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遊憩區








小油坑遊憩區

小油坑地區景觀
  小油坑為一處後火山活動地質景觀區,位於七星山的西北麓,由陽金公路的小觀音站右轉可達觀景步道,海拔約805公尺,以「後火山作用」所形成之噴氣孔、硫磺結晶、溫泉及壯觀的崩塌地形最具特色。

  除了小油坑本身,在這裡的眺望平台還可遠眺竹子山、大屯山、七星山與小觀音山等火山錐體,以及金山海岸、停車場等。

  而在大屯山與七星山之間的竹子湖,原來是一處火山堰塞湖,後來湖水切穿湖盆下緣流失,之後再經先民墾植,才逐漸形成現在的梯田風貌。

  喜歡觀察植物的遊客,還可以用十幾分鐘的時間,一遊附近的箭竹林步道,觀察箭竹林、芒草原和火山植物。

  想爬七星山的遊客,可以由小油坑停車場旁邊的登山口開始攀爬,約一個多小時可登頂,海拔1,120公尺,是台北市的最高峰。下山則可由東峰經七星公園、夢幻湖至冷水坑,鳥瞰紗帽山及台北市區,也可以下到苗圃、遊客中心和第二停車場,再到陽明山260公車總站。

小油坑遊客服務站

  開放時間:每日9:00~16:30,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遇國定假日順延一天)及農曆除夕休館。
  服務電話:(02)2861-7024;販賣部:2861-8059
  地  址:11292 台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 69 號
  電子郵件:yms16@mail.ymsnp.gov.tw

服務項目

  1. 預約解說導覽。
  2. 提供遊憩諮詢。
  3. 火山地質地形、溫泉、噴氣孔成因及動植物生態、模型、圖片解說展示。
  4. 免費宣導影片欣賞,播放時刻如下:
      上午:09:00;10:00 ;11:00 ;
      下午:14:00 ;15:00 ;16:00 ;等整點播放。
      播放影片名稱: 草山飛鷹、臺灣藍鵲、六足王國 等,視遊客狀況機動播放。
  5. 解說出版品、紀念品、乾糧及飲料販售〈委外經營〉。
遊客注意事項

  1. 硫氣孔及地熱溫泉地區土質鬆軟,禁止翻越欄杆進入,以避免發生燙傷及意外。
  2. 本區氣候多變,登山健行請預作妥善準備雨具及禦寒衣物。
  3. 禁止挖掘土石、攀折花木、採摘藥草及其它將自然資源攜出園區之行為。
  4. 園區內禁止亂丟垃圾、大聲喧嘩、聽音響、燃放鞭炮與烤肉。
遊客注意事項告示牌



主要火山群      (以下連結另開新視窗,連結到專題導覽的大屯火山群的故事單元)

  △ 七星山   △ 大屯山   △ 竹子山


3D立體地形模擬飛行      (以下連結另開新視窗,連結到專題導覽的地形模擬飛行單元)

  △ 七星山   △ 大屯山   △ 面天山


景觀照片集

  ○ 遊客服務站   ○ 硫磺噴氣孔   ○ 周邊地區景觀


生態資訊

  ○ 小油坑的地質   ○ 室內解說展示   ○ 七星山系步道沿線解說牌


交通資訊

  ○ 小油坑道路圖   ○ 交通資訊   ○ 假日及花季遊園公車   ○ 全區交通系統圖


地理方位及山岳高度

  △ 一覽表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熱谷(地熱谷景觀公園)-觀賞區全景

觀賞區全景/簡時強

 

溫泉口水溫達98℃,其他部分多在60~70℃。水溫極高請小心安全。


地熱谷簡介地熱谷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公園旁,與捷運淡水線新北投捷運站距離約15分鐘的路程,為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是北投編號56的公園,總面積約為3500平方公尺,是大屯山群區域內水溫最高的溫泉,硫磺煙霧的景色擁有「礦泉玉霧」的美稱,是日據時代台灣八勝十二景之一;地熱谷早年是遊客煮食和遊樂的所在地,不僅容易發生燙傷意外,更會造成溫泉水質的污染,造成護欄常崩坍,因此在民國83年自來水處將地熱谷重新整修,溫泉池四周設有欄杆、賞景涼亭和親水溝渠,民眾雖然無法在煮食但可在親水溝渠泡腳,讓民眾來到地熱谷依然能享受到溫泉。

地熱谷-溫泉泉質地熱谷溫泉泉水清澈,溫度約在90℃至100℃,水質是屬鹽酸酸性泉,PH值約1.6,又俗稱「青磺泉」,當地居民亦稱為「磺水頭」,不可用肥皂洗身,屬強酸類,對建築物及金屬品腐蝕性強。不可飲用,但據說此類溫泉對關節、筋肉、皮膚、支氣管、神經均有益;地熱谷因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讓人聯想到恐怖的地獄,且谷底地質鬆軟,常常有來此民眾失足跌倒被燙傷,所以又被稱為「地獄谷」,也有人稱為「鬼湖」。

地熱谷-北投石寶地

地熱谷的溪石具有放射性元素「鐳」,命名為「北投石」,是世界數千種礦石中唯一用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目前僅有台灣北投和日本玉川有這種礦物,雖然歷經破壞但在整修後,地熱谷設置了「北投石復育區」,讓民眾來到地熱谷旅遊不僅能感受到溫泉鄉的情懷,更能了解世界不可取代的自然生態;此外,來到地熱谷欣賞完北投石生態後,可前往北投公園沿著木製棧道散步,造訪全台唯一特色的北投圖書館,是北投旅遊不可不去的旅遊景點之一。

北投旅遊

民眾想一遊北投區可說十分方便,搭乘捷運淡水線至明德站、石牌站、唭哩岸站、北投站、新北投站、復興崗站、忠義站到關渡站都是北投區的範圍,沿線旅遊景點有北投溫泉博物館、行義路溫泉區、北投公園關渡美術館琉園水晶博物館等等,都是民眾來到北投旅遊可前往的旅遊景點。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




泉質資訊:


有「磺泉玉露」的美稱,因谷底蓄積的泉水翠綠似玉,俗稱青磺泉。PH值1.3/酸性溫泉,屬屬於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泉。
地熱谷青磺泉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鐳」,據稱對休憩、復健和美容皆有益。




景觀特色:


日治時期被評為台灣八景十二勝之一。
現在市政府已將其與新北投公園共同規劃為北投溫泉親水公園。
這裡北投溪水下,曾發現一種含微量放射性晶石,是世界上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礦物,稱「北投石」。




餐飲特色:


炸菜包,因好吃,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啞巴餅」(台語)。




營業(開放)時間:


上午09:00至下午05:00;周一休業。




服務設施:


周邊設有以鵝卵石築成的溝渠,供遊客泡腳。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溫泉博物館&草皮


北投溫泉博物館簡介


北投溫泉博物館位於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北投溫泉區內、北投公園後方,是昔日的北投溫泉浴場,北投自日治台灣以來即因溫泉鄉而勝名,1913年台北州廳為了要提昇一般民眾享用高品質的溫泉,特斥資興建北投溫泉浴場是當時東亞最大型溫泉浴場,設有溫泉浴池、休憩室、餐廳、娛樂室等,成為北投溫泉發展史上極重要的代表性建築,於1998年10月31日修復後開放參觀,目前已是國家三級古蹟,是台北旅遊泡溫泉的絕佳去處。


北投溫泉博物館─一樓展區


北投溫泉博物館一樓展區規劃許多空間讓民眾了解北投溫泉的歷史和發展;『北投溫泉浴場』展示空間,是日據時代的男性更衣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當圖書室使用,目前展示著北投公共浴場從殘破的建築到成立博物館列入古蹟的過程,是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歷史發展;地下二樓是『溫泉大浴池』,是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參觀重點之一,歐洲風格的大浴池僅限男性沐浴,旁邊展示了早期北投溫泉的刷子、水瓢和水桶等用品;『台灣和世界溫泉展區』介紹溫泉的地質構造、形成原因、世界溫泉的分布等等,並介紹台灣和全球特地的知名溫泉景區,讓遊客感受溫泉無所不在的魅力;『北投石』是世界數千種礦石中唯一用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目前僅有台灣北投和日本玉川有這種礦物,因此北投溫泉博物館特地設立一個展區讓民眾了解奇特的北投石;『溫泉北投』介紹北投溫泉的相關硬體設備,例如溫泉管線系統模型、修復時留下的溫泉導管、小型溫泉浴池、溫泉石材等等。


北投溫泉博物館─二樓展區


北投溫泉博物館的二樓展區規畫亦十分完善;『北投溫泉鄉發展史介紹』,以舊照片帶領民眾感受昔日北投溫泉鄉的懷舊情愫,『北投產業展示區』展出昔日北投代表性產業;『北投社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介紹,也讓民眾了解平埔族在北投溫泉歷史發展上的角色;『榻榻米活動大廳』是以前來這沐浴後的人用餐、休息和乘涼的好所在,可以以眺望北投谷地和北投公園的景色,是相當吸引人的美景,後方的導覽圖是北投旅遊的最佳旅遊指標;『多媒體視聽室』每天會定時播放「北投的風情與人文」介紹北投的歷史發展,也可前往『台灣好萊塢展區』欣賞台灣台語片的發展過程,北投不僅是以前台語片拍攝的絕佳場地,更以《溫泉鄉的吉他》一片享譽全台。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




營業(開放)時間:


上午09:00至下午05:00;週一、國定假日休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洽詢電話 02-28939981




服務設施:


1.導覽服務:團體參觀:20人以上,50以下,可於一週前提出申起安排導覽解說 。
2.入館需更換室內拖鞋。
3.設置紀念戳章,供遊客蓋章紀念。




費用簡介:


免費參觀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停車場:


可以自行開車至附近,尋找停車位,但假日時建議改搭捷運。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砂島貝殼砂展示館

   【砂島貝殼砂展示館】位於鵝鑾鼻北方1.5公里,距離恆春15公里,屏鵝公路旁,面積約三公頃;座落目標被繁茂的樹蔭遮蔽了小小建築物,往往被疾駛而過的遊客忽略了;後面是一片色澤亮麗,長約220公尺的貝殼砂沙灘。


       管理處為維護這片貝殼砂沙灘的完整,將砂島劃設為陸域生態保護區,但由於砂質潔亮,海水蔚藍,砂灘係經過數千年貝殼與珊瑚遺骸沉積所形成,砂粒97%以上由珊瑚、貝殼、有孔蟲等生物碎屑組成,即所謂的「貝殼砂」,因此常引來遊客擅闖入內,破壞了原來潔淨寧謐的風貌。

       鑑此,特於砂島興建貝殼砂展示館,期望經由展示,使遊客對貝殼砂有所了解及認識,並將這份知性的認知,提昇為對自然的體悟與欣賞,進而珍惜資源,關懷自然;可惜貝殼砂沙灘管理處築起鐵絲圍籬,不准遊客進入,但展示館邊順著鐵絲圍籬,遊客還是可以下去到海邊,捧起一手貝殼砂,一親貝殼砂在指縫間流洩的芳澤ㄛ!


門票:免費   停車費:免費        墾管處:砂島生態保護區









********************************************************





                                                                      砂島貝殼展示中心 - 美美美


簡 介

砂島是墾丁國家公園鵝鑾鼻半島沿岸地區,三個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態保護區中,以珊瑚、貝殼碎屑及有孔蟲等生物殼体,組成的貝殼砂灘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生態保護區。保護區內設有貝殼砂展示中心,遊客可藉以細看貝殼砂「一砂一世界」的自然奧妙,但不宜一親芳澤,而使這片罕見的砂灘面臨消失的厄運。砂地草本植物帶及臨海灌木植物帶,也需要大家一起來保護。

砂島是位於鵝鑾鼻與香蕉灣之間的一個小海灣,由於海灣是波浪能量減低的地方,附近海域的貝殼、孔蟲、珊瑚長期被海浪侵蝕、擊碎研磨成晶瑩明亮的細砂,隨海流飄洋過海堆積於灣內;另一方面,鵝鑾鼻與香蕉灣之間的海岸線向砂島方向交會,形成一個90度夾角的袋狀海岸線,沿岸流攜帶的砂子容易被沉陷堆積在此,兩者交會運用,形成這片金黃色貝殼沙灘。

砂島早期因海灘砂子堆積有如小島一般,故被稱之為「砂島」,同時由於附近沒有溪流進入,因此陸源沉積碎屑相當少,絕大部份都是碳酸鈣質的生物碎屑,經實地檢測結果,墾丁國家公園中以砂島海灘砂的碳酸鈣(CaCO3)含量純度最高,比例高達97﹪以上,是台灣本島相當珍貴的景觀資源。


生 態 介 紹

砂島生態保護區面積約3公頃,長290公尺,寬100公尺,縱深約45公尺,坡度大約為10度左右,呈西北東南走向。砂島生態保護區範圍南北兩側包含局部的裙礁地形,東側公路與海灘間則為小範圍馬鞍藤、無根藤、林投、白水木、草海桐、黃槿等植群構成的海岸植被社會,為墾丁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小的生態保護區。

砂島生態保護區因緊臨台26號省道,植物群落受到公路的限制,局限於沙灘上,立地基質均為珊瑚碎屑、貝殼碎屑、有孔蟲等所形成的沙地,可概分為砂地草本植物帶及臨海灌木植物帶。

砂地草本植物帶以馬鞍藤為優勢種,常大面積成片生長,伴生的植物有無根藤、濱豇豆、雙花蟛蜞菊等。由於砂地保水力低,且富含鹽分,加上強列海風吹襲,不僅造成乾旱環境,且沙丘常因季節變換而移動,因此本區植物特性通常為宿根性,且伏地蔓生多分枝,每節均能產生不定根,以增進吸水功能及固定作用,而葉片則多肉質及表面蠟質以儲存水分及防止水分蒸散散。

灌木植物帶以林投為優勢種,密生成一天然防風牆,伴生的植物有臭娘子、黃槿、土沉香、草海桐、白水木等,另有一些爬藤植物攀爬灌叢上,如大萼旋花、雞屎藤等。本植物帶植物特徵為葉厚、革質或光滑有刺。另外本區尚可見到一些木麻黃散佈其中,應為早其林政單位造林所遺留的樹種。


其 他

其由於貝殼砂晶瑩剔透,做成的貝殼項練相當美麗,曾經引起淘沙熱,商人大量的挖採,外銷日本、夏威夷,使砂島這片沙灘面臨消失的命運。在各方的疾呼下,列為生態保護區,禁止挖採,並且興建了貝殼砂展示館,展示館內有砂島上的砂讓遊客觀賞,也有顯微鏡讓遊客觀察貝殼砂。但仍常有遊客擅闖入內,破壞了原來潔淨寧謐的風貌。

砂島因遭受大量挖採,已被列為保護區,遠遠望去真覺得美,沙灘前的沙島貝殼展示館有砂島貝殼砂的處碰區,在這區塊遊客可以盡情的把玩已經無法處碰到的貝殼砂。這個展示館小小的,但確有設備能讓遊客觀察貝殼的細小之處,讓人真是讚嘆造物主之智慧。


交 通

南下開車:
從高雄出發1.走3號高速公路>下南州交流道>走1號省道,到楓港岔路右轉接26號省道>經過車城,直走,經過天鵝湖畔別墅飯店,經過核三廠,直行經過夏都、青年活動中心、凱撒飯店、福華飯店和歐克山莊、船帆石,之後即到達砂島。砂島博物館位於右手邊,非常的不明顯,建議放慢速度,旁邊有免費的停車場。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物館分前、後棟,佔地240。前棟設有簡報室,播放 鄧麗 君出生、成長、及歌唱事業發展過程,讓大家認識溫婉的「小鄧」。後棟則展出鄧家的客廳、餐廳、演出服裝、表演用的飾品,及 鄧麗 君喜愛的收藏。
展場有張浪漫公主床, 鄧麗 君文物館執行長鄧長安表示:「這是妹妹喜愛的,特別從香港運來,床上的泰迪熊是歌迷送的,公主床的帳幕是新做的,至於賓士車,則是妹妹再法國所開的。」
孝順的 鄧麗 君,還送給媽媽兩張麻將桌,所有的展示品都禁止觸摸,除了一隻黑熊雕像,旁邊的告示鼓勵大家摸摸熊鼻。原來這支熊是 鄧麗 君生前的吉祥物,聽說摸摸熊鼻就能帶來好運。
文物館不收門票,歡迎國內外民眾參觀,但須組成10~15人以上的團體,並請穿著整齊的衣服及鞋子(請勿穿拖鞋),以電話預約時間,才能安排接待、導覽。紀念館開放時間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530分,預約電話:07-5312468



22


4


a


6


b


cccc


0


7


YouTube Mix for Teresa Teng (100)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蝙蝠中隊(中華民國空軍34中隊隊徽,黑蝙蝠中隊的隊徽是民國四十七年,由李崇善少校、王樑少校、孫大陸中尉及劉敬賢中尉四人共同發想設計的)隊徽

中華民國空軍34中隊進行夜間偵察任務情形與畫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而所屬偵察機均漆成黑色,而又稱作「黑蝙蝠」。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1]


大陸偵蒐


1953年韓戰結束,東西方兩大陣營進入冷戰時期,美國渴望蒐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子情報,同時中華民國政府方撤退到臺灣亟需美援。為了維繫美臺關係,蔣中正總統指派其子蔣經國美國中央情報局杜根簽約,雙方以「西方公司」為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及必要器材。中華民國空軍於西元1958年成立34(黑蝙蝠)和35中隊(黑貓中隊),直接受命於國安會秘書長蔣經國,專門替美國蒐集情報,同時空投心戰傳單救濟物資,偶爾也空降情報員[2]


低空偵察的34中隊和高空偵察的35中隊,一樣聞名遐邇,但損失慘重有過之而無不及。至1974年12月34中隊裁撤停止偵察任務為止,共執行特種任務達838架次,先後有15架飛機被擊落或意外墜毀,殉職人員達148名,佔全隊三分之二。詳細情形,中華民國空軍列為最高機密,並刻意隱瞞死訊,持續發放月俸,部份殉職官兵的家屬直到1992年才知道真相而申請死亡撫恤並成立衣冠塚[3]





P-2V型偵察機

第一樁空軍人員由失事地區集體遷葬臺灣的先例是在西元1992年12月14日,中華民國軍方在中正國際機場以隆重的軍禮迎靈,並舉行象徵榮耀的覆蓋國旗儀式。家屬皆認為,14位機員同生死共患難,33年來同葬一穴,歸葬後自應合葬一處,因此將他們一起葬在臺北近郊碧潭空軍公墓一個480公分長的大墓穴。


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來源:四方通行旅遊網 攝影者:四小方



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


新竹市除了靠山靠海的的地理資源,使得十七公里的海岸線更是在發展觀光事業上有不錯的條件外,新竹市更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因此設立了許多小而美的文物博物館,而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的成立就是為了表達對這些當年犠牲奉獻、保衛國土的前輩們紀念之意,並能讓後代子孫藉由文物的展示與呈現,了解當時的生活背景。本館位置是當年黑蝙蝠中隊的營區原址,即東大路二段東大公園內,對當時的老隊員們來講更具紀念意義。


黑蝙蝠中隊的由來是西元1952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台工作站「西方公司」與我國空軍合作,在空軍桃園基地成立特種作戰部隊,進入大陸執行空投心戰任務。1953年部隊遷至新竹基地,1956年開始執行對大陸電子偵查任務,1958年1月,正式對外使用「空軍第34中隊」名稱,同年,開始使用「蝙蝠隊徽」,從此第34中隊又被稱為「黑蝙蝠中隊」。黑蝙蝠中隊執行特種任務期間,總計損失飛機15架、犠牲作戰人員148人,為我國空軍犠牲最慘烈的特種部隊。


目前館內規劃了五主題展區:「大時代的故事」,展示黑蝙蝠大事紀及歷史沿革,「暗夜黑蝙蝠」簡介中隊主要使用的13架飛機,「超級任務」介紹中隊執行的特種任務。「北斗七星下的勇者」則是介紹中隊歷屆主官及148位殉難英雄。「隊員生活剪影」的部分就是介紹隊員日常生活的情形以及展示隊員提供之黑蝙蝠實體文物。










電  話:(03)542-5061
地  址:新竹市東大路二段16號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民俗節日及選舉日休館


 


**************************************************************************************





/



 

**********************************************************************************'

 



這個位置,其實就是當年黑蝙蝠中隊的營區原址,


而建築外觀,


就是參考當年美軍顧問團宿舍所建造。




文物陳列館,在2009年11月開幕,免費參觀



 


 




展示空軍各種制服


 


 




當中,有說明隊徽的由來


 


 






黑蝙蝠中隊,有一「最」,


空軍犧牲「最慘烈」.....


 


 




在從事特種任務的這20年來,有15架飛機失事,犧牲人數高達148人,


也就是說,有148個家庭因此而傷心...


 


 






黑蝙蝠中隊,和黑貓中隊,都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初期的秘密部隊,


都有負責「空中偵蒐」的重責大任,黑貓中隊是高空偵蒐,


由於飛得太高,因此都得穿高壓力衣,並且挑戰人體極限;


而黑蝙蝠中隊,是負責低空偵蒐,


低空的風險是,很容易被發現、擊落,每次任務回來,都好像撿回一命般的可貴,


低空偵蒐之外,黑蝙蝠也負責空投心戰任務,


我看館中紀錄片,有軍官飛到大陸領空,機中音響頻道被切換至中共心戰喊話,


勸說投誠大陸,


這內容,讓我心酸到爆炸,


還有軍官是怎樣躲過飛彈,飛到外海後,看到的日光,就如重生般~~~


 


 




館中有很多家屬提供的文物


 


 




空軍手套,超帥氣


 


 




手錶ㄟ,在民國41年的年代,有手錶,的確是相當的奢侈品,


也是非常的獎勵~~~


 


 




而黑蝙蝠中隊,也參加過我覺得超恐怖的越戰


 


 




黑蝙蝠中隊出生入死,每趟任務出去,可能再也回不來,


政府對於隊員,儘可能的用物質來補償,


像圍巾,就印著黑蝙蝠隊徽,而這都是買不到的,只有隊員才有的,


同時,這也代表至高的榮耀~~~


 


 




浴巾、毛巾


 


 




餐盤,也都是黑蝙蝠專用


 


 




連餐巾紙都是黑蝙蝠專用,但這都是物質補償,


隊員們和眷屬,常常參加聚會、舞會,在那個年代是很奢華、很時髦的,


看似充滿歡樂、富足......


但心裡的不安,還有明天會怎樣的害怕,


真不是我們外人可以了解的~~~


 


 




黑貓中隊出任務人數孤單,一、二人,


而黑蝙蝠中隊,一架次出勤就多達十幾人~~~


 


 




這是人員座位配置圖


 


 




每個人各司其職,其中,還有人專門偵測雷達,


萬一軍機被敵軍鎖定,他們要馬上破解、還擊...也就是說,要保命~~~


 


 




而偵察機的共通點,就是沒有武裝,也就是說「手無寸鐵」,


砲彈打過來,他們只能儘可能的躲、閃~~~並不能把對方打下來~~~


 


 














想不到,也有這麼可愛的軍機


 


 




任務期間,飛了838架次,這是他們的足跡


 


 




而每次被攻擊罹難,都是機上十幾人,


也因此,


失事15架次,就有148人罹難~~~


 


 








作戰機分條,是榮耀,但也是用命換來的


 


 




這個臉盆~~~


本來不知道,但看了說明之後~~~


 


 




這樣應該看得清楚吧!!!



 


 


 



黑蝙蝠中隊歷史、淵源:


(以下資料來源,取自維基百科,歡迎指教^^)


1953年韓戰結束,東西方兩大陣營進入冷戰時期,


美國渴望蒐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子情報,


同時中華民國政府方撤退到臺灣亟需美援。


為了維繫臺美關係,蔣中正總統指派其子蔣經國,


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杜根簽約,


雙方以「西方公司」為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及必要器材。


中華民國空軍於西元1958年,


成立34(黑蝙蝠)和35中隊(黑貓中隊),


直接受命於國安會秘書長蔣經國,


專門替美國蒐集情報,同時空投心戰傳單、救濟物資,


偶爾也空降情報員。


 


低空偵察的34中隊,和高空偵察的35中隊,一樣聞名遐邇,


但損失慘重有過之而無不及。


197412月,34中隊裁撤停止偵察任務為止,


共執行特種任務達838架次,


先後有15架飛機被擊落或意外墜毀,


殉職人員達148名,占全隊三分之二。


 






 


 





黑蝙蝠中隊隊徽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ROCAF34mark.png


 



『黑蝙蝠』隊徽意義:


中華民國「空軍34中隊」,進行夜間偵察任務,


與畫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


所屬偵察機均漆成黑色,而又稱作「黑蝙蝠」。


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


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E9%BB%91%E8%9D%99%E8%9D%A0%E4%B8%AD%E9%9A%8A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眷村博物館來源:四方通行旅遊網 攝影者:四小方




眷村博物館的前身是新竹市調查局,後來轉為新竹市環保局使用,之後因為環保局遷移至焚化廠行政大樓,因此館舍閒置下來,在1997年全國文藝季「竹籬笆內的春天」活動,展示了新竹市的眷村文化,於是在市長的推動,設置計劃原預定於空軍一村第八區,因土地權屬問題無法解決,改將環保局之舊建築,設為眷村博物館使用,在2002年12月28正式開館,原本展示空間只有一樓,後因文物增加,故擴建二、三樓。

目前博物館室內空間約300坪,室外廣場約200坪,可供藝文活動使用,入口大門以眷村紅門白線的傳統造形設計,還有一個很特別的「飛機副油箱水塔」,這個副油箱水塔原是F100戰鬥機報廢的副油箱,後來被眷村居民改裝成儲水水塔,由新竹三廠眷村捐贈給博物館,象徵了眷村克勤克儉的美德,更代表了眷村博物館的開館精神。


館內一樓為烽火重生─戰亂移民潮,介紹眷村歷史,二樓規劃「縮影中國-竹籬笆內的春天」,為眷村生活情境區,三樓主題為「有情有義-患難與共」為新竹市眷村改建的過程與目前現有狀況,也可辦理眷村相關文化特展,而研習教室可供各界辦理市內活動。眷村博物館的成立不只是提供民眾一個休假的好去處,更可以藉由這些歷史文物的呈現,讓民眾可以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與文化,富含教育意義。












電  話:(03)531-9756
傳  真:(03)532-4834
地  址:新竹市東大路二段105號
營業時間:平日09:00~17:00;週一、週二、民俗假日及選舉日休館

 


*************************************************************************************



竹籬笆的春天-新竹眷村博物館 - Mobile01





眷博館入口意象(眷村常有的紅色大門、早期克難的竹籬笆)



這個副油箱水塔原是F100戰鬥機報廢的副油箱!

















二樓一隅的互動式展版-眷村的小故事(利用徵文取得許多人對於眷村時代的回憶)


女王操作版


二樓的擬真展境-眷村的角落,賣東西的攤子


山東大饅頭


****************************************************************************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宮e學園數位學習課程內容


課程:銘文說歷史--毛公鼎、散盤、宗周鐘


第一章:歷史價值非凡的寶物


毛公鼎、散盤與宗周鐘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青銅器中是非常重要的文物。這三件青銅器的珍貴之處,在於器身上所銘鑄的長篇銘文。毛公鼎、散盤與宗周鐘上的銘文,不但展現了大篆書法端莊與優美的一面,同時也是專家學者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史料。。
以下我們將透過這三件青銅器銘文的解說,勾勒出
三千年前,西周王室的興衰,以及王室與諸侯國、邊境國家間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


[]大篆:所謂的篆書,是用來統稱秦漢以前,文字結構趨於象形、文字筆畫較為圓轉的古文。後來秦始皇統一文字,頒佈形體更為規整、線條更勻齊的篆書體,稱為小篆,把西周時期使用的文字-例如毛公鼎等青銅器上使用的銘文-稱為大篆。

























毛公鼎
放大圖
 







毛公鼎      
 

第二章:毛公鼎


鼎腹內鑄銘五百字
宣王授權毛公輔政
毛公銘感作器傳世


2-1銘文助長毛公鼎的名氣
毛公鼎,可以說是西周晚期圓形鼎器的佳作,整件器物給人一種端莊穩重,一派渾圓大度的感覺。鼎口的邊緣兩側有兩支立耳,鼎腹接近口緣裝飾著一圈重環紋;腹部呈半圓球狀,並以三支壯碩的獸形足來支撐整個鼎的重量,呈現出相當敦厚樸實的質感
此外,鼎內的銘文更令毛公鼎名聞遐爾。接下來將帶領各位從銘文的內容一窺三千年前
君臣交心的感人事蹟,並從銘文的形式領略書法之美,現在就來欣賞這篇銘文的內容。


2-2銘文透露宣王中興志願
往毛公鼎的腹部看,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銘文。
這些
銘文共有五百個字,是目前可見的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因此被稱為天下第一銘文。
接下來我們就透過這篇銘文,來體會周宣王在經歷父王遭放逐,及共和的洗禮之後,委請叔父毛公輔佐朝政的感人故事。
[]共和:西周時期因為厲王被放逐、被剝奪統治權,由周定公及召穆公兩位大臣共同治理國事,史稱「共和」。現今的「共和政治」則泛稱實行民主而非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


2-2-1周宣王命令毛公輔佐政事
首先出現的這段文字,內容大意是說:剛剛繼承先王基業的周宣王,特別命令叔父毛公協助自己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希望毛公展現智慧,為國效力,還表示自己並非昏庸無能,請毛公不要苟安荒怠,國事不論大小,都要隨時密奉機宜
西周厲王時,因為實行苛政,與民爭利,被迫退位,開始長達十四年的放逐命運。在周厲王被放逐的期間,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便暫代君王處理國家政事,歷史上稱為「共和」時期。周厲王死後,由他的兒子宣王即位。宣王在大臣的輔佐下,發奮圖強,立意中興,於是委請叔父毛公,也就是銘文中出現的「父瘖」,協助治理國政,並期待毛公能無私行事,嚴守法令。


2-2-2宣王賞賜寶物嘉勉毛公
接下來的這段原文大意,記載宣王命令毛公督導行政禮儀兩大官僚體系又命毛公的族人擔任禁衛軍,保護王室。並賜給毛公一些賞賜品,以供祭祀征伐之用。
從這段銘文,我們更能確認西周時期的官制,例如執掌朝政的兩大官署分別為:卿事僚大史僚在兩大官署之下還設置了各種官吏。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當時的君王賞賜大臣的精美物品,包括祭祀用的香酒、玉器車馬車飾等等。
[]卿事僚:卿事為周王室最高的輔佐大臣,相同的官位稱為「僚」,因此卿事所組成的執政團隊就是「卿事僚」。「卿事僚」位高權重,集軍、政大權於一體。
[
]大史僚:大史僚為周代實際執行政務的團隊。周王與卿事所決定的事務,由大史僚加以記錄並具體執行。大史僚主要由周王族內的祭司集團為基礎,並吸收一些商代和其它異族的史官組合而成。


2-2-3毛公鑄鼎感恩宣王重用
銘文最後三句話,毛公變成主角了,他為了感謝宣王的隆恩,於是下令製造這件青銅鼎,並在鼎上鑄下這一段歷史佳話,作為對君臣交心的感人銘記,並留傳後人永久緬懷
諸侯們
將王室賦予的榮耀,以及自身的貢獻,銘鑄在青銅器上,如此一來,就等同於代表地位的證件,毛公之所以下令製作這件青銅鼎,並鑄造銘文,也可能有這樣的用意。而對於毛公的後代而言,毛公鼎就像先祖功勳的記錄一樣,正可以證明自己系出同源的優越性。


2-3傑出的書法範本
清末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曾經說:「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可見得毛公鼎在書法史上具有典範的意味。
毛公鼎整篇銘文佈局妥當,散發著周代的理性色彩;字與字之間,隱約
可見凸起的方格是作為界線用的,稱為「界格」,這種形式是西周中晚期製作銘文的習慣。這個現象也可以在這件西周晚期鑄造的頌壼上看到,一個一個寫在方格內的銘文,就像現代人在練習書法時會依照著九宮格的規範來臨帖寫字一樣,這個習慣仍然延續到今天。
仔細鑑賞毛公鼎內的銘文,
字形優美、圓潤,筆法端正嚴謹,結構莊重和諧,「大篆」書體在這篇文章中,可以說已經發展到最成熟的階段。自出土以來,書法家們無不為之傾倒。


2-4瑕疵處反映工藝的衰退
這是一張毛公鼎的X光透視片。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在毛公鼎的腹部上密佈了許多斑點,這些斑點被稱為「氣泡」。除了這些氣泡之外,我們還可以找出不少的瑕疵,例如:修補的痕跡、由口沿裂開的兩條裂痕,以及毛公鼎腹部下方留下了一圈微微凸起而高低不平的「範線」等等,它們都暴露出製作時的粗疏。
也就是因為有這些瑕疵,毛公鼎曾經被認為是假造的作品,不過,經過科學的分析以及學者的研究,已經證實為真品。
遺留在毛公鼎上的這些瑕疵,都代表著西周晚期青銅器製作水準的下滑,似乎也透露出當時禮樂制度逐漸鬆動的現象

〔註〕氣泡:氣泡的形成,是因為銅液的溫度過高,注入模子時,銅液本身會產生瓦斯氣體,這些瓦斯氣體因為一時沒有辦法排出而存留在銅液裡,當銅液冷卻以後就會出現氣泡的痕跡。


























散氏盤
放大圖
 







散氏盤      


 



第三章:散盤


政治契約銘鑄散盤底
沃盥之器化身外交禮器


3-1史上最具份量的政治契約
散盤為西周厲王在位時鑄造的作品,它是一件附有雙耳、底下帶有圈足的銅盤,盤的腹部裝飾有夔紋,其間穿插三個浮雕獸首,圈足上有獸面紋,此件作品不但是一件極為珍貴的工藝佳作,也是一件象徵西周晚期諸侯國爭奪疆土的歷史信物。因為盤內的銘文載明當時的?(ㄘㄜˋ,需造字)國想以武力侵奪散國土地,然而卻在最後戰敗,協議邊界的劃分,是一篇政治的契約書


3-2諸侯爭霸戰即將登場
散盤的銘文,鑄在盤內,共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個字,銘文內容再現了曾經存在中國人文地理上,兩個小國的一段疆土之爭。
將雙方的約定或交易內容,銘鑄於銅盤上,就像是立體契約書一樣,擁有無法撕毀的高度保障。
由於散盤上鑄有長長的銘文,因此已不只是行沃盥之禮的用具而已,更是用來象徵國家的重要禮器。


3-2-1諸侯國對井田制度的挑戰
這篇銘文寫得相當生動,遙遠的歷史故事彷彿就發生在眼前,大意是說周厲王時,關中有?(ㄘㄜˋ,需造字)、散兩國,土地相鄰,?(ㄘㄜˋ,需造字)國人自恃強悍,侵略散國土地,不料竟戰敗,最後只好由雙方各派代表協議重新劃定兩國之間的邊界。議和過程則由周天子派遣史官仲農到場見證。


3-2-2統治者轉變為見證者
這場三千年前的協議,最後的履約情況如何雖然沒有人曉得,但卻凸顯西周晚期土地糾紛的解決之道,也就是諸侯國之間以武力相向,強者勝出,決定一切。除此之外也象徵了西周晚期王室權力的削弱,土地的分配權已不再是周王室所主導,各諸侯國兼併土地的風氣日漸盛行,井田制度正面臨著瓦解的危機。因此在當時,周王室所能做的就只是派一位史官仲農去見證諸侯之間的私自協議。土地糾紛的裁決權,已非周天子所能掌控的,而派官員去見證,其實只是為了維持表面的權威與尊嚴罷了。
[]井田制度:西周時期實行的土地制度,以「井」字形將土地劃分為九個單位,中間的土地為「公田」,四周為「私田」。私田分由八家農民耕種,收穫為農民自己所有,公田則由八家農民義務耕種,收穫為貴族所有。在井田制度下,唯獨周王室擁有土地的所有權,貴族則有受王室賞賜後的使用權,土地不能買賣。


3-3韻味靈動的銘文
如果說端整的毛公鼎銘文是成熟的大篆書法,那麼字體傾斜呈現橫扁姿態的散盤銘文就是更自由粗獷的大篆了散盤銘文的字體充滿著靈動的流暢感,線條隨意,字形極富變化,或尖、或圓、或方,彷彿五線譜上跳躍的音符,譜成一曲旋律優美的書法樂章,迴盪低吟於時間的長河裡。而字與字的連貫,行與行的呼應,更統一了整篇銘文的氣勢;而且,同一個字還展現了千姿百態,例如「封」字就出現了十八次,每個字筆筆不同,字字有別,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你不妨再仔細觀察看看,還可以在散盤上找到其他的「封」字嗎?
























宗周鐘
放大圖
 






宗周鐘    


第四章:宗周鐘


三十六枚高高突出的長形乳突
器身上一百二十三個銘文
讓宗周鐘享有「鐘王」的美稱


4-1寶鐘記錄厲王武功
宗周鐘,呈標準的合瓦式造型,鐘口朝下,為側面懸掛式的甬鐘,整個鐘身最突出的裝飾是三十六枚高起的乳突,及下半部裝飾的吐舌夔龍紋。而著名的銘文就鑄在乳突中間的鉦部及鼓部,共一百二十三個字,是商周時期的青銅鐘當中,銘文最長的作品。這篇銘文記載的是周厲王收服南方二十七個小國的故事
銘文的內容是說,西周厲王時,位於今天
湖北漢水以南的服子,侵犯周的領土,厲王為了鞏固文王及武王辛勤創建的疆土,便親自帶兵征伐服子,直逼服子的都城。服子的君王見大勢已去,於是派遣使者迎接厲王,表示臣服。當時南方及東方的二十六個小國看到這樣的情形,也一起稱臣朝見。厲王為了感激天帝及神明的保祐,特別製作了這件「宗周寶鐘」,祈禱先王們賜福給後代子孫,保佑國泰民安。


4-2宗周鐘的意外插曲
宗周鐘是清代宮廷舊有的收藏,出土地點不詳,所以到底是由誰下令鑄造的,曾經引起一些猜測,目前學者是以銘鑄在宗周鐘身上的「」字,推測是厲王的自作器,為什麼呢?
陜西扶風縣出土了一件「簋」,器身上有一個「」字,這個字的發音和
周厲王的名字「胡」是相通的,加上出土的地點-陝西扶風縣是周朝王室宗廟所在,所以學者推測「簋」應該是厲王的自作器。這樣一來,器身上同樣有「」字的宗周鐘,應該也是厲王下令鑄造的,用來記錄自己的豐功偉業。
雖然宗周鐘與簋都由周厲王下令鑄造,但是兩者的書風卻有明顯的差異,宗周鐘的銘文字體瘦勁偏方,簋的字體卻是樸厚偏圓,應該不是同一個書家所為。
[
]自作器:許多春秋戰國時期吳國、越國君王擁有的青銅兵器上,鑄寫的銘文中有「某王自作」等詞語,故宮收藏的「越王州勾自作用劍」即為一例。「自作」一詞相近於「御製」之意,因此
「自作器」泛指由君王下令鑄造的器物。學者郭沫若認為「銘為自作,實賴民工」,指出了雖然銘文記載是由某某王自已製作的青銅器,但其實真正的鑄造者為民間的工匠,這些青銅器展現了工匠們的創意與巧思。


4-3悠揚鐘聲,威震四方
古人在祭祀或宴客時,音樂是一項很重要的陪襯,據傳周公制禮作樂,使青銅樂器也和青銅禮器一樣,成為廟堂上不可或缺的陳設。
宗周鐘在外形上最為醒目的特徵是,鐘身上所裝飾的三十六個像刺蝟般的「乳突」,又稱為「」。有學者認為乳突可以用來調音,但大部份的學者多半認為乳突只是一種裝飾,藉由立體突出的乳突,為整件作品增添華麗莊重的氣質
青銅樂器被敲奏之後,能夠發出悠揚、宏偉而深遠的樂音,產生「聲如洪鐘」的壯麗美感,這種樂音所產生的聽覺效果,具有宗廟的莊嚴氣氛,就如同視覺上的獸面紋一樣,都能使人油然產生敬畏之心。在宗周鐘的銘文中,不就提到了希望藉由寶鐘所發出的急促而和諧的樂音,祈求祖宗先王神祇的降臨,賜福給後世子孫。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待續 !




細讀澎湖一級古蹟天后宮的歷史
謝林寫於 2012年4月11 22:17 ·



澎湖天后宮澎湖天后宮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巿,供俸媽祖。是台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最遲在1604年前即已立廟。原稱娘娘宮,天妃宮或媽宮。馬公巿舊稱即由此而來,現在台語𥚃「馬公」仍以「媽宮」稱之。


 


歷史:明朝及明鄭時期澎湖天后宮在文獻可考的最早年代是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該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司令官「韋麻郎」率兩艘船抵達澎湖,並派員往福建請求貿易。福建當局立即嚴禁人民出海接濟,並派都司「沈有容」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要求荷蘭人撤退。韋麻郎見求通商無望,又缺乏補給,於是在當年底離開澎湖。董應擧在天啓年間寫給福建巡撫「南居益」的信中提到此事,「澎湖港形如葫蘆,上有天妃宮,此沈將軍有容折韋麻郎處也。」由此可知當時澎湖已有天妃宮,且是沈有容與韋麻郞談判之處。


1622年東印度公司任命「雷爾生」為司令,再度前往澎湖,並在風櫃尾蛇頭山頂興建城堡作為基地。兩年後荷蘭人被明軍擊退,轉往台灣。在此期間荷蘭人繪有一幅港口圖,在今天後宮位置畫有「中國寺廟」,即媽祖宮。1663年,東印度公司在前一年被鄭成功擊敗,因而失去在台灣的領地,隨即任命「博特」率艦隊企圖將之奪回。博特曾與清軍聯盟,在中國沿海與鄭軍交戰獲勝,但後來未獲清廷支援攻台。博特失望憤慨之餘,在166413日 攻擊澎湖島上的鄭軍。並在110日 放火燒毀寺院及附近房舍。據此,澎湖媽祖宮在1664年被毀。博特在其航海記中亦附有澎湖港圖,其中的寺院也在今天後宮的位置上。施琅奏請敕封天后1683年(清康熙22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台,在澎湖擊敗由劉國軒率領的明鄭海軍主力,明鄭隨後便即投降。施琅將勝利歸因於媽祖庇佑,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其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清廷在1684年(清康熙23年)准奏,並派禮部郎中雅虎専程來澎湖致祭,將媽祖封為天后,並改天妃宮為天后宮。


多次整修天后宮曾於1750年(亁隆15年)、1793年(亁隆57年)、1818(嘉慶23年)1845年(道光25年)以及1885年(光緖11年)等多次重修。1919年(大正8年)由於天后宮牆垣傾毀,且遭中法戰爭及甲午戰爭破壞,狀況殘缺。遂由「台廈郊」及士紳富商發起募款重建,買下廟旁店舖擴大基地,並増加前進和後殿。重修過程中,在地下挖出「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印證前述1604年沈有容迫使荷蘭人離開的事蹟。這是台灣地區第一座漢人所立之碑。1922年(大正11年)天后宮改建完成,奠定今日澎湖天后宮建築之基礎。1983年(民國72年)澎湖天后宮經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同時動工整修,至民國74年(1985年)完工開放。2011年(民國100年)天后宮長年風雨侵襲早已造成廟宇本體受損嚴重,清風閣更成為危樓建築,早有整體大幅修復之必要。716日 ,修復工程開工,預計2013年(民國102年)完成。建築:目前的澎湖天后宮格局與樣貌奠定於1922年之重建。主持建造者為原籍廣東潮州的匠師藍木,這使得澎湖天后宮具有潮州風格,和台灣多數寺廟以閩南風格為主不同。佈局:澎湖天后宮面向港口,座北朝南,顯示地位極高。廟順坡而建,前山後水,有風水意義。建築佈局為三殿式二院,即三川殿,正殿以及清風閣(後殿),分別順著地形升高,廟埕與三川殿交接處設有多角形的石階,香客需循階而上進入廟中,這在台灣廟宇中為獨一無二的設計。三川殿為三開間,殿左右與龍相接,是多風的澎湖地區建築之特色。


正殿奉祀「金面媽祖」,左右護龍分別奉祀註生娘娘以及當地節孝烈婦的節孝祠。清風閣又稱公善樓,為當地文人聚會之所。木雕與彩畫:參與細部裝飾的匠師,有木雕師黃良與蘇永欽。彩畫師陳玉峰,朱鍚甘與潘科,都是當時台灣的一流匠師。天后宮的木雕反應近代台灣寺廟雕刻的精緻和,寫實路線,多用樟木以利細節表現。木匠受到嶺南畫派影響,使用內枝外葉手法做出凹凸的層次。正殿神龕左右兩側,有四幅廣東匠師朱鍚甘的擂金畫,即以金箔粉畫在尚未完全乾燥的黑漆之上,藉由金粉的疏密表現濃淡。前殿彩畫由台南畫師陳玉峰負責,展現和廣東畫師不同的風格。其中前殿後歩口的木柱上有錦紋畫,以繪畫模仿錦布包住柱子的裝飾,在台灣十分少見,具有珍貴價值。謝林學仁整理 


 





日治時期所攝的澎湖天后宮

施琅奏請敕封天后


1683年康熙22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台,在澎湖擊敗由劉國軒率領的明鄭海軍主力,明鄭隨後便即投降。施琅將勝利歸因於媽祖庇佑,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其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清廷在1684年(清康熙23年)准奏,並且派禮部郎中雅虎專程來澎湖致祭,將媽祖封為天后,並改天妃宮為天后宮。[4]









澎湖縣國家一級古蹟開台澎湖天后宮,擁有傳統典型的閩式與粵東建築風格。正面屋頂上的局部構建隱喻「龍馬負圖,天下太平;祈求吉慶,聖人在位」。//中央社
                                                                    國家一級古蹟天后宮 全台最早媽祖廟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北投圖書館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 北投分館簡介

                                                                                      全球最美25家公立圖書館之一 !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地址: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1號
電話:(02)2897-7682

電子郵件:l11@email.tpml.edu.tw


360度虛擬實境導覽
綠建築導覽影片(wmv檔案)
影片簡介(大愛電視台)(wmv檔案)
館舍照片



  • 交通位置

    • 聯營公車
      北投公園站
      公車: 216(區間)、218、218(區間)、218(直行)、223、266、230、602、s6、s7、s9、s22、s25、s26
    • 捷運
      新店-淡水線
      北投-南勢角線
      捷運北投站轉乘新北投支線至新北投站


  • 館藏特色
    生態保育


  • 樓層配置

    • 一樓
      為主要入口,設綜合服務臺、期刊報紙區、參考資料區、
      電腦查詢區、中文圖書 (0-4類)、綠建築圖書區、戶外閱讀平台。
    • 二樓
      圖書區:為中文圖書 (5-9類)、外文圖書、
      館藏特色區(生態保育)、多功能討論室、戶外閱讀平台。
    • 地下一樓
      為兒童閱覽室、戶外閱讀平台、視聽室。


  • 沿革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座落於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的北投公園內,與溫泉博物館比鄰,地下一層、地上二層,樓地版總面積650坪的圖書館。
    本分館座落於在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內,室內書香,戶外鳥語,相映成趣,閱讀成了一件愜意、享受的活動。
    屋頂為輕質生態屋頂,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發電16千瓦電力,並採大量陽台深遮陽及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再利用回收水澆灌植栽及沖水馬桶,達到綠化與減少水資源浪費。建物使用木材及鋼材,該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在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方面,對於木材建材除做白蟻防治外,並使用生態塗料及免除不必要的裝修工程,減少污染及有毒物質的釋放,避免影響人體健康。
    本分館並在94年2月份榮獲內政部綠建築九大指標候選證書,包括「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室內健康與環境」、「廢棄物減量」、「汙水與垃圾改善」九項指標,96年7月獲得綠建築鑽石級標章證書;2007國家卓越建設獎-卓越獎、第6屆臺北市政府品質創新獎第一名、「第6屆遠東傑出建築設計獎」入圍作品、2007「台灣建築獎」首獎、第6屆臺北市「都市景觀大獎」首獎、第8屆行政院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優等獎」、內政部96年度「優良綠建築設計獎」、2008全球建築金獎─全球卓越建設獎入圍獎。


********************************************





                                                          森林中的圖書館—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 Mobile01


森林中的圖書館—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聽報導,有一座圖書館位於「北投」,圖書館以原木建成,還獲得「綠建築標章」。
哇!聽來挺不錯的,前去看看吧!

那天搭了捷運,在「北投」站轉搭往「新北投」站的列車。下車後有點餓,先到爺爺開的速食店,吃完有點晚的午餐。

慢慢地,沿著中山路走,經過「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遠遠的就看到有一棟建築物隱身在綠樹間。
仔細的品味一下,原來得到標章的「北投分館」,真的是不一樣呢!




大門很平坦,嬰兒車可方便進出。


一樓,現在看到的是大門口,綜合服務台。

期刊室一景


書櫃


戶外閱讀平台


之二


下樓後的造景。
有壁爐!對溫帶國家是必備設施,在北台灣,好像很少人有。(這也不能使用)


兒童閱覽室---所有的櫃子都是以明亮的色系為主,強調活潑。


這邊是「說故事區」,大家一起脫了鞋,坐在這裡,由大人引導小朋友閱讀。


小朋友在這閱讀,好高興啊!


這裡是地下一層兒童閱覽室外面,「戶外閱覽平台」
要不是離家遠,我願意每天來這報到,就算是發呆也好。
女王也說:希望能買著有陽台的房子,這樣就可以擺個洋傘,喝咖啡。


之二


之三


這是吸引我的原因--一片綠意


對面是公園的洗手間啦!蠻融入這環境中的。


看完「北投分館」,心裡只有一個感覺,好羨慕哦!真希望能住在這附近,每天都來逛逛,真好。


                                《華視新聞》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