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落與血緣發展.填海造陸.角頭廟與祭祀圈.廟埕與廣場.街道與巷弄.老樹與古井.蝦苗繁殖業.烏魚捕撈.單拖漁船
台灣各地古時因西洋人毛髮泛紅或棕褐色,有別於東方人之黑髮 ,故稱西方人為「紅夷」,因此由西洋引進之鑄砲稱為「紅夷 」 ,在台灣歷史中有關於荷蘭與西班牙之地方名稱或器物等均冠以 「紅毛」,如紅毛城(台南安平古堡、淡水聖多明哥城)、紅毛樓 (台南赤崁樓)、紅毛埤(嘉義蘭潭)、紅毛土(水泥)等;同樣的, 對西洋人曾經停泊駐紮或活動登陸之地,亦稱之為紅毛港。 而台灣有兩個紅毛港,一在高雄小港位於東經22度29分,北緯120 度29分,一在新竹縣新豐鄉新豐村中央略偏西處。新竹的紅毛港是 因為1646年,荷蘭人在該地遭遇海難上岸而得名,清代稱紅毛港庄 ,1920年改名紅毛庄,二次大戰結束後改稱紅毛鄉,1956年(民國 45年)改為新豐鄉。而本文要探討的是高雄市小港區紅毛港。 紅毛港之名最早出現於中文文獻記載,依據1892年(清光緒18年) 出版之《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鳳山下里圖〉,海汕庄、 紅毛港庄,同屬鳳山縣的鳳山下里。又1894年(清光緒20年)出版 《鳳山縣采訪冊》中另有「紅毛港堰(塭),受曹公圳下石橋溝, 同八里長,距縣十八里」記載。 日治時期的紅毛港,沿襲清末台南府舊制隸屬台南廳鳳山縣鳳山 下里。1920年(大正9年)10月1日,台灣重劃行政區域,將原有 之海汕庄南部與紅毛港庄北部靠海地區,合併為現今的紅毛港, 改屬高雄州鳳山郡小港庄,原紅毛港庄與海汕庄兩地名皆不再使 用,紅毛港劃分五個保(保甲制度),由南而北為一至五保,並於 紅毛港設有「紅毛港派出所」管理。1933年紅毛港公學校成立, 1951年(民國40年)改名海汕國民學校(海汕國民小學);紅毛 港派出所也更名海汕派出所,紅毛港主要道路海汕路,印證了前 述紅毛港與海汕的地區關聯性。 1945年(民國34年)國民政府來台以後,紅毛港五個保分別改名 為海澄、海昌、海豐、海原、海城等五村,行政上隸屬高雄縣小 港鄉。1967年(民國56年)因高雄第二港口開闢,海城村之北半 部姓張仔聚落,遷至對岸小港「臨海新村」,紅毛港之面積稍減 。1979年(民國68年),高雄市升格為院轄市,小港鄉又併入高 雄市,行政單位鄉改為區,村改為里至今。 高雄市紅毛港名稱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其一,根據相關文獻及 耆老訪問,約在明末,「大林蒲」與「紅毛港埔頭仔」之間有一 潮流口,此一潮流口可能就是今天的紅毛港,其理由是:根據荷 據時期1662 年《手繪台灣海圖》<北港圖>。所示,可清楚呈現 出大林蒲與紅毛港之間的潮流口,旗后至紅毛港地區形成之狹長 沙洲,在荷蘭時代尚未與台灣本島完全相連,而此未相連之處, 即是寬廣水域,荷蘭人之船隻可能在此進出活動,上述的潮流口 即是紅毛港。 其二,也有人認為,在「中洲」(旗津區最南端,今二港口附近) 與「紅毛港」之間,有個地勢較低的地方叫「崩隙」,四百年前 仍是個缺口。 在1662 年2 月1 日,荷蘭人被鄭成功驅逐以後,欲思聯絡清軍 反攻台灣。是年6 月23 日,時值鄭成功去世,荷軍認為機會來 臨。1663 年,荷蘭駐巴達維亞(Batavia)總督(Joan Maetzuik er)訓令特遣對司令B.Bort,以「如無平底船,改由打狗後方為 之」為策略。 1663 年12 月31 日,荷蘭海軍特遣艦隊在司令波特(Balthasar Bort)指揮下,由巴達維雖出發。1664 年1 月3日,經澎湖, 劫掠牲畜和補給品,1 月13 日,抵達安平外海,另一部分船艦 則在打狗南岸之處停泊,遣人上岸與鄭經交涉釋俘與開放通商口 岸,未成,乃於2 月7 日將特遣隊全數開往打狗南岸之處集結, 荷兵且登岸紮營,準備採取軍事行動。鑒於明鄭部隊已嚴陣以待 ,且在打狗山置有炮城,而荷軍多數水土不服,每日皆有病亡者 ,加上東北季風又將結束,荷軍恐有不利,不敢戀戰,乃於2 月 16 日撤離打狗南岸之據點,除四艘載運明鄭軍俘虜往福建以外 ,大多返回荷屬巴達維亞(葉振輝,1995:22)。荷蘭特遣艦隊 停泊駐紮之地以及登陸之港口地區,為打狗港(今高雄港)南岸, 即為日後所稱的紅毛港。 依據1636 年約翰‧ 芬伯翁(Johannes Vingboons)手繪地圖 ,是荷蘭人繪製的台灣地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圖,這是一 張詳細描繪台灣內陸的地圖。全圖對台灣島的描繪與現在的台 灣島已相當接近,但是南部的枋寮、恆春一帶海岸:1636 年手 繪台灣地圖(Johannes Vingboons):1630~1632 年,福爾摩 沙西岸的景觀插圖81線畫的太短。圖中首次繪出台灣島部分高 山與西部河流分佈的輪廓,說明荷蘭人已進入台灣內陸地區。 圖中對嘉南平原一帶的各種細節表現的都相當細膩。 由此圖中瞭解,1636 年時的高雄潟湖已形成,紅毛港與陸地 已連在一起,與1662 年之手繪台灣海圖紅毛港與陸地分離有 很大差別,按海圖是由海上觀測而繪製,地圖則由陸地勘測, 兩者間應以地圖對地形之描繪較為精密正確。在一幅約1630~ 1632 年,福爾摩沙西岸的景觀插圖中,右下方之註記:
「要看打狗的高山和內部,要在距離海岸三哩處看,並且要從 西北方向看過去。從遠處看,那內部就像是幾個島嶼」。由此 可證1662 年之手繪台灣海圖為何將紅毛港地區看成島嶼。除 此圖外,在十七世紀的各台灣地圖中之紅毛港地區皆未見與 陸地分離。1664 年3 月,荷蘭人退出台灣南部的第3 年, 一支荷蘭艦隊梭尋於台灣海域,企圖伺機為東印度公司奪回 台灣。艦隊司令巴爾塔沙‧博多(Balthasa Bort)認為在 大員地區登陸十分危險,於是將目標移向打狗南方海域, 並曾登陸打狗附近海灘。這次軍事行動的成果,便是這張 由密西爾黑理斯松‧博斯繪製的福爾摩沙西南沿岸地圖。 圖上所標示船錨記號之位置,應為荷蘭艦隊停泊之處, 依圖中位置所示,與今之地理相比較,約在靠近中洲北部 ,若前鎮之地名之由來,是明鄭為防止荷軍反攻而派兵駐 紮開墾於此,因居軍屯之最前方而得名,故中洲與前: 福爾摩沙西南沿岸地圖(密西爾黑理斯松‧博斯繪)82鎮隔 高雄港而相對恃,依此推論荷艦所停泊或登岸紮營之處, 可能為中洲北部。 由上述幾種說法中,雖地點各異,但都共同指出荷蘭人曾 在此地區停泊或活動,因此紅毛港地名之由來是與荷蘭人 有著密切關係。
******************************************
時間:2012-06-01~2012-12-31 紅毛港文化園區位於高雄港二港口入口處,由原高字塔結合 周邊環境資源整建而成,總面積3.42公頃 ,規劃高字塔旋轉 餐廳、展示館、舊聚落重建區、天空步道、碼頭、觀海平台 六大區域。紅毛港的五大文化特色「潟湖」、「蝦苗養殖」 、「捕烏魚與卡越仔」、「宗教信仰」及「帆筏風華」雖因 遷村而成為歷史,但卻是園區中永恆的回憶與傳承。
|
![]() |
![]() |

++++++++++++++++++++++++++++++++++++++++++++++++++++++++++++++++++
歡迎紅毛港鄉親回鄉
持有紅毛港文化園區鄉親入園證者,2012年6月30日之前,憑證免費進入紅毛港文化園區與免費搭乘紅毛港文化園區觀光輪;2012年7月1日之後,憑證免費進入紅毛港文化園區與半價搭乘紅毛港文化園區觀光輪,尚未申請入園證者,請洽紅毛港鄉親回鄉專線 07-2288848(週一至週五09:00-16:30)。
++++++++++++++++++++++++++++++++++++++++++++++++++++++++++++++++++
紅毛港文化園區地址:高雄市小港區南星路2808號
園區專線07-8711815(週二至週五15:00-20:00;周末及國定假日10:00-20:00)
開園時間:
週二至週五為15:00至20:00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為10:00至20:00
週一休園
官網:http://hougmaogang.khcc.gov.tw/
電子信箱:hougmaogang@mail.khcc.gov.tw
++++++++++++++++++++++++++++++++++++++++++++++++++++++++++++++++++
門票票價:
全票99元
半票49元:身高超過80公分未達115公分之兒童、65歲以上民眾、就讀國內各級學校之在學學生、持有志願服務榮譽卡之志工、持有高雄市低收入戶證明者
團體票79元:團體人數20人以上
免費入場:身高80公分以下之兒童、身心障礙及其必要陪伴者1名(限同時入場)、持有紅毛港文化園區鄉親入園證之本人、持有中央主管機關核發之導遊人員執業證者
(購買半票或免費入場者,應出示證明其身分之相關證件)
試營運期間入園優惠:門票全面半票49元
++++++++++++++++++++++++++++++++++++++++++++++++++++++++++++++++++
船票票價:
◎小港碼頭線
全票 單程100元、來回150元
半票 單程50元、來回75元:身高超過80公分未達115公分之兒童、持有紅毛港文化園區鄉親入園證之本人
團體票:單程80元、來回120元:團體人數20人以上
免費搭乘:身高80公分以下之兒童(限1人)由其監護人攜同登船者、持有中央主管機關核發之導遊人員執業證者
(購買半票或免費搭乘者,應出示證明其身分之相關證件)
推薦方案:試營運期間,凡購買各類船票來回票,均已包含門票,歡迎組團來訪。
導覽服務:配合觀光輪航班抵達時間,於遊客中心有定時導覽服務(每場次約50分鐘)
◎駁二藝術特區線(預計於7月份啟航)
全票 單程250元、來回400元
半票 單程125元、來回200元:身高超過80公分未達115公分之兒童、持有紅毛港文化園區鄉親入園證之本人
團體票:單程200元、來回320元:團體人數20人以上
免費搭乘:身高80公分以下之兒童(限1人)由其監護人攜同登船者、持有中央主管機關核發之導遊人員執業證者
(購買半票或免費搭乘者,應出示證明其身分之相關證件)
++++++++++++++++++++++++++++++++++++++++++++++++++++++++++++++++++
紅毛港文化園區景點特色:
天空步道
原台電大林發電廠建造,座落於園區內之運煤輸送帶,長100米、寬15米、高25米,民國99年12月由台灣電力公司大林發電廠無償捐贈本園區保存利用,經規劃後化身為觀景天空步道,除保留原運煤帶鋼構骨架之外,並鋪設人行步道及觀景平台供民眾參觀使用,兼具地景保存及遠眺觀景之功能。
舊聚落重建區
紅毛港舊聚落重建區為建築構件戶外展示場,以珍貴之舊建築測繪資料整合成為聚落的基礎,並將無法整合重建為完整建築的建築構件,以遺跡展示的手法,結合新材料及構法,創造出有趣且新舊結合的展示空間,舊聚落空間中也將創造性地重新詮釋紅毛港的聚落紋理。
高字塔旋轉餐廳
高字塔為園區內最高之建築體,位置緊臨深水港,在原有建築重新改建後賦予全新風貌,創造一處能讓民眾舒適遠眺且飽覽紅毛港風光的360度旋轉餐廳,為觀海及欣賞洲際貨輪進出第二港口的絕佳場域,亦是全台唯一,最近距離觀看大港入港的獨特地點。
展示館
展示館內的主題展示設計,是從紅毛港的文史素材中提煉有趣的內涵,轉化成故事性、趣味性、娛樂性兼具的互動體驗,賦予獨具特色的主題,透過充滿創意的展示手法與體驗設計,讓觀眾能深入參與並瞭解紅毛港的文史背景與特殊文化價值,除能滿足知的需求,更能創造難忘的情感價值,將感覺深深烙印在腦海中
觀海平台
觀海平台鄰接高雄港水域,平時即可欣賞高雄港內大型船隻、貨櫃裝卸機具、工業廠房等特殊地景。
碼頭與候船室
為解決紅毛港區位邊陲並提供多元交通服務,除整建原紅毛港碼頭邊之候船室,使其由原50人擴大為可容納150人之多功能服務空間,並新建三艘「紅毛港文化園區觀光輪」,其船名分別以:地理環境考量之「海汕」、產業特色考量之「烏金」及宗教信仰考量之「保庇」定名,每艘可搭載74人。
六月開園時間:週二至週五為15:00至20:00;週六、週日、國定假日為10:00至20:00;週一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