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電話:(06)221-7201 傳真:(06)222-6115
國立台灣文學館最初是日治時期之「臺南州廳」,轄臺南州(包括今雲林、嘉義、臺南縣)地區之行政中心(以面向圓環為主出入口),另外「臺南市役所」(日治時期台南市政府)共同在此辦公(市役所以面向南門路為主出入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州廳遭美軍以燒夷彈擊中,原法國馬薩式屋頂接近全毀。戰後稍經整修將屋頂改為兩坡式,一度改為「空軍後勤司令部」,最後成為臺南市政府所在地。
臺南市政府於1997年10月1日遷至安平區,原址配合「古蹟再利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1997年8月正式成立文資中心籌備處,同時負責國立台灣文學館與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之籌設工作,最後擇定今址,並隨即展開古蹟修護與新建。2002年底完工,2003年10月17日正式開館營運,借調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的台灣文學史教授林瑞明出任開放後第1位館長(籌備處主任,簡任第12職等)。
台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荷西、明鄭、清領、日治、民國以來,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惟因歷史與政治之傾軋,諸多文學書冊與相關史料隨世流失,散迭各處,殊為可惜。為能有系統蒐集、保存、研究這些珍貴的文學資產,文化界人士極力奔走呼籲,希望成立專責機構擔負此任。
1991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設立「現代文學資料館」計畫,經行政院通過,但1994年調整政策,將「現代文學資料館」併入「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計劃」,設「文學史料組」,後經各界關切台灣文學發展人士奔走,多次協商、溝通,行政院於1998年復將「文學史料組」提升為「國家文學館」,歷經「國家臺灣文學館」等名稱討論,於2007年定名為「國立臺灣文學館」。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舍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戰後曾為空戰供應司令部、台南市政府所用。因經歷不同單位與不同時期使用,致使本建築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在歷任文建會主委的擘畫與支持下,迭經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兩任主任及同仁之努力,自1997年開始進行修復整建工程,至2003年修築成為地上二層、地下三層之建築,面貌煥然一新。2003年10月17日,遙念台灣史重要文化啟蒙團體「台灣文化協會」之成立精神,「國立台灣文學館」選定此日正式開館營運。
國立台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本館另設有文學圖書閱覽區、兒童文學書房等空間,提供多元化服務。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上午9:00~下午5:00)
由一樓藝文大廳下樓梯,可到達地下一樓圖書室,在圍繞自然採光的中庭四週,規劃主題展示區、期刊區、過刊區、多媒體視訊區、開架書庫等空間,以臺灣文學為主軸,蒐集文學類資料,使讀者在雅緻的書香氛圍中,領略在歷史特殊性孕育出來特有的臺灣文學能量。
館藏主題以文學類為主軸,蒐集近代散文、新詩、小說與劇本等﹔類型涵括鄉土文學、報導文學到母語文學、原住民文學等。輔以史料與傳記、文學評論與比較,使民眾能藉由時間與空間的流轉、作家生平的刻畫,瞭解臺灣文學的脈絡。
多媒體館藏內容涵括臺灣史地、傳統藝術、紀錄片、文學家傳記及其作品改編之電影、連續劇等。櫃檯備有紙本目錄提供瀏覽,民眾可憑閱覽證辦理提閱。
包括現刊區與過刊區,以文學類期刊、學報為蒐藏主題。目前已上架期刊約一百餘種,可供讀者自由取閱。
本區配合館內各項展示活動,精選與展示主題相關的圖書期刊或視聽資料以為主題書展陳列,讓參觀者可以在觀展之後,藉由閱讀主題書展所精選的書刊,將抽象模糊的意念轉化為深刻的知識。
特藏區數位化目錄下載:
|
待續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