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渭水在一次演講出來後,被當權者唆使流氓丟泥巴,但他仍笑傲自如。
(記者洪瑞琴翻攝自特展照片)
蔣渭水(1890年8月6日-1931年8月5日[2]),字雪谷,宜蘭
者,被視為最重要的左派非暴力抗日運動領導領袖之一。
生平
蔣渭水父親蔣鴻章在宜蘭城隍廟相命為業,所以自幼熟習台
灣宗教民俗活動,其上有一位哥哥蔣來福,下有一位弟弟蔣
渭川。他後來受業於宿儒張茂才,接受私塾漢文教育,17歲
醫學院學生的翁俊明、杜聰明密謀至北京暗殺袁世凱,但未
能成功;1914年(大正3年)時曾鼓吹醫學院學生加入「台
灣同化會」,1915年(大正4年)以該屆第二名的成績畢業
後,曾分發宜蘭醫院實習一年,而後1916年(大正5年)即
意樓,經常邀集醫師、學生與社會人士討論有關台灣社會弊
病與興革方法。1920年起蔣渭水開始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運動,並時常從日本進口《台灣青年》雜誌提供給青年學
子,以啟蒙其自主意識;1921年(大正10年)結識林獻堂,
並與其他同志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作為提倡民權之啟蒙運動
的組織,並發表文章《臨床講義》,從醫師的角度針貶台灣
的各種「疾病」。1923年(大正12年)因治警事件被判刑4
個月,1925年又因反抗總督政令被囚禁4個月,兩次入獄被
監禁一百四十四天。蔣渭水一生受日本方面拘捕、囚禁達十
餘次之多。
1926年(昭和元年)蔣渭水在大安醫院旁開設文化書局,販
售當代先進思潮的書籍1927年(昭和2年)台灣文化協會卻
因為左右派的路線之爭而告分裂,之後蔣渭水成立台灣民眾
黨,出任中央常務委員兼掌財政部長。台灣民眾黨主張爭取
地方自治、提倡言論自由,是台灣第一個有現代化性質的政
盟」,並擔任顧問,且與「台灣農民協會」聯合進行階級鬥
爭,但是蔣渭水的行為受到黨內右派所批判,1930年林獻
盟」。台灣民眾黨不只一次向國際聯盟控訴日本在台灣販賣
灣的情況得到國際的注意。
之下卻逐漸往農工運動邁進,所以在1931年(昭和6年)被
台灣總督府勒令解散。
辭世
1931年8月5日蔣渭水因腸傷寒病逝於台北醫院,時年41歲。
逝世時的境況,他的革命戰友張晴川形容是「傷心身外一無
餘,剩得蕭條數卷書,兒女遺孤猶在讀,親朋同志痛何
如」,留下弱妻與稚子,租來的房舍被追討,連家中唯一值
錢的電話也被抵債,遺眷靠同志捐贈的奠儀生活,不安定的
生活,使許多第一手的資料散失,難以找尋。臨終前立下遺
囑如下:
「台灣革命社會運動,已進入第三期,無產階級的勝利迫在
眉睫。 凡我青年同志須極力奮鬥,而舊同志要加倍團結,
積極的援助青年同志,期望為同胞解放而努力,實所至
望。」
大眾葬
八月二十三日上年八時卅分舉行「故 蔣渭水先生之台灣大
眾葬儀」,在台北迪化街之「永樂座」,場內中央有蔣渭水
先生之遺像,二旁有「精神不死」、「遺訓猶在」、「大眾
干城」、「解放鬥將」及以大眾為詞首的輓聯:
「大義受大名 生據大安作營陣 死埋大直 大夢誰先覺
眾民歸眾望 功憑眾志以成城 力排眾難 眾醉君獨醒」
五千餘人聞訊趕來參加大眾葬送別,並有從東京、南京、廣
州、上海、廈門各地來的弔慰電文二百餘件,十時卅分移
靈,以「故 蔣渭水先生之台灣大眾葬儀」之大靈旂引導。
移靈時天突降大雨,送葬群眾無人退避,靈旂之後有音樂
隊、弔軸、輓聯、花環、靈車。有八十名工友團青年在護衛
靈車,又有八十名青年整理隊伍。儀委員護靈四人一排而
行,工友聯盟數百名手持白旂、民眾黨同志、工總、商總及
一般會眾隨後,計有五千人。
紀念
「革命家最大的必備條件,就是始終不渝的反抗精神,……
渭水先生在這一點,可以說是夠水準的領袖。」
錦西公園改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台北市及宜蘭市亦各有一
條渭水路,宜蘭市渭水路現已改編為中山路二段。
為紀念台灣民主與文化運動先驅蔣渭水先生,中央銀行,自
2010年8月5日起,發行5000萬枚面額10元的「蔣渭水先生
紀念流通幣」。
蔣渭水與台灣認同
蔣渭水是台灣日治時代非武裝抗日的代表之一。馬英九競選
2008年總統,中國國民黨以蔣渭水做為台灣人的代表,以在
國民黨黨部大樓上設立多層樓高的巨型肖像看板等方式,以
尊崇蔣渭水的方式作連結,用以對抗民進黨的「本土牌」,
因為蔣渭水主張台灣要回到中國,蔣渭水希望當中國人。民
進黨則以蔣渭水的親共親人的下場「嘲笑」國民黨的「蔣渭
水牌」:「台灣日治時代的親中抗日人士,在國民政府接收
台灣後,只有主張共產的受到調查,要是親國民黨的蔣渭水
能活到當時,他應該會與吳伯雄,高玉樹等相同,屬於台籍
菁英,成為政治領袖。另外在二二八事件後,共產黨元氣大
傷,台灣反日知識人士除極少數留在台灣與國民黨合作(蔡
培火、楊肇嘉等)外,很多共產份子投奔中國共產黨或滯留
日本(如林獻堂),更多的就從此不問政治,隱藏共產黨的
身份,如李登輝。」
貢獻
蔣渭水1921年成立文化協會,多次參加議會請願運動,成立
台灣文化協會,治警事件入獄,在一九二七年成立台灣有史
以來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組織台灣工友會總聯盟等
多項為台灣人無條件的獻出。在入獄後由熱心的民主運動者
變成了一位革命鬥士。以「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口
號來解除內部的紛爭。
蔣渭水的台灣本土運動
從一九二一年蔣渭水響應議會請願運動後,漸漸成為一個本
土運動者。總督府當局視蔣渭水為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的「第
一指導者」、「煽動民族反感」的強烈民族運動者。平日派
有二名特務坐鎮文化書局監視;到民眾黨被禁止後增派四名
特務;到蔣渭水的大眾葬時更派出八十名警吏。
不過,根據資料來看,民國元年(1912),蔣渭水與蘇樵
相繼加入中國同盟會臺灣分會,以及之後曾經拍電報至國際
聯盟控訴日本妨礙中華民國之統一(資料來源:台灣百人
傳)。
參考
蔣渭水紀念流通幣 2010-08-05 發行
【中央社】
台灣民主先驅蔣渭水逝世79週年,總統馬英九今天接見蔣渭水後代家屬時表示,他是蔣渭水的「大粉絲」,感謝央行印鑄面額新台幣10元的「蔣渭水先生紀念流通幣」。
中央銀行今天發行面額新台幣10元的「蔣渭水先生紀念流通幣」,初期5000萬枚,與現行10元硬幣同時流通。這也是央行首次選擇以非政治人物肖像作為10元流通幣。
馬總統上午在央行總裁彭淮南的陪同下,於總統府接見蔣渭水後代家屬一行。總統指出,今天是蔣渭水逝世79週年,雖然蔣渭水只有短短41年的生命,但在台灣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他所散發的光芒,一直照耀到現在」。
馬總統特別感謝央行發行紀念流通幣,可以讓民眾多了解蔣渭水的歷史。
總統提到央行印鑄蔣渭水紀念幣始末表示,當時中央銀行來商量要如何發行就職紀念幣,他就建議央行,「可不可以放蔣渭水先生?」中央銀行研究很久後表示,沒有這個慣例,但可發行通貨來印。
總統指出,有人稱蔣渭水為「民族英雄」、「民主先鋒」、「社會導師」。讀蔣渭水的專記,讀的越多,就越容易著迷,「以現在的話來說,我可以算是渭水先生的大粉絲」。
中央銀行表示,面額10元的「蔣渭水先生紀念流通幣」為銅鎳合金,正面為蔣渭水肖像,上緣鐫「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下緣鐫「蔣渭水先生(1891-1931)」。
紀念幣背面上緣以如意邊框圍「國泰民安」及「風調雨順」兩組隱藏文字;面額10圓的「0」字內有「台灣」及「梅花」兩組隱藏圖案;下緣鐫盲人觸摸點。幣面向左、右輕轉,隱藏文字及圖案即可漸次顯現。990805
新10元幣肖像蔣渭水 首位非政治人物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