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牡丹社事件1874年中國清朝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琉球王國船難者遭台灣原住民出草殺害,日本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清日兩國的外交折衝。


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用兵,也是清國與日本在近代史上第一次的重要外交事件。中國方面稱之為牡丹社事件,而日本方面則稱為台湾出兵或是征台之役





 



                                                                    牡丹社事件







 






西元1871年10月,一艘琉球宮古島船隻,因遭遇颱風遇難,漂流至台灣八瑤灣(現在的九棚灣)登陸,船上69名乘客溺死3人,有66人登陸,無意間闖入高士佛社原住民住地,並因文化與語言溝通不良,遭到原住民殺害了54人,其餘12人逃離後在漢人的保護下歸國。
日軍以此為藉口,1874年,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攻台,於社寮(現在的車城鄉射寮村)登陸,轉進石門時,於石門天險遭遇抗日原住民強烈抵抗 (就是現在的石門古戰場) ,最後日軍陸戰隊攀上峭壁居高臨下,情勢逆轉,原住民敗逃,抵抗軍原住民酋長阿祿古父子雙亡。之後日軍勢如破竹,掃蕩牡丹社、高士佛社以及女仍社,後移營龜山長期駐紮。
此役日軍戰死12人,病歿561人,史稱「牡丹社事件」。
此役過後,中國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轉為積極治理台灣,派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籌建海防,並在琅嶠設縣築城,即為現在的恆春古城


 


*********************************************************************************


石門古戰場山勢巍峨


                                                            石門古戰場--位於牡丹鄉與車城鄉交界處。


在這裏,你可以沿著石門山與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的步道拾級而上,領略百餘年前原住民先人據天險奮勇抗敵的故事,回想這改變台灣命運關鍵的歷史-「牡丹社事件」。


***********************************************************************************


 


18745月,大批日軍在恆春登陸,8月間向排灣族牡丹社發動攻擊,10月底中、日簽訂「北京專約」,牡丹社事件和平落幕。這一事件牽動日本、琉球、美國、英國、中國、臺灣等多邊國際角力,攸關主權歸屬與族群地位,是臺灣史上最錯綜複雜、張力十足的國際風雲事件。




















 


地圖版牡丹社事件


 


事件的經過


「牡丹社事件」這個名稱是中文後來約定俗成的說法(事件當時的中國文書沒有特定用詞,日本文書則稱「臺灣征蕃【1】事件」、「蕃地事件」、明治七年臺灣出兵或征臺之役等)。實際上,事件發生的地點涵蓋整個恆春半島,「牡丹社」只佔事件的一個部分。牡丹社事件的經過,可以分為以下5個階段,以「牡丹社事件經過圖」(圖1)來說明:


1:牡丹社事件經過圖(1871-74),黃清琦繪製。本圖與作者於本文繪製有關琅嶠下十八社的範圍,西部界線根據1870年李仙得“Formosa Island and The Pescadores”地圖,北部界線參考1880年夏獻綸《臺灣輿圖》恆春縣說略的番社記錄概繪。日軍進攻路線根據《風港營所雜記》書末〈石門竹社楓港ノ三道攻擊要圖〉。




牡1



         1.琉球人遇難


1871年11月,琉球宮古島的船隻途遇暴風,漂流到臺灣恆春半島東海岸的八瑤灣(日本記此地有高士佛港,今滿州鄉港子、九棚一帶),54名船員被當地排灣族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由於琉球也向薩摩進貢,為中、日雙屬的藩屬國,後來日本入侵臺灣,就以此事為由。【2】


2.日本遠征軍登陸


琉球民遇害後,日軍在兩年半之後才出兵「討伐」,這是因為日本政府內部遇到「征韓論」與「內治論」的爭議【3】和佐賀之亂(1874年2月),為了尋找發洩口抒發國內壓力,本已塵封一陣子的「征臺論」再度復活。1874年4月,日本任命大隈重信為臺灣蕃地事務局長官,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都督,準備遠征工作。5月2日,西鄉從道率遠征軍3,600人從長崎出發,8日(一說10日)在恆春半島西海岸的射藔庄(日本記為社藔,漢人聚落)登陸。


3.石門戰役


日軍在射藔集結後,並未受到清軍或當地漢人的反抗,待上溯四重溪至石門,始與原住民發生激烈衝突。5月22日,日本陸軍中校佐久間左馬太率領日軍150人,在石門戰場與原住民激戰後,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身亡。


4.三路圍攻牡丹社


日軍以牡丹社為戰略目標,6月1日起,兵分三路發動總攻擊,中路由西鄉都督指揮(佐久間中佐為參謀),循四重溪路線,正面攻打牡丹社。右路由赤松則長少將指揮,經由竹社攻打高士佛社。左路由谷干城少將指揮(樺山資紀少佐為參謀),先由車城沿海岸北上楓港,沿楓港溪路線掃蕩射不力諸社後,攻打牡丹社背部,附屬牡丹社的牡丹中社、女仍社(爾乃社)。7月1日,牡丹社、高士佛社投降。此後戰事停歇,日軍主力駐守龜山本營,分兵駐守楓港(日本稱風港營所)等地。


5.日軍撤退


牡丹社戰役後,中國軍隊也渡海集結在枋藔(今枋寮)一帶。中日兩軍對峙但未交戰,直至10月31日中日兩國在北京交涉完畢簽署專約,以中國提出50萬兩補償金交換日本的撤兵,日軍直至12月下旬撤完為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