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阿里山受鎮宮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誕辰,
總是會飛來數隻體型相當大的飛蛾,停留在神像上面,
信眾看了嘖嘖嘖稱奇,說是神明顯靈!
成蟲後的皇蛾口部器官會脫落,因此不能進食,牠們僅靠幼蟲時代吸取在體內的剩餘脂肪維持生命,大概一至兩個星期後便會死去
皇蛾被認為是全球最巨大的蛾。[2] 牠的龐大翅膀最高紀錄有400平方厘米之廣,其前翅的最長長度亦足有25至30厘米。哥斯拉系列中的著名怪獸摩斯拉,就是以皇蛾作為原型。皇蛾展翅後的翅幅幾乎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雌性的體積普遍較雄性為巨(不過如果純粹計算翅幅的話,皇蛾仍屈居於有「白巫蛾」之稱的強喙夜蛾之下[3])。
皇蛾的英語名字是「Atlas moth」,可能源自希臘神話中提坦之一的阿特拉斯,亦可能是因為牠的翅膀長得像地圖。而在香港,皇蛾又被稱為「蛇頭蛾」,原因是皇蛾的前翅末端部份,形態非常像蛇的頭部。[4]
與一般天蠶蛾類相同,皇蛾的觸角是呈羽毛狀的。大部份皇蛾都以栗色為主色,身體呈三角形,前翅及後翅上都長著有黑色邊線的眼狀紋。關於皇蛾何以會擁有如此誇張而迷幻的翅膀,暫時尚未有明確的解釋,但相信這雙翅膀在某程度上有迴避獵食者的作用。皇蛾的身體有毛,與其翅膀相比之下顯得非常細小。皇蛾根據地理及亞種的分別而有著不同的體紋及顏色。雄性皇蛾的體型及翅膀均較雌性為小,然而其觸鬚卻比雌性皇蛾為寬闊及稠密。成蟲後的皇蛾口部器官會脫落,因此不能進食,牠們僅靠幼蟲時代吸取在體內的剩餘脂肪維持生命,大概一至兩個星期後便會死去[5]。
雌性皇蛾在性活動方面是被動的,牠們會釋放強烈的性費洛蒙以吸引雄性皇蛾接近。雄性皇蛾的羽狀觸鬚擁有敏銳的化學物質接收系統,即使遠在數公里之外,只要迎著順風,牠們就能感應雌性皇蛾所釋放的費洛蒙。[6] 皇蛾普遍沒有穩定的飛行習性,因此雌性皇蛾並不會在破蛹後飛得太遠,牠們只會在附近觀察空氣的流動方向,找出一個滿意的棲身之所,以便傳播牠們的費洛蒙。
交配後的雌性皇蛾每次生產一定數量的卵,每枚卵直徑僅有2.5毫米,牠們會把蛾卵藏於樹葉的陰暗面待其孕育。約兩周後,呈綠色的毛蟲出生,並盡情地啃食出生處的葉子。皇蛾幼蟲的背部長有一列肌質的角刺,角刺上鋪著一層白色的蠟質。幼蟲約成長至12厘米長的時候,牠便會開始在枯葉間結蛹。成蟲皇蛾約於四周後破蛹而出。
皇蛾基本資料
**************************************************************************************
六房媽會師台中 生態佳引皇蛾(蘋果日報)
【周庭慶、蕭夙眉╱台中報導】「台中六房媽會」本月九日將舉辦全台六房媽(祖)大會師,估計將有近一萬名信徒參與,最近一個多月來信徒陸續將六房媽神像移駕至台中。二十多天前,一隻大飛蛾突然飛進該會停在一尊神像上,信徒嘖嘖稱奇;生態專家則說,「蛾有趨光性,加上當地生態好,吸引飛蛾停駐」。
35聚落供六房媽
六房媽是雲林縣斗六、虎尾、斗南、大埤、土庫、西螺、古坑、嘉義縣大林鎮以及台北、烏日、埔里等地民眾供奉的神祇,六房媽並未被安置在廟宇,是由分布在前五個鄉鎮市轄境內的三十五個聚落,依固定的輪值順序供奉,五年完成一次循環。
「棲息近一個月」
台中六房媽會理事長黃義村說,六房媽係三百多年前,由林姓六兄弟從福建湄洲移駕來台,全台供奉的信徒難以計數,本月九日的大會師被信徒視為一大盛事,至於該隻雙翅展開全長約二十二公分的大飛蛾,信眾都認為:「是來給媽祖祝壽的!」
彰化私立精誠中學生物老師李志穎,看過飛蛾照片後表示,那是「皇蛾」,全世界最大的蛾,因翅膀紋路像蛇頭,又稱「蛇頭蛾」。皇蛾有趨光性,廟宇的光線通常較強烈,又是開放空間,以致皇蛾飛入廟宇棲息。這種皇蛾的棲息地從平地到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均有,近年來平地過度開發,已很少見,「研判廟宇附近的生態非常好,以致皇蛾棲息近一個月未飛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