小均等,間隔有秩序,情緒平穩。至第三行開始字形轉大。第二首起,顯然情趣激發,心情一放,字體轉大,且字之結體,或欹或側。但下方二字困於紙尾,「不已、水雲」乃又收斂。「破灶」起又大奔放,「塗窮」為尾聲,後再收斂。就行草書言,字形可大可小,較有自由變化,蘇東坡自謂字體「短長肥脊各有態」,在這卷書法裏字體的大小組合,揖讓進退,乃至於如「年、中、葦、紙」諸字,最後一筆直下成一長豎,在布白與行氣以至於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空間結構。東坡執筆法用單勾,且握筆處在筆桿近筆毫處,書寫時每每容易出現臥筆,時人以其字體「左秀右枯」為病,但東坡說「我書意造本無法」。在以自由創作的風氣下,以無法為法,蘇軾成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之一。黃庭堅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說明此卷有顏的沉雄、楊的顛逸、李的豐潤。點劃結體,肥而不剩肉,豐肌而神氣清秀,呈現瀟灑爛漫,後世評論推為真百代名品。黃山谷作跋,字形體之大,超過東坡本文寒食詩,雖自謙無佛處稱尊,然實百代爭勝,雙美並具。(王耀庭)


******************************************************************************


待續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z0百駿圖

            


               清 郎世寧 百駿圖


 


  百駿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原作尺寸: 94.5 x 776.2 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品


郎世寧 (義大利 傳教士)  西元 1688~1766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中國名郎世寧。意大利米蘭人。耶穌會教士,二十七歲來華傳教,後以繪事供奉朝廷,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兼擅人物、花卉、鳥獸;動物中,以馬畫最多,亦最傳神。


  本幅畫姿態各異之駿馬百匹,放牧遊息於草原的場面。馬匹們或臥或立、或嬉戲、或覓食,自由舒閑,聚散不一;在具體的表現手法上,郎世寧發揮了西洋畫法中常應用的前重後輕、前實後虛、前大後小等寫景方法,使畫面產生空曠深遠的景界,草木、山水、人物無不寫實精緻。全幅色彩濃麗,構圖繁複,形象逼肖,郎氏擅以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視法及西畫顏料,以顯示中西趣味兼容並蓄的畫面。如畫中馬匹、人物、樹木、土坡皆應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極富立體感;而如松針、樹皮、草葉等的墨線勾勒,石塊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國傳統手法,即使是馬匹及樹幹上的陰影表現,亦是以中國傳統的渲染方法來完成。此圖繪於雍正六年(1728),堪稱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郎世寧的代表作品有《八駿圖》、《聚瑞圖》、《嵩獻英芝圖》、《大閱圖》、《百駿圖》、《弘曆及後妃像》、《平定西城戰圖》等。王耀廷說,其中《聚瑞圖》是目前全世界已知郎世寧的畫中年代最早、有簽名的畫。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皆為歷代不二至寶,高頭巨帙,歷經磨難流傳有序。至清乾嘉時期,陸續收入內府,遂與世隔絕。隨後歷經戰火紛繁,流散四海,如今皆為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被束之高閣。《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都具有引首、題跋、歷代名家題記、收藏璽印等濃厚文化痕跡,向世人展示中國藝術瑰寶的真正魅力。


中國十大名畫欣賞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閻立本《步輦圖》


.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韓滉《五牛圖》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仇英《漢宮春曉圖》


.郎世寧《百駿圖》



待續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釉粉彩八卦如意轉心套瓶
放大圖
 





黃釉粉彩八卦如意轉心套瓶  
&&&&&&&&&&&&&&&&&&&&&&&&&&&&
















清乾隆    
黃釉粉彩八卦如意轉心套瓶
高19.5公分,口徑6.1公分,足徑6.8公分
 
此件作品在器型上,同時匯集套瓶、轉心和交泰的技法,在紋飾上,則融合雕鏤與錦地紋於一器。整支瓶子的結構相當複雜,外瓶能拆解成頸和身兩個部分,而內瓶上部與頸相連,下底則運用卡榫組合的方式和外瓶的內底套接,如此才能形成轉動瓶頸即能轉動內瓶的功能。特別是,瓶身中央上下交錯並且實際切開的如意雲紋,其看似分離卻又彼此相連的關係,正式交泰瓶的精神所在,具有上下交通、國泰民安的含義。(撰稿:余佩瑾)
 

 


 


 


 


乾隆琺瑯彩黃地鏤雕花卉紋轉頸瓶




乾隆  琺瑯彩黃地鏤雕花卉紋轉頸瓶 --- 

底款: 大清乾隆年製


: 20.6 cm   口徑: 7.4 cm   底徑: 7.4 cm



此瓶的特色是頸部能夠轉動,做法是將瓶頸與內心套合粘在一起,置於腹內,腹底部與器座粘合封閉,各節分燒組合成器。


此瓶的腹間以黃釉為地,有如意形開光,器身鏤雕八卦圖形,器身和頸部都以琺瑯彩繪各式花卉,瓶內心繪青花花卉。當旋轉頸部的時候,可以從開光的空隙透視到內心瓶上的圖案。


口裏與底部施金釉,頸部的象形雙耳塗以金彩。瓶身的「軋道」工藝,更顯其纖細秀美。整件器物濃豔華麗,金碧輝煌,有「錦上添花」的效果,後人難以仿學。




此瓶的特色是頸部能夠轉動,腹間以黃釉為地,有如意形開光,瓶身鏤雕八卦圖形,瓶身和頸部都以琺瑯彩繪各式花卉,瓶內心繪青花花卉。當旋轉頸部的時候,可以從開光的空隙透視到內心瓶上的青花花卉圖案。



口裏與底部施金釉



乾隆  琺瑯彩黃釉鏤雕花卉紋轉頸瓶 ---  金釉底


底款: 大清乾隆年製  青花六字篆書款



瓶身的琺瑯彩繪各式花卉和「軋道」工藝



瓶身的琺瑯彩繪各式花卉和「軋道」工藝




器身的琺瑯彩繪各式花卉和「軋道」工藝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漆器


漆,是漆樹身中的汁液,可作為器物表面的保護層,髹塗乾燥後,不僅堅固耐用,亦兼具裝飾效果。中國漆器的製作遠在三千年前便已有之,並發展出彩繪、描金、夾紵、平脫、填漆、剔犀、戧金、雕漆、螺鈿、犀皮 …… 等多種技法。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漆器凡五百餘件多為明清兩代的作品。其所收藏的漆器中,又以雕漆器為大宗,其法是在器坯土上髹塗數十層的漆,堆疊至相當厚度時,在漆上雕刻圖案,其中又有剔紅、剔黑、剔彩、剔犀之別。雕漆器在宋、元時已達相當高的藝術水準,明、清兩朝更因帝王的鼓勵而大為興盛。


 


明代早期-永樂、宣德時的作品,漆層後,色澤沉歛,雕法圓潤,以花卉作品為最常見。明代晚期-嘉靖、隆慶、萬歷時,喜愛繁複的色彩及龍紋裝飾。


 


清代的雕漆作品,漆色鮮豔,雕刻深峻細密,並常製作大型的雕漆傢俱及陳設品。


 


&&&&&&&&&&&&&&&&&&&&&&&&&&&&&&&&&&&&



 


   剔紅雙圓寶盒29公分,寬19.8公分


 



外形作兩圓相交,故稱雙緣(圓)寶盒。全器施塗兩種漆色,下層泛黃、上層鮮紅,藉由上下漆色呈現紋飾的主體。盒面開光,浮雕職貢圖,器內壁髹黑漆,以金彩描繪折枝花卉。圈足內亦髹黑漆,刻款填金,銘文為:「雙緣寶盒」及「大清乾隆年製」的款識。(撰稿:余佩瑾)



 


 









                                                      漆藝之美














剔紅雙圓寶盒
放大圖
 






剔紅雙圓寶盒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所謂雕漆,


是在已經制好的木胎上層層涂漆,達到一定厚度後,雕刻出具有層次分明、主題突出效果的花紋。根據髹漆顏色不同,雕漆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剔紅、剔黃、剔彩、剔綠、剔黑等若干小品種。由於必須在每層漆晾幹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繼續髹涂,而乾隆朝的每件雕漆作品至少要涂50層,因此,其製作週期較之瓷器或玉器要長很多,成品數量相對較少。


富裕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Board


&&&&&&&&&&&&&&&&&&&&&&&&&&&&&&&&&&&&&&&&&&&&&&&&&&


                        台灣漆藝的源流

                      


  清以後的台灣住民都由福建、廣東移入,生活習俗也都沿襲中原傳統,因此民間使用漆器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如傳統的神佛像彩繪、貼金、建築髹飾、紅眠床、櫥櫃、桌椅、臉盆架、梳妝台、禮籃、謝籃、茶盤、果盒、珠寶盒、文具盒等,往往都是在新居落成或結婚喜慶時必須新購使用,以昭告親友,展現新的生活型態。而這些行為已成為代代相傳的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變成不可或缺的生活器物,譬如紅眠床與紅枕頭都有紅色漆的作工,而紅色正寓意中國人的吉祥福氣與喜氣。


                                  漆藝之美







 請點選您所要觀賞的縮圖















































01 風韻




02 秋意



03 芙蓉



04 脫胎漆瓶



05 獨木舟



06 金枝玉葉



07 五福獻獸



08 山的對話-雲



09 籃胎漆器



10 紅配綠籃胎漆器



11 籠



12 秋天來的訊息



13 兩小無猜



14 龍年之恩



15 閒情



16 鳳鳥龍紋盤



17 綠意



18 夾紵描彩花瓶



19 魚



20 四季如意璧飾



21 心境



22 星辰



23 乾坤日月長漆盆



24 飛天



25 再飛耀



26 木漆盒



27 向日葵



28 春



29 綠沉金脫胎漆瓶



30 旭日、瑞雲



31 聖花〈荷花〉



32 精金百鍊



33 雲鳳



34 勇者



35 海邊的家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玉鰲魚花插
放大圖
 







玉鰲魚花插 玉鰲魚花插    

玉鰲魚花插


15.6公分,最寬9.55公分


 


歸納中國器物的造形、紋飾,「營造吉兆」是很重要的設計方向。而吉祥紋樣和人們企求幸福的希望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它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不僅世代相傳,表現手法亦多采多姿。本件作品主要的外形為一魚,魚身縱向,魚尾捲翹上揚,下端則雕飾波濤,並配以水紋木座與之呼應,一眼即知,此魚正自水中奮力躍出。值得注意的是魚首的部位:雙目努出、有長鬚、突鼻、且生雙角,分明已成龍形。原來,此一造形寓意「魚躍龍門」的吉兆。「魚躍龍門」的典故出於《三秦記》:「江海魚集龍門下,登者化龍...」。「龍門」是黃河天險之一,水流湍急,洄游之魚至此,勢必奮力激躍。中國人將此自然現象,比賦寒窗苦讀的士子應試中第,由一介平民躍為官吏,身價突漲,猶如由魚成龍的情況。(撰稿:張麗端)






熬魚的造形是龍首鯉魚身, 是「龍生九子」之外的衍生動物,生性好吞火舌,所以廣為寺廟的青睞,大多用來作雀替和屋脊的裝飾題材!





 


 



龍生九子


相傳龍的九個兒子:


贔屭 ㄅㄧ\ ㄒㄧ\


螭吻 ㄔ ㄨㄣv


蒲牢 ㄆㄨ/ ㄌㄠ/


饕餮 ㄊㄠ ㄊㄧㄝ\


蚣蝮 ㄍㄨㄥ ㄈㄨ\


狴犴 ㄅㄧ\ ㄏㄢ\


狻猊 ㄙㄨㄢ ㄋㄧ/


椒圖 ㄐㄧㄠ ㄊㄨ/


睚疵 ㄞ/ ㄔ
















































































「國寶總動員」動畫主要角色一覽表



編號



年代



展品名稱



形式



陳列室



材質



意涵 / 功能



1



北宋



定窯白瓷嬰兒枕





203



陶瓷



日常生活用睡枕



2



    



玉辟邪





307



玉器



神話動物


用以避除邪惡



3



~



玉鴨





203



玉器



擺設品



4



新石器時代



人面紋圭





303



玉器



權杖


 



5



戰國中期



嵌松綠石金屬絲犧尊





305



銅器



盛酒器



6



    



翠玉白菜





308



玉器



瑾妃的嫁妝


(象徵清清白白


多子多孫)



7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





201



陶瓷



墓葬陶俑



8





白玉鰲魚花插





207



玉器



寓意「魚躍龍門」



                         待續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祭姪文稿

放大圖












唐    顏真卿


祭姪文稿


卷 紙本 縱:28.3公分 橫:75.5公分


顏真卿709-785),後世尊稱


顏魯公、顏平原。祖籍山東臨


沂。


李西烈叛亂,魯公奉命前往諭


降,貞元元年(785)八月三日,


以不屈殉節。安史之亂,魯公堂


兄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賊兵進


逼,太原節度使擁兵不救,以至


城破,顏杲卿與子顏季明罹難。


所以文中說,「賊臣不救,孤城


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事後魯公派長姪泉明前往善後,


僅得杲卿一足、季明頭骨,乃有


〈祭姪文稿〉之作,時年魯公五


十歲


評論書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


說。魯公一門忠烈,生平大節凜


然,精神氣節之反應於翰墨,本


卷最為論書者所樂舉


通篇使用一管微禿之筆,以圓健


筆法,有若流轉之篆書,自首至


尾,雖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


頓起始,黑灰濃枯,多所變化,


然前後一氣呵成。

本卷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刪改塗


抹,正可見魯公為文構思,始末


情懷起伏,胸臆了無掩飾,當是


存世魯公手書第一名墨蹟。(撰


稿/王耀庭)


(原稿內容)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 


午朔三日壬申從父第十三叔銀青光祿 


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 


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 


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 


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 


階庭蘭玉方憑積善每慰 


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開 


釁稱兵犯順 爾父□制 被脅竭誠常 


山作郡余時受 命亦在平 


原 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 


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 


大蹙賊臣擁眾不救賊臣不救 


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 


傾卵覆 天不悔禍誰為 


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 


嗚乎哀哉吾承 


天澤移牧河東近河關爾之爾明 


比者再陷常山攜爾 


首櫬亦自常山及茲同還撫念摧切 


震悼心顏方俟□ □遠日卜爾 


幽宅魂而有知無嗟 


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祭姪文稿,全名「祭姪贈贊善大夫季明文」,為書法大家顏真卿所著,真跡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被後世譽為「在世顏書第一」。


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起兵時,河北二十四郡紛紛瓦解,只有顏真卿的堂兄弟顏杲卿及其兒子顏季明常山(今河北省正定縣西南),顏真卿守平原(今山東省陵縣)。顏杲卿設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一時之間河北有17郡響應。天寶十五載(756),安祿山叛軍圍攻常山,抓到顏杲卿兒子顏季明,藉此逼迫顏杲卿投降。但顏杲卿不肯屈服,還大罵安祿山,顏季明被殺。不久城為史思明所破,顏杲卿被押到洛陽,見到安祿山。顏杲卿瞋目怒罵安祿山,也被處死。顏氏一門三十餘口被害。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得季明的頭顱,揮淚寫下了《祭姪文稿》一文,有23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234字。鮮於樞跋語謂:「祭姪季明文稿,天下行書第二」,僅次於王羲之蘭亭序》;陳深曰:「祭姪季明文稿,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若天造豈非當時注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工耶?」。


《祭姪文稿》曾經由宣和內府、元代張晏、鮮於樞、明代吳廷、清徐乾學王鴻緒內府等收藏,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穀贈詞放大圖(點擊可放大欣賞)












明    唐寅
陶穀贈詞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68.8公分 橫:102.1公分


 



唐寅1470-1532),吳縣人。


字子畏、伯虎。號六如,


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擅詩文書畫,尤以畫藝見長


初師周臣,繼而研學李唐、馬


遠、夏圭,山水獨具一格。


 


此作繪歷史故事一則。


北宋初年,陶穀(903-970)出


使南唐,時南唐國力弱小,而


穀態度傲慢,在南唐後主面前出


言不遜。南唐臣僚忿而設下圈


套,派宮妓秦蒻蘭扮做驛吏之女


以誘之。原本盛氣凌人的陶穀,


見到溫婉美麗的秦蒻蘭之後,不


禁為之邪念萌動,曲意奉迎並贈


詞討好,變得庸俗不堪,遂敗慎


獨之戒。不日,後主設宴招待陶


穀,陶氏再次擺出正人君子派


頭,後主舉起酒杯令蒻蘭出來勸


酒唱歌,歌詞即是陶穀所贈,頓


時弄得陶穀面紅耳赤,狼狽至




畫中人物刻畫,工謹微妙,陶穀


拈鬚倚坐榻上,旁置筆墨紙硯,


前面燃著紅燭。秦蒻蘭束髮高髻


繡襦羅巾,坐彈琵琶,情態生動


逼真,正是贈詞前後的情景。背


景之樹石、竹蕉、盆花,乃至坐


榻、畫屏也都精心刻畫,不獨


局得體,設色秀妍,而且理趣兼


優,形神俱佳。右上有唐寅題


:「一宿姻緣逆旅中,短詞聊


以識泥鴻。當時我作陶承旨,何


必尊前面發紅。」詩情畫意,寓


意殊深。(撰稿/陳階晉)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唐 寅


   

Tang Yin


西元1470~1523


   





















 


唐寅為明四家之一,字伯虎、子畏,自號六如居士,還有桃花庵主等別號,生於西元1470年,卒於1523年,年五十四歲江蘇吳縣人,很有才華,二十九歲參加科舉考試,中第一名解元。次年他赴京會試,因無辜牽連科場舞弊案被革除功名。從此,他消遙過活,不再踏入仕途,以賣書畫詩文為生,唐寅畫名雖高,卻因飽受世間炎涼,使他放蕩不羈、玩世不恭。有許多趣聞軼事流傳民間,他也曾刻「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自詡。


唐寅多才多藝,詩、書、畫無所不能。山水、人物、花卉、翎毛都畫得很出色。他的山水畫多取法南宋畫家李唐、劉松年,但能集眾家之長,融會貫通,將大斧劈皺變為長披麻皺,創造了秀麗、縝密的藝術風格。流傳下來的作品有《秋風紈扇圖》、《山路松聲圖 》、《青山伴侶圖》、《騎蛀思歸圃》、《江南農事圖》、《陶穀贈詞》等。


 



秋風紈扇圖



山路松聲圖



青山伴侶圖



看泉聽風圖



桃花詩畫



班姬圖



( 點擊圖畫可放大欣賞!)


  



                                                               


 

明/唐寅/陶穀贈詞
軸/絹本/設色畫
168.8 公分 橫 102.1
公分



 


在明代諸多的畫家中,唐寅可能是民間知名度最高的畫家,然而關於傳說中唐伯虎的故事不勝枚舉,但卻未必完全真實,也正因為如此,透露出這位才子畫家性格上的風流,不拘小節,更透露出民間對這種真性情畫家的尊敬與親近。


◎參考書目:徐改1995.8),中國古代繪畫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


 


本件灰陶女俑,表面白陶衣上原來的彩繪多半脫落,但造型仍充分的表現盛唐仕女「大髻寬衣」、「豐厚為體」的形象。女俑昂首端立,長目小口,身著寬鬆的尖領長袍,自頸部長罩下垂,裙擺曳地,裙袍下露出尖頭履;簡單刻劃的衣褶袖痕,如潑墨簡筆的瀟灑自在,並襯顯軀體的豐腴。右臂寬袖抬於胸前,左手微下垂,面部目光溫和,神情安詳,顯得雍容嫻雅;而蓬鬆的髮頂挽著雙髻,兩側髮鬢前攏,烘托滿月般豐潤的面龐。


唐高宗以後,婦女盛行高髻,束髮向上騰舉;又因襯有假髮,因此加大加鬆的秀髮如雲,髮式變化更形多樣。像本件女俑,密髮蓬鬆、兩鬢抱面的髮式,是盛唐晚期之後的流行,此時衣服寬大,身體特別豐腴。盛唐女子崇尚肥體之美,健康自信的神采,為其他時期所罕見;其風氣直到晚唐、五代仍不衰。


 


 


故宮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點擊可連結故宮該文物)



 

 


引用來源: 郭冀 導遊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寶【清明上河圖】加上電腦科技


I think this is quite interesting that we can even open up those in the frame and walk through.  Amazing how 3D can bring us!

 



http://www.npm.gov.tw/exh96/orientation/flash_4/index.html 


 (請點擊)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