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蘇州市


市花  桂花       市樹  香樟


蘇州市(簡體中文普通話:Sū Zhōu,吳語上海話:/su ʦɤ/,吳語蘇州話:/səʊ ʦʏ/)古稱,擁有姑蘇吳都吳中東吳吳門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隋文帝開皇九年(西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後歷代雖多次改名,但蘇州之名沿稱至今。2009年,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40.20億元,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達到了11.72萬元,按年末匯率折算則超過了1.7萬美元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園囿。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蘇州因此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宋人進而美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全市面積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50平方公里。2006年年末,全市總人口6,160,814人,蘇州市下轄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崑山市、吳江市、吳中區相城區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虎丘區蘇州工業園區


地理


蘇州處太湖平原,沿江為高沙平原,河湖密布,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氣候


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溫15.5℃,1月均溫2.5℃。7月均溫28℃。


全市轄6市轄區、5縣級市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蘇州市



8,487.83



8,821,200



6,244,311



 


蘇州在春秋時期是吳國的經濟中心,秦漢六朝時有「江東一都會」的稱譽,唐代時是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宋代時開始流傳「上有天堂、下在蘇杭」的俗語,元代時「蘇州城漂亮得驚人」,明代時是江南一大都會,清代時又是「紅塵中一二等風流富貴之地」。


蘇州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魚躍,農副物產十分豐富,人們傳誦的「近炊香稻識紅蓮」、「桃花流水鱖魚肥」、「夜市買菱藉,春船載綺羅」的詩句,就是歷代詩人對蘇州物產富足的讚美和謳歌。在世人的心目中,蘇州就是「魚米之鄉」的代名詞。


蘇州養蠶繅絲源遠流長,一向是中國絲綢生產的重要基地。宋元以來為全國織染中心之一,明代的蘇、松、湖一帶出現了「衣被天下」的局面,清代絲織作坊大多集中在蘇州東北城區,故有「東北半城,萬戶機聲」的說法。這些絲綢產品織工清細,色澤艷麗,不僅風靡全國,而且遠銷海外,又為蘇州贏得了「絲綢之府」的美稱。


蘇州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太湖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現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60餘處,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等9個古典園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蘇州人文薈萃,賢能輩出。名人有孫武趙飛燕陸遜范仲淹沈括姚廣孝唐寅顧炎武蒯祥等。歷史上曾出過51名狀元,尤其是清代出了26名,佔到全國近四分之一。蘇州遂又有「狀元之鄉」的美名。


諺語


旅遊方面:「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生活方面:「生在蘇州,住在杭州,吃在揚州,死在徽州。」


農業方面:「蘇湖熟,天下足。」(一說「湖廣熟,天下足」)


古代工業方面:「南蘇州,北濰縣。」


閩南語粵語俚語:「蘇州賣鴨蛋。」(戲謔語,暗指死亡。)


工藝品


絲綢製品  檀香扇  蘇綉  雙面綉  核舟


水運


京杭運河縱橫貫境。有內河航道2700多公里,構成水陸交通動脈。蘇州港是河、海兩用港,為江蘇省第一大港口,亦為中國大陸內河航運最大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