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慈濟香積飯 成登山救難好物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11-13 06:01
 




〔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宏達電工程師康吉成南湖大山受困七天,協助他挺過難關的「香積飯」,事實上由慈濟精舍的師父所研發,不但供應國內外救災所需,現在也成了登山客的最愛。


慈濟基金會高級專員簡東源指出,「香積飯」是由證嚴法師指示研究,救災時發放的食品,兼顧美味、營養與方便,除了運用在賑災救急外,也可以讓慈濟人出門在外方便用餐,無論在何處,只要有開水,很快就可以食用。國內八八風災及日本三一一震災時,慈濟救援人員三餐幾乎都以香積飯裹腹,減少了對炊具及熱源的依賴,且可以多出許多救援時間,現已成了救災時的主要口糧。


目前的口味有綜合蔬菜咖哩、味噌、清甜香筍等,喜歡甜食的還有紅豆糙米等口味,但因為堅持不添加防腐劑,保存期限僅有六個月,因此並未大量製造,僅供救災及慈濟人零星販售。


花蓮縣消防局副局長林健億說,九月份有登山客在太魯閣山區遇難,當時救援人員搜尋兩天未獲,因食糧帶的不夠一度斷炊,當時就由空勤總隊的直升機空投「香積飯」至山區,目前山區救援人員只要出動,都會帶上幾包應急。


太管處副處長張登文說,「香積飯」只要有水就可泡熟,食用相當方便,且米飯較有飽食感,較泡麵及餅乾的口感為佳,因此廣受歡迎。






*************************************************************************






慈濟香積飯 克難環境盡善用









   圖:花蓮靜思精舍動員打包「香積飯」,緊急送至南部地區,希望能夠溫暖災民的胃,也安定災民的心。攝影 : 李侑蓁




 

 

 

花蓮靜思精舍有一群常住師父,聚集在倉庫裡,打包救災用的香積飯。從8月8日晚間到8月9日下午為止,一共打包了16噸以上的香積飯,可以提供20~30萬人次食用,希望用最快的速度運送到受災地區,解決民眾吃的問題。

一箱箱紙箱不斷送上貨車,裝的全是要救災用的香積飯,因為莫拉克颱風在台灣南部及台東地區,釀成不小的災情,慈濟基金會隨即啟動救災機制,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把香積飯送往災區,不要讓當地的居民餓肚子。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副主任王運敬表示:「要出去的總量,超過16噸以上,這16噸能提供服務災民總量有20萬人次,我們同時準備30萬人次的量。」
從8號晚間開始,靜思精舍師父就開始動員,持續忙祿到9號下午。有人負責打包經過乾燥處理的米飯,有人忙著分裝脫水蔬菜。慈濟的香積飯,有賑災救急的功能外,也兼顧美味與營養,無論在何處,只要有開水就能食用。

只要沖上開水,就能食用的香積飯,不須動用其他炊具,不但手續簡化,也省水、省電、節省人力,這種簡便又有營養的香積飯,不僅讓受災民眾可以維持生活,更能使救災人員方便食用,真的一舉多得。
(大愛新聞 陳友朋 林國新 劉泓志 花蓮報導)


*************************************************************************

 


  營隊泡飯所需之用具

                     



以下示範如何沖泡10kg的香積飯。目前營隊用的香積飯,共有8種不同的口味及包裝方式。



                     


                      


                     


                     


                     


                     


                     細品香積飯 也能品味到 飯香 、道香 、法香 更能散發出德香



                  香積飯家庭料理  簡單心生活  美味新元氣 節能快速 輕鬆上桌


        


        



        


        


        


        


        


         


        


        


        


        


        


          


                        


                        


                        


                         


        


        


        


                                                                             延續閱讀:慈濟香積飯


                   【靜思小語】


                                             要「善用」而非「占有」

                                             物資是讓人在生活中必須而利用,


                                             並非出於欲念「想要」而擁有。




******************************************************************************


災難中的溫暖 — 香積飯




E-mail 列印








Next


香積飯創意無限:鮮菇蔬食日式蓋飯。


2009年8月7日,中度颱風莫拉克,從台灣北部緩步而過;8月8日,它所挾帶的強大風雨,將一年累積的雨量,傾倒在中南部地區,造成嚴重災害。無數家園、土地與生命遭土石流掩埋;家,已不是家;地,也不再是昔日熟悉的模樣。

斷水、斷電,民生通路,沒了方向。為了因應受災民熱食所需,靜思精舍常住眾自8月8日下午開始緊急趕製香積飯,陸續以四十呎貨櫃,連夜送往中南部受災地區;及至8月20日為止共送出三十四噸(乾燥)香積飯,及五萬七千多盒沖泡式的「福慧湯品」,及時解決受災民三餐問題。

災難時刻發揮功效,香積飯的研發者德晗師父卻笑不出來,語重心長地他說:「這場災難,讓更多人認識香積飯,卻也是我不忍看到的一件事。」

曾經,德晗師父南北奔波宣導香積飯,甘願帶著樣品讓人試吃;現在,卻是因為災難讓大家吃到而感觸極深:「寧願在太平時刻,讓大家享用香積飯的可口與方便,而不是這樣用於急難的救助上。」


白米若可沖泡,阿嬤就能有飯吃



八八救災期間,忙碌的救難人員在路旁,吃著熱騰騰的慈濟香積飯便當。(攝影者:呂秀芳 地點: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村)


香積飯的研發,是為了國際賑災或急難救助使用。曾經一次冬令發放,一位阿嬤領回白米後,卻無力燒柴煮飯,眼看著白米無計可施。證嚴上人一念悲心升起,心想若白米可變成沖泡式的乾燥飯,阿嬤就有一碗飯或粥可以享用。

一個單純想法,引發弟子們著手研發。

至日本技術觀摩後,就著水槽邊,德晗師父開始煮飯。初期,常常煮到燒焦;及至一個階段後,逐漸成功。

而後,買了部乾燥機,做出來的米粒卻不能覆水,讓德晗師父很不明白。打電話向廠商求問,得到的回答卻是:「乾燥機本來就是這樣子!」

因為全台灣沒人做乾燥飯,所以連廠商也不知問題出在哪裡?「機器就是那樣子!我要怎麼辦?」著實沒有頭緒的德晗師父,與研發團隊之一的德偌師父,從白天想到黑夜,從黑夜想到白天。沒有任何人力支援,也沒有任何資訊來源,更沒有問問題的對象;靠的,只有自己。

但一個願力,促使他們不氣餒,誓願將沖泡飯研發成功。


環境克難,人克勤



八八賑災期間,慈濟精舍師父忙著製作香積飯送往災區。(攝影者:邱淑絹)


精舍腹地不大,做什麼事都很克難。

環境克難,人,卻能克勤。因為自認能力不足,所以德晗師父常記得一句話──「勤能補拙」,因此沖泡飯在他的勤奮下研發成功,上人取名「香積飯」。

當把研發成功的香積飯,寄給人援會的企業家們看時,認為不輸日本等級的他們,要求到精舍參觀香積飯的研發室,此舉令德晗師父莞爾:「要看我的研發室!?」

企業家們眼中的研發室,於德晗師父而言,卻只是個小小的水槽。「我一直在製粉間工作;煮飯,最重要的是水,所以粉間那邊的水槽,成為我第一個階段的『研發室』。」

而後,製粉間要開工,沒了地方的德晗師父,就把「研發室」挪到桂花樹下去,蓋個鐵皮,繼續煮飯。「第三個地方,終於有進步了,我找到二個樓梯板,前面隔著一塊木板,飯鍋架著,就又繼續煮飯,繼續研究……」

最終香積飯上市了。但上市了,卻發現很多人不會用;於是,研發團隊的師父們,就又走上到處宣導、示範的旅程。「我們的大提箱裡,裝的都是香積飯。」

一個地點又一個地點,一站又一站,最終,包括慈濟志工等在師父們的親自解說與巧思下,懂得使用方法,而於大型活動場合,開始使用香積飯做為餐點。


省水、省力、省時間

今年(2009)四月,清水靜思堂一千八百人的活動,志工首次使用香積飯做餐。以往,這樣的人數需動用六十位香積志工,改用香積飯後,只需六位;活動前一天,志工窗口師姊緊張到睡不著。



美味、營養、環保、健康。用香積飯製作一千多個壽司,幾個小時就完成了!(攝影者:許秀愛)


該次,研發團隊的師父們前往協助,最終順利達成任務。窗口師姊鬆下一口氣後說:「怎麼那麼簡單,只要煮一鍋水,沖泡後攪一攪,悶著幾分鐘,就一鍋飯出來了。」德晗師父表示,香積飯不但沖泡方便,也因少油無負擔,事後流理台的清理工作,也變得加倍輕鬆。

「香積飯還可以再變化。」曾經,志工師姊將香積飯加上素鬆做成飯糰,價格算起來比市售的還便宜。「我自己也做過實驗,香積飯若水份拿捏得好,做出的冷飯糰香Q可口。」德晗師父說。

而泡好的香積飯若沒吃完,用另一種風貌呈現,也是種清爽可口的茶敘點心。「一位師姊將香積飯捏成數種小壽司,結果孩子們全部吃光光,食量最大的吃了二十六個,多數也都吃了十五個。」

除了活動外,香積飯亦可供家庭使用。「現代年輕人不會煮飯,上館子造成浪費,開車出門也容易造成碳足跡。」若一般家庭使用香積飯,不但沒有這些問題,還可省去洗米水,並享受天倫之樂。


沖泡簡單,賑災強力後援



香積飯能變化出各種茶敘點心,走入生活。(攝影者:黃莉美)


香積飯研發的初衷,就是為了國際賑災及提供賑災人員三餐所需。「勘災人員的安全也是上人最擔心的。」前進災區時,當地的衛生和溫飽是首要之務;能夠及時沖泡的米飯,即成為賑災人員最佳的安全熱食來源。

八八水災那天,靜思精舍全體總動員,超過兩百人一起工作,及時將香積飯包裝送往災區,發揮急難救助的功效。忙於救災的志工有了強力支援,將香積飯用環保碗沖泡,蓋上蓋子後出門,送至災民手正好沖泡完成。家當失流、忙於清掃、無力張羅三餐的受災民,拿到依然溫熱的便當,臉上溢滿欣慰的笑容。

德晗師父表示,八月八日那天晚上九點四十五分左右,看到精舍發出第一部貨櫃,內心的感動無法用言語表達。目送著貨櫃離開,他雙手合十虔誠祈禱它能平安,且及時地到達災區,讓災民們獲得溫飽。「當下我非常感恩上人,從2006年開始一再提起這個想法,督促我們努力研發。」

拯救地球,從你我做起



簡單美味又環保,少油又少消耗能源,每天一餐香積飯,身體零負擔。(攝影者:邱淑絹)


八八水災賑災期間,一天傍晚五點半,得知又需五百箱的香積飯量,七點要準時裝車出發,靜思精舍又再全體總動員。正當貨品從三樓搬至一樓時,電梯卻突然故障了。二十分鐘無法排除的情況下,眾人只好用人工接力方式,從樓梯將香積飯一箱一箱地搬到一樓。

當時,除了靜思精舍趕製的外,也從全台的靜思書軒裡,將上架販售的香積飯,緊急調往災區需要的地方。現今,地球水資源日漸匱乏,有學者專家提出警示「不要讓最後一滴水,變成人類的眼淚。」沒有水,無法種植五穀雜糧;沒有水,人類將無法存活。

雖然,香積飯研發成功,得以在災難時派上用場,德晗師父仍然有感而發:「災難,大家都不忍見到。拯救地球也是拯救人類,所以大家一定要生活儉樸、愛惜物品,更重要的是──素食。收斂起放縱奢侈的心,就從三餐開始力行。」


瞧!香積飯做出來的壽司,各個精神飽滿、元氣十足!(攝影者:許秀愛)


人心易起無明,身口意會隨貪欲造業,於是心胸不斷縮小。時下的物欲常常誘惑人心,讓人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五欲中,若要讓心靈簡單、清淨,必須從「食衣住行」著手。

若能每天一餐香積飯,身體零負擔;每天一餐,身心皆簡單,無為無欲清淨又輕安。希望大家從細品香積飯之中,可以同時品味到飯香、道香、法香,更能散發出自己的德香。
(撰文/邱淑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叮噹 的頭像
    小叮噹

    小叮噹部落格 , 歡迎光臨 , 並祈不吝賜教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