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 : 聞聲救苦,即時解難 !
花蓮靜思堂 : 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左)2008.11.06前往北投慈濟關渡園區拜會證嚴法師(右),當面邀請證嚴能夠走訪中國大陸。證嚴法師則拿出由回收物再製成的衣物給陳雲林看,宣揚愛地球的大愛理念。記者胡聖堤/攝影
慈濟精舍: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21號
1966年證嚴上人於台灣花蓮,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初期由六位同修弟子,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裡,開始慈善濟貧的工作。
四十幾年來,慈濟的志業,由慈善而醫療、教育、人文;從偏遠的花蓮一隅開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四十七個國家設有分支會或聯絡處,迄今援助過七十一個國家地區,慈濟人以感恩心,付出無所求,為每一位受難者真誠關懷與膚慰。
慈濟人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人文情懷,超越種族、國家、語言、膚色、宗教信仰的界限,以出世的精神從事入世的志業,不僅使「大愛」成為一種普世價值,更將中華文化底蘊中的人文精神發揮到極致。
目前的志業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項,統稱為「四大志業」;另投入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環境保護,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法印」。
******************
認識證嚴上人
- 見證人 李滿妹 女士
在花蓮鳳林鎮行醫40多年,開設「莊內外科」診所,曾於1990年獲頒「中華民國第一屆偏遠地區優良醫師奉獻獎」,是當時鳳林鎮唯一的莊姓醫生。
因「一攤血」的事件,遭到刑事與民事告訴,刑事告訴部分經高院宣判無罪確定,不過民事部分花蓮地方法院和議庭認定證嚴法師有過失侵權的行為,因此判決必須賠101萬,慈濟於2003年8月22日發表公開聲明,仍認定一灘血是事實,而證嚴也將會上訴。但2003年9月17日,證嚴法師卻公開聲明:決定不上訴。全案暫告終結。
******************
一針一線縫出慈濟的雛型

1967年,功德會成立的第二周年,
上人於普明寺前合照。
慈濟的慈善濟貧工作,由六位同修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開始。上人又利用屋後的竹子,鋸成三十個存錢筒,發給在家信徒一人一個,要她們每天存進五毛錢。
信徒們覺得奇怪:為什麼不乾脆每個月繳十五元呢?上人說:「希望你們每天提起菜籃即投入五毛錢,臨出門前就有一顆救人的心,節省五毛錢,即是培養節儉的心與愛人、救人的心。」
於是這三十個人,每天提起菜籃到菜市場,逢人便歡喜地宣揚,「我們每天要存五毛錢!我們有一個救濟會,我們要救人!」「五毛錢也可以救人」的消息不脛而走,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千手千眼救助苦難的功能很快就發揮了;功德會成立的第二個月,即幫助一位大陸來台、孤苦無依的老太太,每天有人送飯給她,為她清理環境,直到她往生後安葬為止。一樁艱辛、偉大的濟世工程就此開展。
此時,有許多信眾要求皈依,上人為了讓功德會招募更多有心的會員,提出兩項基本條件:一、要皈依的人必須做「慈濟功德會」的會員;二、皈依的會員,要實際負起「慈濟功德會」的社會救濟工作。慈濟功德會創辦初期,上人與弟子們侷促在 二十坪 不到的普明寺裡,一方面從事加工品製造以維持生計,另一方面還要處理功德會會務,場地實在不敷使用。後來在上人俗家母親協助下,於1969年遷入靜思精舍現址,依舊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清淨莊嚴、樸實無華的「靜思精舍」,是慈濟永遠的後循,也是全球慈濟人心靈的故鄉。
一眼觀時千眼觀 一手動時千手動
慈濟的理想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慈濟的精神是「誠、正、信、實」,並希望以事理圓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萬蕊心蓮,同造愛的社會。
「我相信佛陀說的人性本善。眾生都一樣,佛有多大的愛心、慈悲心,眾生就有多大的愛心與慈悲心;佛有多大的智慧功能,眾生就有多大的智慧功能,只要予以啟發,就是一種最善良的心境,最真實的快樂。一般人總以為有錢就是幸福,因為窮人難免貧病孤苦。殊不知富有的人更需要讓他了解布施比接受更有福。身病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病,人身如一棵芭蕉樹,一層一層的剝,到頭來都是空的,只有真實恆持的慈悲喜捨,才能獲致世間最美的境界。」上人又說:「佛教是理,慈濟是事,藉事顯理,以事啟發,回歸於理。」
因此,慈濟的志業由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志業,擴及到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環保,成為「一步八腳印」。慈濟人以智慧相結合,以愛心相扶持,聞聲救苦,即時解難,發揮「一眼觀時千眼觀,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功能,使慈濟所及,家家得安康,處處有溫暖。
******************
************************
照片來源:【花蓮‧遊】慈濟精舍
靜思精舍大門口
走道兩側擺放救災行善事蹟
會呼吸的組合屋,以紙做成的組合屋,約十分鐘可以組成一個。
蠟燭製作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無私付出的奉獻精神
靜思精舍介紹立牌。
師父的菜園
寫書法的小沙彌。
母子情深。
樹洞。
*************************************
照片來源:【花蓮山海戀3日遊DAY1---慈濟文化園區 - 素食有夠讚 - Yahoo!奇摩部落格
慈濟文化園區,位於中央路的慈濟文化園區,
包含了慈濟醫學中心、靜思堂、靜思竹軒、慈濟大學園區。
靜思堂.....從外觀看來就覺得很壯觀,且建築也很特別,我滿喜歡它的屋簷一層又一層,感覺代表步步高昇
那就是進去時要先在外面將鞋子拖下,然後將鞋子裝進去鞋袋裡,最後把鞋子直接提在手上,就可以進去了,進去參觀時記得保持安靜。我覺得如果想對慈濟有所了解的話,裡面倒是可以進去參觀看看
靜思竹軒........很厲害全部都是用竹子做成的,連裡面也是,難怪叫:竹軒
猜猜看這一間是什麼我一開始還真的猜不到........原來這一間是:廁所啦~很難想像吧
*************************************
【慈濟山】與花蓮慈濟別混淆了 !
三義有一處世外桃源的好地方,就是在
「木雕博物館」正後方的【慈濟山】!
,旁邊就是很莊嚴的玉倫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