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風情小站
垃圾變黃金 星媒讚台灣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7/18 12:27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新加坡18日專電)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台灣讓世足賽球員穿上從寶特瓶研發的機能性球衣,且工業廢棄物回收再生產值5年增長95%,證明台灣能把垃圾變黃金。
聯合早報今天以近乎全版「台灣強制垃圾分類,垃圾變黃金」專題作前述報導。
報導指出,2008年時,台灣雖然不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會員國,卻以「front runner(領先者)」身分,受邀出席該項組織的永續物資管理會議,分享廢棄物回收成果。
星媒還表示,剛落幕的世界盃足球賽,台灣「占領」足球強權國家隊的肌膚,讓球員穿上由台灣技術製造的寶特瓶(PET)再生機能性球衣,量輕與快速排汗的雙重優點,獲得荷蘭、巴西、葡萄牙、美國、韓國、澳洲、紐西蘭隊青睞。
在回收再生產值方面,據行政院環保署資料,從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實施至今,平均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從0.982公斤降至0.5公斤,減少49%,資源回收量也從85公噸提高至273公噸,2009年全國資源回收率達35. 34%,領先美英等先進國家。
據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數據顯示,工業廢棄物回收再生產值,從2002年的新台幣249億元,2009年提高至487億元,5年產值增長95%。
新加坡目前沒有垃圾分類,住在組屋或私人公寓的民眾只要打開垃圾專用孔,垃圾就會掉落至集中區,因此台灣的丟垃圾方式引起新加坡人好奇,星媒甚至用「盛大儀式」來形容。
聯合早報表示,在台灣,垃圾強制分類是居民必修的生活課,也是每天演練的大工程,因政府規定垃圾不可隨地擺放,每晚當街頭傳來「少女的祈禱」音樂時,就表示垃圾車到了,居民有義務把垃圾「護送」上垃圾車;且在台北市,垃圾還得穿上正版的外衣(垃圾專用袋)才能合法丟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