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_X3T9404.jpg  



 


陣頭


陣頭」在台灣民間信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早期農業社會裡,它是迎神賽會酬謝神明恩典的儀禮。而陣頭中多采多姿的表演,更成為當時淳樸的農業社會人們生活中的主要娛樂。


傳統藝陣源自「百戲」,明清之際,先民渡海來臺,也將民間藝陣同時傳遞來臺,歷經四百年的衍演發展,各種藝陣不祇保存傳統民族文化的精神,也呈現本土的風貌。「台灣陣頭」一般所指為「福佬陣頭」,但有時也會出現原住民或客家陣頭。種類豐富,演藝範圍很廣泛,深入民間各角落,都以「落地掃」形式表演,也就是不用舞臺,就地演出,觀眾與演者距離接近,所唱所演出俱為大眾心聲,充滿了鄉土的親和,隨著時代的變遷,更成為一種紮根於民間的傳統藝術。


臺灣民間陣頭以演出性質分類,可分成文陣頭與武陣頭兩種:



一、文陣頭-歌舞性質濃厚,娛樂性強,有故事情節,有對白,有完整的後場伴奏,表演形式大多為載歌載舞,旋律性強,又可分為音樂類的北管、南管、八音、歌仔戲、大鼓陣等,歌舞類的如車鼓陣、牛犁陣、桃花過渡、七響陣、番婆弄、才子弄等載歌載舞的小陣,以及遊藝類的藝閣、花車、布馬陣、公背婆等。


二、武陣頭-宗教性質強烈,多帶有武術、特技之表演。形式大多為只舞不歌,如宗教類的家將團蜈蚣陣、十二婆姐陣、大仙尪仔陣,武術類的龍陣、獅陣、宋江陣、跳鼓陣、高蹺陣、鬥牛陣、公婆陣、跑旱船、水族陣、五營陣等以及體育類的醒獅、舞龍。



*****************************************************************


列表台灣的民俗陣頭。








 





  牛犁陣歌舞取材自農村莊稼活兒,至於「舞」也是模仿自農耕作業,祇是把真牛換成假牛而已。牛犁陣的成員包括一對老公婆、三個生扮農夫、三個旦扮演村姑、假牛以人稱牛頭,加上管絃的樂師,將近20人。上演時三生三旦,且歌且舞,相互答唱,有時互相捉弄調情,最為逗趣的是那對老公婆,不時製造一些打諢的笑料,帶動了種個場面的高潮。















布馬陣
 
「布馬陣」成員有四、五人的小陣,八、九人的中陣,也有多達一、二十人的大陣。不管大陣小陣,一般陣頭配樂大都是小鑼小鼓加上銅鈸及嗩吶,主要的腳色是「狀元」與「馬僮」。

「狀元」或「縣太爺」身穿大紅色官袍「騎」的布馬,是以竹藤為骨架,上紙、布後再加以彩繪。「馬兒」攔腰切成兩段,中間有個架子套在狀元肩膀上,「馬」的頭半段就在「騎馬」的狀元前面,尾部在後面,馬兒登場奔馬四條腿懸空抖動,著力的是狀元的兩隻腳。

「馬僮」的裝扮花色不一定,以動作靈活的服裝為主。馬僮看似小腳色,其實他是布陣的靈魂人物,乍看好像陪侍著狀元老爺馬後跑,事實上狀元可被他得團團轉,喘著大氣呢!

布馬陣係以落地掃形式演出,戲碼大都以「狀元遊街」、「傻太(縣老)爺出巡」, 「騎馬探親」,這是滑稽逗趣的形式演出,一上場就會引起觀眾哄堂大笑。另有「困塘」、「洗馬」、「弄七寸」、「過椅橋」等,則以雜耍與特技為主,全賴紮實的功夫為基礎,尤其是馬僮跳躍翻滾,沒有強有力的體能來支撐,那是無法勝任。



 


宋江陣


宋江陣是一種武術性質藝陣,大都流傳在嘉南平原以南的農村社會,其中臺南、高雄兩個縣市最多,在彰化縣也有少數藝陣。它通常都附著於廟寺,成為神佛駕前表演藝陣,所以傳統宋江陣的宗教意味甚為濃厚,演練之時兵器都貼有「神符」,據說可以防範表演中誤傷同伴外,同時也具有開路解災厄、驅邪祭煞的功能。

宋江陣在清代的時候,對臺灣地方治安上,曾經發揮了一些功能,緣因當時地方治安不靖民間為了保衛鄉里安全,大都自組自衛隊,宋江陣就是當時武力團體最常見的一種。

因為以水滸傳「宋江」為名,所以宋江陣所用的兵器大都與水滸傳各角色所用類似,首領宋江發號施令的頭旗亦稱為烈火旗,是全隊的總指揮;其中以齊眉棍最為普遍,並且還有丈二棍,及「藤牌舞」最主要的道具「藤牌」。


儘管宋江陣仰傚著水滸傳的一百零八成員,但很少見到一百零八人的宋江陣,最普遍的是三十六人陣,表演時以鑼、鼓及鈸為主。

傳統宋江陣演練的陣勢有十八套,即:龍吐萬、跳四門、走蛇泅、跳中村、開斧、蛇脫殼、田螺陣、雙套、連環套、蜈蚣陣、排城、破城、跳城、交王花、四梅花、八卦陣、黃蜂結巢、黃蜂出巢。

不過現代一般民間團體較少演練十八套,都把它簡化了。訓練時分為單打、雙打、及梅花陣等。現在一般常見的行陣繞圈的大花陣、二人連環陣,呈S型前進的刀馬陣、交五花陣、四梅花陣、百足蜈蚣陣、黃蜂出巢陣、兩個刀馬陣合組的排八城陣、八城內外連環陣以及八卦陣等。



 




八家將的服裝與照片


 



鬧熱滾滾的迎神行列裡,最搶眼的藝陣莫過於高蹺陣。不管別的藝陣鑼鼓聲有多大,表演花樣有多精采,踩高蹺的總是「高人一等」,從聳動的萬頭中冒出頭來。

傳統的高蹺陣,大致分為大兩大類型,一種是由國術館組成,成員都具有紮實的功夫 ,不但排得出戲碼,還能踩著高蹺耍招式,藝高膽大,技高一籌。另有一種是由一些羅漢腳或賣藝行乞的乞丐組成,藝陣的技巧層次較低,大都出現在出殯場合,目的在討點賞金,談不上表演技藝。

臺灣光復後,每逢國家慶典或新春年節,常見部隊或學校的踩高蹺團隊演高蹺戲,與舊時的庄頭藝陣相互輝映。

目前臺灣的高蹺庄頭藝陣中北部較少,以南部較多。北部以基隆靈義郡的高蹺陣最有名,木腿屬於高長型,長達七臺尺,並有高蹺弄獅、單腳跳及各種逗趣的表演

南部藝陣的木腿較短,大約一公尺左右,常表演的戲碼有「白蛇傳」、「八仙過海」、「三藏取經」、「關公保二嫂」等等,由於木腿短動作更加靈活,所穿插的特技也較多,如徒手打拳、舞槍弄棍、馬僮勒馬等。



 


跑旱船


「跑旱船」常與水族陣聯合演出,事實上「跑旱船」本是獨立發展而成;它也稱為「划旱船」、「採蓮船」。旱船以竹木架為框,再以彩布蒙上,船就由「坐在」船上的的船姑娘撐演,船邊另外有一位艄公、手持木漿作划船狀,配合鑼鼓樂聲兩人邊唱邊舞。

與「跑旱船」常搭配的藝陣最常見的是水族陣,兩者相輔相成,倒是熱鬧非凡,不過布馬陣也有搭配跑旱船的,如宜蘭的林榮春布馬陣就加了彩船,還唱著歌仔,此外,桃竹苗客家庄的布馬陣也有加上跑旱船表演,唱的則是客家山歌。



 




典型的電音三太子表演道具。


***************************************************************












傳統民間平日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如迎神明慶典,則大肆熱鬧。而逢年過節,則更是喜氣洋洋,到處歡欣鼓舞。即使在現代化的今天, 傳統節慶的各項遊藝活動,依然未曾停歇,是廟會慶典中最搶眼的活動。目前民俗遊藝,依附在節日的喜慶和迎神賽會中,最為常見的,要算是與舞獅及各種神明陣頭。


除了舞龍舞獅之外,民間常見的遊藝還有很多,如跑旱船公鞅婆等等陣頭等,這些已有千百年歷史的民俗遊藝,至今仍是慶典及廟會活動中的主角之一。


 
 

























 
 鑼鼓喧天 清歌妙舞 散樂戲曲 
 
 
 










 








「車鼓陣」是臺灣最早的民間藝陣。早在清康熙三十二年臺灣府貢生陳逸有篇「艋舺竹枝詞」中提到當時的「車鼓」說:「誰家閨秀墮金釵,藝閣妖嬌覆塞街;車鼓逢逢南復北,通宵難得幾場諧。」「車鼓」亦稱「車鼓弄」、「弄車鼓」;臺語「車」的字義佳是翻轉之意思,如翻弄折騰說成「車拔秉」、「車盤」;「弄」的字義是舞動、逗趣的民間小戲小意。

車鼓陣的表演,前場以一丑一旦為一組,後場操絃管的樂工由三人到九人,頭手絃、



















 車鼓陣
車鼓陣
大廣絃、三絃、月琴和品仔(笛子)。丑角手持的樂器是四寶或錢鼓、錢棍扮相詼諧,旦角兩手分持摺扇及絲巾扮相妖豔;充份利用了肢體語言,誇張滑稽的動作令人發噱。–這是較為傳統式的庄頭陣,也有將丑、旦組合加到四組,演員都是十七八歲年輕貌美的女生,與從前清一色由男生扮演正好相反,扮相也不一,有的丑角還是傳統的滑稽相,有的卻是扮相英俊瀟灑,一點也沒有「丑」的味道倒像個「生」。

表演時,首先由丑角「踏大小門」、「踏四門」,接著把旦角引出場,兩人邊歌邊舞 ,一唱一答。丑角的動作誇張活潑、滑稽逗趣;旦角的動作較為優雅、細膩柔和,演員的活動範圍不大,大概是受了當年的牛車上面表演限制的影響吧;舞步變化多用「對插」、「雙入水」、「雙出水」的旋轉方式,丑與旦走「8」型或「內8字」型,丑角的轉動幅度比旦角大。

表演的動作,丑旦兩人都微微屈膝,也有雙腿交叉左右橫向移動,丑角上身聳肩,誇張地搖擺扭動,雙手所握的四寶或錢鼓、錢棍,發出「雀,雀,」的聲音、兩人的步法相互搭配,旦角進丑角就退,丑角進旦角則退。

車鼓戲表演的故事,傳統陣頭有六齣戲,開鑼戲是「蕃婆弄」,其次依序是「五更鼓」、「桃花過渡」、「點紅燈」、「病子歌」、「十八摸」等,其他尚有南管系統的戲曲,以及通俗文學,民間故事,如「陳三五娘」、「山伯英台」等燴炙人口的才子佳人,男女愛情故事。


*********************************************************************


 十二婆姐保童安         ( 感謝 德哥 提供資訊分享 ! )                               


        相傳陳靖姑收妖,經過無數個晝夜的奮戰,降服了被妖怪迷惑的十一位宮女,因陳靖姑苦口婆心的大義訓誨,終於悔悟而棄邪歸正,順為部下,日夜追隨在身,連陳靖姑共有十二位,暗地裏專們的為世間的人們驅除邪氣,非常的有靈性,因此而普受人間的景仰,當時的人為感念她的恩德,除了設置祠堂焚香膜拜外,還特地籌組了「十二婆姐」的民間藝隊,藉以宣揚靖姑等的威靈。


       十二婆姐的表演很自由,大致有三種陣型:()一路縱隊,用於行走間;()兩路縱隊,用於非交誼廟的拜廟;()打圈團圓,用於交誼廟的拜廟。然而不管哪一種陣型,她們的表演都是隨著鑼鼓節奏來扭動身軀、搖臂擺腰。成員分別十二婆姐是由十二個人組織而成,按照順序是:大總管陳靖姑,一宮陳大娘,二宮黃鸞娘,三宮方四鋃,四宮柳蟬娘,五宮陸九娘,六宮宋愛娘,七宮林珠娘,八宮李枝娘,九宮楊瑞娘,十宮何鶯姑,十一宮藝仙娘;外加「婆姐母」及「婆祖囝」傳說是三宮方四娘的兒子,隨著「婆姐母」到處找媽媽、找奶吃,偏偏經常找錯人,十分逗趣。因傳統廟會對女性參與有很多忌諱,故大多由男性擔綱。


        十二婆姐的裝扮,都是臉上戴著水黑色髮髻的面具,其中除了婆姐母身著藍色的長衫外,拿著黑傘及包袱,其餘十三人都上身著紅色花布大陶衫、下著古式長裙,右手撐著花傘。遊行時成一路縱隊,定點表演時打圈團圓,自由自在,隨著鑼鼓樂聲起舞,誇張地扭扭擺擺,所謂的「婆祖囝則穿梭在行伍間,傳說連他的母親三宮方四娘也認不得他,所以走到那個婆姐的身邊,都要被用扇子輕敲頭部。


        十二婆姐出巡威靈很大,如果有孩子體弱多病或受驚,只要經她們摸摸頭部,就可順利的撫養,因此她們到之處,很受人們的歡迎,許多老人家都把小娃兒抱上去讓婆祖摸個頭,據說這樣能使「歹育飼」的孩子,平安健康,若是「好育飼」的娃兒則能錦上添花,變得更乖巧、聰膽明。有些婦女還會把娃兒穿的衣服放到地板上讓婆姐們踩過,據說也有同樣的效果。













********************************************************************************


「天子門生陣」包含「太平歌陣」與「七里香陣」。

「太平歌」的樂器大致與南管相同,不過因為音樂風格比南管通俗化,樂器洞簫與笛子、月琴與琵琶並用,並有合唱的歌者十餘人;有的藝陣還加了詼諧逗趣的表演三個人物,逝著大肚皮的旦角「大食查婦」,蒼老的生角是「博局(台語音)翁」,丑角是「看命仙子」。「大食查婦」一天要吃五頓飯,外加點心。偏偏嫁了個「博局翁」遊手好閒睹博為業,樣的「翁婦(夫妻)」組合,想也知道天天有得吵,偏偏冒出個打岔的「看命仙子」想招攬個看相的生意......,於是一場短短的鬧劇,使得觀眾捧腹大笑。

「七里香」音樂也是管絃樂 有笛、二絃、椰胡、月琴、引磬及澎筒(漁鼓)。表演唱






















 七里香
天子門生陣-七里香


曲更為通俗化,並以三個絲普別扮演生、旦、丑三種腳色,並表演「打七響」,十多位樂工邊彈邊唱,另外還有十多位合唱的歌者。七里香的唱曲非常豐富,內容悉為傳統戲曲的濃縮,如陳三五娘、三伯英台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