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
花縣政府 地址:97001 花蓮市府前路17號台灣 > 花蓮縣 > 花蓮市
花蓮 東西橫貫公路 蘇花公路 1 4 壽豐 鯉魚潭 3 3 鯉魚潭 親水公園 1 2 秀林 東部中橫 1 9 太魯閣峽谷 1 4 天祥 1 4 文山溫泉 1 7 清水斷崖 1 3 長春祠 3 7 新城 靜思精 1 2 七星潭 1 5 瑞穗 北回歸線 2 2 秀姑巒溪 1 7
花蓮縣位於台灣東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濱太平洋,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花蓮縣在地理形狀上,呈現長條狀,形狀像一隻臥蠶。花蓮縣的南北長約137.5公里,東西寬約43公里。
其面積雖為台灣各縣之冠,但為多山地形,平原僅有全面積的百分之10。夾在東側海岸山脈與西側的中央山脈之間。寬度僅有3到9公里,地理上屬於縱谷平原的河川沖積扇地形,稱為花東縱谷。
花蓮縣內主要的河川多為西到東向,由北到南依序有和平溪(過去稱為大濁水溪)、立霧溪、花蓮溪和秀姑巒溪。
花蓮東岸的海岸線長有124公里,由於有多條河流出海,造成種類眾多的海岸景觀,其中以斷崖峭壁為最險峻的景觀,特別是和平溪口南邊的清水斷崖,高1000公尺以上,是蘇花公路上的知名景點,也常因雨造成崩塌而道路中斷。
此外,在花蓮縣南方的石門海岸區,屬於堅硬的礁岩岸區,有相當多海蝕的景觀,再南方一點還有石梯坪,此地的岩盤如石階般伸入海中,亦有許多海蝕溝、海蝕崖、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等,其中壺穴景觀堪稱台灣第一。
歷史回顧:洄瀾的歷史 | 撒奇萊雅血淚 | 太魯閣事件
洄瀾的歷史
在一百八多年前,高山大海的後山,還是蓁莽蒼蒼 的荒癘之地,也是原住民族追飛逐走的原始世界 ,清朝的封山禁令阻絕了漢人踏足後山,根據傳聞 ,直到清朝嘉慶十七年(西元1812),才開始有漢人 大規模的拓墾行動,比西部整整遲了一百多年。
撒奇萊雅血淚
在荷蘭人的文獻中,撒奇萊雅人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南,木瓜溪以北的平原地帶。 當外族接觸到他們時,誤以Sakiraya是地名,就以諧音奇萊稱之,附近的高山也稱奇萊山。。
根據撒奇萊雅老人口述,因族人協助葛馬蘭人抗清,加禮宛事件落幕後也同遭清軍整肅,並被迫遷社,部分族人則散居在阿美族人的部落中,由於對清軍心懷恐懼,不敢認祖歸宗,漸被阿美族同化,連後代子孫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撒奇萊雅人。目前族人散居花蓮市國福里,德安里;瑞穗鄉馬力雲社及磯崎村等地。
太魯閣事件
由於太魯閣人聚居的立霧溪,木瓜溪流域一帶,蘊藏豐富林礦資源,日人佔領台灣後 頻頻攏絡漢人通事和太魯閣人,然而,1896年時十二月駐守新城的分遺隊一名士兵 欺辱玻士林社的少女,引起太魯閣諸社普遍憤慨,在漢人通事李阿龍協助策劃下,由赫赫斯社的頭目哈鹿。那威和玻士林社頭目率領各社壯丁,將十三名日軍官兵全數 消滅的新城事件,也埋下一場長達十八年的反日霸
權的抗爭。
1906年八月一日襲殺花蓮港支 廳長大山十郎,賀田組員工及腦丁等三十六名日本人的威里事件,這個事件震驚日 本當局,也使日本決心痛懲凶手,即是為討伐太魯閣人所展開的軍事行動。在台灣總督左九間馬太親自督軍下,發動大規模"太魯閣征伐軍事行動",以將近兩萬人兵力對付只有三千名可戰壯丁的太魯閣人,經歷兩個多月,最後太魯閣人在彈盡糧絕下,被迫繳械投降。
各鄉鎮市旅遊景點<可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