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文形式-----
         
轉錄導遊黃埔一期黃學長彙整資料
11.
碧潭『碧山環繞,潭澈擁抱』是大台北地區歷史悠久的遊覽勝地,位於台北縣新店市中心位置,也是老一輩台北人舊情綿綿的約會地點。區域從渡船頭至碧潭大橋面積為27公頃,美在青山碧水、潭域廣闊、岸壁陡峭又稱赤壁潭,因河岸寬廣,水色橙碧,平靜如潭而得名,新店溪流經碧潭出現曲流、岩壁及丘陵,河床寬廣自成一潭,潭水碧綠,風水絕佳,景緻十分宜人,四季水色澄碧平靜如潭,漫步吊橋懷想舊日情懷,駐足橋中欣賞潭中倒影,碧潭籠罩在霞光中的晨昏之美。東岸設有遊艇碼頭,供遊客泛舟游潭,欣賞西岸陡峭的赤潭壁懸崖干仞,山岩絕峙有「小赤壁」之美譽,前考試院長孫科曾在潭西岸的懸崖巨石上題有「碧潭」二字,岩頂築小亭一座,名曰「碧亭」,將潭西山壁點綴地秀麗不凡。白天看「碧潭吊橋」,如長虹凌空,夜晚看「碧潭吊橋」,恰如睡臥明月的長龍,如此情境宛如夢幻。連橫北遊碧潭見此一勝景,即提詞贊道:大橋千尺枕江流,畫舫笙歌古渡頭。隔岸素馨花似雪,香風吹上水邊樓。碧潭吊橋之美,非浪得虛名,每逢皓月當空,泛舟「碧潭」,儷影雙雙,你儂我儂,只羨鴛鴦不羨仙,此情此景,人間難得幾回有,而被列為「台灣八景」。
碧潭風景區位在新店溪之中游,最主要之景觀以碧潭吊橋(建於民國26年)及水上泛舟聞名,吊橋宛若長虹臥波點綴碧潭山光水色。岩頂另築「碧潭」,登高遠眺,視野遼闊。
碧潭是新店的象微,曾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在碧潭划船,看水波蕩漾,別有浪漫情趣;登碧亭遠眺新店溪畔蒼松綠樹倒映溪水,美不勝收;站於橋上欣賞碧潭之美景,湖光山色、葉舟點點,把碧潭裝點得如詩如畫,這歷史悠久的遊覽勝地,為新店市旅遊主要的觀光景點。碧潭岸邊有許多咖啡座,西岸上游懸壁絕峙千仞,翠樹叢叢蓊鬱成蔭,與潭面相映麗影迴清,東岸為整齊的觀景茶座及遊船碼頭,讓您一邊喝茶一邊賞景,濃郁的咖啡香味更挑遏您感性的心,下游已整理為河濱公園,青青草地適宜漫步、垂釣、放風箏。

碧潭岸壁陡峭又稱赤壁潭。適宜划船、游泳、釣魚等活動,東岸設有遊艇碼頭,可提供遊客泛舟游潭的樂趣,西岸懸崖千仞,山岩絕峙,因此碧潭有『小赤壁』之美譽。

碧潭的歷史風采
碧潭早年是城市與鄉鎮的分界,新店溪蜿蜒的河道,將塗潭、灣潭、青潭、直潭分隔成四個地區,因此在日據時代碧潭居民往返皆以渡船為主,早期是以接近灣潭的渡船擺渡如遇大風雨,交通就有中斷之虞,日據時期始有造橋銜接兩岸的提議,但是碧潭今日成為人們休閒旅遊觀光之勝地;碧潭是民國59年省府公告10處省定風景區之一,於民國67年交由台北縣政府管理,碧潭風景區範圍自青潭堰下游至碧潭大橋,然而它卻曾經帶動新店市早期的繁榮,至今碧潭風景區對於新店市旅遊發展還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碧潭風景區之寶-碧潭吊橋:為鋼索橋,吊橋長200公尺,東西兩岸平均寬約150公尺,橋寬3.5公尺,橋塔高度20公尺站於碧潭吊橋上欣賞碧潭美景,真是賞心悅目。碧潭吊橋建於民國26年,由台北州技手江石定設計,承造時以公路橋樑概念設計,完成後可供車輛通行,碧潭吊橋完工後不僅是聯絡中和、新店間的重要橋樑,如長虹臥月般的橋型優美,獨具特色。因為碧潭吊橋設計上只能使用20年左右,而在古早時期,由於小卡車行駛運輸山裡的物資負荷載重的關係使得碧潭吊橋使用壽命更為短暫,因此為了使碧潭吊橋能夠長久保存下去,新店市公所於民國892月將碧潭吊橋中間走道分隔成雙向人行橋道,重新施工整裝回復當年的模樣,並且於同年的722日完工啟用。



13,
臭豆腐的由來
臭豆腐是一項流傳於全中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發酵製品,而臭豆腐分臭豆腐乾和臭豆腐乳兩種,都是相當流行的小吃。但臭豆腐所為何來呢?
   
新鮮豆腐怎麼變成臭豆腐呢?清光緒年間,北京前門外延壽寺街有個叫王致和的讀書人,家裡經營豆腐作坊。有一次,做了太多豆腐,沒賣出去而發了霉,捨不得扔掉,他嘗試在發霉的豆腐上撒鹽和辣椒粉,抬到後院放著。有一天,王致和到後院讀書賞花時,無意中發現豆腐上的霉不見了,他覺得很奇怪,嚐了一口頓覺味道醇美,非常地可口。從此臭豆腐「臭名遠揚」,遍及尋常百姓家。
更奇的是,王致和還因臭豆腐而踏入仕途,飛黃騰達起來。話說有一年王致和參加順天府鄉試,他打開考卷,只見是一道「知味下車」的試題,他想到了自家的「臭豆腐」,便獨出心裁地寫了一首五言詩,題為〈國香臭豆腐〉:
主考官見到這份答卷,勃然大怒,斥責王致和玩世不恭,還要拿他問罪。朝廷大臣張之洞得知此事,不以為過,反而疏通說:「眾舉子見試題為『知味下車』,多以詠酒為詩,千篇一律,枯燥無味。獨該生以臭豆腐命意,格調迥異,詞旨豁達,自當另行計議。」同僚李慈銘等人也贊同此議。於是王致和便以一首臭豆腐詩得中舉人,放任奉天府鐵嶺知縣,後來又升遷到河南衛輝知府之職。張之洞又特地為王致和的臭豆腐舖書寫牌匾「素醇坊」,黃體芳也送一匾「臭名遠揚」。臭豆腐,得到了朝廷命官的認可,從此身價大增。這種異香撲鼻的臭豆腐進至皇宮,成為御膳。民間老百姓,更是家家戶戶具備,成為一種獨特的風味小吃。

為何臭豆腐會在深坑發展?
深坑豆腐可以說是深坑地區聞名全台的特產,而深坑豆腐之所以會廣受歡迎,最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製造的方法,深坑街66號陳家經歷四代流傳的古法,就是以一級豆乳,再以木炭燃燒加溫製成,每天製造約七百模,目前陳家制作豆腐的傳人為陳燦輝,陳家豆腐製作方法的特殊,造就了深坑豆腐與眾不同的基礎。其次則為料理的方式,尤其是紅燒豆腐的特殊料理方式,它是把陳家古法製成的豆腐經熱鍋炸過,再加上蔥、豆油、香油等特的配料燒熬而成。深坑老街十幾家小吃店共同的招牌菜便是這道紅燒豆腐,而這道菜的由來,是大約36年前,廚師林堆林應深坑國小教師許聰明邀請,前往深坑國小辦桌,當時這道紅燒豆腐特別受學生喜愛,學生家長爭相學習,最後竟成深坑老街的特產。除了紅燒豆腐之外,目前深坑老街各小吃店也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豆腐小吃如豆腐羹、炸豆腐等。不過另有一說指深坑豆腐料理最早創始者為深坑街廟口店已過世的王嘉義先生,目前店主為其令弚王水成先生。

臭豆腐為什麼那麼臭??
臭豆腐是另一種豆腐做成的發酵食品,由於它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特殊氣味,因此名之為臭豆腐。臭豆腐的理作是採開放式的自然發酵(即發酵槽密閉,也不接入種菌),其中發酵液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台灣,臭豆腐的發酵液,一般是取莧菜的較老部份,加入洗米水中,再加蛋(腐壞的蛋)及食鹽;配置完成的發酵液置於槽中,在溫室下發酵56個月,經消毒後,便可將豆腐片浸泡其中,所用之豆腐片必須水分含量低且結構堅實。如此在室溫下過六個小時便可得到有一股特殊氣味,且內部呈海綿狀結構的臭豆腐。而此發酵液可重複便用多次。
1.
傳統製作臭豆腐之豆干,是將黃豆浸水後磨漿煮沸,分離豆漿與豆渣,在豆漿內加凝固劑,用布包成一個個糰再於人才形模中,壓成水份含量少的較乾製品。
2.
製作臭滷水的方法,傳統是用自然發酵法,即是在水缸中投入一把稻草,再加幾塊魚肉或豬肉,亦可加入莧菜根莖等,讓其自然發酵(首次發酵時較長)約四至五個月後,此臭滷水即可加入豆腐乾,由於細菌及黴菌的作用,使豆腐中的蛋白質受到分解,於是產生蛋白質的分解物,如(peptike)及胺(Amine)等特有的臭味。臭豆腐經過油炸後,臭味減輕,組織鬆弛,成為具有特別風味的食品。

但傳統的製造方法,為開放式釀造法,在自然環境中任其腐敗,其中含有各種細菌及黴菌,其中不免會含有為害人體健康的菌類,為改善此種臭豆腐之不衛生品質,於是發展出了優良發酵菌株篩選之方法,係利用純菌接種之技術,將一組發酵菌接種至臭滷水培養基中,約一個月後即可發酵出安全的臭滷水,它符合衛生的要求,且生產的臭豆腐品質及風味更為穩定
臭豆腐乳版本: 清朝康熙八年,一位來自安徽仙源縣的舉人王致和赴京考試但不幸名落孫山,所以只好留在北京經營老本行豆腐舖。有一天王致和因為業績不佳、累積不少存貨,所以打算製作豆腐乳,將豆腐切成小塊,放入罈中。沒想到過了幾天打開罈子,發現裡面的豆腐不但變成了青色,而且其臭無比,不過吃起來卻非常好吃,所以決定將臭豆腐當成商品出售。

臭豆腐乾版本相傳王致和在咸豐年間以賣豆腐、豆腐乾及養豬為業。有日王致和製作豆腐乾的時候,才剛把鹽巴、花椒等調味料放完,豬就跑了,在慌忙之中王致和忙著抓豬,忘了把罈子蓋上,結果牆壁上的白灰皮就掉進罈裡,等王致和把豬處理好之後,當初的豆腐乾早就成了臭豆腐了。

深坑本來就有人做豆腐,又因廟口老店的紅燒豆腐名聞遐邇,於是豆腐成了此地的特產,外地客來到這裡最大目的也就成了吃豆腐了。
深坑豆腐有一股濃濃的焦味,吃不慣的人都不覺得有那麼好吃,喜歡吃的人卻是回味無窮。這股焦味據說是以前的人煮豆漿做豆腐時候,因為鍋子太大了,鍋底的部份攪拌不均勻而燒焦,於是有焦味的產生;因為風味特殊,頗受到大家歡迎,於是就成了此地的美食特產了。另有一說法是深坑豆腐是採用傳統的「鹽滷法」製作,以炭火加溫煮豆漿,做成軟嫩、耐煮還帶點兒焦味的豆腐,非常的獨特。目前深坑老街上還在做豆腐的店家,僅存深坑街的陳家豆腐了,許多小吃店家的豆腐都來自石碇。

位於集順廟口前的老店,據說就是將紅燒豆腐發揚光大的店家,原本只是店東老闆做給家人吃的簡單豆腐料理,卻意外令客人念念不忘,成了饕客必點的招牌美食。另ㄧ項傳統的豆腐料理,是香濃可口的豆腐羹。豆腐羹中加了蚵、蛋、筍、豬肉、豆腐等等材料,略微芶芡成羹湯;切成大塊的豆腐可以吃出原料,鹹鹹甜甜的口味,很符合台灣人的喜好。

臭豆腐是深坑的後起之秀,除了油炸的烹調方式之外,目前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是加了麻辣香料與高湯的麻辣臭豆腐,還沒有走進深坑老街,四處飄散的臭豆腐香味就已令人垂涎三尺。還有那值得一提的是豆腐冰淇淋,以豆腐做成的冰淇淋口感綿密,散發淡淡的豆香,那種美味的美食一定不可錯過。



14,
因為在很久以前,商人坐船沿著大漢溪經過樹林,那時樹林還沒有被開發,沿岸種滿了樹(應該是說長滿了樹),因而得名,後來覺得這塊土地適合發展,所以就定居下來了,後來樹林還有人叫它"風櫃店""風櫃斗",因為樹林曾經有發展打鐵業,風櫃就是那個使燒鐵的火爐溫度升高的鼓風器,但現在都已經消失了,連當時的老房子現在也幾乎找不到了.

菸酒公賣局在樹林設了一座酒廠,生產紅露酒,歷史很久了...大概1920年代吧(或更早),那時的酒廠名字是"樹林龍津製酒公司",,樹林舊名風櫃店,因當初先民開發本市時有很多打鐵店的風櫃,因而得名。清乾隆年間,河水氾濫,盡成澤國,沿案高埠,種植林木,以防土地流失,逐有樹林之名。本市原是龜崙山胞所居注的區域,至鄭成功來台之後才逐漸開發。清康熙年間,劃屬諸羅縣,並先後改隸淡水廳、南雅廳、桃園廳,日據時代劃屬臺北州、海水郡、鶯歌街。台灣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與鶯歌分治成立鎮
樹林市的歷史發展
樹林市舊稱風櫃店,由於古時在今日博愛街樹德宮旁有幾家打鐵店而得名,在農業時代俗生的風櫃是打鐵店最重要的工具,因此風櫃店變成為農家對於打鐵店的稱呼;現今樹林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傳在清朝乾隆年間有兩位分別名叫張必榮和吳夢花的人前來這裡開墾,但當時大科崁溪每逢颱風季節常氾濫成災,因此兩人遂沿著河岸高埠處廣植林木,漸漸地成唯一大片樹林,後人便以『樹林』為此地名;另一說法是由於大科崁溪水量豐沛,在清朝乾隆年間洪水氾濫造成良土盡失,逐漸成為溪沙埔地,漸漸地這片土地長滿了林木,成為商旅的休息站便以樹林一詞稱此地。西元1946年樹林地區隸屬台北縣海山區鶯歌鎮,後與鶯歌分治成為獨立鎮區,至1999年升格為樹林市,再改制為縣轄市。

樹林紅露酒
樹林的紅露酒相當出名,因此有『紅露酒故鄉』的美名,樹林酒廠生產的紅露酒由紅麴發酵而成,酒色澤深紅且帶有青紫螢光,經貯藏後逐漸變成金黃色,味道十分濃馥香醇;紅露酒的歷史相當悠久,在清朝光緒年間樹林地區有很多家的私人釀酒廠,日治時期開徵酒稅規定釀酒需要申請,1908年樹林名人黃純青開創樹林造酒公司,專門釀製紅酒;到了1922年日人施行酒類專賣制度,將樹林紅酒株式會社收歸公有,專產金雞酒和黃雞酒,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將其改名為台灣省專賣局樹林酒工廠,並將金雞酒、黃雞酒更名為紅露酒。


12,
三峽 三峽舊稱「三角湧」,三角湧庄之名始見於嘉慶八年(1803),形成街肆後以土名『三角湧街』相稱。「湧」的台語意思是「水起浪」的意思。因為三峽位於大漢溪匯納橫溪、三峽溪的地方,是一塊三角形平原,上述三條河流在此匯集,溪流激盪,所以稱為「三角湧」。民國九年時,改為三峽而沿用至今。以地處大嵙坎、三角湧、橫溪三河匯流之口,故名三角湧。前清時,三角湧原與附近鶯歌、石頭庄、風櫃店(今樹林)等三地合稱「海山莊」,屬諸羅縣海山堡所轄,將歷史悠久的「三角湧庄」改稱為「三峽庄」。

清水祖師的源流 :清水祖師是福建安溪的守護神,他的生平事跡。
  一說清水祖師生於北宋仁宗時期,本名陳昭應,福建永春縣人。幼年出家,法名普足。他生前為鄉里造橋,且求雨靈驗,受到鄉民擁戴,定居在蓬萊山的清水巖。圓寂後,鄉民建塔刻像奉祀他,並受封為廣惠慈濟善和大師。
  另一說清水祖師是南宋開封人,曾追隨文天祥舉兵,是扶宋抗元的民族英雄。後來明太祖追封他為「護國公」,並詔命在他生前隱居的福建安溪清水巖那裡,建立祠堂崇祀,因此安溪人尊稱他為祖師公,祠堂則稱為「祖師廟」。
  三峽祖師廟供奉的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閩南多稱「烏面祖師」,台灣民間則多稱「祖師公」,而清水祖師的分身,則稱蓬萊大祖、顯應祖師、輝應祖師、普庵祖師或落鼻祖師。

三峽祖師廟的沿革
  三峽與鶯歌兩鎮以前都屬於「海山庄」的轄內,因為移民的開發,城鎮的規模逐漸變大,三峽的祖師廟、鶯歌的陶瓷都成為台灣鄉土的文化特色。
  康熙廿四年安溪人陳瑜率族人到達南靖厝﹝今鶯歌南靖里﹞開墾;乾隆廿年,安溪人董日旭帶著大批族人致三峽墾荒。在生活日漸安定後,於乾隆卅四年興建了三峽祖師廟,當時稱為「長福巖」。長福巖祖師廟落成之初,根據姓氏信徒分成陳、李、劉、林、王、大雜姓、中庄雜姓等七大股,每年輪值廟務並負責正月初六祖師爺誕辰祭祀大典。
三峽祖師廟前後經歷三次重建:
第一次重建:在道光十三年,原廟被地震所毀,因而重建。
第二次重建:在光緒廿五年,甲午戰爭清軍戰敗,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不願被異族統治的三峽民眾,以祖師廟和興隆宮為抗日大本營,事敗後,祖師廟遭到日軍報復焚毀,光緒廿五年才由信眾集資重建。
第三次重建 :始於民國36年,由台灣前輩畫家李梅樹親自主持,他以半生歲月投入重建工作,廣邀廟宇建築名匠、雕刻家、剪黏藝師及藝術家們共同參與,並引領藝專雕塑科的學生發揮其專長完成銅鑄作品,不僅成就了祖師廟整體之美,更贏得「東方雕刻藝術殿堂」之美譽。

三峽、淡水、艋舺祖師廟比較
  台灣開拓初期的安溪移民大概都沿著淡水河、新店溪、大漢溪溯流而上,沿著水域開墾,淡水、艋舺及三峽是最主要的三個據點,也因此台灣北部最具規模的三座祖師廟就座落在這裡。其中以三峽「長福巖」建廟最早,創建於乾隆三十四年。
  如果將三峽祖師廟第三次重建完工定義為民國七十八年的話,三座祖師廟則分別代表清季、日據及光復後三個時期的風格。
艋舺祖師廟 :艋舺祖師廟是三門二殿的格局,三川殿屋頂為三川脊形式,正脊與垂脊有剪黏裝飾,廟中的磚雕及交趾燒凸顯出清季寺廟裝飾的時代風格,極具欣賞價值。
淡水祖師廟 :淡水祖師廟屋頂的剪黏複雜華麗,廟中石雕、木雕均採精雕細琢的手法,是日據時期寺廟裝飾的典型風格。民國六十五年,此廟擴充廂房,加建鐘鼓樓,又加入了近年的風尚,欣賞廟中的裝飾,可體會時代風格的變遷。
三峽祖師廟格局本為五門三殿式,前殿屋頂為假四垂脊,正殿為重簷歇山式,其上有華麗的剪黏裝飾,全廟木雕、石雕均為名匠手藝,並有畫家提供畫稿,極具藝術價值。

1947
年時,三峽祖師廟第三次重建,因為祖師廟年久失修,漏雨漏得很厲害,所以就要求李梅樹來重修,他是一位畫家,受到西洋藝術的感染,並且認為歐洲教堂之所以能名垂千古,並不全是因為宗教信仰,教堂的建築及藝術之美也占了相當大的因素。因此,三峽祖師廟一定要用藝術的方式來重建,光只是重修的話會比較困難。
       
祖師廟佔地約五百餘坪,以純粹古法建造為五門三殿式廟宇,其特色有:
一、從前殿石階開始,地面、牆壁、廊柱全部使用石頭砌築而成,是一座以石為基,以木為頂的廟宇。
二、五門皆為銅門,前殿正門,並列哼哈二將〈鄭倫和陳奇〉,兩邊為四大金剛,代表風調雨順;前殿東聽銅門取意加冠、進祿,西廳乃簪花、錦蔟,代表榮華富貴。
三、石柱、銅柱〈龍柱、花鳥柱、點金柱〉數量之多,冠於全省各地寺廟,現在共已豎立一二二根全部完工時,柱子總數將可達到一五六根。
四、匠心獨具:
〈一〉木雕:精細繁複,令人目不暇給,每件人物雕刻都引經據典,或取材自民間傳說三國誌、西遊記、封神榜、24孝等故事。木材選用檜木和樟木,為了防止蟲蛀上貼金箔,無論花鳥、人物、飛禽、走獸都是出自名家手筆,例如拱角16隻飛鳳,氣韻生動,為林松師傅遺作。每一幅雕刻品都是一塊木料雕成,諸如前殿內拱的獅子,胸前的垂鍊和鍊子中央的鈴鐺,和獅子腳踏的球,球又吊著一個小球,全是一塊木料雕刻而成,可見木雕手藝的精巧和細潁
〈二〉浮雕:前殿每一堵牆或是石壁都雕滿名家的畫,諸如:岳飛的精忠報國、花木蘭代父從軍、溝澗臥薪嚐膽、田單火牛陣復國、蘇武牧 羊、孔子問禮於老子、黃帝發明指南車、楊震說四知、天女散花、天女獻桃、虎嘯、龍吟等等,莫不意義深長,引人入勝。
〈三〉 石雕:無論是圓雕、浮雕或是透雕,皆精緻生動,美妙絕輪,例如鎮守正門氣勢非凡的石雕、黃鶴樓周瑜設詭計、華容道關公放曹操、金雁橋孔明捉張任、非隆案包公審狄青、鴻門宴等殿石窗人物之雕刻,均可看出雕刻師傅非凡的手藝。中殿四對花崗石大柱,有于右任、賈景德、閻錫山、高拜石等名流撰寫的對聯,由石匠陰文雕刻,環繞中殿的廊柱共有十對,正面的三對為全廟中石雕的精華。中間一對名為:百鳥朝梅柱,在枝椏盤錯花朵盛開的梅樹上,刻有一百隻型態各異的鳥,無不巧奪天工,栩栩如生;靠近中央的一對石柱是雙龍鋒劍金光聚仙陣,外面的一對是:雙龍朝36關將十八騎,其透刻深度達到三、四層,內有八角柱、雙龍抱柱、龍口含珠、龍鬚、龍鱗都歷歷可見;各個武將面部的表情也都是活靈活現,英武莊嚴,每根石柱約需一千多個工作天才能完成,功夫技巧、艱鉅精深,莫此為甚。
此外,也有銅鑄塑像八座,鐘鼓樓下四尊是四大金剛,腳踏八魔,手持劍、琵琶、雨傘和花狐貂,這是風調雨順的象徵,中殿四尊是祖師公的四大將,神態威武,令人望而生畏。


15,
板橋林家花園-庭園景觀
板橋林家花園的庭園景觀造於1893年、佔地3815坪,工匠建材多來自大陸,包含汲古書屋、方鑑齋、來青閣、開軒一笑、香玉移、觀稼樓、定靜堂、月波水榭等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汲古書屋』以明代汲古閣命名,是昔日林家子孫讀書的場所,三開間的建築十分簡潔大方,雨亭的造型更具精緻;『青來閣』位於方鑑齋旁,又稱繡樓、梳粧樓,是貴賓下榻的場所,楠木和樺木的木造建築十分精雕細琢,閣前的劇堂是戲班子表演的場地;『香玉簃』由迴廊轉折擴大而成,樓前有一座花園是當時主人邀請賓客賞花之地。

『觀稼樓』屬於林家花園較早期的建築,以觀碌樓為中心、迴廊環繞,峰迴路轉的格局讓人擁有別有洞天之感,牆上的石榴、南瓜、仙桃、柿子的圖案漏窗具有福、祿、壽、喜之意;『定靜堂』是林家花園佔地最大的建築,四合院的格局前後進以亭相連,不設門窗的走廊面向天井,是當時宴會的場所,兩側圍牆的八角花磚上更有蝴蝶和蝙蝠漏窗,擁有賜福之意;『月波水榭』是賞月的好去處,雙菱形且建於水邊的建築與小橋相連,月色倒映在水中是最迷人的景色;『榕蔭大池』是林家花園最大的水域,不規則的水池形狀,岸邊有幾棵老榕樹、碼頭和涼亭。

板橋林家花園-三落大厝
林本源園邸起初有弼益館、舊大厝、新大厝、白花廳和花園,其中弼益館預計有新的規畫用地,新大厝和白花廳已成為林園大廈,目前依然存在的是舊大厝即三落大厝,由屋子正面往裡面算共有三排房子,當時林維源身為太僕寺卿和侍郎,因此三落大厝又可稱為「光祿第」,顯示林家當時的豐功偉業;三落大厝紅磚、窗格的裝飾也是特色所在,屋沿的飛燕更凸顯了當時林家的社會地位,但目前三落大厝仍屬於林氏祭祀同業公會,因此需專人帶領才能參觀導覽。
林本源園邸為臺灣板橋林本源家族於板橋興建的房舍,是目前臺灣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該居可追朔至1847年,當時為林本源家族北上屯租的租館,後經林國華、林國芳兩兄弟擴建,成為林本源家族居所。1977年,林本源家族將庭園部分捐給臺北縣政府,並於1982年開放參觀。目前林本源園邸由文建會、內政部、觀光局、臺灣省政府以及臺北縣政府共同負責保護與整修的工作,並為園林類二級古蹟。

林本源園邸總面積約6054坪,可分成「園」和「邸」兩個部分:園又被稱作「板橋林家花園」,指的是住屋之外的庭園部分,其中包含來青閣、月波水榭、定靜堂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邸指的是林本源家族居住處,即庭園西側的三落大厝。目前三落大厝仍屬於林氏祭祀同業公會,需專人帶領才能入內導覽。

,是目前臺灣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古時候的豪門富商,為了追求居住的生活享受,或是希望利用精緻的園林建築來招待官家或生意往來的巨賈,往往不惜鉅資,興建精緻優美的園林庭園。但是由於天災或戰亂,以及時代的遞移,這些中國式園林庭園現在多已殘破不堪,有的早已消失,僅存於文人筆墨或歷史紀錄之中。板橋的林本源園邸,從民國38年後屢遭破壞而日益傾頹,歷經多位文物專家根據考據,多次整飭修建,現在恢復了昔日的部分舊貌。板橋林本源園邸可以說是先人所遺留下來的珍貴歷史遺產,是一座認識臺灣歷史與傳統建築的寶庫。
  實地參觀園邸時,更能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古蹟之美。 清乾隆43年,林應寅自中國福建漳州龍溪來台至淡水廳新莊,設帳授徒,從事教職。並於乾隆50年時返回福建龍溪。據專家考證,林應寅應是林家最早至臺灣的先祖。次子林平侯於16歲時(乾隆47年)渡台尋訪父親,並受雇於米商鄭谷之家。但林平侯極有經商智慧,鄭谷慨然借予資金幫助他創業,當年臺北淡水河航運暢行,稻米運銷為貿易大宗,林平侯以運米為業,又逢林爽文事變,稻米價格高漲,林平侯既為米商,在運米業上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利潤。
  後來林平侯與竹塹林紹賢共同經辦臺灣鹽務,更累積了不少財富。當時林平侯年已40,於是衣錦還鄉,返回中國捐官,擔任廣西柳州知府共7年。後來林平侯無意於仕途,於是在嘉慶21年辭官返台定居。但是當時臺北淡水有嚴重的漳州、泉州人械鬥的事件,為了避禍,林平侯在嘉慶23年時,遷居至大嵙崁(今桃園大溪)的三層(今福安里)定居,並興建巨宅、築大嵙崁堡防禦亂民、開墾田地、築灌溉水圳,田租收入大增。此後林平侯多次協助官府平定民亂,並籲請朝廷興建淡水城。道光27年,林家為了收佃租方便,在枋橋(即板橋)建弼益館,此為林家在板橋地區構屋的開始。
  林平侯生有五子,依次為林國棟、林國仁、林國華、林國英、林國芳,分別管理林家的五個家號(商店號):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意為「飲水本思源」,並以「本源」為總家號。林家五子中以林國華與林國芳兩人最為賢能,承繼家風,勇於開拓本業。此時漳州、泉州人的械鬥事件仍未平息,為了避禍,兄弟二人在枋橋漳州籍居民的邀請之下,林家於咸豐元年於枋橋弼益館旁興建三落大厝,並於咸豐3年落成後舉家遷入,咸豐5年開始籌建枋橋城以抵禦泉州人騷擾。林家開始在大厝後興建園林庭園,並且聘請文人呂西村、謝琯樵等名士擔任西席(家教),為北臺灣帶來不少文化氣息。林家第三代的林維源、林維讓承繼了前兩代的開展,在短短三代之內成為臺灣的鉅富,林維源並且在清法戰爭後,大力協助臺灣巡撫劉銘傳進行番界的拓殖、地方實業的推廣與撫墾制度的推行。今日遊客所暢遊的林本源園邸,也是在這一代的經營下成長至顛峰。最早林家居新莊時,除了開闢林公館之外,也在擺接堡(板橋)開墾。約在道光25年至27年間,林家在板橋興建了弼益館,主要作為點收田租所得的稻穀,弼益館占地約150坪,是一座簡單的四合院。後為避漳泉械鬥,在咸豐3年建成三落大厝。此大厝構築方式特殊,面向北方,不設大門而設左右兩門,並有防禦性高的銃眼以供架槍而成今貌。建材有來自中國也有臺灣本地的珍貴高級木材,裝修十分富麗堂皇,是當時臺灣最佳的建築。光緒4年起,林家為擴充家居,開始著手興建新大厝(又稱五落大厝),占地1200餘坪,是當時少有的大型建築。據信是因應當年林家的社會地位所興建的。  當年有能力興建園林庭園的,除了官衙之外,就是社會具有名望與地位的顯貴。為了追求居住的生活享受,或是希望利用精緻的園林建築來招待官家或生意往來的巨賈,往往不惜鉅資,興建精緻優美的園林庭園。臺灣南北各地都有建築優美的園林,其中以臺南吳園、新竹北郭園、板橋林本源園邸、霧峰萊園最為有名,並稱「臺灣四大名園」。
  林本源園邸的興建時間,到目前並沒有考據出一個最精確的證據。林本源園邸是隨著林家主厝興建而陸續完工的。興建時間,約在光緒初年,於光緒14年增修,至光緒19年全部完工。林本源園邸的設計者究竟為何人呢?由於中國式傳統建築的工匠鮮少有人以大名流傳後世,但是傳統建築的概念、設計、施工大多由下列四組人士貢獻:1.主人;2.文人墨客;3.風水先生;4.建造工匠。 清 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將臺灣割讓日本,板橋林家為避難,林維源等人遷入內地,從此未再返台,僅令彭壽、祖壽回台管理家產。日治初期,在日本管理下一切如舊,但是後期園邸已開始遭受破壞。
  西元1977年,林本源祭祀公業將林家花園的產權捐給臺北縣政府,並捐出新台幣1100萬元作為整修經費。臺北縣政府便立即辦理留侯里居民的遷出作業,翌年委託台大建築與城鄉所,進行恢復舊觀的測繪及修復計畫工作。土木所動員內外師生在現場測量,描繪基地位置、面積、形狀、建築構造、佈置、建築細部、尺寸、花園現存物之位置、類別及鄰近基地環境之分析、規劃,完成各種圖樣後,並估計經費作為施工參考。
  在修復的方法與原則上,當時在殘蹟保存、略事修補及按原件修復之間,學界與各有關單位,甚至一般社會大眾居有些觀點上的差距,當時認為「殘蹟保存的殘缺美感較易引發思古之幽情與歷史感;而按原件修復,較接近我國傳統匱乏社會對豐富感的文化要求」。最後經由漢寶德先生、林衡道先生、王國墦先生、洪文雄先生、吳基瑞先生、馬以工小姐等之會議結論,提出幾點基本觀念;考量林家花園當時的現狀,盡量按原件修復,修復時限之下限為光復以前,以恢復原樣為原則。
  時至今日,古蹟保存的觀念及原則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除了建築本體價值之外,特別強調整合性保存的重要,對於歷史的斷代問題更具包容力;林家花園的保存與修復經驗,在臺灣的古蹟保存運動的意義上有其一定的地位。西元1982年底,花園的修復工程開始,經歷4年終告修復完成。修復經費共計動支新台幣156433218元,分別由文建會、內政部、交通部觀光局、臺灣省政府及臺北縣政府共同負擔。一座百年園林逐在社會及政府各部門的集體努力之下,獲致今日保存的成果。

林家花園介紹:
ㄧ、板橋林家花園,園林類二級古蹟 二、祖厝部分快200年,園林部份150年左右
三、林家的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龍安縣白石堡,先祖林應寅是個賣油郎,在乾隆43年時,帶長子林平侯來臺,在今新莊市落腳並開設了一間私塾,但不久就歸居家鄉,而長子林平侯則被送到鄭谷的米商,由於他吃苦耐勞,因此米商的老闆有意栽培他,就送他一筆錢,林平侯自己也開了家米商,後來更與竹塹的林紹賢聯合辦理臺灣鹽務,並兼營帆船客運及跟福建做米的批發生意,往來台灣,大陸之間,成了大富商。
  林平侯到了40歲,適逢漳泉械鬥激烈,因此搬到大溪,並利用淡水河做米鹽生意,也為大溪開闢了新的商業局面,但地處深山,有許多的原住名,又因商業局面、收租之便,應林成祖家族之邀,在板橋另尋良地。道光27年,建弼益館、咸豐3年,建三落大厝並舉家搬入、咸豐5年,建枋橋城,以防泉州人。
  當林家傳到了林維讓、林維源〈國華之子〉這一代時,林家達到了全盛時期,年收租40萬石,地跨臺北、桃園、宜蘭三地,擁兵數百名,漳泉械鬥時更能召兵數千名,使清廷不得在光緒年間林維源為「臺灣墾務大臣」,承認林家的勢力。林維讓、林維源為了平息漳泉械鬥,在同治2年建文昌寺,並創立「大觀學社」,又於同治12年創立「大觀義學」〈後改名為『大觀書社』〉,教育漳泉二州弟子,化干戈為玉帛。
  光緒5年,林家覺得三落大厝不夠使用,因此建造五落大厝,於光緒14年完工。林家為了尋求林泉之樂,在光緒14年至光緒19年,費銀50萬兩,在住宅旁興建五千五百坪私人園林林本源庭園〈現名『林家花園』,又名『板橋別墅』〉。隔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林維讓不願受異族統治,內渡廈門不歸。
  日據時期,林家曾於光緒29年在園中舉辦「園遊會」。日本人為慶祝使政40年,在此辦理「博覽會」。光復初期,花園仍可維持原來原貌,民國38年,一時人口大增,毫無居住之地,林家慷慨將部份花園借出,但20年後,漸漸被摧毀。民國61年,林家將部份花園捐出,並由臺北縣政府與住戶協調,民國65年獲拆遷125戶,林家子孫林柏壽先生捐款1300多萬元作為拆遷補償費。民國65年至71年間,林家花園被人竊取建物,花園已殘破不堪,終於在民國711031日開工整修,民國7512月完工,並於民國76年元旦正式開放,供名眾參觀。
四、林家花園內的三落大厝是它的宅第,其它部份是花園
林平侯共生養五子,依次為林國棟、林國仁、林國華、林國英、林國芳五人,按「飲水本思源」作為家號(商店號),其中排行老三與老五的國華、國芳兩人較為賢能,承繼家風,特重祭祖,合約設立祭祀公業,名稱則合「本記」與「源記」,而以「林本源祭祀公業」為其公號,此後以「林本源」即代表板橋林家的象徵。道光27年(1847),林家為了收佃租方便,在枋橋(即今板橋)建弼益館,此為林家在板橋地區建宅的開始。9至咸豐元年(1851),於復弼益館旁興建三落大厝,並於咸豐3年(1853)落成。
同治年間,林本源家族人口已逐漸飽和,遂準備籌建5落大厝。光緒初年,開始建設部份庭園。光緒4年(1878)林維讓逝世,林維源成為林家實際之負責人,並開始增建五落大厝和花園。劉銘傳來台主政時期,林維源與其私交甚篤,中法戰爭後,更大力協助其進行番界的拓殖、地方實業的推廣與推動撫墾制度。為了擴增家族之影響力,又於光緒14年大規模修建花園,以作為結交達官顯貴之用。最後林家花園於在光緒19年落成。光緒20年發生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林家遷往廈門。日治時期和光復初期,花園大致維持原來的規模。到74年被內政部核定,列為園林類二級古蹟後,台北縣縣政府為維護古蹟,也加入修復的工作,於75年終告完成。

特色:林家花園劃分四個主要區域,一是作書齋區的汲古書屋與方鑑齋,二是供貴賓下榻、聚會場所的來青閣,三是定靜堂,作為宴會場所,四是觀稼樓。三、四兩區域會合於榕蔭大池假山一帶,形成全園景緻的主體。1,2區與區之間則利用牆、屋、陸橋、堤、迴廊或水池互相阻隔。園內建築均先築成一、二台尺之平台為地基,以赭紅色尺二方磚、長方磚或六角磚為鋪面。牆壁大部分仿大陸夾牆或疊磚,壁面塗以三台土(石灰、泥土、砂之混合土或加以黑糖、糯米等堅固持久)素面,也有利用磚片砌成各種圖案裝飾,用料以觀音山石及磚為主。園內亭閣多使用木柱及方石柱,亭的形式有三角、四角、八角、菱形、梅花等。迴廊、墻垣等出入口,有方形、半圓、圓、八角、卵形、酒壺形等。建築物之欄杆有木質、石質及磁質三種。13牆壁有土窗、磁窗、磚窗、石窗等圖案多種,現存者計有:竹形、桃形、石榴形、香爐形、瓶形、八角形、蝶形、蝙蝠形、錢形、六角形等。室內多不設「天花」,故屋頂內部的木結構、椽條、簷洐均顯露在外。來青閣、觀稼樓等主要建築物在「天花」繪有圖案。

傳統園林建築的佈局與宅第中規中矩的對稱軸線不同,而傾向採取靈活多變的手法,這是為了在有限範圍內營造出一個富有自然景觀的環境。園林造景最重視遊園路徑的設計,於路徑中設置各具特色的景點,步移景異,層層推出,使遊人一路可以欣賞到不同景致,並擁有山窮水盡,柳暗花明的感受。
汲古書屋,仿明代毛子晉之汲古閣而命名。昔收藏圖書數千卷不乏宋元善本,為林家子弟讀書之所。前有雨亭造型奇巧。它是一座三開間並帶軒亭的建築,前後皆設格扇門,以利出入,作為書屋,其窗格子均採較簡潔大方的形式。前庭佈置名條花盆架,供擺奇花異卉,作為飽覽辟籍之餘的調劑。林家花園古色古香
來青閣,走出方鑑齋,景色轉趨開朗,迎面而來的是來青閣,聳立在庭院的中央,鄉人又以繡樓或梳粧樓稱之,當年作為貴賓下榻之所。登樓眺望,附近綠野平疇及大屯觀音山盡收眼底,也許因而取名為來青吧!此閣全為楠木及樺木所見,且處處可見華麗的雕刻。閣之屋頂採歇山式,飛簷高昂,門窗精雕細琢,為林園建築物之冠,閣前又有一戲亭,其橫額題曰:「開軒一笑」。林園當年邀請戲班子娛賓,觀眾不是自家人就是貴賓,人數不太多,因此戲亭並不大。昔日招待貴賓處。登樓四望,青山綠野盡入眼底,故名來青。閣前有劇堂,有橫額題曰:「開軒一笑」故稱。
香玉簃,簃為閣邊小屋之意,觀賞花花卉之所筣前為花圃,每玉花季遍地似錦,與周圍臺閣相映,富有詩情畫意。香玉簃是由迴廊轉折擴大而成,面積不大,是觀賞花卉之所,前面有一花園,種植奇花異卉,每當花開時節,主人即邀請賓客共賞,此時花團錦簇與周圍亭閣相映,極富詩情畫意。
觀稼樓,它的方位與三落舊大厝一致,關係也很密切,可能是園內較早期的建築,當年由此可遠眺觀音山下田園裡農夫耕作。其本身亦有檔景的功能,使人不能一眼望穿大水池與假山壁。以觀碌樓為中心,旁又有曲折之迴廊,順此迴廊遊走,每有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感,那知峰迴路轉,又有一片幽靜的小天井又出現在你眼前。樓前小院圍有書卷形花牆,俗話說開門見山,這而卻是開門見書,大概隱喻開卷有益吧!更使人著迷的是牆上有,水果形漏窗,取用石榴、南瓜、仙桃於柿子為圖案,福、祿、壽、喜之意。登樓眺望,面對觀音山下一片田園,阡陌相連,田家風景盡數眼底,恍若置身圓明園之「多稼如雲」,故名。
定靜堂名係取大學「定而後能靜」,林維源親題,為光緒元年堂名匾額,為園中占地最廣的建築,它是四合院,前後進之間均以亭相連。兩廊不設門窗,直接面向天井。當時做為宴會場所,堂中開敞的廊亭可以擺酒席,約可同時容納一百多人用餐。定靜堂之外觀有些像住宅,兩側的圍墻是用八角花磚砌成,墻上有蝴蝶及蝙蝠的漏窗,代表「賜福」。
月波水榭,榭是蓋在水邊的建築,外型為雙菱形,因伸出水面所以有小橋與岸相連;屋頂有平台,可供人賞月。因月影映於水中,故名「月波水榭」。
榕蔭大池,為園內最大的水域,池畔深植老榕數株,岸北仿林家漳州龍溪故里敷石為山。繞池有釣魚磯、雲錦淙等臺榭。榕蔭大池為曲尺形的不規則水池,臨觀稼樓的案邊設有碼頭,可使船停泊。水池周圍分布著大小形式不同的涼亭,有八角亭,菱型亭及平行四邊形得疊亭,又依地勢作變化,表現靈巧。
敬字亭,榕蔭池邊,有一座焚紙爐,凡有字紙必拿至此焚燒,有石尊文字,珍視民族文化。敬惜字紙,乃國人之美德,旨在尊重文字,珍視民族文化。敬字亭即為敬惜字紙之唯一設施,古今奉行至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