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拿下第三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項。 |
|
族群簡介 地理分佈 文化特質 宗教信仰 祭典傳說 工藝 建築 影片介紹
分佈於中央山脈海拔一千至二千公尺的山區,分佈廣及高雄縣那瑪夏鄉、台東縣海端鄉,而以南投縣境為主。人口約有51,767人(99年03月數據)。社會組織以父系大家族為主,戶中的人口甚至亦包括非血緣之同居人,故傳統家屋規模均較大。年中的祭儀行事曆以小米播種、除草乃至於收割等生長過程為主要依據,其中以除草之後祭儀中所唱的「祈禱小米豐收歌」,以精緻搭配合宜之八部合唱聲勢最為壯闊。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打耳祭」為部落男子成長階段最重要的生命社儀。
是布農族唯一全部落性的祭典。於每年四月底、月缺的時候舉行,以射鹿耳一最大動物的耳朵來象徵來年狩獵的豐碩,目前也祈求農作的豐收及財運亨通。射耳祭只限於男子參加,女子禁止至祭祀場所。
洪水傳說
太古時代洪水驟然成災,淹沒了大地,形成了一片茫茫大海,僅剩玉山、巒大山、郡大山、shilubiya山的山頂露在水面上。
人們避難到玉山的山頂上,可是所有的粟穀盡失,無以為炊。還好山上有很多獸類,於是捕獵生食充飢。由於沒有火,生活很不方便,只好到處尋火,有一天終於發現卓社大山上有火光。於是立刻派一隻鳥去索火,可是在回程途中熄火了;再改派長尾鳥去,長尾鳥卻在飛行途中落水淹死。
最後,人們派出haipiji鳥去,這才如願以償,得火而歸。 後來,有一次螃蟹和大蛇爭鬥,螃蟹剪破了大蛇的肚子,大蛇痛得向西逃竄而去,其經過之處形成一道溪流,積水順溪而退,又露出原來的陸地來。人們大喜,紛紛下山求美地,而離散四方,各自組織部社,以至於今。
布農族拔牙
布農族人將拔牙當作成年必經的過程,稱為baindusan,在過去被視為是成年禮的儀式,大約在十三至十六歲時就要施行拔牙,拔去兩顆門牙,布農族人認為這是一種美的表現。
布農族的坐葬
傳統布農族人認為靈魂永久的脫離軀殼便是死亡,布農族人將死亡分為善死、惡死兩種。布農族人的埋葬方式是行坐葬,並將死者埋葬在自己家中,因此當家中有人死亡,便在屋內依死者身體大小挖掘一四方形且深約四台尺的墓穴。葬禮需在白天舉行,下葬時死者的頭部面向西邊(日落方向),死者生前所用之衣物器具,亦有隨之陪葬者,下葬後在墓穴上蓋上石板。一般家人會為死者服葬五天,喪祭中不食酒肉、不掃家屋、不洗身體,祭日後才解除禁忌。意外死亡的惡死者,則由最先發現者就地掩埋,不舉行任何儀式。
男子在祭典時穿白色短上衣,在背後織上美麗花紋,長及臀部的無袖外敞衣,再搭配胸衣。平日則是以藍、黑為底的長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裙。 女子藍、黑為主色的上衣、和裙、褲,在胸前斜織色彩鮮豔的圖案。 布農族 △
女子服裝(圖3319) | 男子服裝(圖3320) | 頭巾帽(圖3321 |
|
布農族建築材料包括板岩、木材、茅草及籐皮數種,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運用方式。例如北部的布農人以板岩為建屋的主要材料,以板石砌牆、蓋頂、鋪地,僅樑柱使用木材。中部及南部以板岩鋪地、以木板為牆、茅草蓋頂,房屋前半留為庭院,後半部用以蓋屋。穀倉置於室內或做為房屋建築的一部份。布農人喜聚族而居,故每家房屋內常分為若干床屋,每床屋住一對夫婦及子女。傳統住屋窗戶少,建築低矮封閉,一主要防敵人侵入二防毒蛇猛獸。住屋入口上方牆上或簷下懸掛獸骨裝飾。
住屋的形式包括石板屋、茅屋、木屋與竹屋等。
布農族主食是米、小米、稗、玉蜀黍、蕃薯、芋頭等。
副食品有獸肉、魚類、豆類、蔬菜、野菜。
鳥獸或魚肉只有在祭典或人有出外打到獵物時才得以享用。
布農族多採集野生植物或昆蟲、鳥卵,副食多仰賴此類食物。
另外像竹筍、木耳、野菜、山小米、山棗、野橘等也是重要採集物。
::: 台灣二千多萬的人口裡,四十幾萬的原住民佔了總人口 數的2%,而三萬多人的布農族只在所有的原住民中佔了7% ;族群人數雖少,卻在般據著台灣三分之二土地上的中央山 脈縱橫無阻。布農族是台灣原民族中,人口數排行第四位的 族群(僅次於阿美族、泰雅族與排灣族);分布的海拔高度 最高(約在海拔一千公尺到二千二百公尺,在東南亞族群中 是海拔最高的族群)居住面積最大,人口密度卻最小。 早期的布農族居住在林埔、林杞埔、斗六及南投等地,這可能就是現今的鹿港、竹山、斗 六與南投。然而由於經濟活動以狩獵游耕為主,為了更新獵場開闢耕地,加上平埔、漢族等外 族的入侵,布農族人約在十八世紀開始越過中央山脈往花蓮、台東等地遷移,爾後又轉向,再 度翻越中央山脈往南投、高雄一帶移動。(馬淵東一,1953)。 根據一九三五年,台北帝國大學土學人類學研究室出版的『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 布農族共分為六大群: 1.is bu-bukun(郡社群):分布在今天南投縣信義鄉、台東縣海端、延平兩鄉,以及高雄縣三民 鄉與桃源鄉。 2.tak banuaz(巒社群):分布在現今南投縣信義鄉與花蓮縣卓溪鄉一帶。 3.taki vatan (丹社群):分布在現今花蓮縣萬榮鄉、南投信義鄉、台東縣長濱鄉等村落。 4.taki bakha (卡社群):分布在現今南投縣信義鄉。 5.taki tudu(卓社群):分布在現今南投縣信義鄉及仁愛鄉等村落。 6.taki bualn(蘭社群):分布在現今南投縣與嘉義縣交界的山區,但由於人數很少加上與外族通婚 的結果,導致該社群近乎消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