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玉白菜
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
這件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百分百的作
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
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
分熟悉而親近,別忘了看看菜葉上停留的
兩隻昆蟲,它們可是寓意多子多孫的螽斯
和蝗蟲。此件作品原置於紫禁城的永和
宮,永和宮為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
因此有人推測此器為瑾妃的嫁妝象徵其清
白,並企求多子多孫。
雖說翠玉這個材質與白菜造型始風行於清
中晚期,白菜與草蟲的題材在元到明初的
職業草蟲畫中,屢見不鮮,一直是受民間
歡迎的吉祥題材。相信無論是此位宮廷作
坊中的工匠,或是製作翠玉白菜的玉匠,
都只是發揮創意、巧藝,為順應贊助者喜
好而創作,但是由於並未留下相關的資料
記載,也留給觀者更多想像的空間。
(撰稿:施靜菲)
翠玉白菜是中國的一種玉器雕刻,為利用翠玉天然的色澤雕出白菜的形狀。翠玉白菜與肉形石目前在故宮典藏古物分級上為重要文物,而非國寶級文物[1]。據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長稽若昕於2007年所言,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了3顆翠玉白菜,中國大陸的北京故宮也有。翠玉白菜與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肉形石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內最知名的人氣文物,故宮許多自製的紀念品都是以翠玉白菜為主題。
雖然翠玉白菜不只一顆,但最常展示或出現在照片上的卻只有如右圖的那一顆。關於這顆翠玉白菜的文獻很少,只知道這件玉器原本置於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宮,是光緒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妝。此件玉器的雕刻一體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澤刻飾出綠色的菜葉與白色的葉柄;白菜的造型象徵女子清白,而菜葉上還雕有兩隻昆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都是象徵「多子多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