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SC12483-端午節-划龍船-賽龍舟-台北縣-新店市-新店,碧潭風景特定區
三峽壩區徐家衝港灣,屈原故里的選手們準備試劃62米長的鋼制龍舟。(上圖)
佛山市第二屆龍舟競賽期間舉行遊龍表演。(下圖)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節日。古代「午」與「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稱端五、重午或重五。五月五日古人又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所以又叫「浴蘭節」。唐宋時稱端陽。明清時,北京人還稱其為「五月節」或「女兒節」。
端午節的來源 :
端午節起源於何處?長期以來說法不一而足。就目前來看,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一、流行久遠的傳統觀念,認為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
二、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吳 越民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
三、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
四、是說端午節源於夏至。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生活囿於一個狹窄的天地,風俗自會因時因地而異。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文化交流的頻繁;各地風俗在相互吸收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一些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節日風俗。故端午節風俗形成可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龍舟競渡源於南方,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風尚,附會以紀念屈原逝世而形成。
(1)出惡日之說:北方中原地區把五月五日當作「惡月」「惡日」進行驅邪避惡之日。(風俗通)記載:「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房,令人頭禿」。不但此月萬事不吉利。甚至連五月五日之子也視為不祥之兆。如戰國時以養士聞名遐邇的孟嘗君田文就是五月五日生,故當其呱呱墜地時,其父田嬰就欲置他於死地。
(2)紀念之說:傳說屈原是五月五日懷抱砂石投江而死,於是,當地人把樹幹製成舟楫拯救他,而形成兢渡風俗。(續齊諧記)中假托東漢光武帝時長沙人區回之口說:有一次歐回見一士人自云是屈原,對歐回說每年人們水中所祭之食品為蛟龍所食,今後若有惠祭,當以楝樹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因為楝樹葉、彩絲乃蛟龍所怕之物。
端午節的民俗活動 :
1. 龍舟兢渡: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分。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的風俗,而且在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的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遊戲。繪圖騰為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便是競渡習俗的由來。喜義縣每年都在東石漁港舉辦全縣的龍舟競賽。
2. 包粽子:又稱角黍,節前一日以菰葉包紮黏米;粟、棗,用灰汁煮熟。在本地是以竹葉作為包紮的材料。
3. 門上掛些避邪消毒的東西:有用朱索五色印的:也有縛艾草成人狀的;或用硃砂等寫字倒貼;或以紅綢包些消毒品;或畫天師及仙女像等,很像年節期間的門神,懸掛久的長達一月。
4. 贈送扇子:唐太宗以飛百扇賜給臣下,意思是鼓勵部下扇動清廉之風,以後相沿成習。
5. 每人身上掛些避邪除災的東西:大抵以五彩絲繫綁在手臂上;甚至互贈絲織品雜物,或作日、月、星晨、鳥、獸的東形狀,如「長命縷」、「續命縷」、「辟兵繒」、「五色絲」、「朱索」等。
6. 環境大掃除:主要集中在蚊蠅叢生處,因此有「蹋百草」,慢慢演變成「鬥百草」的一些遊戲。
端午節的來源 :(另)
(一)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二)曹娥尋父屍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蹟, 鄉人群而祭之。
(三)白蛇傳
傳說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淒美的愛情故事,傳說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四)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端午節又稱天中節,因為農曆五月以後,天氣漸漸炎熱,因此蚊虫蒼蠅孳生,傳染病很容易發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節時陽光最為熾熱,百毒齊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來去除各種毒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衛生節。
民國成立以後訂為「夏節」,另外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又稱「詩人節」。 端午節,因家家戶戶懸掛菖蒲避邪,故稱「蒲節」。
端午節的相關習俗有下列幾:
(一)吃粽子
是因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蝦。
(二)喝雄黃
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後,差點現出蛇形,所以民眾則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三)掛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伸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 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日雞未鳴 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于 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臺灣民間也有在端午時貼〞午時聯〞,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有些午時聯上有下列的句子「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榕枝在民間的意義可使身體矯健「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也有地方習 俗是掛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蟲毒;山丹方劑治顛狂,榴花懸門 避黃巢, 石榴花正是這個季節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為一常見的中藥。而石榴花和黃巢的關係,還有一段故事。黃巢之亂的時候,有一次黃巢經過逼個村落,正好看到一個婦女背上背著一個較大的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年紀較小的,黃巢非常好奇,就詢問原因。那位婦人不認識黃巢,所以就直接說因為黃巢來了,殺了叔叔全家,只剩下這個唯一的命脈,所以萬一無法兼顧的時候,只好犧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黃巢聽了大受感動,並且告訴婦人只要門上懸掛石榴花,就可以避黃巢之禍。
(四)懸鍾馗像
因為民間傳說為抓鬼大帝,所以鍾馗像有辟鬼的能力,據說唐明皇曾夢到一個大鬼和一個小鬼,小鬼在偷吃東西,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唐明皇問大鬼說:「你是什麼人?」大鬼說:「我叫鍾馗,是終南山的進士,因為面帽醜陋,應考時沒被錄取,我就自殺了。現在我誓為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後,就叫畫家吳道子照他夢中所見,繪出鍾馗像來除邪。原來鍾馗像是在歲末時才掛的,明朝畫家文徵明還畫過「寒林鍾馗」,端午掛鍾馗像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有的習俗,臺灣較少有此一習俗。
(五)划龍船競賽
古代因為屈原投江而民眾競相划船,為了救屈原。現代則為一種表現團隊精神的最佳活動,而且在全省各線市的主要河川,每年都舉辦划龍船比賽,國內的無線電視台都會轉播比賽盛況,近年來有逐漸發展成國際邀請賽的情形。龍船比賽會讓外國友人喜歡的原因:它是一種有別於國外盛行的獨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種需要更多默契的力與美的運動。各地的龍船賽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宜蘭縣二龍村的龍舟比賽,不因為他們的龍舟比其它地方長或漂亮而聞名,而是因為一項相傳有兩百年歷史,而且只有兩隊--上二龍村的淇武蘭和下二龍村的洲仔尾,他們各自擁有一條都繪有太極圖案的龍舟,只是淇武蘭以綠色為底,洲仔尾卻以紅色為底。比賽規則是兩村的居民都是選手,反覆在二龍溪比賽達數十次(從午後到黃昏),選手累了馬上換同村的人上場,最後以勝的次數多的隊伍為贏。
宜蘭縣礁溪鄉二龍競渡是平埔族噶瑪蘭人流傳下來的傳統活動
早期由來─
礁溪鄉二龍競渡民俗活動已經相傳二○九年,是本鄉文化上的寶貴資產。它的由來已沒有人可明確的說出,根據二龍村的耆老們憑著過去的回憶,在代代傳述中「二龍競渡」的由來是起源於「平埔族噶瑪蘭人」的一種活動。
相傳早期的噶瑪蘭平埔族在二龍河沿岸之「淇武蘭」定居後,(淇武蘭地名在噶瑪蘭語的意思是沙洲之地,而後嚮海桑田海岸向東退去數里,由於河沙堆積的結果,又在河的下游造就了一片新土地稱之為洲仔尾,後來漢人入之地以滿語稱之),該族每年就已經和上游居住「番割田」之族定時比賽划船了,最早期的比賽用船並不是什麼龍舟,而是當年在二龍河上來來往往木板舢,或是一種載運貨物的紅頭渡船,比賽的目的主要為運動與嘻戲。由於當時住在淇武蘭港漸淤淺,比賽的地點因而逐漸下移,原先的「番割田」與「淇武蘭」平埔族之間的划船競賽,也就演變成「淇武蘭」和「洲仔尾」同村之間的比賽了。
代代相傳─
俗稱「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在二龍河的淇武蘭港裡(古時把河流稱為港),在過去的二百多年來,曾賜給居民生機的也一再的奪走他們的生命,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淇武蘭的居民已經與二龍河發生密不可分的關係,從生活飲水開始到洗衣、捕魚、交通、灌溉等都和二龍河無法分開。
曾經時常有小孩、村婦遭到溺水事件發生,這樣也就引起居民的不安,村民都認為中有「歹物」作祟,在靠進河邊時大話都不敢說一聲,怕驚擾到河中魎魎,並給他們取了一個名字叫「老大公」。
因此,該村民造了龍船來超渡他們,所用的船隻,長約十公尺,寬二.七公尺,並在船隻的船首、船尾、船槳等地方都畫上太極圖案,船首並畫上一對麒麟,以達到鎮壓、避邪、和求平安之目的。每年到了四月由村長出面邀請上下庄年長耆老、仕紳等共同商議有關船賽事宜,平安旗製作、河道疏濬等工作,到了端午節當天由輪到主事的鄰長敲著大銅鑼,召聚村裡壯丁,上庄淇武蘭、下庄洲阿尾,兩庄頭會擇良辰吉日,燒香、燃炮由庄裡少年仔將龍舟從龍舟厝中請出來,並將龍舟抬在晒穀場上,然後用藤條將一根圓木龍骨從頭至尾綑牢在船身中心,以免船隻在用力划動時失去平衡,完成縛龍骨、繫繩、塗油粉飾、架舵、插旗等工作後,於祭典會場(大稻埕)中獻紙錢鳴炮,並齊力抬龍舟下水,經過這一番程序後,村人才會認為「龍神爺」才真正的附了船。此刻,家家戶戶以長條椅虔備牲禮,在河邊祭拜河神。
這個習俗已經相傳二百多年,是台灣最具有鄉土文化之民俗活動。
文化轉變─
礁溪鄉「二龍競渡」活動早期由十二天到了日據時代,日本人不喜歡看到這種全村團結同樂的景況,於是壓制活動舉辦,就由十二天改為六天、四天而兩天。到光復後仍是兩天,而且還是不定期在農忙後舉行。
直到民國五十四年後才由林趖當了村長後,將活動改為一天,而且選在端午節舉行,他的理由有三點:
第一:在端午節要拜拜,競渡活動也要拜拜,若將兩者合併,可以省下不少錢。
第二:端午節仍在農忙時期,但熱鬧也只有一天,不會耽誤農事。
第三:同時可以紀念屈原。
淇武蘭龍舟祭儀大典、遊河、獻紙頭,皆統一穿著活動T恤。
啟航典禮
二龍龍舟競渡首航典禮的主要活動為祭河及選水道。由主隊禮讓客隊先選水道。客隊擇定水道後,將龍舟划行至所選水道的起點,開始敲鑼點燃禮炮(龍舟厝祭典禮炮必留一串,啟航典禮時燃放),一路划向搶旗點,搶旗手密集敲鑼,並向空中獻灑紙頭(龍舟厝祭典紙頭),祈求全體工作人員選手平安。此時,在另一水道的主隊,也同樣進行敲鑼、燃炮、祭河、獻紙頭的儀式。
相片四 攝影作者 陳兩祥先生 宜蘭縣攝影協會理事長
分類:礁溪二龍競渡民俗活動
2001年,二龍競渡淇武蘭龍舟至台北交通部觀光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