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


  


龍山寺位於臺北市廣州街211號,聶立在風雲際會的萬華夜市,是本省著名古寺名聞中外。龍山寺建於清乾隆5年,建築設計采三段式格局由上空烏瞰呈"回"字體,由前殿、後殿、東西護寶及中央的正殿所組成。佈局方正肅穆;其門壁梁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集清代,日據與光復後綜合表現的寺廟藝術。外觀與清水祖師廟,淡水鄞山寺相似。    
    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並祀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隍爺注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等典型神佛合一,有此一說「龍山寺是衆神的集今所」表示供奉神佛很多。每到民俗節慶都有盛大花燈、廟今引未洶湧人潮,龍山寺儼然成爲一座觀光廟宇。周邊的常規風味市街,具有民俗氣息。 


 


台北龍山寺


 


萬華龍山寺落成於清乾隆五年(西元1740年),歷史悠久的龍山寺將過多次的重建,寺廟中的主祀神祇為觀世音菩薩,並供奉有註生娘娘、文昌帝君、城隍爺、地藏王菩薩及媽祖等眾多神祇。龍山寺佔地一千八百多坪,整體建築格局為「日」字型,是三進四合院的傳統宮殿建築,分為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廣場前部分石板是早期自中國渡海來台用來壓艙的石板,殿前有一對在台灣獨一無二的銅鑄龍柱,廟宇外觀氣派富麗堂皇,擁有彩繪、木刻、石雕及剪黏等精湛的工藝裝飾,為國家二級古蹟,除了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也是盛名於全台灣頗具威望的廟宇。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西園街交叉口、毗鄰華西街觀光夜市,是萬華的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可稱萬華龍山寺或簡稱龍山寺,悠久的歷史訴說著昔日『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風華,艋舺龍山寺於清朝乾隆3年(西元1738年)由泉州三邑移民將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台灣所興建,後來雖發生大地震和暴風雨等天災侵襲,歷經修復後風格與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相近,1945年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全毀,修復後列入國家二級古蹟,和台北101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成為國外遊客來到台北旅遊風景名勝區。


 


艋舺龍山寺-建築風格


艋舺龍山寺總面積約為1800坪,坐北朝南是中國古典之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築,自中軸由外而內是山門、廟埕、前殿、中庭、大殿後庭、後殿,左右護龍、上有鐘鼓樓,門壁樑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結合清代、日據與光復後綜合表現的寺廟藝術;艋舺龍山寺廟埕左右兩邊設有淨心瀑布和噴泉水池,前殿的八角藻井和鑄銅龍柱是特色所在,大殿也有金柱圓形螺旋狀藻井,都是代表台灣傳統寺廟特色和格局,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可多留意建築景觀和代表意涵。


 


艋舺龍山寺-祀奉神明


艋舺龍山寺前殿、大殿、後殿可細分許多廳,共供奉約100多尊神明、7個香爐;『前殿』即三川殿,與龍廳、虎廳合稱五門殿。主祀三寶佛、旁祀神像眾多;『大殿』即圓通寶殿,主祀觀音佛祖、旁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和十八羅漢;『後殿』共有天上聖母殿、文昌帝君殿、華陀廳、關聖帝君殿、月老廳,分別祀奉天上聖母、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千里眼和順風耳、水仙尊王、城隍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註生娘娘、池頭夫人、文昌星君、文魁星君、紫陽夫子、文衡帝君、華陀、月下老人和監名神君等眾神明;艋舺龍山寺華陀廳後方的福智大師紀念堂主祀福智大師,而西廂鼓樓的開山聽也祀奉開山祖師。


 


艋舺龍山寺旅遊


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除了欣賞台灣寺廟建築文化以外,在每年農曆正月15至2月19日都有花燈展覽、平安燈等等傳統活動,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感受傳統活動的樂趣,此外亦可前往華西街觀光夜市艋舺青山宮西門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紅樓劇場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等等台北旅遊景點,讓民眾能在台北旅遊得開心又豐富!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    林夢真 撰文


 



日本NMB48來台,特地到台北龍山寺拍攝外景節目,右起為團員福本愛菜、山田菜菜、渡邊美優紀及小笠原茉由。 (李開明攝)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