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四庫全書 外觀尺寸(高、廣)31.8x21(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2.4x15.4(公分) |
清乾隆敕修清紀昀等奉敕編 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2][3]。 整套書收録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 列為禁書),涵蓋了古代中國幾乎所有學術領域。編撰四庫 全書,收書3503種,同時禁、毀圖書3100多種。 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44類,其中也包括了《論 源請求]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 料。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套書陸續完成,全書共抄7部,分別貯於 副本存於京師翰林院。 其中文淵閣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體也更工整現存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收書三千四百七十一種, 3471種 全書有三萬六千三百八十一冊, 36381冊 七萬九千三百餘卷, 是存世最為完備、也最為精美的一部。 其體裁為: 卷首:聖諭、表文、職名、凡例; 經部: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類; 史部: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戴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類; 子部: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類; 集部: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類。 總計經部十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 《四庫全書》為了美觀與便於識別,採用分色裝幀,經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月白色(或淺藍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顔色的確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12]《四庫全書總目》因為是全書綱領,採用代表中央的黃色。[5] 《四庫全書》的命運 《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中國歷經動亂,《四庫 全書》也同樣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其中, 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 理、補抄,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於1881年再度存放入 修復後的文瀾閣。文瀾閣本在民國以後又有一次大規模修 補,目前大部分內容已經恢復。 因此《四庫全書》今天只存3套半!
書保存的版本。
歸還瀋陽,甘肅、遼寧兩省一直未能達成一致。 《四 庫 全 書》對 清 人 忌 諱 之 史 實 及 文字 大 肆 塗 改 。 塗 改 之 文 字 大 抵 為“胡”改 “金”、“虜”改“敵”、 “賊”改 “人”、 “虜 廷”改 “北 廷”、 “入 寇” 改 “入 塞”、 “南 寇”改 “南 侵” 、“夷” 改 “彝”、“狄” 改 “敵” 等。
《四 庫 全 書 薈 要》 一萬 二 千 冊 一 存 紫 禁 城 摛 藻 堂 (現 存 台 灣 故 宮 博 物 院 ) , 一 藏 長 春 園 味 腴書 屋 (1860 年 毀 於 英 法 聯 軍 之 役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