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及各標題可連結該網站)


 


八仙洞(觀光局)


位於11號省道78K處,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此處的地形乃因地殼上升過程中受海水侵蝕由上而下依序所形成的一群大小不一的洞穴,計有靈岩、潮音、永安、乾元、海雷等十多個,目前建有完整的步道,通往各洞穴。八仙洞也是考古學家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史前文化遺址所在地,為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民國77年被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東管處在此設有「史前文化遺址展示室,其內展示史前人類文物與解說,並且詳述洞穴之成因,值得前往解讀一番。



長濱鄉-八仙洞(台東縣政府)


  長濱平原位於花東海岸中間的海階,南北長約10公里,土壤多腐植土,是東海岸的米倉
  
長濱文化遺址因有八仙過海傳說而得名,八仙洞遺址距今約3萬~5,500年前,先陶文化,出土文物以打剝法製造而成的礫石器為大宗,還有為數不少的骨器及獸、魚骨殘骸,是迄今所知台灣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址,深具重要性。
    
八仙洞的洞穴多被佔用開設神壇,最大的靈岩洞是順著垂直於地面的節理而發育的直立型海蝕洞穴由於地盤隆起,現高出海平面23m,仍在繼續增高中。遊客可在靈岩洞喝杯龍涎山泉和參觀岩洞展示館。



  八仙洞 (世界景點銀行)


八仙洞本為間歇性上昇的 巖壁,受海浪沖擊而形成的奇妙洞穴,標高150公尺。洞穴14個。洞內有信徒奉祀佛祖或仙道,在更高處的洞穴中則曾發現五、六千年前的長濱文化遺址。


                八仙洞 (英坦士)


八仙洞為「史前長濱文化」之遺址,目前已掘出史前人類文物計有石器﹑骨角器﹑獸魚骨等約四萬件,因而得八仙洞聞名國際。


 八仙洞(玩全台灣)


 本來是在海底的,它有十多個海蝕洞,因為地殼隆起,八仙洞也跟著隆起,每一個洞高度都在10公尺以上。其中最大的洞穴是【靈巖洞】。離地最高的是【崑崙洞】,高度有130公尺;八仙洞現在有完整的步道通往各個洞穴,值得前往參訪。


八仙洞(旅遊資訊王)


八仙洞附近的海濱,是欣賞海景、夕陽和捕魚情景的好地點。各洞間設有環狀木棧步道相接,沿步道逐洞尋幽,樂趣無窮。

















八仙洞-觀音洞-大雄寶殿








八仙洞







八仙洞照片




八仙洞050






 這裡有更多關於【八仙洞】的圖片









八仙洞之崑崙洞中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火塘遺跡,從中採集樣本經碳十四鑑定,年代在距今兩萬年以上。記者黃明堂翻攝


 


阿美族母系社會的神話故事


作者:部落志工  來源:部落  類別:口傳故事  日期:2009/6/21 上午


這是有關於阿美族母系社會的神話故事。


很久以前,天空上原本有10個太陽,阿美族人不堪其熱,所有的河川都乾枯了,沒有水喝,農作物也長不出來,人民無法生活下去,族裡的人就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族裡的男生便自告奮勇的說:「就由我們射下打太陽吧!等到我們把太陽射下來了,以後大家都有好日子過了。」於是,阿美族的男生便起身去完成這項任務了。


可是過了很久,太陽還是沒有被打下來,而男生也不知道跑到那兒去,了一直沒有回來,音訊全無。族裡的女生天天在家裡不能工作,一點辦法也沒有,這時,有一個女生拉雅說:「既然男生不能為我們解決困難,我們女生還是靠自己去把太陽抓下來好了。」


拉雅和其他的女生討論以後,決定用他們最擅長的功夫---織布,來捕捉太陽,他們用世界上最耐熱的布織成好大一片網子,準備佈下天羅地網,網住這禍害他們已久的太陽。他們爬上了樹梢,把網子張開,趁著太陽天黑準備回家的時候,一個一個地把它們抓起來,就這樣她們抓到了7個太陽。


剩下的3個好驚訝,覺得這些女生實在是太厲害了。這3個太陽當然也很害怕,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被消滅掉,於是去向阿美族女生求饒,阿美族女生就想:「其實太陽對它們也是有幫助的。」,她們討論了以後,決定派拉雅去跟太陽們協商。


拉雅說:「你們要留下來可以,但是你們不可以一起出現在天上,這樣會把我們熱死的。」太陽就問:「那我們要怎麼做呢?只要你們不殺死我們,要我們怎麼樣都可以。」拉雅說:「你們在一起我們太熱受不了,所以,你們其中一個就散開,分布在天空中,分散熱能;剩下的兩個分別出現在白天或晚上,這樣我就可以不殺死你們。我們也不會哪麼難受了。」三個太陽覺得很合理,便答應了。一個太陽『轟』一聲在空中散開變成了星星;一個太陽變成了月亮,晚上出現;一個太陽不用變,但是,只能在白天出現。從此以後,阿美族的人終於有好日子可以過了。他們可以種田、可以工作、可以有飯吃、可以生活了。


族裡的男生覺得女生好厲害唷!甘拜下風?所以,他們決定以後什麼事都聽女生的,任何事情都由女生做決定,就這樣,阿美族的女生就變成了阿美族的領導人物了。這就是所謂的「母系社會」。




八仙過海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
衆仙齊聲附合,並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裏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
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抛,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遊
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
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抛人水中,借助寶物大顯神通,傲遊東海。

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將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衝突,
引起爭鬥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
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往,紛紛敗下海去,
隱伏水底。八仙則在海上往來叫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
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衆仙而來。
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板大顯神通,只見他懷抱玉板頭前開路,
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衆仙緊隨在後,安然無恙。

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將,準備決一死戰,
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
並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
八位仙人拜別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遊而去。
這就是「八仙過海」的故事。


資料來源 http://www.greatchinese.com/



  八仙洞 (世界景點銀行)


八仙洞 (英坦士)


八仙洞(玩全台灣)


八仙洞(旅遊資訊王)


長濱鄉-八仙洞(台東縣政府)


八仙洞 (觀光局)


(美美網) 八仙洞


台東八仙洞 台東八仙洞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雨傘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石雨傘在成功鎮北方10公里的海岸,為由海岸延伸至海中的海岬,長達1公里左右,屬於石灰石隆起的海蝕地形,狹長岩岬、礁石、海蝕地貌,向東北方向斜伸入海。
岬角因海蝕而分為數段,前端更成為零星的顯礁。岬角上面的濱台有2個平衡岩,無數的
壺穴,岬角後端有海蝕門(海拱)、海蝕洞(海穴),洞中有石灰岩溶積地形。
狀似
象鼻的突岬之岩質屬大港口層之礫岩,其間的鬆軟部分長期受到海水侵蝕而分成數段,有中空的海蝕門景觀,當地人稱它為石空鼻。石空鼻上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觀,叫做平衡岩,平衡岩是由一塊較細長的岩石懸空向上,托住了一塊較大的岩石,形成一種特殊的平衡結構,看起來就像一把雨傘,因而稱為石雨傘


阿美族稱此地為「Awawan」,由於昔日南來北往的人經過此地,必須穿越岩礁近海的一個洞穴,每當有人經過洞穴時,就會聽到' aw aw'的聲音,後來便以「Awawan」為此處地名。


小船澳的沙灘上遍佈黝黑的鐵砂其間的小溪有成群的寄居蟹往來奔馳,是小朋友的最愛。


除了最為著名的平衡岩外,石空鼻濱台上的壺穴亦相當發達,有些壺穴的直徑達3.5 公尺,深1.5 公尺,極似一個大浴盆。穴壁有直徑5公分的小孔,是由海洋生物挖掘所造成的。


成功鎮-石雨傘(台東縣政府)


  石雨傘岩岬近岸處原有數隻形狀如傘的海蝕岩柱,因颱風侵襲損毀,目前只剩一隻獨立,看起來像一把雨傘,因而被稱為石雨傘。


景點特色
  石雨傘是因為上下岩石質地不同,
上方屬較堅硬的珊瑚礁岩下方則為稍弱的礫岩,經日積月累差異侵蝕的結果,變成下面較弱,上面較粗有如雨傘的模樣。石雨傘觀景亭旁有木棧步道直達石雨傘
   
石雨傘公路西側不遠處也聳立一塊體積頗大,高達16公尺,外形獨特有趣的石灰岩柱,被稱為「男人石,遊者莫不笑觀一番。
































在台九線公路西側不遠處聳立一塊體積頗大,俗稱男人石的石灰岩柱。


你看看它像什麼呢?


其實它是石雨傘之一喔!


可別跟海上的石雨傘給搞混了!



資料出處:尋幽攬勝台東遊—石雨傘


 


 




















 



 



 


  


**************************************************



                       石雨傘-男人石  


 男人石位於台11線105.3公里處,入口紅門刻著「源」字 


石雨傘位在成功鎮北方10公里的海岸,長達一公里左右的海岬,為於公路的西側不遠,聳立了一塊體積頗大造型特殊有趣的石灰岩柱,當地俗稱為「男人石」非常具有觀賞價值


 。(與八仙洞之一稱仙女洞亦名女陰巖遙遙相對峙)


相傳男人石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這裡是呂洞賓和何仙姑私會之地,但是很不巧,被李鐵拐偷看,並被神明一劍劈下,呂洞賓衣不蔽體的跑到了石雨傘附近,就化身為男人石。




 



男人石,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石灰岩柱,因為狀似男性生殖器故得名,與北邊的八仙洞相互呼應。


在男人石周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新鋪設的步道及百年老樹盤踞在岩石上!


古人說只能遠觀不可褻玩焉,這顆石灰岩的巨石!
 


相傳..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的金山神社,每逢4月第1個周日會依照傳統,抬出「鐵男根」(Kanamara)神轎舉行祭典。民眾會趁機摸據說具有神奇力量的陽具,以一圓求子或好運願望,不少女性觀光客,也放膽坐上「男人陽具」上,拍照留念。這項習俗源自江戶時代的川崎驛站,當時妓女為求生意興隆及驅除病毒,都會拜陽具保平安。


 


資料來源 : 石雨傘-男人石

**************************************************


石雨傘(玩全台灣)


石雨傘(英坦士)


石雨傘-男人石


台東/男人石面對八仙洞 幽默一下


台東 探男人石 女人洞 | 家庭 | 副刊 | 蘋果日報 | 20100506 | 昔日新聞 | 壹蘋果網絡


仔細一看,在石雕陽具上頭還雕有人臉。 

仔細一看,在石雕陽具上頭還雕有人臉。



 


石雨傘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成功鎮-石雨傘(台東縣政府)


台東 探男人石 女人洞



2010年 05月06日



好山好水的台東,也藏有一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景點;八仙洞附近,最近就在一座石灰岩巨石下,新規劃了一處四周滿布著石雕陽具的男人石;詭異的男人石對應著八仙洞中被暱稱為女人洞的靈岩洞,同遊這兩處景點,無不令人想入非非。報導╱齊佑誠 攝影╱高大鈞



開車經過台11線約105.3公里處,一座矗立於綠樹叢中的巨石,遠遠眺賞並無引人之處;不過,令人好奇的是,它的入口處是一座仿造鳥居的紅色建築,通過後還可見到一塊寫著「女人看會開心,男人看要堅心」的木牌,讓人倍覺詭異。而木牌對面的這顆高約18公尺、直徑約15公尺的石灰岩大巨石,最近有了新名稱叫男人石。
男人石規劃了一條環石步道,獨道之處不在於邊走邊欣賞石壁上的鐘乳石,而是步道上布滿9根石雕陽具。這是成功鎮公所聘請阿美族雕刻家王信一所雕刻,9根石雕陽具每根都可轉動,一旁的解說牌寫著它的名稱為「轉陽輪」,上頭還說著,如果不滿意目前生活的人,只要逆時鐘繞男人石走一圈,邊走邊轉動石雕,就可以改善生活。



點下放大

願賜洞 驚見大陽具


除了轉陽輪,巨石下方還規劃了一座神似日本神社的願賜洞。這座以竹子打造、有著茅草屋頂的建築,在牌匾上方還立有一根木雕陽具,陽具下方吊著兩粒小木球,相當醒目且令人莞爾;殊不知在洞裡還藏有一根碩大、挺立、爆筋、約跟成年男子一般高的石雕陽具,仔細一看,上頭還雕有人臉。解說牌寫著「參拜」法則,取一瓢水淋上這根大陽具,不但可以求財、還可以求子;不過以上種種,靈不靈驗,就沒人敢保證了。
探訪成功鎮的男人石之後,再來到八仙洞,頓時令人有著更多的想像空間。八仙洞景區共有11座洞穴,大部分的洞穴現已被規劃為廟宇,其中最大的一座約有7~8層樓高,名為靈岩洞,它又因為洞口的外型等因素,而被當地人戲稱為女人洞。女人洞對比著男人石,讓同遊兩地的人,心中的遐想不斷地膨脹。



點下放大

探烏石鼻 賞水族生態


此外,位於男人石、女人洞之間的烏石鼻,也值得前往走走。這處佔地僅約1公頃的小漁港,除了有著全台面積最大的柱狀火山岩,並有步道及觀景涼亭可以登高遠眺港彎美景之外,特別的是,這裡的魚船清一色都停泊在港口外海,船員要上船還得搭上竹筏前往;此外,它在去(2009)年農委會漁業署十大魅力漁港網路票選中,還榮獲了最適合浪跡天涯的漁港。
我們造訪時因天候不佳,一彎礫灘看起來灰濛濛的,魚船在浪中漂浮不定,竹筏就停在港邊無人搭乘,讓原本就靜謐的漁港,多了一分寂寥,更多了一分浪跡天涯的感覺。
除了這座杳無人煙的漁港,位於成功鎮的成功漁港(新港漁港),則以漁市展現了熙熙攘攘的生活節奏與活力。從每天下午3點開始,熱鬧的漁穫拍賣成為遊客不可錯過的一大體驗,而一旁的水族生態展示館,也很有看頭,大型的展示缸裡大海龜、蘇梅魚、海鰻等大魚群之外,更可貼近欣賞各種色彩繽紛的小丑魚,在你面前優游喔!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片來源 : 溫美人部落格  紅毛埤與山仔頂山


 


三角點


 


「三角點」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登山的目的為何?是為了登高、望遠、賞景?還是觀察動植物生態呢?所多人在登山過程中所追求的目的都不一樣,但總會有一群人,登山主要目的,就是要摸到那一顆石頭,這顆由日據時代就已存在的基石。


 


其實我們所知的三角點大多做土地量測之用,當然也有如界石等其他用途。這座大多由花崗石所雕琢而成的基石,一直深深吸引著一些基石愛好者前撲後繼,就為了能看到它的面貌。由於隨著年代的久遠,有些不是遭到破壞,不然就是已經遺失,這種現象又以平地基石尤甚。至於立在山頂的三角點基石,因登臨不易,人為的開墾與破壞較少,反而保持較為完整。這些三角點基石大都屬於國家公物,亦是國土的一部份,不應任意破壞或移動之。然而就是有些少數自私自利;缺乏公德心的人,會敲下基石的一部份碎片帶回去珍藏,以致許多我們看到的基石幾乎都缺角缺邊,極少有完整的。這種行為就好像是在炫耀其戰利品似的,其實都已經觸犯到法律,都應該加以譴責及禁止的。


 


當然不是每一座山的山頂都有三角點基石,一般會埋設三角的的山頭皆有著獨樹一幟,展望視野佳、易觀測之特點,以便於做量測。其三角點依邊長的不同,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圖根點;一等三角點取平均邊長為40公里,另約20至25公里之間有一等三角點補點,二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8公里三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4公里圖根點平均邊長為2公里,這其中圖根點又稱為四等三角點


 


至對基石的外觀尺寸,一等三角點的柱石邊長為18公分見方82公分長,二、三等邊長為15公分見方,長度則為79公分,頂端則有一個明顯的「┼」符號刻痕。在柱石的地底下約60公分之處還埋有一塊磐石,由於體積較大也埋得比較深,因此磐石遺失的比例就比基石柱低了許多。我們所看的的都一柱石的頂端部份,正常來說應該會露出地面15公分,但由於隨著年代的久遠,經過雨水的沖刷,或是天然的淤積、人為的掩埋等...,導致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基點,有些已整根裸露,有些則幾乎快被泥土所埋沒。


 


全台灣光三等以上的三角點就有兩千多顆,如果要全部探完,可說是傾一生之力都很難達成。因有的三角點地處偏僻深山之中,山高路遙;人跡罕至,甚難親近。然而越是如此,越能激發起基石迷好奇及勇於面對挑戰的心志,當一路劈荊斬棘,越過千山萬水,費盡千辛萬苦終而順利摸到那座三角點基石時,身心所歷經的疲累瞬間化為烏有與滿足。


 


其實它只是地圖量測的一個輔助點,為何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對於山地來說,一般大多會埋設在山的最高點(當然也有少數例外,不過也相差不遠),也就是山頂。每座三角點皆有著不同的編號(二、三等點才有,一等三角點與圖根點並無編號),只要察看編號就可以得知這座山的名稱,有如我們的身分證一般。因此您只要秀得出這座山的基石編號,即可證明您的確登頂過這一座山,否則每座山頭景觀都差不多,草木也長得大同小異,誰又能證明說您所說的這座山您曾經登頂呢?當然您要照基石照需照有數字的那一面,否則光看到「×等三角點」的字樣,是無法證明什麼的。另外三角點基石上所刻的「×等三角點」那一面都是面向南方,而編號則是面向北方,如果沒有指北針來判定方位的話,三角點的刻字亦可提供我們判斷方向,很有意思吧。


 


登山的人不盡然全喜歡摸基點,但摸基點的人一定會跟登山結下不解之緣。或許是一種習慣吧!但卻也不可否認是一種”我執”的自我肯定方式,為了某個成就或是滿足,以三角點來設定登山目標,或許是一套具有完整系統的登山計劃書,但也很容易讓人迷失在三角點的得失上。因沒找到基點而悵然若失,或為了找基點而讓自己身陷險境,甚至受到傷害,都是過度執著於基石所在。


                                其實登山非登頂不可,親近大自然,欣賞美麗的風景,看看多樣的野外生態環境,也是享受登山的方式。大多數的人登山,所求無它,只為體健,雖然每個人的習慣不同,但都是值得鼓勵與肯定。「山峰不因無點而低貶」,你認為它有點方才值得一探,您認為它無點,它還是一座山,無人可去衡量何為名山、何謂價值!識山近山,一切隨緣資料來源 : 阿欽仔的旅遊日記


 


附註: 台灣一等三腳點位置圖


       台灣本島三角點資料庫


       澎湖群島三角點資料庫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仙台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所構成,島上奇石分布,其中有三塊巨大的岩石,傳說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因而得名。


三仙台島的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過去想參訪三仙台的遊客只能利用退潮時,涉水而過,1987年完成了八拱跨海步橋,它的波浪造型,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銜接三仙台和本島,已成為東海岸極為著名的地標。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設有環島步道,悠閒流覽約需2小時。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由於強烈的風化和海蝕作用,讓島上除了仙劍峽、合歡洞等與三仙台故事有關的天然奇景外,還且散布著海蝕溝、壺穴、海蝕柱、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登島遊覽頗富尋幽訪勝之趣。


生態景觀豐富的三仙台,因人為干擾少,島上處處可見白水木林投濱刀豆台灣海棗等濱海植物,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島的南端到基翬(音唸:輝)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和熱帶魚群,是花東海岸線海底景觀最美的地方。



歷史人文


三仙台長久以來,就是阿美族放養羊群及從事採珊瑚礁岩區海藻、海菜、螺類及捕魚的場所。鄰近三仙台的「比西里岸部落」,是屬於「海岸阿美族」。
三仙台原名
PiSiLiAng,意思是養羊的地方,因為很久以前,部落居民常將羊群放養在島上,利用潮水起落的阻擋,讓羊群留在島上,不能亂跑。
近年來,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成立「
寶抱鼓樂隊」,成員以部落裡10到17歲的孩童為主,他們把漁業浮球切半做鼓身,山上的竹根做鼓座,利用部落裡養的羊製成羊皮,曬乾拉平做成鼓面,這種自製的鼓樂器,成為寶抱鼓樂隊的特色
他們以美妙的鼓樂,歡迎到三仙台的遊客,光臨曾經是羊群漫步的比西里岸部落。


自然生態


三仙台上不僅奇石分布,植物生態更是豐富,水芫花安旱草毛苦參、濱龍吐珠、蘭嶼小鞘蕊花、蘭嶼木蘭、白水木、台灣海棗等稀有且珍貴的濱海植物。
島的南端到基翬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是東海岸最美的海景之一,已被列為自然保護區。
遊客可循規劃良好的步道觀賞沿途的植物生態及地質觀賞
此外,三仙台也是海洋性鳥類最佳的棲息場所,礫岩之間有
岩鷺、東方環頸行鳥、黃足鷸出沒,夏天常見燕鷗類翔舞其間,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著名漁場與磯釣場



( 資料來源 :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点看全图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照片來源 : 三仙台照片 - 相關圖片搜尋結果



神話故事:


三仙台上有合歡洞、仙劍峽等景觀,其中仙劍峽相傳為八仙渡海時,呂洞賓和何仙姑於島上繾綣(合歡洞),好事的李鐵拐前去偷窺,適巧南天門金光巨神瞧見,怒而擲劍,雖未擊中,卻將山石劈為兩半,留下島上的仙劍峽”,極富傳奇色彩。



 


三仙台(英坦士)


 遠古時代的八仙中的三位仙人(呂洞賓、李鐵拐、韓湘子)曾到此一遊,而在仙山上留下三雙足印,至今依然清晰可見,三仙台依此得名。



三仙台(玩全台灣)


成功鎮地圖 (點擊)


三仙台最具特色的八拱紅色跨海步橋,造型奇特,島上除了有段傳神的八仙過海故事,這兒的海域魚類、動植物生態豐富,也是著名的磯釣場所,玩家們到此一遊也不妨安排2小時上島遊覽,欣賞壺穴,海蝕洞,海蝕溝、海蝕凹璧等特殊地形。



三仙台 (精美照片)


三仙台(郭老師)


成功鎮-三仙台風景區 (台東縣政府)


三仙台 (四方通行)


三仙台(自然顏色)


主題行程 > 生態之旅 > 東部海岸一日遊 > 三仙台 > (觀光局)


三仙台相關部落格


台東旅遊網-三仙台


旅遊資訊王TravelKing 旅遊導覽 - 台東縣 - 成功鎮 - 三仙台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綿延176公里海岸線,
對著崇峻太武山。
綠島、蘭嶼兩顆珍珠浮在不遠處,
入夏,長滿一眼看不盡的碩大釋迦,
這裡原住民最多,
南島文明發光發亮的地方...

小野柳



台東縣台東市地圖(點擊先查看位置)

位於富岡漁港北方的小野柳(台11號省道162K處),是東部海岸最南端的風景據點,因有豐富多變的海蝕景觀,足以媲美北海岸的野柳,因而得名。


小野柳地質是由砂岩所構成的,而砂岩並非菲律賓板塊應有的地質成分,被認為是外來岩塊。從遊客服務中心往海邊的步道,沿線是遍生著白水木林投黃槿台灣海棗等精彩的海濱植物,海邊則是奇岩密佈的天然石雕公園。


小野柳遊客服務中心 (老賴部落格:小野柳遊客中心 )


進入小野柳風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斜式屋頂造型的遊客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內的地質展示館,以生動的地質模型、岩石標本等,介紹小野柳特殊的地質景觀及海岸山脈形成與演進的過程。參觀小野柳前,遊客可以先行到地質景觀展示室看詳細說明,再走到海邊岩石上仔細辨識豆腐岩、蜂窩岩、蕈狀岩等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天晴時,自小野柳東望,可以清楚地看見32公里外的綠島,以及由富岡漁港出航前往綠島、蘭嶼的交通船

電話  (089)281-136  地址  台東縣台東市松江路1500


自行開車  國道5-蘇澳交流道下-省道台9-省道台11線。


大眾運輸  搭台鐵至台東站下-轉搭鼎東客運(往靜埔、成功、泰源)至小野 柳站下。


(資料來源:觀光局)


小野柳详细旅游指南    陸客眼中的小野柳 )


概述


小野柳位于富冈码头北方的海域,海滨罗列各种,以奇形怪状的岩石着名,有如台湾北部的野柳,故称为小野柳。巨大的珊瑚礁群曲折迷离,岩上并有海榕生长,景观十分特殊。在此听涛、野营、玩水、捉鱼皆很适合。
进入小野柳景观区,便会看见遍布珊瑚岩礁群,此处的珊瑚岩礁原始高拔,成阶梯状排列,因久经风化、海蚀作用,呈现着各种奇特的岩石景观。在海边,首先可看到礁石阵平缓地伸入海中,在外海和内海之间,又有突起的珊瑚礁,表面侵蚀成圆洞的小壶穴,处处吸引游客好奇的眼光。往南行,便是仪态万千的龟阵岩,放眼海边,一如嬉戏海岸的龟群。再往前行,便是千疮百孔状如蜂窝的巨岩,穴中常潜有热带鱼及贝类,而豆腐岩的纵横交错,又是另一番美景。跨过豆腐岩前行便到达菌状岩区,每块岩石都直耸而立,造型怪异,有的像香菇,有的如海葵,或原始人面孔、海豹等,千奇百怪不胜枚举。最南方是台阶状的海蚀平台,由此极目四望,蔚蓝晴空与碧海连成一片,浩瀚无涯。在晴天时,东面32公里外的绿岛也历历在目。
到小野柳游玩,捉热带鱼、听涛看海、遐思,乐趣无穷,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小野柳游客中心设有地质展示馆,透过文字、图表、地质模型、岩石标本等展示,让游客了解东部海岸山脉的形成及小野柳海蚀地形的奥秘。(資料來源:中國雅虎)



(轉換正體字)


小野柳位於富岡碼頭北方的海域,海濱羅列各種,以奇形怪狀的岩石著名,有如臺灣北部的野柳,故稱為小野柳。巨大的珊瑚礁群曲折迷離,岩上並有海榕生長,景觀十分特殊。在此聽濤、野營、玩水、捉魚皆很適合。                    山豬枷 (海榕)
進入小野柳景觀區,便會看見遍佈珊瑚岩礁群,此處的珊瑚岩礁原始高拔,成階梯狀排列,因久經風化、海蝕作用,呈現著各種奇特的岩石景觀。在海邊,首先可看到礁石陣平緩地伸入海中,在外海和內海之間,又有突起的珊瑚礁,表面侵蝕成圓洞的小壺穴,處處吸引遊客好奇的眼光。往南行,便是儀態萬千的龜陣岩,放眼海邊,一如嬉戲海岸的龜群。再往前行,便是千瘡百孔狀如蜂窩的巨岩,穴中常潛有熱帶魚及貝類,而豆腐岩的縱橫交錯,又是另一番美景。跨過豆腐岩前行便到達菌狀岩區,每塊岩石都直聳而立,造型怪異,有的像香菇,有的如海葵,或原始人面孔、海豹等,千奇百怪不勝枚舉。最南方是臺階狀的海蝕平臺,由此極目四望,蔚藍晴空與碧海連成一片,浩瀚無涯。在晴天時,東面32公里外的綠島也歷歷在目。
到小野柳遊玩,捉熱帶魚、聽濤看海、遐思,樂趣無窮,是度假休閒的好去處。小野柳遊客中心設有地質展示館,透過文字、圖表、地質模型、岩石標本等展示,讓遊客瞭解東部海岸山脈的形成及小野柳海蝕地形的奧秘。(資料來源:中國雅虎)



小野柳(英坦士)


位於富岡加路蘭漁港東北側的海岸,地形因局部摺皺及節理發達,加上珊瑚礁附著其上,形成各式詭譎多變的奇岩怪石。
此處礁群原始高拔,呈階梯狀排列,上附濃蔭的海榕,耐人尋味。
小野柳在台東市區北方約5、6公里處,是花東海岸最南端的風景點,由於 海岸邊的奇岩怪石有如台灣北海岸「野柳」而得名。


小野柳(玩全台灣)


小野柳位於富岡漁港北方,在台11號省道162K處的小野柳。因造型多變的海蝕景觀,足以媲美在北海岸的野柳,而得名。
來到小野柳風景區,您會看到有一棟造型為斜式屋頂的遊客服務中心,這是在介紹小野柳特殊的地質景觀及海岸山脈形成與演進的過程。仔細觀察海邊岩石,會發現
豆腐岩蜂窩岩蕈狀岩等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盡在眼前。天氣晴朗時,從小野柳向東望去,可以清楚的看見32公里外的綠島,以及由富崗漁港出航前往綠島蘭嶼的交通船









 



              









 







 

照片來源 : 小野柳風景區



 第六版 84.07.01~91.12.24


 第七版 91.12.25~迄今﹞



 


台東市-小野柳


(美美網) 小野柳風景區


小野柳


小野柳


這裡有更多關於【小野柳】的圖片


首頁 > 熱門景點 > 台東地區(必點)


9/23日瀏覽人次 : 843人次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位於台灣南投縣仁愛鄉海拔1700至2000公尺,


中華民國行政院退輔會所經營之公有事業。與武陵農場


梨山福壽山農場合稱為台灣三大高山農場。


清境農場日治時期稱為「見晴牧場」、「霧社牧場」。1960


年7月台灣省政府同意將原屬於南投縣政府的霧社牧場讓購於


退輔會。退輔會購買後,清境農場在1961年2月正式成立


最早稱為「台灣見晴榮民農場」,主要是用來安置榮民的機


構。1967年時任退輔會主委的蔣經國到農場視察,認為此地


清新空氣任君取,境地優雅是仙居」,退輔會便更名為


「清境農場」,並沿用至今。


清境農場緊臨中橫霧社支線(台十四甲線),農場周圍可見


層疊起伏的高山(合歡山奇萊山能高山),因為地處賞


雪聖地合歡山的必經道路上,所以冬季,上山賞雪人潮絡繹


不絕。此外,清境農場還有一望無垠的青綠色大草原(青青


草原),悠閒散布在草原的綿羊為遊客照相的主角,1997年


開辦的剪羊毛秀更是吸引眾人的目光,因為具有高山與草原


等特色,產生濃厚的歐洲風味,當地民宿多以歐式風格興


,風格迥異且各俱特色的民宿,反而成為清境農場之特色


之一。 清境地區除了有優美的高山景觀外,還有當年由


地區撤退來台的反共救國軍榮民在此發展,因此擺夷料


亦成為當地特色之一[4]。在清境的旅客服務中心廣場,設


全亞洲最高(2000公尺)星巴克咖啡連鎖便利商店、麵


包坊、景觀餐廳等,別具特色。由於當地山區有台灣原住民


賽德克族居住,在此採買一些具有民族風味的裝飾品也別也


風味。(維基百科資料)



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在南投縣境內,成立於1961年2月20日,面積約360公頃,是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了安置早年投效疆場的國軍退除役官兵在此從事農墾開發而設置的。清境農場是中橫公路霧社支線往合歡山必經之地。民國54年(西元1965),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感於此處「清新空氣任君取,境地幽雅是仙居」,於是將原名「見晴農場」改為「清境農場」。由於清境農場遠離城市酷熱,清新、自然與靜謐,溫和的氣候加上豐沛的雨量,使得此地成為經營牧場、種植溫帶蔬果與花卉的好地方。


春季到清境農場,會感覺一片欣欣向榮,桃花、梨花、蘋果花陸續綻放,4月全月採收春茶;牧羊區毛地黃盛開,一片奼紫嫣紅,5月為牧區野菊花及合歡山高山杜鵑盛開季,除了春、夏景致不同之外,秋、冬的清境又有一番不同景致,10月的清境農場可以賞楓,一片片落楓散落,踩下去沙沙作響浪漫極了。(觀光局資料)


 


(有問題?)維基百科:1967年時任退輔會主委的蔣經國


 


(有問題?)觀光局:民國54年(西元1965),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


 


小叮噹查證資料:兩者陳述均有誤!


 


建議 : 導覽時只要說當年經國先生...即可


 


蔣總統 經國先生任公職一覽表


·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 1950.05-1954.07


·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第一任)主任 1952.10.31-1973.05.31


·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54.11.01-1957.06.01


·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1957.06.01-1964


·       國防會議副秘書長


·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58.07.14-1969.06.25


·       國防部副部長 1964.03.13-1965.01.13


·       國防部部長 1965.01.13-1969.06.25


·       行政院副院長 1969.06.25-1972.05.29


·       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1969.08.04-1970


·       行政院院長 1972.05.26-1978.05.09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1975.04.28-1988.01.13


·       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 1978.05.20-1984.05.20


·       國家安全會議主席 1978.05.20-1988.01.13


·       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 1984.05.20-1988.01.13


            行政院資料:蔣經國 先生 (任期:61.06.01 - 67.05.20


 



 



























清境農場票價一覽表



票種



金額



條件規定



全票



100元



一般民眾。



團體票



80元



三十人以上之團體、國軍官兵、公務人員、學生、教職員、原住民本(須憑証)。



優待票



60元



六十五歲以上之老人、國小及國中學生(須憑証)。



保險票



10元



★榮民與隨行配偶及直系親屬。
★學齡前幼兒、嬰兒。
★身心障礙者及陪同人員。
★仁愛鄉籍之居民。
*以上皆須憑証。



※門票資訊以現場公告為主



 


 


清境旅遊資訊網--清境農場及週邊旅遊景點













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綿羊秀





清境農場體能訓練區





清境蝴蝶園區





清境農場國民賓館





落日步道





柳杉步道





瑪格麗特步道





楓樹林





清境農場小瑞士花園





清境農場遊客休閒中心





清境農場畜牧中心





博望新村





松崗文康室





介壽亭
 




清境農場青青草原





清境農場萬里長城棧道





清境農場觀山牧區





清境農場場部





翠湖步道





櫻花步道





步步高昇步道





畜牧步道





壽山園





清境農場清境園露營區





清境農場旅遊服務中心





霧上桃源





心誠則靈(慶安宮)





立鷹山森林步道





五里坡觀景台

清靜農場 GO! - 政府入口網-台灣看透透


清境綿羊秀 綿羊城堡 綿羊秀表演場  青青草原收票亭 


 清境農場旅遊  清境旅遊  山羊舍


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


黑點埔里飛清境農場飛行虛擬實境影片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 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 旅遊景點-(VR 實景旅遊網)


休息一下聽聽歌吧 !   民歌


 整理得真好,幾乎都是原唱,好多回憶都伴隨


歌聲浮現 .......


別忘了跟那些一路陪你走過來的老朋友一起分享!!


 


http://www.iwant-folk.com/folkvocalist.html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 : 政達 學長提供


 


 



資料來源:中華電信退休同仁協進會全球資訊網



 


介紹一個有18200  ppt / pps (power point file ) 的網站 :


 


(點擊項目可連結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A>





45





46





47





48




 



 


台灣風光


 


陸客眼中的日月潭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   中秋節快樂 !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


 


,至明清時,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曆


 


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


 


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 八月節”、“八月半” 、 “


 


”、“月夕” 、“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


 


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


 


有人不在家即爲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


 


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


 


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


 


等活動。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


 


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


 



 


中秋的傳說: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


 


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


 


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拉開神


 


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不久,後羿娶


 


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


 


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


 


,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扔下


 


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後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外出後便威逼嫦


 


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


 


斷,取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後,身體立刻飛


 


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挂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


 


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後異,仰望夜


 


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


 


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


 


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後,紛紛在


 


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


 


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的習俗


根 據 《 東 京 夢 華 錄 》記 載 , 宋 朝 的 街 市 , 在 中 秋 節 的 前 幾 天 , 就 已 瀰 漫 著 濃 厚 的 過 節 氣氛 。 商 店 販 賣 新 酒 , 重 新 佈 置 門 前 的 綵 樓 。 市 人 爭 飲 新 有 石 榴 、 梨 、 栗 、 葡 萄 、 弄 色 棖 橘 等等 。 到 了 晚 上 , 人 家 爭 登 酒 樓 賞 月 , 絲 竹 簫 管 並 作 。 里 巷 兒 童 通 宵 玩 耍 , 夜 市 人 馬 雜 沓 , 至於 天 明 。


 吳 自 牧  的 《 夢 梁 錄 》記 載 , 南 宋 人 家 多 於 此 日 安 排 家 宴 、 團 圓 子 女, 以 酬 佳 節 。 即 使 是 陋 巷 裡 的 貧 窮 人 家 , 也 都 會 典 當 衣 物 去 購 買 酒 困 , 來 歡 度 中 秋 。


金 盈 之的 《 新 編 醉 翁 談 錄 》 卷 四 則 記 載 了 當 時 人 由 賞 月 進 而 拜 月 的 習 俗: 「 京 師 賞 月 之 會 , 異 於 他 郡 。 傾 城 人 家 , 不 以 貧 富 , 能 自 行 者 至 十 二 三 , 皆 以 成 人 之 服 飾之 。 登 樓 或 於 庭 中 焚 香 拜 月 , 各 有 所 期 。 男 則 願 早 步 蟾 宮 , 高 攀 仙 桂 … … 。 女 則 願 貌 似 嫦 娥 , 圓 如 潔 月 。 」


 除 了 拜 月 之 外 , 還 有 賞 燈 的 風 俗 。 周 密 的 《 武 林 舊事 》 卷三 記 載 杭 州 中 秋 夜 : 「 燈 燭 華 燦 , 竟 夕 乃 止 」 。 浙 江 也 於 中 秋 夜 放 一 種 羊 皮 小 水 燈 「 一 點 紅 」 , 江 面 上 佈 滿 了數 十 萬 盞 燈 , 有 如 天 上 繁 星 , 十 分 引 人 注 目 。 據 說 水 燈 是 為 討 江 神 喜 歡 , 並 非 純 粹 為 了 觀 賞


宋 朝 在 杭 州 另 有 一 特 殊 的 中 秋 景 觀 , 即 錢 塘 觀 潮 。 由 於 錢 塘 江 口 地 形類 似 一 漏 斗 , 每 當 海 潮 湧 至 , 受 到 漸 進 漸 狹 的 地 形 影 響 , 波 浪 便 重 重 疊 疊 堆 積 成 一 道 水 牆 ,聲 勢 極 為 壯 觀 。 蘇 東 坡 在 杭 州 任 佑 府 時 , 曾 作 過 一 首 《 中 秋 夜 觀 潮 》 , 描 述 觀 潮 人 數之 眾 多 , 及 潮 水 洶 湧 之 氣 勢 :


定 知 玉 兔 十 分 圓 , 已 作 霜 風 九 月 寒 。
寄 語 重 門 休 上 鎖 , 夜 潮 留 向 月 中 看 。
萬 人 鼓 噪 懾 吾 儂 , 猶 似 浮 江 老 阿 童 。
欲 識 潮 頭 高 幾 許 , 越 山 渾 在 浪 花 中 。


《 武 林 舊 事 》 中 的 另 一 段 文 字 則 更 具 體 的 描 述 了 潮 水 震 撼 天 地 的 磅薄 氣 勢 : 「 方 其 遠 出 海 門 , 僅 如 銀 線 , 既 而 漸 近 , 則 玉 城 雪 嶺 , 際 天 而 來 。 大 聲 如 雷 霆 , 震撼 激 射 , 吞 天 沃 日 , 勢 極 雄 豪 」 。 直 至 今 日 , 錢 塘 觀 潮 仍 是 浙 江 省 中 秋 節 最 具 特 色 的 觀 光 據 點 。


元 朝 雖 以 異 族 入 主 中 原 , 但 所 受 漢 化 甚 深 。 節 日 習 俗 也 大 半 沿 襲 漢人 舊 制 。 到 了 明 朝 , 賞 月 、 祭 月 、 吃 月 餅 的 風 俗 大 盛 。


 田 汝 成  的 《 西 湖 遊 覽 志 餘 》 「 熙 朝 樂 事 」 記 載 明 人 多 於 中 秋 節 以 月 餅 相 饋 贈, 取 其 圓 形 的 「 團 圓 」 之 義 。 夜 晚 則 設 賞 月 之 宴 , 或 攜 帶 酒 食 至 湖 海 之 畔 遊 賞 。 劉 侗 、 于 奕 正 合著 的 《 帝 京 景 物 略 》則 詳 細 描 述 了 中 秋 祭 月 的 供 品 : 月 餅 必 須 是 圓 , 所 供的 瓜 果 則 必 須 切 成 如 蓮 花 般 的 牙 瓣 。 街 市 出 售 月 光 紙 , 上 面 繪 有 月 偏 照 菩 薩 , 下 繪 月 輪 桂 殿 , 有 一 兔 人 立 搗 藥 於其 中 祭 月 後 將 月 光 紙 焚 燒 , 所 供 的 果 餅 分 給 家 中 的 每 一 成 員 。 中 秋 節 又 是 團 圓 節 , 所 以 縱 使有 歸 寧 的 女 子 , 也 必 定 於 此 日 返 其 夫 家 團 聚 。


明 人 拜 月 時 用 的 「 月 光 紙 , 到 了 清 朝 , 改 了 個 名 字 叫 「 月 光 馬 兒 」 。 富 察 敦 崇 的 《 燕京 歲 時 記 》 ( 一 九 ○ 六 年 ) 。 記 載 : 「 月 光 馬 者 , 以 紙 為 之, 上 繪 太 陰 星 君 , 如 菩 薩 像 , 下 繪 月 宮 及 搗 藥 之 兔 。 人 立 而 執 杵 , 藻 彩 精 緻 , 金 碧 輝 煌 , 市肆 間 多 賣 之 者 。 長 者 七 、 八 尺 , 短 者 二 、 三 尺 , 頂 有 二 旗 , 作 紅 綠 , 笆 或 黃 色 , 向 月 而 供 之。 焚 香 行 禮 , 祭 畢 與 千 張 、 元 寶 等 一 並 焚 之 」 。


清 又 流 傳 著 一 句 話 : 「 男 不 拜 月 , 女 不 竄 」 。 所 以 拜 月 就 成 了 婦 女 的 專利 , 家中 的 主 婦 忙 著 拜 月 , 小 孩 子 也 不 愁 沒 事 幹 。 中 秋 節 前 幾 天 , 街 市 上 都 會 賣 一 種 專 供 兒 童 月 用的 「 兔 兒 爺 」 。 兔 兒 爺 的 起 源 約 在 明 末 。 明 人 紀 坤 ( 約 一 六 三 六 年 前 後 在 世 )的 《 花 王 閣 剩 稿 》 : 「 京 中 秋 節 多 以 泥 摶 兔 形 , 衣 冠 踞 坐 如 人 狀 , 兒 女 祀 而 拜 之 」 。 到 了 清 代 , 兔 兒 爺 的 功 能已 由 祭 月 轉 變 為 兒 童 的 中 秋 節 玩 具 。 製 作 也 日 趨 精 緻 , 有 扮 成 武 將 頭 戴 盔 甲 、 身 披 戢 袍 的 、 也 有 背 插 紙旗 或 紙 傘 、 或 坐 或 立 的 。 坐 則 有 麒 麟 虎 豹 等 等 。 也 有 扮 成 兔 首 人 身 之 商 販 、 或 是 剃 頭 師 父 、或 是 縫 鞋 、 賣 餛 鈍 、 茶 湯 的 , 不 一 而 足 。


祭 過 月 後 , 收 拾 杯 盞 供 品 , 設 宴 於 庭 , 家 人 團 坐 賞 月 , 稱 為 團 圓 節。 祀 月 的 月 餅 則 按 家 中 人 數 切 塊 分 食 , 稱 為 團 圓 餅 。 即 使 有 家 人 不 在 , 也 會 為 他 留 下 。 北 方 人 在 賞 月 席 上 ,照 例 必 吃 蘋 果 , 稱 為 團 圓 果 , 所 以 蘋 果 的 價 格 此 時 最 貴 。


 飲 宴 過 後 , 士 女 出 遊 。 顧 祿 的 《 清 嘉 祿 》提 到 了這 個 習 俗 : 「 婦 女 盛 妝 出 遊 , 互 相 往 還 , 或 隨 喜 尼 庵 , 雞 聲 喔 喔 , 猶 婆 娑 月 下 , 謂 之 走 月 亮 」 。 據 說 走 月 亮 還可 以 去 百 病 , 所 以 平 日 禁 錮 家 中 的 女 性 也 可 乘 此 機 會 出 外 遊 賞 。 中 秋 和 元 宵 一 樣 , 是一 年 中 難 得 的 女 性 假 期 。 而 婚 尚 未 生 育 的 婦 女 , 也 有 在 中 秋 節 求 子 的 習 俗 。 方 法 是 在 中 秋 節的 晚 上 , 到 人 家 的 菜 園 裏 偷 摘 一 顆 瓜 , 偷 到 以 後 抱 回 家 去 , 據 說 這 樣 明 年 就 可 以 生個 胖 娃 娃 。


能 不 能 外 出 「 走 月 亮 」 還 得 視 天 氣 而 定 。 據 說 中 秋 夜 的 天 氣 還 和 來年 元 宵 夜 的 天 氣 互 為 因 果 。 俗 語 道 : 「 八 月 十 五 雲 遮 月 , 來 歲 元 宵 雨 打 燈 」 又 道 : 「 雨 打 上 元 燈 , 雲 罩 中秋 月 」 。


江 南 吳 縣 還 有 一 種 特 殊 的 中 秋 節 物 , 即 俗 稱 「 小 擺 設 」 的 小 財 神 爺 。 這些 小 財 神 雖 然 大 不 盈 尺 , 但 他 們 的 配 備 十 分 齊 全 。 如 「 台 閣 几 案 , 盤 匜 衣 冠 , 鹵 簿 樂 器 , 博奕 戲 具 什 物 , 亦 縮 至 徑 寸 , 無 不 稱 之 」 。 江 南 的 小 擺 設 和 北 平 的 兔 兒 爺 正 好 形 成 一 個 有 趣 的對 比 。


 



台灣的中秋節


 漢 朝 時 台 灣 的 中 秋 節 , 據 高 拱 的 《 台 灣 府 志 》( 一 六 九 六 年 ) 卷 七 記 載 , 八 月 十 五 夜 「 土 子 遞 為 燕 飲 賞 月 , 製 大 麵 餅 , 名 為 中 秋 餅 , 以 硃書 一 元 字 , 用 骰 子 擲 四 次 奪 之 , 取 秋 闈 奪 元 之 義 」 。 古 代 以 八 月 十 五 為「 秋 闈 」 , 即 鄉 試 第 三 場 考 試 的 日 子 。 博月 餅 既 是 為 了 取 「 狀 元 奪 魁 」 的 好 彩 頭 , 所 以 月 餅 也 取 了 一 些 和 科 舉 功 名 相 對 應 的 名 字 。 含狀 元 、 榜 眼 、 探 花 餅 各 一 , 會 元 餅 四 、 進 士 餅 八 、 舉 人 餅 十 六 、 秀 才 餅 三 十 二 。 參 加 的 人 輪流 以 六 個 骰 子 擲 入 碗 , 袼 視 其 點 數 之 多 少 , 來 定 其 科 名 的 高 低 。
中 秋 節 同 時 也 是 福 德 正 神 土 地 公 的例 祭 日 。 《 台 灣 府 志 》 上 說 : 「 中 秋 , 祀當 境 土 神 。 蓋 古 者 祭 祀 之 禮 , 與 二 月 二 日 同 。 春 祈 而 秋 報 也 」 。 除 了 祭 祀 土 地 公 之 外 , 農 民 還 得 在 田 間 插 設 「 土 地 公 拐 杖 」 。 土 地 公 拐 杖 是 以 竹 子 夾 上 土 地 公 金 , 插 在 田 間 , 插 好 土 地 公 拐 杖 後 , 再 以 月 餅 祭 祀 。 由 於 中 秋 有 「 秋 報 」 的含 義 在 , 所 以 也 有 農 村 在 此 夜 聚 資 演 戲 , 俗 稱 「 謝 平 安
據 鈴 木 清 一 郎 的 《 台 彎 舊 慣 冠 婚 葬 祭 與 年 中 行 事 ( 一 九 三 四 ) 第 三 篇 記 載 , 日 治 下 的 台 灣 ,詩 社 的 詩 人 也 在 中 秋 節 賞 月 作 詩 , 或 掛 一 盞 燈 籠 在 門 口 , 舉 行 猜 燈 謎 的 晚 會 。 這 一 天 , 各 私塾 的 先 生 們 , 還 要 分 贈 學 生 月 餅 , 學 生 家 長 則 以 紅 包 作 為 答 禮 。
中 秋 節 也 是 租 佃 契 約 重 新 訂 定 的 時 機 。 地 主 是 否 讓 佃 農 明 年 繼 續 佃 耕 , 按 照 習 俗 都 要 在 八 月 十 五 通 知 佃 農 。

民 間 相 傳 ,
中 秋 夜 愈 晚 睡 愈 長 壽 少 女 在 這 天 夜 裡 晚 睡 , 則 可 使 她的 母 親 長 壽 未 婚 的 少 女 還 有 在 中 秋 夜 偷 菜 的 習 俗 。 只 要 偷 得 別 人的 菜 圃 中 的 蔬 菜 , 就 表 示 她 將 會 遇 到 一 個 如 意 郎 君 。 有 句 俗 語 「 偷 著 蔥 , 嫁 好 尪 ; 偷 著 菜 , 嫁 好 婿 」 指 的 就 是 這 項習 俗 。
 另 一 項 和 婦 女 有 關 的 中 秋 習 俗 , 則 是 所 謂 「
聽 香
。 連 橫 的 《 台 灣 通 史 》 ( 一 九 一 八 ) 卷 二 三 記 載 : 「 八 月 十 五 日 , 謂 之 中 秋 。 夜 深 時 , 婦 女聽 香 , 以 卜 休 咎 」 。
聽 香 的 方 法 是 先 在 家 中 的 神 像 前 燒香 , 表 達 所 欲 問 卜 的 事 項 , 請 示 過 出 門 的 方 向 後 , 便 持 香 出 門 。 以 路 上 所 聽 到 神 明 認 可 的 答 案 為 止 。 台 灣 的 小 孩 在 中 秋 夜 也 有 一 種 遊 戲 ,在 碗 裡 裝 滿 白 米 , 插 上 筷 子 , 口 中 唱 著 : 「 觀 箸 神 , 觀 箸 兒 ,請 你 上 廳 吃 白 米 飯 , 配 雞 腳 腿 。 」 並 燒 紙 錢 。 據 說 , 這 樣 碗 筷 就能 自 動 迴 轉 。
在 節 日 食 俗 方 面 , 由 於 台 灣 承 襲 大 陸 的 文 化 , 因 此 月 餅 及 當 季 的 瓜 果 仍 為 最 主 要 的 食 品 。 賞月 時 所 吃 的 柚 子 又 以 麻 豆 的 文 旦 為 最 著 名 。 拜 月 時 也 供 拜 「 米 粉 芋 」 , 有 俗 語 說 : 「
吃 米 粉 芋 , 有 好 頭 路 」 。 取 芋 、 路 的諧 音 來 祈 求 祖 先 保 佑 自 己 找 到 好 的 工 作 。 除 此 之 外 , 各 地 也 配 合 當 地 特 產 , 發 展 出 具 地 方 特色 的 節 日 食 俗 。 例 如 高 雄 縣 飼 養 水 鴨 的 風 氣 很 盛 。 中 秋 節 前 後 正 是 水 鴨 公 初 長 最 嫩 的 時 候 。因 此 美 濃 地 區 的 客 家 人 往 往 於 中 秋 節 宰 食 水 鴨 公 加 菜 , 成 為 當 地 中 秋 的 特 色 。 宜 蘭 地 區 中 秋 節除 了 吃 月 餅 外 , 還 吃 一 種 「 菜 餅 」 。 菜 餅 以 麵 粉 為 材 料 , 中 間 抹 上黑 糖 熿 焙 而 成 。 味 道 香 脆 爽 口 , 南 部 地 區 也 有 在 中 秋 節 吃 麻 糬 的習 俗 。 近 年 來 , 台 灣 的 中 秋 節 又發 展 出 一 種 新 的 活 動 ─ ─ 烤 肉 。 由 於 國 民 生 活 水 準 的 提 高 , 烤 肉 已 不 再 是 奢 侈 的 享 受 , 再 加 上 秋 天 氣 候涼 爽 , 藉 著 賞 月 之 便 在 戶 外 烤 肉 , 便 成 了 很 受 歡 迎 的 中 秋 活 動 。
秋 節 送 禮 , 也 是 在 台 灣 大 行 其 道 的 習 俗 。 每 年 到 了 農 曆 八 月 初 , 各 商 店 紛 紛 推 出 各 式 禮 盒 、禮 券 , 以 中 秋 送 禮 的 名 義 招 徠 顧 客 。 不 僅 如 此 , 各 公 私 機 關 的 首 長 , 也 都 在 中 秋 節 犒 賞 員 工, 或 是
致 贈 禮 品 , 或 是 加 發 獎 金 。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中 國 人 對 中 秋 節 重 視 的 程 度 。
客 家 中 稱 中 秋 節 為 「
八 月 半 」 。 相 傳 是 夜 月 光 五 色 斑 爛 , 月 下 老 人 手 持 大 遮 傘 護 送 絹 娥 仙 女 下 凡 , 時間 約 在 午 夜 子 時 之 後 。 而 且 出 現 時 間 極 短 , 只 有 最 具 誠 心 、 耐 心 的 人 才 見 得 到 , 見 到 的 人 將獲 大 福 。 因 此 人 們 便 在 中 秋 夜 拜 月 。 拜 月 俗 稱 「 拜 月 華 」 , 所 以 客 家 人 也 稱 月 餅 為 月 華 餅 。 早 年 的 製 法 是以 蕃 著 為 材 料 , 白 色 的 餅 皮 上 有 兩 排 小 點 , 中 央 有 一 紅 點 表 示 喜 氣 。 也 有 人 自 製 「 發 板 」 以 替 代 月 華 餅 , 同 時 也 取 其 好口 彩 , 吃 發 粄 , 象 徵 發 財 。 除 了 拜 月 華 以 外 , 若 當 地 有 供 奉 太 陽 星 君 的 廟 兼 祀 太 陰 娘 娘 , 也在 八 月 十 五 日 這 天 到 廟 裡 為 太 陰 娘 娘 祝 壽 。 以 苗 栗 頭 份 的 太 陽 宮 為 例 , 每 年 中 秋 為 太 陰 娘 娘 祝 壽 的 活 動 包 括 奏 表 祭 拜 , 念 經 祝 壽 , 舉 行 月 光 晚 會 ,誦 血 盆 經 等 等 。 廟 方 並 備 有 「 滋 粑 」 以 供 作 信徒 的 點 心 。 中 午 則 辦 酒 席 宴 請 祝 壽 的 信 徒 。


 


( 點擊可得各式祝福 ! )



中秋節快樂


 中秋 節快樂1


中秋創意祝福


祝您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快樂


中秋一起吟詩賞月!


中秋祝福


中秋節愉快


中秋祝福


月到中秋分外明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Sep 16 Thu 2010 17:30
  • 賞楓


《紅葉小百科》
全世界的楓樹大概有兩百種,台灣則有六種楓樹,青楓、台灣三角楓、台灣紅榨楓、台灣掌葉楓、樟葉楓和尖葉楓,大致來說,海拔愈高、落葉前色彩愈鮮麗。


葉片秋天變色的秘密



許多植物的葉片除了含有葉綠素外,還有葉黃素、胡蘿蔔素等,秋天因白天光度強,促使葉綠素加速分解,入夜後低溫又阻礙葉綠素合成,使其他色素呈現出來。同時葉片到秋天已老化,養分輸送困難,使澱粉堆積在葉片中把黃色素還原為紅色的花青素,這就是讓葉片轉紅的原因。 濕氣和低溫是決定紅葉形成的主要條件,在氣溫低、日夜溫差越大,葉片轉紅的速度就越快,顏色也更深純 (一般而言氣溫低於8℃,晝夜溫差在12℃以上) 以青楓為代表,每到深秋,它就逐漸轉黃、變紅,待入冬第一道寒流過境,迅速轉為深紅,一樹紅影在西風中婆娑起舞。



NBX Light賞楓之旅





艷麗太平山 賞楓好讚



素有「人間仙境」美稱的太平山,海拔1950公尺,全年氣候始終舒爽宜人,周圍森林茂密、芬多精與負離子豐沛,四季紅葉植物變化的景緻,每到秋天時節,火紅的楓樹為太平山帶來艷麗的色彩。自雪山隧道開通後,台北到宜蘭只須40分鐘,因此成為熱門的旅遊勝地。同時也是適合週休二日開車帶全家人出遊的好去處。









翠峰湖,Ifsun/攝

太平山最富盛名的,就是接近山頂處的翠峰湖,海拔1840公尺高,湖水終年清澈未受污染,「翠峰朝日」是到太平山一遊不可錯過的美景

 

 

****************************************************************

 




走訪馬拉邦山 採果樂



天氣漸漸轉涼,又到賞楓季節,台灣各地的楓葉植物也染上了濃濃的秋意,悄悄地換裝!台灣的「楓葉故鄉」南投奧萬大,是全台名氣最響亮的賞楓景點,除了奧萬大外,馬拉邦山也以賞楓聖地著稱。位於苗栗大湖鄉與泰安鄉交界處的馬拉邦山,是台灣中北部最具盛名的賞楓去處,不僅可賞楓,也能享受泡湯採果樂。利用假期, 當個上山下海的冒險爸爸,跨越各種生活象限,創造不設限的生活。


馬拉邦山座落於苗栗縣大湖鄉和泰安鄉交界處,泰雅語的「馬拉邦」表示山容壯麗的意思,馬拉邦山標高1406公尺,終年雲霧飄緲,盛產桃、李、梨、蘋果等水果,每年的秋冬季節,滿山楓紅美景,是台灣賞楓的主要景區之一。

賞楓步道,楓情萬種每年十二月上旬至隔年的一月上旬,是馬拉邦山的賞楓季節,主稜線的兩側種植青楓、楓香等兩種楓樹,其中青楓葉片較容易變成鮮紅色,楓香葉片遇冷則會變成橙色或褐色,紅橙兩色相間其中,景觀相當美麗。目前登馬拉邦山分成兩條路線,一條由大湖鄉東興村進入,另一條由泰安鄉中興村進入。兩側都可以上山賞楓,不過多以山腳下的東興國小為起點,國小旁邊立有馬拉邦山區略圖,中興村方向的登山步道,山友都稱為「賞楓步道」,以中興村鞍部的停車場為步道起點,全長約4公里,來回約需6小時。循竹林石階漫步而上,山中竹林至古戰場紀念碑處,是楓紅最集中的地方。


 


*************************************************



山上染了件紅衣



山上染了件紅衣



南投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楓葉故鄉」的美名,是泰雅族人居住的重要據點,早年因為生產香菇而大量種植楓香,後來意外成為賞楓熱門景點。奧萬大規畫有包含瀑布區、森林公園、楓林區和松林區,美景讓人流連忘返,秋季出遊最適合!



全台最美的賞楓處



全台最美的賞楓處


深秋楓紅,多了些淒涼的美感,到奧萬大往遠山眺望,滿山紅色黃色參差其中的楓樹林映入眼簾,伴隨著秋冬轉換之際,漸層的山嵐。奧萬大早期為原住民部落,當年為了生產香菇,大量種植楓香,沒想到意外讓


奧萬大成了全台灣最美的賞楓景點!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今天下午5點起休園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9/18 12:35



中央氣象局預測中度颱風凡那比行徑路線,預計登陸地點在花蓮附近,和去年的莫拉克颱風相似;全台將陸續受到影響,因為前往奧萬大的聯外道路多處路段正進行工程修復中,狀況極為不穩定,而且遇下雨容易坍方落石;為顧及遊客安全,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從今天下午5點開始休園,休園期間,請遊客不要前往,以免發生危險;等颱風過後,再視情況宣佈復園日期。



詳情請電洽南投林區管理處049-2365226或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049-2974511。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9月22日復園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9/21 18:35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因凡那比颱風來襲,9月17號下午5點起休園;幸好這次颱風只造成奧萬大聯外道路輕微落石坍方,及園區少數樹木傾倒,經南投林區管理處緊急搶修及整理後,已無大礙。南投林區管理處處長劉福成表示,為配合中秋節,提供遊客休閒旅遊,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從9月22日上午8點起復園。



劉福成處長強調,山區午後仍有間歇性陣雨,聯外道路部份路段容易有落石,而且只能通行中型巴士以下的車輛,大型車輛無法通行,請遊客注意行車安全、小心駕駛。零外,奧萬大聯外道路2.5公里及7公里處,仍有道路修復工程,請遊客配合交通指揮人員。



 


***********************************************


槭林步道楓光旖旎



槭林步道楓光旖旎



石門水庫擁攬桃園龍潭、大溪兩個鄉鎮的明媚風光,層疊錯落的山峰和碧綠的湖水勾勒出一幅動人的天然風景,每年深秋,石門水庫槭林公園緋紅楓葉襯著山湖楓光,鄰近的森林與槭林步道區栽植三千多棵青楓樹林,冬天赤紅的青楓與金黃的楓香相映成趣,成為北台灣低海拔的熱門賞楓勝地。 週休假日渴望帶著你和全家人從城市水泥高牆出走,去享受自然、去感受自由、去創造精采,在城市與自然間自由來去,一起去體驗不設限的生活,讓每條走過的路線,都是精采的路線。










水庫楓紅,石門水庫管理網站提供

**********************************************************



觀霧森林尋楓貌



觀霧森林尋楓貌



秋楓舞動賞楓趣你能想像滿山遍野的火紅,都是楓葉揮灑的色彩傑作?台灣有不少賞楓聖地,除了有得天獨厚的溫和氣候,還有著美麗的天然景致。在深秋之際,特別規劃「賞楓專題報導」,提供最完整的賞楓情報,來一趟浪漫的紅葉之旅吧!
卡爾維諾說:在荒野中旅行一段時間後,你會渴望一座城市在城市中生活的你,也一定渴望自然渴望從城市水泥高牆出走,去享受自然、去感受自由、去創造精采ESCAPE帶著你和家人,在城市與自然間自由來去,一起去體驗不設限的生活,讓每條走過的路線,都是精采的路線。



海拔愈高的楓樹群木,落葉前的色彩愈豔麗。十一月進入賞楓時期,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秋冬楓景分佈在大鹿林道沿線,觀霧山莊、檜山步道一帶,包括檜山神木步道、觀霧瀑布步道、榛山步道、樂山林道等地方,皆呈現別具特色的絕美楓貌。


**********************************************************



三峽秘密賞楓景點



三峽秘密賞楓景點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座落於三峽鎮的山區,溪流資源豐富,植物種類多且富變化性,尤其每年由秋季到春季時,都有楓葉轉紅、落葉的美麗景色可欣賞,觀賞期長,是


北台灣最好的賞楓去處。 賞楓圖片


 





 

 

 

 

 

 

 

 

 

 

每年10 到12 月適逢台灣賞楓的季節,其中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的紅葉白瀑,宛若北國楓情畫……




 

*******************************************************************************************

 

楓紅季節這裡都大爆滿



楓紅季節絕對爆滿


秋景 


清境 楓林農場  海拔約在1500-1700左右是個風景宜人........


楓樹林


 



















霧社楓林休閒農場



















霧社楓林農場為台灣最大楓樹群,總面積達100公頃,全部楓香樹齡5年生至35年生不等。林相整齊有17萬株以上,遠比奧萬大寬廣許多,每年10月翌4月之間楓葉轉紅,櫻花盛開微風飄香,此時此地彷彿進入那傳說中的桃花源一般。
楓樹林下種植高山烏龍茶20公頃,是為台灣之最,四百棵櫻花樹,花開時節櫻花海與楓樹林相互輝映成特殊美景。茶樹半陰性的植物特質與楓樹林依附生長,蔚為奇觀。2000棵松紅梅及九芎紫薇10月間開始盛開,散發著優雅的清香。十七萬株楓樹,佔地100公頃楓海農場,是您前所未見!


 

 



 


 待續


( 有空玩玩嘛 !   .五子棋.  .北京麻將 .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結圖片


歡迎光臨::慕谷慕魚::



慕谷慕魚(Mukumugi)是緣自太魯閣族譯音。描述當初最


早遷徙到這裡的太魯閣族人(花蓮縣秀林鄉銅門地區與榕樹


部落),用他們的語言頌讚這片世外桃源。這裡有豐富的自


然資源,有柔情似水的秀麗風景,長久以來就有『小天祥


的美稱。


慕谷慕魚」位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距離花蓮市約有


十分鐘的車程花蓮旅遊資訊網



旅遊景點:(點擊連結)



『 遊客中心 』『 清水溪 』『 翡翠谷 』


『 能高越嶺古道 』『 銅礦場 』



 




 


為了打響慕谷慕魚生態廊道的美名,將廢棄的軍事營地,以修繕的方式化身成為遊客服務中心。大家同心合意地塑造家鄉成為溯溪、古蹟巡禮與生態旅遊的絕佳景點,並結合傳統的山刀文化射箭文化,以彰顯地方的人文特色,讓慕名而來的人能夠輕易地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銅門派出所





銅門檢查哨



記得隨身攜帶身分證,在銅門派出所辦理登山證(費用$10),準備好剛申請的登山證交給檢查哨即可進入。


銅門村辦公室(03)864-1057‧(03)864-1288
銅門派出所(03)864-1051銅門檢查哨(03)864-1845






照片:銅門水力發電廠



台灣電力公司也充分利用木瓜溪落差大的水流力量,由上游而下分別修建了龍溪龍澗水濂清水清流銅門榕樹初英等八座水力發電廠(其中以龍澗的發電量最大)。


 










 



 



銅門山刀已是慕谷慕魚最具特色的工藝品,除了實用外,也已發展出擺飾或紀念品的功能。走在銅門社區街道上,高掛許多打鐵店的招牌,經常可以聽到鏘鏘的打鐵聲,銅門擅長打鑄山刀,形成有別於其他太魯閣族部落的特殊景觀。

















 


慕谷慕魚 的立碑



 


慕谷慕魚 遊客中心旁的原住民雕像











資料:洄瀾密境重現。慕谷慕魚 @ sya的旅遊部落格 :: Xuite日誌























資料: 世外桃源慕谷慕魚 - Mobile01 景點分享


 


歡迎光臨::慕谷慕魚::


花蓮旅遊資訊網


世外桃源慕谷慕魚 - Mobile01 景點分享


洄瀾密境重現。慕谷慕魚 @ sya的旅遊部落格 :: Xuite日誌


 


待續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