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奇珍~蓬萊竹在台灣


文/許彩梁 審校 / 楊國禎


前言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蓬萊竹是栽種來當作圍籬或是防風林的竹類,長期以來,多被認為是早期先人從外引進的植物之一。筆者在黃竹國小執教多年,對當地的特產-殺頭筍(蓬萊筍)產生了興趣,曾查閱許多網路資料和書籍,也都顯示出牠是外來植物的說法。但筆者透過早期的書冊記載以及在黃竹地區的現場觀察和許多耆老的口訪資料,越來越認為蓬萊竹應是道地台灣本土的原生植物,而且它的生長地與發達的頭嵙山層有相當程度的關係。


 


蓬萊竹的型態


  在認識蓬萊竹之前,首先得對牠的型態作一初步的了解,接下來再來認識牠的歷史與生態特性。


  蓬萊竹( 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el ): 桿 1-5 公尺高,徑 1-3 公分,有時可高達 10 米,徑亦可達 4.5 公分,稈幼時灰白,節凸起長許多分枝,節間約 12-30 公分長,節下方密生棕色伏毛;桿壁厚 0.4-0.7 公分。


  竹籜外面光滑無毛,亦無緣毛;籜耳小,有時不顯眼,籜舌扁;籜葉呈長三角形,先端尖。葉長橢圓形, 6-20 公分長, 1-2 公分寬,尖形,基部圓,一邊密生緣毛,另一邊則疏生帶白色的緣毛,下方有軟毛,葉脈 5-7 條,小脈 5-8 條,平行;葉柄短 0.2-0.4 公分長;葉耳顯著,卵形,被叢生褐毛;葉舌圓形或截形,具芒。葉鞘 2-4 公分長,外面具稀軟毛。果實橢圓形, 0.9-0.95 公分長,徑寬 0.25-0.28 公分,凹槽離軸,被有粗糙毛,尾端呈鳥嘴狀。


  蓬萊竹屬於引進植物,主要用作防風,並廣泛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地區。 (註一)


( 以上摘錄自《 Flora of Taiwan 》 Vol. 5 )












 蓬萊竹的葉為長橢圓形。






蓬萊竹比大拇指稍粗一些,莖桿有粉白狀




蓬萊竹 竹籜光滑無毛, 籜葉呈長三角形,先端尖。



 


蓬萊竹的歷史


  台灣在早期便有蓬萊竹的相關文獻記載,只是當時是以「黃竹」稱呼。在 《台灣通史》 中曾經提到:


    黃竹:高不及丈,幹黃,產於臺邑之黃竹坑、北溝坑一帶,味?佳! ( 註二 )


  這是早期歷史對黃竹,也就是蓬萊竹的型態與分佈區域的描述,其中也誇讚牠出產的竹筍相當的美味可口。在《福建通志臺灣府》中也對牠在黃竹坑(現今的太平市黃竹里)的廣闊分布情形做了以下的描述:


    黃竹坑山在縣東三十里,其山數十崙皆竹,望之蔚然。 (註三)


  其中的竹,就是本地野生的蓬萊竹。從這裡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黃竹坑地名的由來,就是因這種枝幹呈黃色的竹類-蓬萊竹而得名。也就是說,現今的黃竹里在清朝時期就被稱為黃竹坑,當時以出產野生的 「斷頭筍」 出名。但是為什麼一個被描述為「味極佳」的蓬萊筍,會有如此恐怖的名稱呢?原來這和早期漢原族群的衝突有關係!


  在早期的文獻中提到黃竹坑,多少都會描寫到原漢族群間衝突對立的場景。民國十三年的《台灣詩薈第二號.詩鈔》 中莊太岳的〈黃竹坑〉一詩中就寫到:


    新鬼含冤故鬼愁,筠籃結隊入山陬;至今黃竹坑中筍,猶聽村翁說斷頭! (註四)


  這裡面提到的筍,就是斷頭筍(一般居民稱為殺頭筍、皇帝筍、冇含筍、朝代筍)。從詩中我們不難體會出,清朝時期漢人和原住民(以前稱為番)交手的激烈過程。


  在現年將近八十歲的老村長謝敦長先生的口訪中,曾提到:「我曾聽祖父講起,以前的蕃人常派斥侯躲在望山(現今黃竹國小旁靠北面的那座山)的山稜處,觀察有無漢人背竹簍沿著溪底入山採筍,假如發現採筍人的行蹤,就立即通知內山的族人,族人得到消息後,會埋伏在草湖溪旁的草叢中,等待時機成熟一舉衝出,砍殺漢人。那個時代很多漢人的頭顱散佈在河床邊,而且沒有親人敢入山收屍,那種場景相當恐怖。」由此可見早期人們為了採美味的筍,必須要擔負被砍頭的風險呢!另外,《雅堂文集》中針對斷頭筍也有相當的描述 :


   臺中黃竹坑之筍,味極甘美。坑固番地,黃竹叢生。前時割筍者多遭番害,被其馘首,故謂之斷頭筍。今則墾地日闢,番已遠徙,而筍亦漸少矣。 (註五)


  「番已遠離,而筍亦漸少矣」墾地也跟著開闢出來,這說明了漢族人強大的開墾能力。當初墾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辛苦過程,開闢了許多的農地,幾乎終結了許多人為之斷頭的蓬萊竹。還好,因為整個蓬萊竹的生長區域,都集中在頭嵙山層的礫石層中,該種地質極易崩塌,開發不易,因此能在近百年來強力農業的開發過程中,保留下許多的原始生育地,以致於至今還能維持一定的族群量!





















 


頭嵙山層的礫石山壁是蓬萊竹主要的生育地



美味的蓬萊筍


  蓬萊竹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為牠生產的筍而出名。根據《太平市誌》的記載,這種野生的竹筍,只在草湖溪兩側及花蓮地區才有比較大的生產量(註六),不過根據筆者在太平地區的觀察及與楊國禎老師的勘查之行,發現這附近區域除了草湖溪上游兩側是蓬萊竹的主要生育地之外,太平市東汴里清水坑溪上游、霧峰桐林村的北坑溪上游等地,都有蓬萊竹的分布,而且牠的分佈區域以頭嵙山礫石層的地質為主,其它的地質亦偶有分布,這和牠偏好崩塌地的生育特性應有關係。


  每年國曆六月底到九月初是蓬萊筍的主要採收期,尤其七、八月份的產量最多,根據了解,採筍人的入山途徑雖有從清水坑溪,也有從北坑溪,但絕大多數人主要還是從黃竹里沿著草湖溪進入。


  根據當地人的口訪得知,今年 (2004 年 ) 八月份平均每日約有十名左右的人從黃竹里草湖溪入山採筍,另從清水坑溪入山採筍的約有五人左右;採筍人每天約可採收十幾斤的筍,比較清楚所謂「筍路」的識途老馬,則可採收到二十幾斤;要購買的話可得先行預約才有,當地賣價每斤約 120-130 元,採收人主要來自大里塗城、瑞城、竹子坑等地區,黃竹本地的居民,這時期因為農忙(龍眼採收期),入山採筍的人反而少。今年在七二水災過後,可能因為土質鬆動比較危險,大家不敢貿然入山;也可能因為蓬萊竹根部淘空,「出筍」不易的關係,採摘的人數比往年少。要不然根據當地老一輩人的說法,以前蓬萊竹分布比較廣,當地人靠採筍補貼家計的不在少數,每天三十餘人清早摸黑入山採筍,盛況可謂空前。


  假如各位身歷其境,你將會發現採筍人必須冒著相當大的風險,攀爬在陡峭的岩壁上,所以大家為求心安,都會在草湖溪的溪畔燃燒紙錢,祭拜山神及好兄弟,祈求平安,然後才從旁邊的礫石山壁往上爬;幾年前的夏天就發生過一位採筍人墜崖的事件,當時雖然立即出動直昇機前往救援,卻仍挽回不了那條寶貴的性命。


  「看到峭壁上有幾根筍從竹叢中冒出來,不摘實在可惜,硬是攀爬上去採下來。沒辦法,沒這樣子摘,哪有得吃?」八十八歲的張老太太回想年輕時候採筍的情景。好不容易採下一根根約和拇指同大小的蓬萊筍後,採筍人多就在溪旁做初步的剝殼處理。蓬萊筍的特別之處,就是牠除了筍尖外, 只有各節間上緣 2 - 3 公分左右的部分 ,才比較纖嫩可食,因此處理起來格外費功夫。處理後背袋輕了許多,卻還得趕在下午後雷陣雨前下山,以免遇到山洪爆發呢!











採筍人在溪畔剝殼取筍的情形




採筍人得在雨水侵蝕的峽谷中攀爬上山




蓬萊竹開花


  大量竹子的開花,代表著這個族群生命的結束,但同時也表示著新生命的開始。蓬萊竹開花有一個特性,就是會不約而同地整片一起開花。在與耆老們的多次訪談中,他們皆表示:民國 34 年和民國 64 年,山裡面的蓬萊竹都曾經「瘋過」(意即開花),而且因為時機實在恰巧(民國 34 年是台灣光復,民國 64 年蔣中正去世),所以斷頭筍在當地又被稱為「朝代筍」,取其改朝換代之意。


  有一位陳老先生談到,他小時候聽他母親說:山裡頭的斷頭筍,曾於大正五年(民國五年)左右開花過一次。根據這三次開花的時間推論,此地的蓬萊竹,約每三十年開花一次,若蓬萊竹開花的週期固定的話,則預期近年應還會有一次全面開花的景象。


  耆老溫先生回憶起民國 34 年蓬萊竹開花時的景象,他說:「那時後我大約是國中的年紀,聽人家說山裡面的竹子瘋了,大家一窩蜂的拿著容器進去山裡面撿拾竹米,那竹米比稻米大顆一些,雖然硬一點但是蒸煮過卻很好吃。掉落地上的竹米相當得多,大伙一簍一簍的搬回家,當時因為二戰的關係大家的配級米根本吃不飽,當時這竹米填飽了不少人的肚子呢!」還有些耆老提到有些人專門撿拾竹米回去餵雞餵鴨!


  光復後,山區被漢人大量開墾,許多稍微平坦一點的蓬萊竹原生地,也被開發成經濟效益高的樹薯園。也正因此,蓬萊竹的生長範圍逐漸縮小到比較陡峭的山壁上,民國 64 年這次的開花,自然也不若前次那樣的壯觀,加上採摘嫩筍的壓力不小,蓬萊竹的成株更是越來越小了。謝先生提到:「以前的筍整片比較好採,現在只有在稜線和峭壁上才有,少了很多,我小時候每天三點進去山裡面,中午十二點出來,每天都可以摘三、四十斤筍,很拼的。」今年 72 歲的黃老先生更是提到:「以前的筍比較多,大家採不完,比較大支的就留下來當 筍母 ,現在範圍比較小,大家看到就採,大小通吃,不留筍母待來年生長,竹子當然越來越少了。」



結語


  蓬萊竹這種特別的竹類,長在礫石山壁上,長期以來因為開墾、人們採筍的壓力,也因為地震、水災等大自然的影響,使牠的族群量逐年減少,有耆老擔心:假如這幾年竹子再次開花,等蓬萊竹乾死後,會不會再有這麼大面積的新生蓬萊竹都還是一個問題呢!或許蓬萊竹會逐漸從黃竹坑中消失,也或許以後的人再也嚐不到美味的蓬萊筍,但是我相信先民-留筍母以利來年生長出更多的竹筍-的永續生態智慧,絕對值得我們省思人類與大自然間的共存關係。


作者/靜宜大學生態所研究生


誌謝:


  本文之完成首先要感謝靜宜大學生態系楊國禎老師的指導。在今年四月二十五日與楊老師探勘蓬萊竹的分佈區域之後,他認為這是植物學上台灣分布的新紀錄,並鼓勵我將蓬萊竹的相關資料作一整理記載,作為下一步研究之基礎。同時也要感謝接受訪問的地方耆老們,他們的人生經驗提供讓我們了解蓬萊竹過去的風華歷史。謝謝您們!謝謝!



附註:


一、 Gramineae(Poaceae) 等, Flora of Taiwan , vol. 5, ed. 2, p. 606, 2000.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Flora of Taiwan , Department of Botan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二、連橫,台灣通史(第四冊),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市,民國五十一年,頁 698 。


三、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台灣府(上),台灣省文獻會出版,南投市,民國八十二年,頁 74 。


四、台灣詩薈(上冊),成文出版社,台北市,民國六十六年,頁 76 。


五、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第一輯 -- 雅堂文集卷三,眾文圖書出版,民國六十八年,頁 182 。


六、白棟樑,鳥榕頭與它的根 — 太平市誌,太平市公所,民國八十六年,頁 279 。








 



                處理後的蓬萊筍~筍尖和節間附近的部位




*********************************************************



「皇帝筍」,在端午節後成熟上市,這種岩壁上生長,短小的嫩筍,味道鮮美可口,一直受到市場歡迎。


太平黃竹山區岩壁山生長的蓬萊竹,每年端午到中秋節間出產竹筍,早年傳說嘉慶君遊台灣,途經此地品嘗後大為讚賞,因而有「皇帝筍」的美稱,此外漢人前往採摘時,經常遭到原住民的殺害,因此又叫「殺頭筍」。


傳說早期前往山區採摘殺頭筍的漢人,都會在山口處的土地公廟前祭拜,如果土地公安然於座,則表示前途沒有危險,如果土地公滾出於外,表示有危機,千萬不可入山,所以黃竹的土地公祠成為台灣開發史上最奇特的信仰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